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任洁  张晶  刘周  石英尧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466-5469,5474
研究针对育种中株系种子量少,难加工成精米,用精米粉测淀粉粘滞性难的问题,选用淀粉粘滞性有一定差异的41个水稻品种(组合、系)为材料,分析用糙米粉和精米粉测定的淀粉粘滞性。结果表明,糙米粉与精米粉的特征值有一定差异,糙米粉测定峰值粘度、回复值、崩解值、消减值普遍小于精米粉,决定系数分别为0.565、0.572、0.455、0.639,糙米粉糊化温度大于精米粉,两者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366,糙米粉和精米粉总体趋势的规律性是基本稳定的。在育种的中、早世代的单株选择中,可以用糙米粉测定稻米淀粉粘滞性作为参考进行单株选择。研究结果为水稻育种中、早代的单株的品质直接鉴定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是水稻品质育种的重要衡量指标,为加速水稻品质育种进程,以10份寒地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法、改良的标准测定法以及单粒法3种测定方法分别对精米粒、糙米粒、精米粉和糙米粉进行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3种测定方法适用范围不同,且具有各自的分析特点。单粒法测定结果与改良的标准测定法结果平行可靠,可为水稻直链淀粉含量遗传分析和早期世代选择提供有效的测定方法,根据单粒法对糙米粉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结果重新建立了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测定小样本糙米粉的品质性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比较了用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技术直接测定约0.5g糙米粉和约3g精米粉样本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糊化温度(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的效果。结果发现,用精米粉和糙米粉样本测定蛋白质含量均有很好效果,建模时标准误很小而决定系数高,校正标准误(SEC)、检验工作标准误(SEP)、校正决定系数(R#+2)以及检验决定系数(RSQ)依次分别为0.11和0.19,0.20和0.21,0.995和0.932以及0.99和0.91。在建立AAC回归方程时,小样本糙米粉要比精米粉差一些,前者的SEC、SEP、R#+2和RSQ分别为0.933、2.07、0.927、和0.65,而用精米粉时依次为0.426、0.91、0.985和0.93。用小样本糙米粉测定糊化温度(碱消值)时,SEC、SEP、R#+2和RSQ分别为0.349、0.48、0.827和0.74,而用精米粉时依次为0.224、0.36、0.949和0.84。在对水稻育种过程中用小样本糙米粉进行稻米品质的NIRS测定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粗蛋白质、粗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是水稻品质的3个重要指标。研究米粉中粗蛋白、粗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光谱快速检测方法为水稻品质遥感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获得了5个品种、3个供氮水平处理的米粉样品,提取样品的粗蛋白质、粗淀粉和直链淀粉,测定样品的粗蛋白质、粗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同时测定相应的高光谱数据及粗蛋白质与粗淀粉混合样品的高光谱数据,分析它们的高光谱特征及其与样品粗蛋白质、粗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建立相关估测模型。【结果】粗蛋白质和粗淀粉、直链淀粉的光谱有明显的差异,米粉粗蛋白质、粗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与其某些高光谱参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其中决定系数R2约0.7,相关估测模型的检验精度在80%以上。【结论】高光谱法可以用来估测米粉的粗蛋白、粗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米粉品质的重要因素,较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稻米加工的米粉结构坚固,可以减少米粉的蒸煮损失,探索米粉稻籽粒直链淀粉积累特性为调控米粉稻直链淀粉含量和提高米粉稻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测定小样本糙米粉的品质性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直接测定为0.5g糙粉粉和约3g精米粉样本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的效果。结果发现,用精米粉和糙米粉样本测定蛋白质含量均有很好效果,建模时标准误很小而决定系数高,校正标准误、(SEC)、检验工作标准误(SEP)、校正决定系数(R^2)以及检验决定系数(RSQ)依次分别为0.11和0.19,0.20和0.21,0.995和0.932以及0.99和0.91。在  相似文献   

7.
米粉专用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化学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米粉专用稻稻米品质,采用齐穗期喷施的方法,研究了2种化学调节剂(自配)对米粉专用稻湘早籼33号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化学调节剂通过影响米粉稻剑叶同化产物的分配及其籽粒中蔗糖和淀粉的积累,调节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一种调节剂能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另一种调节剂能提高直链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8.
