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不同套袋处理研究对苹果梨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并对果皮色素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套袋后除果实硬度有所增加外,可溶性固形物、果实单果重、果实Vc、还原糖、可滴定酸含量略有下降。套袋后苹果梨果实着色指数显著提高,果面颜色鲜艳,盛花后40 d套袋果实着色指数最大。果实坐果后,叶绿素酶呈急剧下降趋势,套袋后30 d活性明显上升,变化规律同其他处理相一致,套袋后期活性略有降低,采收前叶绿素酶活性仍呈上升趋势。对照果实的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酶活性最高,盛花后40 d套袋处理次之,其差异不显著。套袋果果皮查尔酮异构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果。  相似文献   

2.
以苹果长富2号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套袋对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品质形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一直低于对照;果皮花青苷含量摘袋前显著低于对照,摘袋后花青苷含量迅速上升,采收时超过不套袋对照1倍左右;套袋后苹果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照基本一致,但明显低于对照.综合比较3种纸袋的套袋效果,最好的为山东恒信袋;其次为日本小林袋;徐州天正袋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3.
利用单、双层纸袋和自制新闻纸袋对“八月桃”、“北京24号”桃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套袋后果实纵横径生长速度减慢,单果重略有下降,以双层纸袋影响最显著;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Vc含量均低于未套袋果,总酸含量略高于对照,仍以双层纸袋影响效应最显著.套袋果实在成熟时果皮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花青素含量增多,颜色较对照鲜艳,双层纸袋和单层纸袋作用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云红梨2号’为试材,研究套袋、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对果皮花色素苷含量、花色苷合成关键酶活性、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内源ALA含量变化的影响,并探讨果皮花色素苷含量与酶活性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实着色初期,套袋和外源ALA处理均有明显的促进果皮着色的效果,且两者共同处理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随着果实接近成熟,花色素苷含量有所下降。在正常光照情况下,果实摘袋后5 d左右对促进着色效果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套袋处理的果皮花色素苷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相关;不同处理及对照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均与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显著相关,但与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套袋对金陵黄露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套袋对鲜食黄肉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金陵黄露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白色单层袋和黄色单层袋对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套袋(对照)相比,套袋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山梨醇和苹果酸含量,显著提高了色饱和度、果皮类黄酮、总酚含量,而单果质量、糖酸比、去皮硬度、果皮叶绿素含量、总糖、蔗糖、奎尼酸、柠檬酸含量均无显著变化;套白色单层袋的果实红色饱和度、葡萄糖、果糖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而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亮度值、黄色饱和度、色调角、a/b、带皮硬度、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总酸含量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黄色单层袋处理的亮度值、黄色饱和度、色调角显著高于对照,而a/b、带皮硬度、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总酸含量则相反,红色饱和度、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含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白色单层袋可降低果皮类胡萝卜素积累,改善果实红色色泽,黄色单层袋使果实红色色泽减少,黄色色泽呈现,光洁度增加;此外,套袋还可改变果实糖酸组分,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不同套袋期苹果梨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花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套袋果皮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对照变化趋势相一致,套袋果果皮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果,且套袋时间越早果皮叶绿素含量越低;套袋同样抑制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果实成熟期类胡萝卜素含量积累较快;套袋期间,花青素含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但解袋后,其含量短时间内即可超过对照果。  相似文献   

7.
不同套袋期对苹果梨果皮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不同套袋期苹果梨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花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套袋果皮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对照变化趋势相一致,套袋果果皮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果,且套袋时间越早果皮叶绿素含量越低;套袋同样抑制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果实成熟期类胡萝卜素含量积累较快;套袋期间,花青素含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但解袋后,其含量短时间内即可超过对照果。  相似文献   

8.
套袋金冠苹果不同除袋期对果实着色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套袋金冠苹果为试材,研究了7个不同时期除袋处理对金冠果面光洁度、着色指数、果皮花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含量等内外在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金冠采前10 d除袋,待统一采收时果实着红色,果皮嫩,果点小,果实着色指数最大;果皮叶绿素含量最低,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花色素含量最高;果实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达到最高,果实的内、外在品质与果皮花色素含量均达到最理想状态,为宁夏金冠产区的最佳除袋期。  相似文献   

9.
以套袋金冠苹果为试材,研究了7个不同时期除袋处理对金冠果面光洁度、着色指数、果皮花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含量等内外在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金冠采前10 d除袋,待统一采收时果实着红色,果皮嫩,果点小,果实着色指数最大;果皮叶绿素含量最低,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花色素含量最高;果实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达到最高,果实的内、外在品质与果皮花色素含量均达到最理想状态,为宁夏金冠产区的最佳除袋期。  相似文献   

