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基因型再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SQ-1是一种新型小麦杀雄剂,为了研究杀雄效果及不同小麦品种对SQ-1反应的遗传差异,选择34个小麦品种(系),在小麦生长时期处于Feeks 8.0~9.0时,以5.0kg/hm^2SQ-1水剂进行一次叶面喷施,参试品种均可达到95%以上的杀雄效果,这表明SQ-1与不同小麦品种不存在明显的互作,具有广谱杀雄效应;同时从中随机选取10个参试小麦品种进行人工饱和授粉,其结实率均能达到60%以上,证明SQ-1对雌蕊无明显伤害。  相似文献   

2.
化学杂交剂SQ 1诱导四川小麦雄性不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化学杂交剂SQ-1对四川小麦雄性不育的诱导作用,以20个四川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研究SQ-1不同喷药时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杀雄效果.结果表明,Feeks 8.5为四川小麦最佳喷施时期;适宜的喷施时期为Feeks 8.0~9.0.用4.0 kg/ha的SQ-1进行雄性不育的诱导,所有供试品种平均可达到97.09%的相对雄性不育率和49.77%的异交结实率.喷施SQ-1后,四川小麦的株高明显降低,抽穗推迟并且穗长缩短.另外,基因型的不同导致化杀效果及化杀后农艺性状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化学杀雄剂CH1对冬小麦雄性不育的诱导效果及其与乙烯利的互作效应、筛选CH1最佳使用剂量和表面活化剂组合,用6个CH1剂量水平、7种表面活化剂和3种浓度的乙烯利进行不同配伍组合,对不同组合处理下3个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雄性不育率和饱和授粉结实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15~30 g·hm-2剂量下,CH1可诱导3个品种雄性不育率达95%以上,说明CH1具有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作用;随CH1剂量的增加,3个品种的饱和授粉结实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0~30 g·hm-2处理的饱和授粉结实率明显偏低,推测雌蕊受到了一定的伤害;(2)观察花药和雌蕊发育情况,发现未喷施CH1的植株花药大且开裂,羽毛状柱头较大,而CH1处理的不育株花药瘦小,呈剑状,不开裂,羽毛状柱头较小;(3)随着CH1剂量的增加,3个品种均表现出株高逐渐降低和抽穗期延迟的现象,CH1对旗叶的药害反应因品种不同存在差异;(4)CH1剂量为10 g·hm-2时,与其他表面活化剂相比,NE1820对普冰151的旗叶伤害较轻,对株高无明显抑制作用,可提高饱和授粉结实率;(5) CH1剂量为15 g·hm-2时,添加2种浓度乙烯利后,3个品种的株高比未添加乙烯利降低,抽穗期延迟,其中添加5 mL·L-1乙烯利后3个品种均能达到100%雄性不育,并且饱和授粉结实率相比未添加乙烯利平均高7%左右。因此,CH1采用15 g·hm-2剂量,配伍1% NE1820和5 mL·L-1乙烯利可诱导小麦产生完全的雄性不育,且获得较高的授粉结实率,可作为杂交小麦制种候选方案进一步研究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不同生态条件下超级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产量表现,2007年在长沙、桂东和南县进行了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超级杂交稻地上部植株氮素吸收量的基因型差异显著.其中准两优527最高,3地点平均为155.3kg/hm^2,两优293最低,3地点平均为129.6kg/hm^2;(2)不同超级杂交稻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汕优63和常规稻品种胜泰1号,10个品种3地点平均产量为9.22t/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2.1%;(3)超级杂交稻氮素需要量均低于对照品种汕优63和常规稻品种胜泰1号,不同基因型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10个品种3地点平均为14,53~17.21kg/1000kg。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化学杂交剂SQ-1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以5个品种(系)、3个喷施时期、3个喷施剂量的三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SQ-1对小麦育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SQ-1诱导参试品种(系)的相对不育率最高为98.7%~100%;在相对不育率达到95%~100%的处理中,各品种(系)的最高饱和授粉结实率达到71.7%~82.6%.适宜的喷施时期是主茎旗叶从倒2叶鞘伸出1/2时,多数品种的适宜剂量为2 000 mL/667 m2.喷施SQ-1可使小麦抽穗期延迟0~1 d,株高降低0~3.6 cm,倒2叶和倒3叶有轻度灼伤,百粒重平均比对照降低9.3%,种子发芽率平均比对照降低4.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为配制筛选山西省晋南麦区化杀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选用20个小麦品种(系),分为A、B两组,A组为山西省晋南麦区大面积推广品种10个,B组为自育且含异种属血统的品系10个,用化学杂交剂SQ1进行化杀。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系)生育时期处于Feeks 8.0~9.0时,喷施5.0 kg/hm的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率达到98.76%以上;A组人工饱和授粉结实率和自然授粉结实率分别平均为70.87%和41.68%,B组分别为72.10%和57.31%,各材料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化学杂交剂 SQ1与参试小麦品种基因型间不存在互作效应。t检验结果表明,B组小区产量、穗粒数和公顷穗数的杂种优势与A组差异显著,杂种优势明显高于A组。评选出4个强优势组合,均含有异种属血统,其超标优势幅度达17.56%~43.13%,说明在利用化杀法时,选用较远缘的中间材料做化杀杂交亲本来提高杂种优势幅度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学杂交剂GENESIS诱导春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的化学杂交剂GENESIS诱导东北春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及其应用技术,结果表明:⑴GENESIS对东北春小麦具有良好的诱导雄性不育效果,在3kg/hm^2剂量时,对供试的20个基因型均能诱导98.2% ̄100%的雄性不育率。对其中3份材料进行人工授粉,获得57.5% ̄69.2%的人工授粉结实率,剂量达5kg/hm^2时,最高人工授粉结实率仍达65.5%;⑵GENESIS对春小麦  相似文献   

