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8月份,鱼类吃食量大,生长快,也是鱼病高发季节,此期间应加强管理。1.合理施肥。夏秋高温季节,要勤于观察水色,当水色开始变淡时,应及时追肥。以鲢、鳙为主的池塘,施肥量大点,以草鱼、青鱼为主的池塘,施肥量小些。施肥做到量少勤  相似文献   

2.
一、定期加注新水一般每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入新水15~20厘米.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以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以养殖鲢、鳙鱼为主的池塘,每10天左右换1次新水,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20~30厘米;以养草、鲤鱼为主的池塘,水色较鲢、鳙鱼池塘水色稍淡些,每7~10天应灌新水1次,每次宜提高水位20~25厘米.夏季高温时池塘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  相似文献   

3.
<正> 一、看养鱼的品种养鲢鳙鱼为主的池塘可多施,水质要求较肥,施肥量应大些;以养青、草、鲂鱼类为主的池溏水质要求清、淡、爽,施肥量应少些;以养鲤、娜等吃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除保持高溶氧、活水体外,施肥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一、合理施肥 施肥要"四看”,即看水、看天、看季节、看鱼类活动的情况.具体操作管理:主养肥水性鱼类的池塘,5~6月份以施有机肥为主,一般7~10天施肥1次,7~9月份少施或停止施有机肥,改施化肥,4~6天施肥1次,具体施肥量以池水肥度、水质情况及天气情况等确定.一般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水色为茶褐、绿褐、黄绿、油青色为佳.鲢、鳙鱼每3~5天轻度浮头1次,为适度肥水.透明度过大,水色过淡,要加大施肥量;反之,要减少或停止施肥.天气闷热或阴雨连绵,鱼吃食不旺或鱼病暴发时,要少施或不施.一般施肥原则是少量多次,并要坚持巡塘制度,调整施肥量.  相似文献   

5.
一、池塘水质的判断方法池塘水质的好坏一般用“肥、活、嫩、爽”四个字来判断。“肥”表示水中有机物较多,浮游生物的种类多、数量大;“活”表示浮游生物繁殖旺盛,池塘水色经常发生变化;“爽”表示水质清爽、透明度适中,水中的含氧量较高;“嫩”表示水色鲜嫩,鱼类易消化的藻类多且细胞未老化。1.看水色。池塘水色可分为两类,一类以黄褐色水为主(包括姜黄、茶褐、红褐、褐中带绿);另一类以绿色为主(包括黄绿、油绿、蓝绿、墨绿、绿中带褐)。两种都是肥型水质,但黄褐色水中所含鱼类易消化浮游生物较多,故较绿色水质好。2.看水华。水华是池塘…  相似文献   

6.
12.注意池塘卫生.尽量不将未经发酵的人畜粪便直接排入池中。 13.勤除杂草,投料做到“四看”、“四定”原则.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鱼的吃食情况;定点、定时、定质、定量。不留残料,死鱼应捞出池塘,挖坑深埋。  相似文献   

7.
<正> 鱼类越冬易死亡,现根据鱼类死亡的不同原因,推荐如下对策:1 越冬池塘的选择。选择保水性好,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最多不超过20cm)。无水草或水草较少的池塘作为越冬池塘;池塘水深要大于2m;另外,池塘周围无工业污水和大量生活污水。2 肥水越冬。越冬前要在池中适当施肥,在越冬过程中,还应定期检查池水透明度、水色和溶氧,保持池水一定的肥度。  相似文献   

8.
<正> 1 巧施肥。每隔6~7天,每鱼塘施充分发酵的人畜粪60~100kg,氮、磷化肥2~3kg,可保持水质肥嫩适度。若夏季阴雨时间长,池塘中雨水注入较多,可适当加大施肥量。但应依据少量多次原则施用。一般施肥后池水透明度应保持在25cm左右,水色为茶褐、绿褐、黄绿、油青色为佳。 2 巧投饵。夏季鱼长得最快,摄食量也最大,饲料效率最高。应粗精料结合,尽量  相似文献   