10.
套袋对甜柿果实的产期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不同套袋材料对甜柿品种“阳丰”果实性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套袋可使“阳丰”果皮着色均匀,提高柿果含水量,降低柿果硬度,对单果质量和果形影响较小。套袋后柿果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双层内红纸袋处理对甜柿果实的产期调节作用明显,可使果实着色及脱涩期提前10d左右。9月30日调查双层内红纸袋处理的果皮着色已超过对照成熟期的表现,成熟期其果皮着色程度远超过其他处理,但同时也降低了柿果的部分内在品质:成熟期果实含糖量比对照降低了2.81%,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28.7mg/100g。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套袋红富士苹果的品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娜  李建贵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6):1022-1027
[目的]通过研究干旱区不同时期套袋、摘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区套袋苹果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阿克苏地区红富士苹果为试材,测定不同时期套袋、摘袋苹果的光洁度、着色度、果实硬度、总糖、还原糖、蔗糖和总酸等果实品质指标.[结果]随着套袋时期的推迟,苹果果面光洁度、着色度、硬度逐步降低,而总糖、还原糖、蔗糖含量逐渐升高.随着摘袋时间的推迟,苹果的光洁度下降.总糖、还原糖、蔗糖具有同不套袋果基本相同的消长规律,但含量均始终低于对照.[结论]套袋时间选择在5月30日至6月9日较为理想,摘袋时间选择在10月1~6日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和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选用双层纸袋、单层纸袋和塑膜袋3种果袋,研究了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和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纸袋能明显改善红富士苹果果实的外观品质,尤其是能增加果皮中花青苷含量,提高果实着色指数,降低果皮的粗糙程度和果锈,但套袋有减少单果重、增加日灼和促进黑点病的发生。套袋对果实硬度影响较小,其中双层纸袋和塑膜袋的硬度都较对照小,单层纸袋的硬度大于对照。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有所降低,其中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幅度大,套单层纸袋的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相比下降27.8%。套袋果实的辛硫磷含量未检出,符合NY5011-2001国家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苹果的要求,而未套袋苹果的辛硫磷含量超出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王敬兵  刘玉祥  平文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81-18683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去袋对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高光效苹果园红富士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时期去袋的红富士苹果的单果重、着色面积、果实硬度、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和总酸的含量。[结果]去袋越早,单果重增长越明显,着色面积越大,而对于果形指数则影响不太明显;去袋越晚,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越高,酸含量越低。[结论]该研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套袋技术对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品质的影响,为省力简化(不套袋)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阿克苏富士苹果生产种植区域,套袋技术下测定苹果外观及内在品质,对比分析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外观品质上,套袋对各区域果实的单果重、硬度、果形指数影响不大,红旗坡和共青团不套袋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套袋,达到18.30%、17.27%,分别提高了19.5%和9.5%。套袋处理对三个区域苹果色度影响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变化,平均色差值为45,对照处理色差值普遍高于套袋处理。套袋处理可溶性总糖显著低于不套袋,沙河镇最高达到84.16 mg/g,高于套袋处理14.3%,两种处理果实VC含量差异显著,共青团农场的不套袋果实VC含量高达111.75 mg/kg,显著大于套袋处理43.17 mg/kg,高出61.37%。套袋对富士苹果可滴定酸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均在0.3%左右。套袋处理对果实单宁含量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其中沙河镇,单宁最高达到10.61 mg/g,相对于不套袋高出19.7%。【结论】套袋技术可增加苹果果实光洁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各理化品质指标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套袋对嘎拉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陕西不同海拔果区套双层纸袋对嘎托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双层纸袋显著改善了果 实外观品质,提高果面洁净度,增加果皮花青苷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使花青苷/叶绿素比值大幅度提高,促 进了果实着色,但对果形指数的影响不显著。套袋还使嘎拉苹果的单果重、糖、酸和vC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降 低,对果实风味有所影响。综合套袋嘎拉苹果的品质及商品性,认为套袋对嘎拉苹果品质的影响利大于弊,值 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推进苹果省力化生产,了解低成本塑膜袋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应用田间试验的方法,以红富士为试材,研究不同品牌塑膜袋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着色指数和光洁度指数以塑膜袋处理低于双层纸袋处理,而高于不套袋,其中着色指数以常丰处理最高,其次是新惠阳处理,再次是惠强处理;光洁度指数以新惠阳处理最高,其次是惠强处理,再次是绿果林处理;色度以代表红色的a*值以果冉处理最高,其次是新惠阳处理,再次是绿果林处理;单果重以塑膜袋处理最高,不套袋处理居中,双层纸袋处理最低,其中塑膜袋以绿果林处理最高,其次是常丰,再次是晨阳;去皮硬度以果冉处理最高,其次是常丰处理,再次是晨阳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不套袋最高,塑膜袋和双层纸袋处理差别不大,塑膜袋以绿果林处理最高,其次是新惠阳处理,再次是果冉处理;糖酸比(口感)也以绿果林处理最高,其次是新惠阳处理,再次是常丰处理。[结论]塑膜袋以新惠阳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绿果林和常丰处理。  相似文献   

17.
以“长富2号”苹果为试验材料,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系统定量研究套袋栽培对苹果果皮特征、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套袋后,果实角质膜明显变薄。表皮细胞的大小及排列方式、机械组织细胞的大小及排列方式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套袋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减少虫果率,但加重了日灼现象,同时对果实的内在品质有一定的负效应。与对照相比,套袋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降幅分别达6.55%、8.71%、10.34%。  相似文献   

18.
套袋及遮光对黄瓜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津绿3号"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套袋材料对套袋果实(雌花)袋内微环境、果实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使袋内温度升高、光照减弱,其中以黑膜袋处理的升温效果最显著,纸袋处理的遮光效果最显著。与对照相比,各套袋处理的坐瓜率均下降,黑膜袋坐瓜率降低幅度最大;但对已坐住的果实,除黑膜袋外,套袋果实较对照发育快。套袋果实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及果皮的叶绿素含量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其中纸袋处理的瓜色最浅,叶绿素含量最低。套袋果实表面洁净,无农药和尘埃污渍,果色鲜绿或白绿,感观好,但口味较淡。  相似文献   

19.
以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Borkh.cv.‘Red Fuji’)为试材,研究了发育过程中以及成熟后期套袋果实Ca2+-ATPase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发育初期,苹果果实的Ca2+-ATPase活性较高,随着果实生长发育,Ca2+-ATPase活性逐渐下降,在发育后期Ca2+-ATPase活性有所提高。与对照相比,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Ca2+-AT-Pase的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的变化趋势。发育后期,摘除果袋后苹果果实的Ca2+-ATPase活性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增加。与对照相比,套袋降低苹果果实的Ca2+浓度。由此表明,套袋可能通过影响钙素的吸收运转和Ca2+-ATPase活性而调控苹果果实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