8.
新型化学杂交型BAU9403的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化学杂交剂(CHA)诱导雄性不育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一条重要而简捷的途径。BAU9403是北京农业大学独立合成筛选出的新型化学杂交剂,已申请国家专利。我们从1997年开始连续3年对BAU9403的使用技术进行了研究。1999年在6个小麦不同生态区进行了统一设计的试验,目的在于为BAU9403的产业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雌雄分化期至药隔期,用0.75kg/hm^2剂量的BAU9403,可以诱导接近安全的雄性不育,雌雄分化期和药隔期两个使用时期间无显著差别,但不同品种的最佳施用时期有差别。BAU9403的适宜使用时期可达7d以上。相同的基因型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说明BAU9403的杀雄效果在不同地点及同一地点不同年份是稳定的,但不同年份可能因气候条件的不同要求对使用剂量进行适当的调节。BUA9403对雌蕊活性基本上无影响,3年平均异交种子产量相对较高。随着施用剂量的增另,结实率和种子产量降低,说明控制或使用能够诱导满意的雄性不育率的最低剂量是必要的,这也有利于降低制种成本。  相似文献   

9.
双季超级稻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超级早稻和晚稻的产量构成和氮磷钾吸收的基因型差异,2007年在湖南省衡阳市、益阳市和岳阳市进行了不同品种的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地点间和品种间的产量差异显著,其中:地点间产量以岳阳点较高,平均产量早稻为7.95t/hm^2。晚稻为7.86t/hm^2;品种间产量早稻以陆两优996和中嘉早32最高,平均产量分别为8.03和7.91t/hm^2,晚稻以钱优1号和天优华占产量较高,产量分别达到7.69和7.55t/hm^2。成熟期植株NPK含量和吸收量的品种间差异显著,但与产量的高低不相关。单位产量(1000kg稻谷)的NPK养分需要量分别为15.0~18.9,3.29~5.17和13.6~16.49kg。  相似文献   

10.
提高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是杂交小麦制种产量取得突破的重要途径。为明确小麦AL型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特性,连续3年测定了2个小麦AL型不育系36A和3235A的柱头活力、柱头外露率、颖间距和自然异交结实率。结果表明,36A和3235A的平均自然异交结实率分别为113.02%和44.65%,柱头活力分别为104.96%和76.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二者的柱头外露率和颖间距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授粉天数与柱头活力呈显著负相关,柱头活力随授粉天数的延长而降低;柱头活力与柱头外露率和颖间距、柱头外露率与颖间距间均呈显著正相关。随授粉进程推移,柱头活力、柱头外露率和颖间距均呈先增后减趋势,36A的3个指标均高于3235A,综合表现为异交结实率高。花后第4~11天套袋饱和授粉异交结实率最高,授粉后第6~12天,柱头外露率和颖间距均达到最大。因此,小麦AL型不育系的恢复系扬花始期比不育系推迟2~3 d,小花陆续开放、柱头活力也较强,并持续开颖,可保持较高结实率,为最佳授粉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