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球国螟是油松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我场已有一万余亩油松林遭到球果螟的危害。球果螟主要为害油松的球果及一年生枝梢。据调查,一般油松林球果受害率在90%左右,枝梢受害率为30%左右。严重地影响了松林的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为摸清球果螟的生活史及其活动规律,探索防治途径,我们进行了观察记载,并进行了初步防治试验。现将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枝梢害虫危害林木枝梢的害虫种类较多,习性复杂,根据危害特点,可分为钻蛀、刺吸两大类: (一)钻蛀类:某些螟蛾、小卷叶蛾、透翅蛾、木蠹蛾的幼虫,钻蛀枝梢髓心,在内部形成蛀道,使枝梢枯萎、折断,影响林木的生长。1.松梢螟:分布全国,成虫为小型的蛾子,灰褐色,前翅中央有一白点,两侧有3-4条波纹,后翅灰白色。幼虫淡绿色或灰褐色,各节散生深色斑点(见图1)。幼虫钻蛀松树中央顶梢、侧梢及球果。顶梢被害使松树  相似文献   

3.
我局长白落叶松母树林,是长白山林区面积最大、种子产量高、质量好的重要天然母树林基地。但是,由于遭落叶松球果花蝇、球果象鼻虫为害,近年又发生了球果卷叶蛾的为害,造成落叶松种子大量减产。为了掌握长白落叶松球果卷叶蛾的发生、发展规律,找出它的薄弱环节,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从一九七四年开始进行观察调查。初步结果如下: 一、发生和为害据我们调查,长白落叶松球果害虫,主要有球果花蝇、球果卷叶蛾和球果象鼻虫等三种。其中以球果花蝇和球果卷叶蛾为主,球果象鼻虫为害甚微。从五月中旬至七月中旬,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面积的增加和采摘球果等人为干扰活动的加剧,红松球果及枝梢害虫危害日趋严重,红松球果受害率可达40%左右,种子损失率达到25%以上,对森林生态环境和林业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作者对红松球果及枝梢害虫的种类、区系、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等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评述,以期为该类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柳杉鞭角扁叶蜂是我省新发现的危害柳杉的毁灭性害虫。在我场一年发生一代;幼虫共4龄,在6~7月取食1、2年生枝梢的皮和针叶;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室越冬。幼虫期用速灭杀丁、菊乐合脂喷雾防治,可有效地控制其蔓延和危害。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良种事业的发展,防治林木种实害虫已成为良种繁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从事种实害虫研究的人员少、力量薄弱,对一些树种的主要种实害虫的种类、分布、危害及其生境了解不多。现根据已掌握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十一个树种的主要种实害虫及其生境。一、落叶松种实害虫在山西、河北、辽宁、黑龙江及大兴安岭林区的落叶松母树林中,主要害虫是球果花蝇(Lasiomma spp)、种子广肩小蜂(Euytoma laricis Yano)、球果卷叶蛾(Petrova perangustana Snell)、球果螟(Pioryctria sp)和球果瘿蚊(Camptomyia laricis)。其中球果花蝇有五  相似文献   

7.
1990年至1992年我们对黄平马尾松种子园球果害虫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为:1、危害马尾松种子园球果害虫主要是油松球果小卷蛾。2、球果害虫危害高峰期在5月底至6月初。3、种源间、无性系间、同一无性系个体之间球果害虫的危害程度无明显差异.4、球果害虫危害程度与定植密度(株行距)无明显差异。5、人工摘除虫害是防治球果害虫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母树林落叶松花蝇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阳林业局白刀山落叶松母树林系长白落叶松种子的重点产区 ,也是我国仅有的 ,面积最大的优质长白落叶松种子基地。但是 ,由于落叶松种子害虫的危害 ,从 70年代到 80年代中期一直没有采种 ,造成极大的损失。在落叶松母树林中 ,球果和种子害虫有落叶松花蝇、落叶松种子小蜂、球果卷叶蛾、球果螟等 ,其中落叶松花蝇为最主要的害虫 ,因此 ,重点对落叶松球果种子害虫优势种——落叶松花蝇 ( L asiomna laricicola Karl)进行了综合治理 ,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 落叶松花蝇的发生规律落叶松花蝇在绥阳林区 1年发生 1代 ,以蛹在枯枝落叶层或…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黑龙江省红松林主要害虫的种类、分类地位、危害部位以及危害程度,共包括5个目14科36种。其中,枝梢及球果害虫松梢象、冷杉梢斑螟、微红梢斑螟以及食叶害虫落叶松毛虫是黑龙江省红松林的最主要害虫。同时,还提出了黑龙江省红松林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应用赤眼蜂防治林木虫害,已成为当前林木害虫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探索赤眼蜂在我场林地的防治效果,我场从1972年以来开展了应用赤眼蜂防治二尾舟蛾、柳天蛾等食叶性害虫的试验。二尾舟蛾 (双尾天社蛾)、柳天蛾等曾于1972年在我场莲花山作业站林地大发生,虫口密度最高者达125条(粒)/株,将80垧杨树人工林叶子全部食光(据72年7月调查),而后逐年蔓延遍及该站全林区,严重的危害杨树人工林的生长。为了防止其蔓延和发展,曾对其生活  相似文献   

