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近年枣树在朝阳地区蓬勃发展起来,成为朝阳地区的优势效益产业。但是枣树落花落果非常严重,下面我们就枣园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花期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枣树落花落果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坐果率的措施。枣树花量虽然很大,但落花落果严重,自然坐果率仅为1%左右。1枣树落花落果的原因1.1枣树本身的特性枣树的花芽是当年分化、当年形成,花量大,使得  相似文献   

2.
文冠果开花座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丁明秀  敖妍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381-384
文冠果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但文冠果座果率低,产量不稳,影响其大规模开发利用。本文综述了对文冠果开花座果规律的研究,分析了落花落果规律以及原因,并提出保花保果措施和方法,如树体管理、水分和养分管理、化学技术措施等,旨在为生产中提高文冠果的座果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仁用杏开花座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仁用杏具有很强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非常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恢复生态系统和发展农村经济。但仁用杏往往座果率低,产量不稳,影响仁用杏产业的发展。综合叙述了对仁用杏开花、座果规律的研究;从内因和外因方面揭示落花落果原因,特别是春季冻害对仁用杏落花的影响;并提出保花保果措施和方法.如水分和养分管理、树体管理、化学技术措施等。重点希望可以解决仁用杏的低温冻害等问题,为生产中提高仁用杏的座果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栽培黄精开花结实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凤冈县西山黄精GAP试验示范基地栽培黄精和多花黄精开花结实情况进行观察.发现两种黄精的花均是从基部向上顺序生出和开放,蕾期45 d左右,花期20 d.结实时间10余天,结实率黄精为36.35%、多花黄精为58.37%,果实成熟期迭半年以上,落果严重,田间成熟果实量非常小.分析成熟果实少的原因,认为与果期太长、落果严重、大部分植株秋季死亡、留种田肥力较低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枣树开花座果期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枣树花期害虫的危害,使枣树减产严重,以致在个别年份和枣园因虫害减产几近绝收。本文对枣树花期主要害虫绿盲蝽、枣瘿蚊、烟蓟马、枣叶壁虱、枣花心虫、枣粘虫、枣尺蠖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以及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对枣树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你问我答     
四川陈琳同志来信问:金桔幼果脱落原因在耶里? 果树落花落果即大部分花和幼果在发育过程中落掉,是个普遍现象。造成落花落果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是营养问题(树势过弱或过旺)、浇水不当或授粉不良造成的。防止落花落果的措施是加强树上树下管理,如土、肥、水的科学应用、管理和人工授粉、修剪、疏花疏果、花期喷肥(0.3%的尿素)、喷生长素(萘乙酸钠:“九二○”等)或微量元素(如0.1~0.3%的硼酸、硫酸锌、硫酸锰、钼酸钙、高锰酸钾等)。 (春声)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部分芒果品种已进入花序生长发育与开花期,根据田间多点调查,潜伏在芒果叶片上的炭疽病菌逐渐呈现为害症状,未成花的新梢叶片也呈现为害;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和雨季到来,病原菌开始大量繁殖。芒果炭疽病是花期和幼果期最严重病害之一,若发生流行将造成严重落花落果(幼果),导致较大的产量损失。此病也是芒果贮运期最主要病害之一,前期的防控效果直接影响到贮运至销售期间的好果率,前期如果  相似文献   

8.
<正>枣树腐烂病又称枣树枝枯病,近年来扩大蔓延的趋势已使其上升为枣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常造成新栽幼树大量死亡。枣树受害后,树势衰弱,生长缓慢,结果晚,产量低,暴发的枣园病株率可达70%左右,死亡株率在20%以上,造成枣树大幅度减产托和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枣农管理枣树的积极性。发病原因:引发枣树腐烂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弱寄生真菌壳囊孢菌(图1),其多室、不规则形的分生孢子器生于黑色子座内,香蕉形或腊肠形的分生孢子小而无色。一般以菌丝体或子座在感病树皮内越冬。翌年形成的分生孢子,可通过风雨和昆虫等传播,经伤口侵入后,先在枯枝、死节、干桩、坏死伤口等组织上  相似文献   

