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以自制新型生物膜反应器为载体,研究了垃圾渗滤液原液进行挂膜的可行性。在温度恒定为(27±1)℃,溶氧浓度不超过5mg/L的条件下,使垃圾渗滤液的COD含量由3560mg/L下降到750~770mg/L,去除率达到78.4%~78.9%。氨氮含量由3124mg/L下降到457~462mg/L,去除率达到85.2%~85.4%。电絮凝体系在3A、20V的条件下工作15min,使垃圾渗滤液COD含量由975mg/L降为217~223mg/L,去除率为77.1%~77.7%,氨氮含量由587mg/L降为141~148mg/L,去除率为74.8%~76.0%。电絮凝起到了很好的处理效果,是新型生物膜反应器经济环保型的辅助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杭州地区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特点使渗滤液的碳氮比失调,可生化性减弱。为有效的去除渗滤液中的氨氮,采用化学药剂如Mgcl2?6H2O和Na2HPO4或MgO和H3PO4使NH4+-N生成磷酸铵镁的化学沉淀去除法,小试研究结果表明,当垃圾渗滤液中Mg2+:NH4+:PO43-的比例为1:1:1时,在最佳pH为9.5~10.0的条件下原垃圾液中NH4+-N可由6538mg/l降低到286mg/l,去除率达到95.6%。  相似文献   

3.
负载型TiO_2光催化降解垃圾渗滤液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负载TiO2光催化降解垃圾渗滤液的影响因素及反应动力学。[方法]选取一定浓度的垃圾渗滤液(pH值为8左右,COD值为300~600 mg/L)600 ml,将催化剂-纳米TiO2/玻璃筒膜插入溶液中,通入空气,将400 W的高压汞灯插入筒内进行照射。研究反应时间、进水浓度、pH值、光源强度等因素对垃圾渗滤液CODCr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光强越大、光照时间越长,催化效果越好;溶液的初始浓度越大,降解率越低;反应液在偏酸、偏碱的条件下有利于光催化氧化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表明,垃圾渗滤液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反应速率方程为:Ct=C0e-0.023 8 tmg/L(初始CODCr为472.7 mg/L)。[结论]以负载型TiO2膜作光催化剂降解垃圾渗滤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Fenton联用处理垃圾渗滤液,考察Fenton试剂用量、微波功率和pH值对垃圾渗滤液UV254/UV254o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浓度为855 mmol/L,Fe2 +浓度为15 mmol/L,微波功率为480 W,pH值为2.5,微波作用时间为120 s时,微波/Fenton联用对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论文还对微波/Fenton联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温度对微波/Fenton联用处理垃圾渗滤液有明显影响,升高温度能增加Fenton试剂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同的热效应产生方式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同,单独微波作用对垃圾渗滤液有机物去除率最低,微波/Fenton联用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去除率和去除速率高于Fenton反应,在微波/Fenton反应中,不仅微波的热效应对Fenton试剂有强化作用,而且,微波的电磁效应也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实际垃圾渗滤液为对象,采用MgSO4.7H2O和Na2HPO4.12H2O使NH3-N生成MgNH4PO4.6H2O结晶沉淀的MAP(硫酸铵镁)法去除回收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效能,研究了pH、反应时间、药剂配比对NH3-N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AP法回收垃圾渗滤液中NH3-N的适宜pH为8.5~9.5;过高的pH会破坏硫酸铵镁晶体结构,导致固定氨从结晶中游离,不利于氨氮的去除;在pH为8.5、反应时间为20 min、n(Mg2+)∶n(NH4+)∶n(PO43-)=1.4∶1.0∶1.4的最佳条件下,渗滤液中NH3-N的质量浓度由初始的1 671 mg/L降至30 mg/L,去除率达98.2%;同时回收的MAP可作缓释肥。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矿化垃圾对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方法]以德阳市堆肥场二次发酵后自然风干的堆肥垃圾为试验矿化垃圾,以成都市长安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为试验渗滤液,通过矿化垃圾的基本性质测定和渗滤液中污染物去除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度矿化垃圾做填埋场覆盖材料的性能。[结果]矿化垃圾的渗透系数K20主要为10-5cm/s级,只有d<10 mm粒度的矿化垃圾的K20为10-4cm/s级。矿化垃圾的pH值8.41,呈弱碱性。粒度为d<1 mm的矿化垃圾对COD和NH4+-N的去除效果优于其他3个粒度(d<3、5、10 mm),并且随着粒度的增大,矿化垃圾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呈递减趋势;矿化垃圾对NH4+-N的去除效果不如对COD的去除效果好。[结论]矿化垃圾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性能优良的替代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以膜截留的有机物量的变化间接反映SMP在反应器中的积累情况,以及其对污泥活性和污泥混合液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水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由0.60降至0.28,MBR中被膜截留的有机物浓度由226.4 mg/L增加至504.0 mg/L,积累程度加剧,并会抑制污泥脱氢酶活性,对反应器中混合液过滤性能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紫叶酢浆草鳞茎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紫叶酢浆草(Oxalis violalea)鳞茎作外植体源,进行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MS+6-BA 2.0 mg/L+NAA 0.5 mg/L诱导丛生芽发生,效果较好;丛生芽增殖用MS+6-BA 3.0 mg/L+NAA 0.5 mg/L每20 d转接1次增殖3~4倍。1/2 MS+NAA 2.5 mg/L+IBA 1.0 mg/L有利于壮苗和生根。从生根诱导到试管苗出瓶需20 d,生根率100%. 从丛芽增殖至生根出苗,整个培养周期只需40 d. 较已有报道的用叶片、叶柄组织培养的提前15~10 d,且繁殖速度极快,试管苗生长健壮,炼苗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9.