11.
据报导,加拿大在防治多年来危害冷杉林的害虫——云杉芽卷叶蛾方面,取得了进展. 七二年夏季,在魁北克省东部二千万亩(八百万公顷)的云杉等林内,云杉芽卷叶蛾大量蔓延,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过去,防治这种害虫多用化学药物喷洒,后来则使用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虽无害于益虫、植物、鱼类和其他动物,但对于消灭贪吃的云杉芽卷叶蛾幼虫来说,收效太慢,必  相似文献   

12.
2015—2017年,采用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解剖、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藏东南主要针叶林球果害虫及其危害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松Pinus densata林球果害虫为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林球果害虫为冷杉梢斑螟D.abietella,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林球果害虫为球果螟D.sp.、球果花蝇Lasiomma sp.和大痣小蜂Megastigmus sp.,害虫区系与东北针叶林害虫区系类似。高山松天然林球果的被害率为9.23%,人工林被害率为23.33%,1个球果1头虫;色季拉山林芝云杉林球果被害率为69.76%,波密县岗乡球果被害率为41.55%,1个球果1~6头虫不等;急尖长苞冷杉林球果总被害率为19.18%,多数情况1个球果1种害虫危害,少数情况1个球果2种害虫同时危害。  相似文献   

13.
油松球果螟的测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球果螟又名球果螟、黑螟 ,属于鳞翅目螟蛾科 ,以幼虫在球果或枝梢内越冬。该虫是危害油松球果的主要害虫。球果被害后在靠果柄基部 ,有宽 2 .5 mm~ 5 .0 mm的圆形蛀孔 ,孔口外有褐色薄丝网 ,上粘着赤褐色粪粒。受害轻者 ,局部组织坏死 ,果形弯曲 ,勉强能成熟少量的劣质种子 ;受害重者 ,整个球果被毁坏 ,颗粒皆无 ,对采种和自然更新影响很大。对当年生枝的危害 ,会形成大量枯梢现象 ,影响林木正常发育。顶梢被害后 ,会造成树干畸形。该虫和油松球果小卷蛾、松梢螟一起 ,可使上年生球果80 %左右受害。近年来 ,该虫在五台山森林经营局门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红松Pinus koraiensis球果害虫危害日益严重,给林区的经济和生态造成严重威胁。作者对红松球果害虫的危害特点和生物学特性进行总结,阐述了球果害虫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实践。提出对红松球果害虫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5.
红松种实害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种实害虫危害红松的球果及种子,造成种子产量下降、质量低劣,严重的可导致红松种子绝产。在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直接危害红松种实的害虫主要有赤松梢斑螟、冷杉梢斑螟、松梢螟、红松球果种蝇、红松球果种小蜂等。其中冷杉梢斑螟为原始红松林果梢的重要害虫,赤松梢斑螟主要以幼虫危害红松幼树的球果、嫩梢及干部,是该地区危害红松种实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6.
对沙地云杉球果及其害虫在树冠上发生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树冠南侧和北侧的上、中层球果较多,而下层球果较少;云杉球果小卷蛾对树冠南侧下层的球果危害较重,果梢斑螟对树冠北侧的球果危害较重;云杉球果小卷蛾对树冠南侧和北侧球果的平均危害率为16.53%;果梢斑螟的平均危害率为12.67%。总体来看,球果小卷蛾对沙地云杉球果的危害要重于果梢斑螟,两种害虫对北侧树冠球果的危害重于南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了透光抚育后天然红松母树林中红松球果和枝梢切梢小蠹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透光抚育第1年前者危害严重,而后者危害明显下降,每二年前者危害明显减轻,而后的危害与对照照相同,第三年前者恢复至对照水平,结实前一年还秒适于透光抚育,抚育强度以保留郁闭度0.6为宜 。  相似文献   

18.
红松球果主要害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害红松球果和种子的害虫很多,其中红松球果种蝇Hylemya sp.和红松球果种小蜂Euytoma sp.是主要害虫,它们危害红松球果、种子,造成种子产量降低,有时造成绝产。为了控制危害,对张广财岭东坡的红松人工林球果害虫的密度及为害率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防治试验。其中粘虫胶法和烟雾机防治具有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刘益康  王冰 《林业科技》1993,18(4):21-23
落叶松球果瘿蚊是落叶松的球果害虫,1年发生1代,老熟幼虫在表土层化蛹越冬。幼虫最先取食花蝇危害过的果鳞,随着虫龄增大,也危害健康的果鳞与种子。幼虫行动迟缓,终身在一个球果里取食,没有转移习性.林缘树上球果受瘿蚊危害比林内球果受害重.同一株树下部球果比上部球果被害重。阳面球果比阴面球果被害重。  相似文献   

20.
在我省江津、重庆、万县、达县、南充、宜宾等地马尾松林区,每年松梢害虫为害达一百万亩.被害株率高达95%以上.松梢害虫主要虫种有松球果小卷叶蛾、松梢小卷叶蛾、球果螟、松梢螟四种,其中以松球果小卷叶蛾为主,是造成松梢枯倒的主因,松梢害虫生活极为隐蔽,药物防治有一定困难.为探讨利用赤眼蜂对松球果小卷蛾的防治效果.七五年在广安县天池进行了室内接种和室外放蜂试验.一、室内接种试验:1.赤眼蜂寄生率的考查:在松球果小卷娥羽化产卵期(3月中、下旬)间,于3月20日从林间收集成虫,装入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