9.
<正>养殖池的水色主要是由池中的浮游生物来决定的,当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时,池水就呈现不同的颜色和透明度。现将养殖池夏季常见不良水色的调控措施介绍如下,希望对做好高温季节的养殖工作有所帮助。1.浓绿水、墨绿色水。表现为水色浓绿、暗绿、无光泽。当水体呈浓绿色时,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当水温升高时,池塘四周(尤其是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池塘水质的判断方法池塘水质的好坏一般采用"肥、活、嫩、爽"四个字来判断。"肥"表示水中有机物较多,浮游生物的种类多、数量大;"活"表示浮游生物繁殖旺盛。池塘水色经常发生变化:"爽"表示水质清爽、透明度适中,水中的含氧量较高;"嫩"表示水色鲜嫩,鱼类易消化的藻类多且细胞未老化。  相似文献   

11.
池塘养殖病害高发跟高温季节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做好高温季节的池塘养殖技术管理是防 治养殖病害,提高养殖产量的关键环节。本文以2019 象州县高温季节池塘养殖病害发生的主要情况 为基础,对水产养殖高温季节的技术管理要点进行分析并对高温季节主要流行病害的病因、预防措施 及治疗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随机采集呈绿色、白色、茶色、黄色4种常见水色的青虾养殖池塘水样,测定水质p H值、氨氮、NO2-3项理化指标,开展青虾养殖池塘常见水色与水体理化指标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呈绿色、茶色水样的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平均值低于阈值,超标水样比例较少,为优质水色,需要保持水色。呈白色和黄色水样氨氮平均值分别高于氨氮阈值1.86倍、3.74倍,超标水样比例显著高于绿色与茶色水样,为劣质水色,需要进行水质调优。  相似文献   

13.
<正> 对成鱼养殖,夏季是关键季节。成鱼塘夏季管理技术只要抓住投饵施肥、调节水质、鱼病防治、严防重浮头和泛池几个中心环节,就能把鱼养好。现分述如下: 1 合理投饵施肥 夏季鱼类摄食旺盛,应合理供应适宜而充足的饵料肥料,满足鱼类生长需要,以保证养鱼稳产高产。 1.1 水色和透明度是投饵施肥的重要依据。池水的不同颜色、水质对鱼体的影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普洱市罗非鱼养殖实际,重点介绍了冬春季节发生罗非鱼池塘死鱼的几种情况,如何进行冬春季节罗非鱼池塘管理措施,通过监测水质、改造鱼塘、管好池塘底质和合理使用增氧机等措施搞好冬春季节罗非鱼养殖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一、施肥夏季是投饵量最大的时期,也是鱼类生长旺盛、耗氧量大的时段,不提倡施用有机肥,而应采用无机肥,以减少对池水的污染。具体施肥量依池水肥度、水质情况、天气情况等确定。一般将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水色为茶褐、绿褐、黄绿、油青色为佳。  相似文献   

16.
塘址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饵源丰富,周边环境安静、无污染源、电力配套、交通便捷并适合鲫鱼养殖的地方。主养鲫鱼的池塘中应具备一定量的浮游生物,水的酸碱度,透明度要适宜鲫鱼生长,池塘水色应符合国家渔业水质的规定。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综合调水,保持池水肥、活、嫩、爽。  相似文献   

17.
正淡水池塘养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对水质的调控是养鱼技术的关键,水质调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文就主要是对淡水池塘水质观测及调控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1淡水池塘的水色观测淡水池塘的水色与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的种类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每天要对池塘进行检查,通过肉眼就可以观察水体的颜色,在结合对水质的检测和生物学的测定,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池塘水体的理化、生物组成等变化来分析  相似文献   

18.
费本武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232-232
本文阐述了精养池塘水质调控的重要性,提出养鱼重在养水的观点,并介绍了水色形成原理和几种根据水色判断水质的优劣及调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三、池塘养殖 1.投饲投喂沉性配合颗粒饲料,日粮占虾体重的6%~9%,分2次投喂.饲料投在池塘四周浅水处,具体投喂量根据水色、天气、水温及虾的生长情况等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夏秋高温季节内陆池塘安全养殖应注意的3个技术环节,包括防泛池、防鱼病、捕捞等方面内容,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