采用FeCl3·6H2O作混凝剂后进行光氧化反应,处理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不需调节pH值即可进行混凝;FeCl3的最经济投加量为500mg/L;在FeCl3·6H2O投加量为500mg/L和化学需氧量(COD)初始值为4 800mg/L的情况下,pH值在4左右的处理效果最好,UV/Fe(Ⅲ)工艺在pH值为4的情况下高压汞灯光照4h,COD去除率可达到70%;混凝后相同数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FeCl3溶液分段补加的处理效果好于一次补加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康云艳  黄爱政  杨暹  刘晓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65-13767,13792
[目的]以菜心品种油青四九(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 cv.Youqing 49)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脱落酸和烯效唑,分别在2~3、4~5、6~8叶期3个时期,单一和混合施用对菜心菜薹品质特性的影响。[方法]对菜薹VC、可溶性蛋白、硝酸盐、可溶性糖、还原糖及游离氨基酸总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所有处理中,以6~8叶期脱落酸15 mg/L+烯效唑300 mg/L处理菜薹VC含量最高,以4~5叶期烯效唑400 mg/L处理菜薹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除3个时期的脱落酸20 mg/L处理、6~8叶期烯效唑400mg/L以及脱落酸20 mg/L+烯效唑400 mg/L外,其余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菜薹的硝酸盐含量。脱落酸和烯效唑处理对菜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增加作用在2~3叶期效果较好。菜薹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含量以2~3叶期的脱落酸20 mg/L+烯效唑300 mg/L处理和4~5叶期脱落酸15 mg/L+烯效唑300 mg/L处理较高。[结论]综合而言,以2~3叶期脱落酸20 mg/L+烯效唑300 mg/L处理菜薹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大型模拟土柱研究不同尿素施甩量与砖红壤中NH4-N的淋失关系。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渗漏液中20cm处NH^ 4-N的最高浓度值与施肥量大小成正相关,60cm和120cm处渗漏液中NH^ 4-N浓度值与施肥量关系不大,但120cm处渗漏液中NH ^4-N浓度仍超过水体富营养化标准0.2mg/L。在砖红壤中,尿素以NH^ 4-N形态大量淋失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万小娇  柴晓利  牛静  赵由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25-19327
[目的]研究化学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处理效果。[方法]以上海某填埋场生活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为研究对象,研究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协同处理工艺对有机物和NH3-N的去除,考察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吹脱温度、空气流量、吹脱pH和H2O2浓度、Fe2+浓度、氧化pH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混凝沉淀中,添加6 g/L MgO和2 g/L Ca(OH)2混凝沉淀效果最佳。最佳吹脱试验条件确定为pH 11.0~11.5,温度≥30℃,吹脱时间为4.5~5.0 h,空气流量为6 L/(min.L),吹脱效率大于80%。Fenton氧化的最优化条件为H2O2 750 mmol/L,Fe2+28 mmol/L,反应时间45 min,pH 3。整个工艺对COD去除率达93.4%,对NH3-N去除率达95.7%。[结论]化学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处理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船舶生活污水的中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利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模拟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进行了中试。结果表明,在HRT=35 h,T=25~30℃,pH=68±05条件下,当进水CODCr,BOD5,SS,NH+4-N平均浓度为5978mg/L,3718mg/L,369mg/L,3352mg/L时,出水平均浓度为900mg/L,385mg/L,59mg/L,466mg/L,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50%,896%,839%以及860%。试验表明该工艺对船舶生活污水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  相似文献   

14.
