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目的】为研究不同玉米品种间的青贮饲料营养物质的差异;【方法】选取104d收刈的青玉米秸秆和饲用玉米调制青贮以研究不同品种玉米青秸秆对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60d后分析测定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结果】结果表明,玉米品种明显影响青贮饲料的氨态氮、乳酸、CP、NDF和ADF含量,青玉米秸秆(粮食用)青贮饲料的乳酸、丁酸含量和ADF含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饲用玉米青贮的乳酸、丁酸含量显著高于青玉米秸秆的青贮饲料(p<0.05);【结论】不同玉米品种的青贮原料对青贮发酵产物及青贮饲料营养物质含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青贮饲料调制是一项短时间内的突击性工作,刈割青玉米秸秆未能尽快调制青贮致使青贮饲料质量受影响;【方法】为此本试验选用农大108玉米秸秆收获后凋萎的1d、3d、5d、7d调制青贮,以研究刈割后凋萎时间对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在本试验的凋萎条件下,试验期内玉米秸秆中干基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水分含量逐渐下降,凋萎7d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在凋萎的1d、3d、5d、7d调制青贮,凋萎7d的青贮pH和氨态氮比例显著高于凋萎1d(pH,4.82比5.27;氨态氮/总氮,5.90%比8.56%),但青贮饲料中乳酸、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结果表明收刈后青玉米秸秆5d之内可以调制青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覆盖番茄渣对不带穗青、黄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青、黄玉米秸秆青贮调制时用等量番茄渣覆盖,讨论覆盖番茄渣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结果]番茄渣覆盖后提高了青、黄玉米秸秆青贮的乳酸含量及乳酸在总酸中的比例以及秸秆青贮的粗蛋白质(CP)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in vitro).特别是添加尿素并覆盖番茄渣对黄玉米秸秆的CP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有显著提高,分别达到13.89;和76.80;.[结论]覆盖番茄渣的青贮改善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提高CP含量和消化率,对黄玉米秸秆青贮的改善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比例的添加剂糖蜜和尿素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pH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试验设计了空白对照组和添加不同剂量添加剂的试验组,青贮60 d后对青贮饲料进行了pH测定和粗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直接青贮,pH差异不显著,但粗蛋白质含量较低;而加入添加剂的各组青贮玉米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其中添加尿素0.6%和糖蜜6.0%的整体水平优于其他组。另外,糖蜜含量越高pH越低,即青贮料的品质越好。  相似文献   

5.
以甜菜渣和玉米秸秆为青贮原料,按照不同质量比(鲜样)混合青贮,分析添加玉米秸秆对甜菜渣青贮饲料化学成分、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渣直接青贮其乳酸含量较低(0.67%),乙酸含量较高,为乙酸发酵类型;添加玉米秸秆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P0.05),显著提高了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P0.05),9∶1和8∶2处理组显著降低了氨态氮的生成量(P0.05),其发酵类型均为乳酸发酵型。通过flieg评分体系对不同组合进行评价,其等级均为良好。添加玉米秸秆后除9∶1处理组以外,其他处理均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提高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表明添加玉米秸秆降低了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添加玉米秸秆后其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k(P0.05),除9∶1处理组以外其体外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k(P0.05)。综合各项指标,认为甜菜渣和玉米秸秆的最佳混合青贮比例为90%甜菜渣+10%玉米秸秆(9∶1)。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玉米植株秸秆的总可消化养分产量考虑,确定植株的适宜收刈时间可有效利用秸秆饲料资源,【方法】为此本试验大田试验种植4个早中熟玉米品种,包括农大108、高油298、冀丰58、郑单958,在生长期的92d、96d、100d和104d收刈秸秆,研究收刈时间对秸秆营养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收刈时间明显影响玉米秸秆的有机物、蛋白质、纤维性物质和可消化有机物产量,【结论】所选种的玉米品种秸秆蛋白质和可消化有机物产量在100d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7.
玉米类型和生育时期对其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普通型玉米‘先玉335’和青贮型玉米‘三北青贮17’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收获后进行青贮处理,以研究品种类型和收获期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类型对其全株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无显著影响,对其秸秆青贮的发酵品质亦无显著影响,但青贮型玉米的营养品质显著高于普通型玉米;随生长时间的延长,全株青贮饲料的干物质(DM)含量上升,而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下降,腊熟初期到末期时,粗饲料分级指数(GI)相对较高。本研究表明燕山一年一熟制地区制作青贮饲料时选用青贮型玉米品种为宜,最佳收获期为腊熟初期到末期之间。  相似文献   

