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业上市公司代表着中国农业产业组织的经营水平,农业上市整体的经营效率水平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应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于2009年中国A股24家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选取7个财务指标为评价指标,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2009年的经营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总体效率欠佳,总体规模相偏小,经营效率不高 ,可增长空间较大。其管理者还应扩大规模,增加产出,优化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2.
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业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业生产效率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1995—2009年中国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系统测度。分别分析和评价了中国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表明:规模效率对中国小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影响较大,而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生产方式限制了规模效率的提高。所以国家应该在此基础上完善中国土地经营制度,鼓励农户规模经营,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选取总资产、技术人员投入和主营业务成本作为输入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作为输出指标,对甘肃省10家典型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龙头企业的总体效率趋于良好,但仍存在一定改进空间;DEA非有效企业的纯技术效率高于其规模效率;导致企业DEA非有效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与规模效益低;DEA非有效龙头企业普遍存在人力与资产冗余;强化资源利用效率、发挥技术规模效益是龙头企业发展中应关注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基于DEA模型的渔业科技生产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卫  周薇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5):139-142
依靠科技的力量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是未来中国渔业发展的重点。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中国渔业科技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渔业在技术创新进程中的高投入问题比较突出,总体没有达到规模有效水平;渔业纯科技效率波动较大,总体没有呈现一个明显的增长态势;从2008年以后,综合效率稳步上升,渔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结构调整收到了一定成效,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比率更趋向于合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2—2007年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综合地评价中国省域食品制造业经营技术效率,并进行区域比较分析。平均技术效率值呈现波动趋势,表明我国食品制造业的经营水平还不是很稳定;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与纯技术效率的变动趋势一致,表明我国食品制造业的技术效率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食品制造业纯技术效率的影响。规模效率中,东部地区食品制造业大体呈现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降趋势;对于中部和西部,由于其食品制造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它们大部分的生产经营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扩大经营规模,将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带给他们的效用;东北地区的食品制造业则大多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状态,表明东北地区应该在稳定当前食品制造业经营规模的基础上,适度地扩大。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格局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促进区域农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整体持续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 9.3软件,利用甘肃省1995—2011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对县域农民收入的时空变动特征、总体和局部空间格局变化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农民收入水平空间自相关特性明显,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呈现出“哑铃”形的空间格局,即农民高收入地区集中分布在河西地区,低收入地区集中分布在陇中、陇东、陇南地区。地理区位条件的不同、经济发展的失衡及社会条件的差异是农民收入水平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全国各省区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状况不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财政支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研究不同地区农发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原因并促进支农资金向资金高效利用区转移意义重大。笔者以该视角为研究起点,运用DEA-Tobit 模型实证分析2006—2015 年农发项目投入产出效率的地区差异,并研究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0 年间综合效率不断提高,2015年均值大于0.9,农发项目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受益归宿的效率与公平兼备,并且样本各省区呈现“中部最高、西部次之、东部较低”的效率分布格局;2015 年,纯技术有效地区占样本省份的83.87%,除北京、辽宁、四川、贵州、新疆外其余地区均达到技术有效水平,规模有效地区占样本省份的70.97%,效率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辽宁、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以及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甘肃、新疆西部省份;人均地方财政支出水平及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影响农发项目投入产出效率的2个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优化农发项目布局及缩小地区效率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阶段DEA的中国马铃薯主产区生产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中国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本文运用DEA三阶段模型对2012年中国14个马铃薯主产省的马铃薯产业进行了排除环境变量和统计噪音影响的技术效率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生产率受到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商品率、受灾率等环境变量和随机变量的影响;在同等环境和运气的条件下,各马铃薯主产省的纯技术效率差异相对较小,均处于较高水平;规模效率差异较大,整体水平不高;规模效率成为了制约马铃薯技术效率的瓶颈。由此得出结论,要提高中国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应从生产规模和宏观环境2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影响吉林省农村地区生活水准因素的主成分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1、2004、2007年的统计资料对吉林省县域农村地区进行实证分析,寻求影响地区生活水准的主要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众多社会、经济、农业、生活水准指标进行综合,得出社会经济活力因子、农业生产活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指标,并采用了主成分回归模型,得出社会经济活力指标和农业生产活力指标的影响方向不同。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进程中山东省农业生产效率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山东省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有效评价,进而为科学推进低耗高产的可持续农业提供实践性参考,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7地市1993-2008年16年间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市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均值在演变趋势上分为3个阶段;不同区域在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鲁西地区农业生产在农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存在明显不足,鲁中地区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结构急需改善。最后提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重组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DTOPSIS法的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适宜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及棉花生产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综合评价了塔里木河流域各县市的棉花种植适宜性,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合新疆棉花种植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合理的区划。利用塔里木河流域23个气象站点1993—2012年气候资料,采用DTOPSIS法对塔里木河流域的棉花种植气候资源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县市水资源潜力指数,对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适宜性进行区划研究。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最适宜区为塔里木河干流区,适宜区大多位于塔里木河中游区及支流地区,次适宜区主要位于下游区及边缘地区,塔里木河流域的较高海拔山区为棉花种植不适宜区。除个别县市外,棉花各生育区内的平均温度和光照时数各县市间相差不大。因此灌溉条件是影响各县市的棉花种植适宜性的主要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2.
广东连平县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保护连平县的生态环境和东江水源,在发展农业经济时,必须进行生态的总体规划。本研究以连平县的农业资源和发展现状为基础,在研究了其发展的各种优劣势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成功案例,提出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以实践和应用作为价值考量,将全县划分为"一核、二廊、三区",即建立一个生态农业核心区、纵横二条生态农业经济带、三个生态农业功能区。并就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发展政策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和建议。研究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该县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决策咨询和战略性指导。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发改委等12部委下发的《关于印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的通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评价中,需针对农产品主产区存在的特殊问题开展专项评价。本文根据近年来湖南农产品主产区农业资源凸显的主要问题,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和pH值6项土壤肥力指标来测度耕地承载力的高低及耕地承载力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①2006-2010年,湖南省农产品主产区耕地pH值总体上保持趋良态势;有机质、全氮总体丰富且呈相对稳定态势,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虽呈趋良态势,但总体仍然缺乏;②湖南省耕地承载力水平呈恶化态势的县市区均位于农业较为发达的环洞庭湖平湖农业区,相对稳定态势的县市区在“一圈一区两带”均有分布,呈趋良态势的县市区主要位于湘中南丘岗农业带及武陵雪峰南岭罗霄山脉山地农业带。耕地质量承载力评价作为农业资源承载力的重要部分,对于保证农产品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提升农产品经济效益,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确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廊坊市第一沼气示范村安次区农村沼气的利用状况,揭示了其地位、存在的问题和全面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赋权重、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廊坊市安次区进行了循环农业的利用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廊坊市安次区的农业循环处于比较循环阶段。该区资源环境安全水平具有较好的条件,农业生产基础好,农产品产值较高,具备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但是该区农业的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仍处于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农业发展阶段,资源过量投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低、科技投入力度弱等成为制约该区农业循环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保障安次区循环农业持续利用的途径:全面推广沼气工程建设;财政补贴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全面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为综合评价农机维修企业运营情况,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和文本聚类法对调研的116个农机维修企业进行分类统计和技术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农机维修企业技术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平均生产技术效率为0.642,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736、0.880。不同类型农机维修企业效率不同,以组建方式分,品牌三包型技术效率最高、社区便利型次之、自我保障型最低;以业务等级分,企业的业务等级越高,技术效率也越高。为提高企业技术效率,从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拓展业务范围、争取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