张胜利  刘书  刘丹  马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33-13334,13336
[目的]为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筛选出一种较优的氧化剂。[方法]采用烧杯试验,探讨了强氧化剂NaClO和KMnO4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果。[结果]用于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时,NaClO和KMnO4的最佳pH值分别为9和5。在最佳pH值条件下,氨氮和COD去除率随氧化剐投加量和温度增加而增大,但NaClO对氨氮和COD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好。当NaClO作为氧化剂时,随反应时间延长,COD去除率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在静置反应时间为75min时出现谷值。[结论]用于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时,氧化剂NaClO是可行的,且其效果优于KMnO4。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位好氧矿化垃圾床的装填密度对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构建准好氧矿化垃圾床,通过测定COD、NH3-N和TN,比较分析不同装填密度反应床处理渗滤液的效果。[结果]当每立方矿化垃圾的水力负荷约45L/d、有机负荷约540g/d时,反应床对渗滤液中COD、NH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86%以上、92%以上和88%以上;当装填密度由1426kg/m^3减小到858kg/m^3时,渗滤液中COD、NH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接近99%、100%和96%。根据不同装填密度反应床对渗滤液处理的效果和影响分析。初步确定试验奈件下准好氧矿化垃圾床适宜的装填密度为860kg/m^3。[结论]该研究可为准好氧矿化垃圾床的构建和应用提供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反冲洗对污水土地好氧生物过滤系统的影响。[方法]在流量1.4 m~3/d和曝气量1.8 m~3/h的条件下,以海泊河污水厂初沉池出水为试验进水,系统19 d完成挂膜。在气冲强度13.9 L/(m~2·s),水冲强度0.1 L/(m~2·s)的条件下,研究系统不同反冲洗周期(4、8 d)和反冲洗时间(1、2、4、6 min)下进出水COD和氨氮含量。[结果]4 d周期反冲洗4、2、1 min对系统生物膜破坏较小,平均出水COD含量为76.0 mg/L,出水氨氮含量均在5 mg/L以下,维持系统连续运行28 d。在8 d反冲洗周期中,反冲洗1、2、4 min后平均出水COD含量为93.0 mg/L、氨氮含量为6.8 mg/L,与4 d周期时出水相比略高;反冲6 min后,系统生物膜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出水COD和氨氮分别上升至130.8和14.1 mg/L,系统恢复需要4 d。[结论]建议对类似系统4~8 d进行1次4 min的反冲洗,如果出现堵塞可进行6 min反冲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固体碳源及生物强化CAST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效果。[方法]设2组CASS反应器,试验组投加玉米芯填料与生物强化菌剂,对照组不投加玉米芯和生物强化菌剂。试验运行阶段对进出水进行氨氮(NH_4~+-N)、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等指标进行持续监测。试验后期,取挂膜填料与2反应器中的污泥进行电镜分析。[结果]从池塘底泥中筛选出3株具有高效反硝化作用的好氧反硝化菌,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去除率均在85%以上。电镜分析表明,固体碳源表面结构粗糙,孔隙内及表面附着大量的杆菌、球菌及丝状菌等微生物,生物量有明显的提高。试验组出水COD浓度维持在40.00 mg/L左右,NH_4~+-N的平均出水浓度由11.35 mg/L降至4.58 mg/L;平均出水TN浓度由24.74 mg/L降至12.11 mg/L。反应器运行20 d后,试验组污泥结构相对于对照组更加紧密。[结论]固体碳源及生物强化CAST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可行性强,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植物独角莲对城市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修复效果。[方法]通过对渗滤液进行不同浓度的稀释和配合化学絮凝剂的处理,检测独角莲对渗滤液的重要有机物衡量指标COD(化学需氧量)、BOD(五日生化需氧量)及NH3-N(氨氮)的降解效应。[结果]独角莲具有在滤液中生长迅速、抗性强和降解效率高的特性,但在100%渗滤液原液(RL)与100%处理后的渗滤液(TL)处理下,由于渗滤液毒性较强,植物在此浓度下的修复效果有限;化学絮凝剂FeCl3处理和独角莲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较高浓度的渗滤液中的BOD和COD浓度,且TL中的NH3-N含量下降也更显著。[结论]该研究为利用植物处理垃圾渗滤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