8.
申爱华  李保全  周蔚  齐梅  袁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2):105-107,211
[目的]探讨带穗玉米秸秆的pH和营养物质随青贮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生长期为89 d的带穗玉米秸秆调制青贮饲料,密封于30 L的塑料桶中,分析0~63 d青贮时间内pH和主要营养物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带穗玉米秸秆的pH在第0~3天呈明显下降趋势,在整个青贮过程中,pH由6.24下降至3.68,下降了41.03%(P0.05);干物质下降了24.60%(P0.05);粗蛋白增加了3.35%(P0.05);粗灰分、粗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略有提高(P0.05);钙、总磷、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与原料接近。[结论]带穗玉米秸秆在青贮过程中,pH下降明显;粗蛋白质含量稍有增加,与摘穗玉米秸秆青贮料相比,带穗玉米秸秆青贮料提高了粗蛋白含量,降低了粗纤维含量;从化学物质的变化规律得出:带穗玉米秸秆的青贮时间可由常规的60 d缩短至50 d。  相似文献   

9.
全株青贮玉米是玉米在乳熟期至腊熟期之间刈割,将茎、叶、穗等部位全株进行青贮的一种青贮模式。该青贮模式同玉米秸秆青贮相比,玉米籽实和青秸秆同时切铡混合进行青贮,玉米产量和营养价值最高的时期刈割贮制,消化率和适口性都得以较大幅度的提高,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青贮玉米在饲料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株玉米青贮是玉米在乳熟期至腊熟期之间刈割,将茎、叶、穗等部位全株进行青贮的一种青贮模式。该青贮模式同玉米秸秆青贮相比,区别在于:玉米籽实和青秸秆同时切铡混合进行青贮;全株玉米青贮在玉米产量和营养价值最高的时期刈割贮制;全株玉米青贮的消化率和适口性都得以较大幅度的提高,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1.
去果穗玉米秸秆中营养物质变化及最佳青贮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去果穗后不同时期的玉米秸秆中的水分、糖分,粗纤维、粗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测定,得出其变化规律,从而指导农户适时青贮玉米秸秆。实验结果表明:高植株品种四单19号玉米秸秆,在收果穗后第4至20d秸秆中蔗糖的含量比搿穗当天高15.8%,粗蛋白增高264%,水分含量在22d时为62.39%,最佳青贮时间为去果穗后22d之内。矮小植株品质如冀承单3号在去果穗后12d之内青贮为宜。去果穗后的玉米秸秆在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营养物质随时间变化规律,选取生长期为105d的青玉米秆调制青贮饲料,50d后开窖,考察了青贮饲料在50~290 d贮存期间7种主要营养物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营养物质与贮存时间以及纤维类成分与干物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一元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3.
玉米及其秸秆肥育肉牛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玉米及其秸秆采用 3种收获处理方式 :全株收获并青贮、基本成熟时收获子实后鲜秸秆及时青贮和完成成熟后收获子实干秸秆作为饲料。根据饲养标准 ,用玉米、鲜酒糟、豆粕等将玉米全株青贮饲料、鲜秆青贮饲料和干玉米秸秆分别配制成标准日粮 ,肥育架子牛 90d。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消化率、试牛日增重、产肉率及牛肉品质均以全株青贮日粮组为最好 ;养牛效益和每公顷耕地效益也以全株收获方式最好 ,鲜秆青贮次之 ,玉米完全成熟后收获子实干秸秆饲用方式最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玉米秸秆外表皮与内穰力学特性存在显著差异问题,建立离散元玉米秸秆双层粘结双峰分布模型,通过力学试验与虚拟仿真试验对比,标定玉米秸秆外表皮和内穰力学参数,校正离散元模型,探究玉米秸秆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离散元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颗粒接触方法可建立玉米秸秆双层粘结双峰分布模型.完善DEM方法建立玉米秸秆颗粒粒度随机分布的双层粘结模型方法.通过力学试验得出青贮玉米秸秆外表皮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分别为982.52和387.58 MPa,青贮玉米秸秆内穰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分别为28.64和8.13 MPa,外表皮木质部与内穰纤维部力学特性差异显著.计算得出外表皮-外表皮、外表皮-内穰、内穰-内穰之间粘结参数.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剪切与虚拟仿真试验对比验证离散元模型可靠性.文章所建立玉米秸秆双层粘结双峰分布离散元模型表征两者力学特性差异,为青贮玉米饲料数值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田试验种植早中熟玉米品种和饲用玉米品种,在104天生长期收刈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全株生物产量和营养物质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籽实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生物产量和营养物质产量有明显差异(p<0.05),种植条件和生长期一致情况下,早中熟玉米品种可以获得与饲用玉米品种相当的可消化有机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16.
将15头草原红牛平均分成3组,1、2、3组依次饲喂青黄贮玉米秸型日粮、玉米秸饲料块型日粮和玉米酒糟型日粮,进行268d的饲养试验,然后屠宰。1、2、3组试验牛的日增重依次为1022g、1140g和1186g;屠宰率依次是57.44%、58.73%和58.31%;净肉率依次是48.35%、50.06%和49.45%。各种饲料和活牛价格按时价计算,经济效益最好的日粮是玉米酒糟型,其次是玉米秸饲料块型,青黄贮玉米秸型效益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