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用仔鸡采用间歇光照可提高胴体质量。这个结论已在加拿大国家科学院农业部动物研究所得到了证实,并在饲料杂志作了报道。所用的间歇光照制度是一小时照明,三小时黑暗。二种处理所采用的光照强度在地平面为1.1勒  相似文献   

2.
肉用仔鸡的光照饲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培养雏鸡于早龄阶段采用连续光照,以后每周减少光照不超过2小时,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近几年来,间歇光照在肉鸡饲养业上的研究越来越多,在国外,采用间歇光照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波兰的研究人员研究了12小时明12小时暗、2小时明6小时暗及1小时明3小时暗三种光照制度,结果,  相似文献   

3.
棕壳蛋鸡在24小时中接受4小时间歇光照和接受24小时光照的比较可生产一样多的鸡蛋(美国新汉夏大学 W.C.Skoglund 与D.Whittaker 的试验)。间歇光照的设计包括(1)2小时光照,随后是10小时黑暗即ZL:loD:ZL:loD;(2)4L:10D:ZL:SD;(3)sL:10D:ZL:4D。鸡只先饲养在无窗地面小间内,每天光照8小时。20周龄时,移入笼中,每笼3只,养  相似文献   

4.
间歇光照养鸡,就是在饲养期内采用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的循环间歇光照。这种方法比连续光照法的饲养效果好。据一些养鸡专业产试验,采用这种方法比连续光照平均每只鸡多增重79克,少耗料90克,节约用电0.25度。这3项合计,每养1只肉鸡可多获利0.5元左右。  相似文献   

5.
大约十年前,美国康乃尔大学首次对产蛋鸡进行了降低光照成本的间歇光照法的实验。间歇光照法的程序是:8小时明-10小时暗—2小时明—4小时暗(8L:10D:2L:4D)。给母鸡的刺激与恒定光照法的刺激效果相同。苏格兰农学院用17小时明—7小时暗(17L:7D)的恒定光照法和10L:4D:2L,8D的间歇照明法相比较,间歇照明法在24周龄时采用,持续不变到53周龄。在整个产蛋期,间歇照明的母鸡群产蛋高峰期推迟2—3天,但两组的产蛋量相近,间歇照明的母鸡群的蛋比17L:7D的重1.0—2.0克。孵化率高9.1%。其优点;①节省能量。每天可节省7个小时照明时间。如果每只鸡每天少用1小时灯,节省  相似文献   

6.
两组肉用型种母鸡,每天采用23小时光照(光照强度5.4勒克斯),饲养到4周龄时,将一组种母鸡放在一栋弱光照的鸡舍饲养。每天提供8小时光照(鸡身水平处的光照强度为5.4勒克斯),饲养到18周龄,然后改用每天10小时光照,饲养到20周龄。以后采用自然光照(约200~400勒克司)饲养到22周龄,改用14小时光照饲养到24周龄;每天15小时光照饲养到40周龄,16小时光照饲养到49周龄,17小时光照饲养到59同龄,18小时光照饲养到实验末期—72周龄。另一组种母鸡,饲养在一栋强光照的鸡舍内,每天的光照时间从23小时(约200~400勒克司)逐渐减少到15小时,一直到鸡24周龄。接着,将这一组鸡的光照强度改成和弱光照鸡舍一样。种母鸡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称重,并喂以定量的饲料,以保持种鸡达到推荐体重要求。在这个饲养周期内发现:饲养在弱光照鸡舍内的种母鸡与饲养在强光照的鸡舍内种母鸡相比较,前者饲料消耗量大大减少,累积日产蛋量在头5个周期内较高,每28天为一个周期。种蛋孵化率也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好,但产蛋期鸡的死亡率偏高些。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肉鸡生产中,多采用连续光照,原因是光照可促进雏鸡采食、饮水,增加运动和促进肌肉、骨骼发育,增强防病能力,提高生产性能;光照还可促进性腺发育,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增加母鸡的产蛋量,增强公鸡的交配能力;在持续光照条件下,鸡能最大限度地采食,因而能得到最好的生产性能。然而,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采用间歇光照既可大大降低电费开支,还可降低采食量而不降低鸡的生产性能。一、间歇光照对肉仔鸡饲料转化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Buyse等1994报道,在肉仔鸡饲养过程中,采用间歇光照可降低采食量和提高饲料转…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开发省能、省资源的饲养管理技术,达到节省电费、提高饲料转化率的目的,现结合生产实际对间歇光照技术进行了研究。一、肉用仔鸡间歇光照的开始时间国外在初生雏就开始断续光照,当在给温期间进行时,对调节温度、疫苗接种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尤其是在息灯期间各种管理作业要停止,因而,我们的间歇光照试验从脱温后的三周龄开始。用一月出雏的肉仔鸡  相似文献   

9.
不同光色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取脱温海布罗(hybro)商品肉用仔鸡75只,分别在不同光色和间歇光照下饲养4周,初探不同光照制度对鸡的增重、采食量和饲料报酬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饲养管理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光色对肉用仔鸡的增重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其中以红光组的效果最好,白炽光组最差。经济效益的顺序为:红光组>绿光组>黄光组>白炽光组>自然光组。  相似文献   

10.
<正> 人们很早就知道,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对一天中自然的昼夜周期变化的反应是一样的,对人工的间歇照明的反应也是一样的。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倡一天24小时中实行2小时照明:4小时黑暗:8小时照明:lo小时黑暗(即2L:4D:8L:10D)的照明方法。1979年斯内特辛卡里氏提倡在自动化机械化鸡舍应用间歇照明制度。这种照明方法是在一天的前15小时实行每小时15分钟照  相似文献   