9.
由于红枣枣花花期较长,蜜量大,气候环境干躁,较适宜蜜蜂养殖业发展。近年来,若羌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推进红枣产业过程中,高度重视发展与红枣产业相关的养蜂业发展,并制定出台了促进养蜂业发展优惠政策,鼓励各乡农牧民发展蜜蜂养殖,倡导枣园放蜂授粉,提高枣树花期授粉率、座  相似文献   

10.
<正>巨峰葡萄是目前全国各地的葡萄主栽品种,占比高达60%~70%。巨峰葡萄最大的缺点就是落花落果严重。经过多年的田间调查,结合种植户施肥、喷药、田间管理及气候因素综合分析,对巨峰葡萄落花落果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预防措施,供果农参考。生理落果:通常是指花前一周的花蕾和开花后的子房大量脱落,花穗上的花蕾虽然很多,但能受精座果的仅有20%~40%,其余花朵均不能受精而脱落。这是植物本身的一种自疏现象,属  相似文献   

11.
<正>落花落果的原因1.低温冻害引起落花。东部个别地区末霜期出现在5月中旬,冷气团造成生理性冷害,造成部分花芽脱落。2.除草剂飘移造成落花。大田除草剂多在4月末5月初使用,此时正是五味子开花期。除草剂的飘移直接为害五味子花瓣,使雌花不能正常受粉造成落花。3.病虫害造成落果。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叶枯病、白粉病,发病严重时造成落果;虫害主要有卷叶虫、泡沫蝉、天幕虫等,在5~8月份均有发生,严重时直接为害果实。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4个大豆品种在单、间作条件下进行了花荚脱落习性的观察,结果表明:1.大豆花荚脱落的顺序和开花习性是一致的,开花早的花朵,脱落早,同一品种,单作的花荚脱落比间作早。花朵开放早的部位,脱落也早,主茎花荚脱落早,分枝花荚脱落较晚。2.落花落荚在整个开花结荚期都能发生,花荚脱落的高峰期多出现在末花至结荚期,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出现得早,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则较晚,同一品种单作比间作出现得早,处于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几个高峰期。3.花荚脱落的部位与大豆始花部位的商低有关,始花早,始花部位越低;始花越晚,则始花部位越高;开花早的部位,花朵数多,落花数也较多,但成荚数也多;开花晚的部位,则反之。同品种间作比单作最早出现花荚脱落的节位高1~2个节位;分枝上的花荚脱落大于主茎。4.单株开花数、花开天数、结荚天数与花、荚脱落率呈正相关,成荚数与花、荚脱落率呈负相关。5.耐阴品种的花荚脱落率低于不耐阴品种;除少数品种外,落荚率高于落花率;单作的落花率、落荚率和花荚脱落率除个别材料外,均低于间作,单、间作之间的t测验除落荚率接近显著水平外,落花率与花荚脱落率达到了显著水平。大豆花荚脱落是普遍而严重的,单作大豆一般花荚脱落率为50~60%;严重的可达70~80%。贵州,大豆种植多是间套作,尤以玉米、大豆间作为多,间作大豆的花荚脱落率未见详细报道。为探讨在贵州的生态、栽培气候条件下,特别是间作大豆花荚脱落的习性,我们开展了大豆花荚脱落习性的观察,为贵州大豆增花保荚,减少脱落以及为提高杂交育种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枣树与其他果树相比,对土壤、温度、光照、水分、风等诸因素的要求都有很多不同之处,尤其花芽分化独具特色。枣是多花树种之一,一个枣吊上着生的花朵上百,可自然坐果率却低得惊人。既使坐果率较高的品种,也只有2%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枣花具有当年分化、连续多次分化、分化速度快,单花分化时间、寿命都很短,而单株分化持续时间较长(2~3个月)的特点。花期花量大,分化时间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枣树害虫综合防治,采用系统调查方法,对太谷地区不同管理模式下枣园的刺吸式口器害虫群落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管理条件下,粗放管理枣园(Ⅰ)刺吸式口器害虫个体数和优势种数均大于精细管理枣园(Ⅱ),枣园寄主植物丰富度直接影响刺吸式口器害虫群落结构组成与时间动态,但2种枣园刺吸式口器害虫生物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各自的季节变化规律均趋于稳定,说明枣园管理方式不会改变刺吸式口器类害虫在夏秋季节的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在枣树刺吸式口器害虫防治工作中,仅依靠生物防治见效甚微。应在害虫猖獗时,适当结合化学防治,以利于控制虫害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枣炭疽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磊 《科学种养》2012,(2):31-31
1.发病情况枣炭疽病有的枣区叫烧茄子病,是枣树果实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黄河中下游的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和河北省的重点枣区均有发生。枣果染病后,受害处出现淡黄色斑痕,之后逐步发展成不规则的水渍状黄褐色斑块。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中间凹陷,果肉味苦,不能食用。受害严重的枣园,病果率高达80%以上,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平时总能看到一些茄子植株开了许多花或结了不少果,最后却只收摘很少的几个茄子,其实这是落花和落果所致。茄子落花落果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因素,有效防控可以使茄子大幅增产增收。一、落花落果产生的主要原因正常的茄子花开后多数2~3天脱落,最晚的4天也会脱落。有的茄子幼果因受多种原因影响,不能顺利膨大生长,中途会渐渐脱落;  相似文献   

17.
《种子》2018,(10)
生理落花落果作为果树生产中普遍发生的现象,严重制约大樱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有关大樱桃生理落花落果特性及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主要从栽培环境、花粉形态特征及活力、果柄离区组织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植物激素水平及落果相关酶类等主要生理因素,同时,结合果实脱落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对大樱桃生理落花落果特性及调控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全面解析大樱桃生理落花落果特性及机制提供更多研究思路,同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茄子杂交种优势明显 ,目前杂交制种一般采用自交系间人工杂交的方法 ,用镊子或徒手进行杂交。正常情况下 ,一般 6 6 7m2 制种可产杂种 4 0~ 50 kg。生产上杂交制种时 ,往往出现杂交后落花落果现象 ,导致种子产量下降。经观察和分析 ,制种时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如下 :1 温度障碍茄子是喜温蔬菜 ,其生长发育的适温为 2 5~ 30℃。杂交制种时 ,当气温低于 15℃或高于 35℃时 ,会引起授粉不良 ,花粉管的伸长受到影响 ,造成落花落果现象。因此 ,制种应安排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进行 ,中午气温高时应避开 ,在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 3~ 4时授粉。2 花…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槟榔座果率,并研究果实内含物的变化,本试验以IBA、GA3、云大-120 3种激素对开花期的槟榔进行喷施处理,研究其结果性状与果实内含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激素处理明显提高了槟榔结果数及座果率,增大了果型指数,但各激素不同浓度对不同梭上槟榔的结果数、座果率及果型指数作用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以GA3 50 mg/L对结果数,IBA 100 mg/L对座果率,IBA 400 mg/L对果型指数提高效果显著。(2)激素处理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及纤维素含量,但对淀粉含量作用效果不明显;3种激素以云大-120对果实蛋白质、GA3对可溶性糖、IBA果实中纤维素含量作用效果显著。表明促进生长类激素处理可提高槟榔座果率并改变其内含物的积累量,但不同激素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冯慧民 《种子科技》2001,19(3):167-167
大豆花荚脱落极为普遍。据观察 ,每株大豆蕾、花、荚脱落数一般占总花数的 4 5%~ 70 %。花荚脱落比例大致是花蕾占 10 % ,花朵占 50 % ,幼荚占 4 0 %。因此 ,寻找原因 ,采取预防措施 ,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1 原因1.1 重迎茬地导致花荚脱落。据宜川种子站试验 ,大豆重茬栽培较正茬株高降低 5.3~ 19.8cm,单株粒荚数减少 1.6~ 4 .5个 ,单株粒数减少 7.1~ 8.8个 ,百粒重下降 0 .4~ 2 .9g,虫食率增加 0 .5%~ 2 .3% ,减产14.2 % ,迎茬减产 9.7%。据张德俭等 1996年报道 ,重茬二年和三年的落花率分别是正茬的 12 1.5%和135.4 % ,落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