11.
控制生产速度法。即采用限饲、减少光照、增加日粮中粒料量等技术措施,防止肉鸡生产过快而引发代谢机能紊乱所致的疾病。试验证明,采用控制生长速度法对减少鸡腿疾和死亡率均有明显效果。限饲与间歇光照结合法。荷兰在肉鸡生产过程中,采取每日限饲与间歇光照结合措施控制肉鸡生产速度,即2小时光照、4小时黑暗。如此循环往复,一昼夜4个光照周期。具体作法是:从3日龄执行这个光照制度,2周龄开始限饲,固定每天的饲喂量。限饲的头一周每天分2次给料,以后每天分4次给料。此法对肉鸡生产性能提高有明显作用。早期隔日限饲法。即7、9、11…  相似文献   

12.
在遮光鸡舍使用的长于或短于24小时光、暗周期的光照制度称超期光照制(ahemeral lighting,ahemeral light-dark cycle)。 用来航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长于24小时的超期光照制,蛋的大小和蛋壳厚度都得到明显的改善。例如,将稳定饲养在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14L:10D)的来航鸡  相似文献   

13.
光照是影响肉仔鸡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现有的肉仔鸡光照大多采用以白炽灯为光源的连续光照。近几年来研究发现,红色光照、间歇光照或渐增光照制可提高肉仔鸡的生产性能、改善胴体品质(腹脂率)、减少腿病发生率和啄癖的发生。因密闭式肉鸡舍的光照完全靠人工光照进行控制,有必要对现有的光照制度进行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14.
肉种鸡夏季间歇光照的效果观察张成玉(河南省濮阳市马拐种鸡场457000)如何在炎热的夏季降低种鸡的死亡率、提高产蛋率是每一个饲养种鸡者所关心的问题。为了寻求减轻热应激、提高生产力的有效办法,我们对44周龄艾维茵肉种鸡进行了间歇光照试验,现将情况报道如...  相似文献   

15.
通过探究一种间歇光照制度下(9L∶4D∶3L∶8D)蛋鸡生产性能的变化和采食频次的规律,为密闭式鸡舍制定合理的光照管理制度提供依据。试验以笼养京红商品蛋鸡为对象,将4个密闭式鸡舍的282只蛋鸡分为两组,每组设两个重复,间歇光照组施以9L∶4D∶3L∶8D的光照处理,对照组施以16L∶8D的光照处理。对试验蛋鸡的产蛋率、采食量以及持续采食时间在1 min以内的采食频次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间歇光照对蛋鸡的产蛋率和采食量并无显著性影响,而在间歇暗期开灯后2 h内处理组1 min内的采食频次显著高于对照组,弥补了间歇暗期缺少的采食量。说明此种间歇光照制度对维持蛋鸡生产性能和节约25%的光照能源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淘汰老弱母鸡一般产蛋鸡以饲养1~2年为宜,超过2年以上的母鸡最好给予淘汰,分圈饲养。每天保持光照16小时以上,使淘汰母鸡推迟换羽,延长产蛋期。当鸡普遍换羽,产蛋率下降到60%以下时,即可出售处理。2人工控制同步换羽实行人工控制饲养促进同步换羽。可将光照时间由原来的16小时减为8小时;将强光改为弱光;配合饲料改为米糠、秸秆饲料;并在饲料中加拌1.0%~1.5的生石膏代替矿物质,这样7~10天就可换羽并加喂适量的南瓜和蔬菜,恢复光照12~16小时,这样4~5周可长出新羽,7~8周后鸡群即可产蛋。最新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2.5%氯化锌,能很好地促使蛋鸡…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苏联季姆泽夫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用间歇光照射雏鸡,提高了雏鸡的成活率。此方法适用于出生后24小时的雏鸡。他们将一天24小时分成4个长短不同的“白天——黑夜”,让雏鸡在这种光照条件下生活了2个半月,结果成活率明显提高。被照射  相似文献   

18.
以降低成本、节约用电为目的,日本静冈用封闭式鸡舍对肉鸡进行了间断光照实验。实验的照明度为6勒克斯。分成24小时连续光照(对照组)、0.5小时光照3.5小时闭灯(1组)和1小时光照4小时闭灯(2组)3个实验组。至8周龄结束。实验结果:1.每公斤成本费:对照组157日元,1组156日元,2组150.7日元。2.单只鸡耗电费:对照组23.8日元,1组20.4日元,2组20.7日元。以上数据表明,为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节约用电,可以利用间断光照的方法进行肉鸡饲养。  相似文献   

19.
<正> 用希塞斯白鸡、星杂288、Warren和希塞斯褐鸡这四个品种蛋鸡(每个品种1200只),笼养,每笼五只,每个品种的鸡分为两组。一组用常规光照,每天连续光照17小时,另一组用间歇光照,每天24小时内,以15分钟光照与45分钟黑暗交替进行16~17小时,试验60周。问  相似文献   

20.
短光照周期对产蛋鸡产蛋量的影响已进行研究。240只白色来克亨母雏,在孵出后立即分为三组,饲养在封闭鸡舍里。第1组鸡采用15(3/4)小时光照、5(1/4)小时黑暗的21小时光照周期处理(21~21);第2组同样先采用21小时周期处理,但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