糙米直接链淀粉单粒测定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糙米粉灵标档测定单粒糙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具有不去种皮、不脱脂、样品直链直接从标准曲线中求得等优点。该方法适用于水稻直链淀粉累积动态和遗传育种的分析研究,并初步拟定了糙米直链淀粉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60Co-γ辐照处理对低温储藏糙米品质及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国是稻谷消费大国,稻谷储藏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辐照处理在食品储藏加工领域广泛应用。本研究欲通过分析60Co-γ辐照处理后糙米在1年的储藏过程中蒸煮品质和质构品质的变化,阐明60Co-γ辐照处理对储藏糙米品质的影响机理,为确定适用于糙米储藏的γ辐照剂量水平参数和技术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晚粳稻谷收获后,经去壳处理制成糙米,装入塑料薄膜样品袋,用辐照剂量分别为0.2、0.5、1.0和2.0 kGy的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在测量初始指标后,恒温(15±0.5℃)储藏的1年期中,每3个月进行一次品质测定:用直链淀粉仪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用RNA黏度测定仪测定糊化参数,用物性测定仪测定米饭的质构品质,用扫描电镜观察辐照糙米淀粉颗粒的微观结构。【结果】①糙米糊化峰值黏度随储藏时间延长而增加,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后糊化峰值黏度增加趋势不同,热浆黏度和崩解值随储藏时间延长而增加;60Co-γ辐照降低了储藏糙米蒸煮时糊化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回升值及崩解值,糊化温度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升高,糊化温度高糙米耐蒸煮,其蒸煮品质越高,各糊化品质中以辐照对糙米的糊化消减值和最终黏度影响最大,0.2 kGy就能显著提高糙米的冷糊稳定性(P<0.05)、改善蒸煮品质,最终黏度的变化趋势与消减值类似。②直链淀粉含量随储藏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60Co-γ辐照后糙米直链淀粉含量上升;对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大米,硬度与直链淀粉含量相关性不明显(P>0.05)。③糙米在1年储藏期内,蒸煮硬度随储藏时间呈上升趋势,而辐照后糙米蒸煮硬度降低,0.5 kGy及以上剂量(1.0和2.0 kGy)的蒸煮糙米的硬度与未辐照糙米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辐照处理可以达到延缓黏着性下降的效果,所以,0.5 kGy的辐照就可改善储藏糙米的蒸煮品质。④辐照处理对淀粉颗粒的结构和形态有修饰作用,淀粉颗粒间空间变大,糙米在蒸煮时可渗入更多水分,进而可以改善蒸煮品质。【结论】60Co-γ辐照处理可改变糙米淀粉颗粒形态和结构,0.5 kGy以上且不超过2.0 kGy的辐照剂量可改善储藏糙米的蒸煮品质和质构品质。  相似文献   

10.
糙米直链淀粉含量透射式近红外定标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直链淀粉含量变幅较大的水稻材料265份,探讨用1255型透射式近红外(NIT)分析仪和WinIsIⅡ软件建立糙米直链淀粉定标方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糙米直链淀粉近红外测定值与化学法测定值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和较低的误差,建立了较好参数的定标方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0.821;方程定标误差1.822;预测盲样标准误差1,957.实现了快速、无损评价糙米直链淀粉含量,提高水稻品质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1.
糙米粉对小麦面团流变学及饼干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糙米粉对小麦面团热机械学和动态流变学特性及对饼干品质感官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应用糙米开发食品新产品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混合实验仪、动态流变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糙米粉替代对于小麦面团热机械学、动态流变学特性和面团微观结构的影响,并结合饼干的烘焙制作分析糙米粉替代对饼干物理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混合实验仪结果表明糙米粉的添加造成了面团吸水率的提高;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则随着糙米粉的添加呈下降趋势,并且蛋白质弱化度不断提高。糙米粉的加入稀释了面粉中的面筋蛋白,破坏了面团的连续性,不易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从而导致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下降,并且面团在机械力和加热的双重作用下蛋白质的弱化度不断增加。随着糙米粉替代比的升高,淀粉糊化温度降低,糊化后的峰值扭力、谷值扭力均下降,且淀粉回生的回生扭力(MSB)同样随着糙米粉替代比的增加而降低,主要由于淀粉分解程度增加而导致老化速度变慢;动态流变研究结果显示,添加糙米粉后,面团体系仍然为黏弹性体系;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糙米粉替代量的升高而升高,损耗角正切值tanδ则随着糙米粉的添加而呈降低的趋势,表明了混合体系中分子交联的程度有所增加,弹性比例增大;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添加10%的糙米粉的面团表面变得松散,且开始出现小的裂缝,淀粉球分布变得不均匀,可以观察到不规则形状的米淀粉颗粒,淀粉颗粒与面团表面的附着性明显降低;随着糙米粉替代比继续增加,面团表面裂纹褶皱明显增多加深,并且可以观察到大量的纤维素暴露在其表面,淀粉颗粒分布在其间。烘焙饼干的物理及感官特性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糙米粉的添加,饼干的宽度和膨胀比增加,厚度和硬度降低。饼干的硬度、口感、色泽、风味、质构及综合评分等指标均呈降低的趋势,尤其是色泽和风味降低的趋势更加明显,表明由于糠皮部分的存在,糙米糠层中高含量的纤维素及其复合物使糙米加工食品的口感依然较差,此外糠的不愉快气味及其较暗的色泽也使得糙米加工食品的色泽风味难以被接受。【结论】糙米粉的添加使面团更赋有弹性,但不利于面团的稳定性,糙米中糠层的不愉快气味及其较暗的色泽仍然是影响糙米加工食品接受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优质稻米品质性状及其与叶片光合作用的关系,培育筛选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以河南省沿黄稻区8个优良食味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对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加工品质指标(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和外观品质指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等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对籽粒灌浆期水稻剑叶的光合速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个供试优良水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较高,品种间的变异系数较低;稻米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品种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9.73%和36.49%;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在品种间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均低于5%。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呈显著的开口向上的左偏抛物线关系(r=0.827*),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值呈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r=-0.905**),糙米粒厚与食味值呈显著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r=0.747*);外观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与灌浆中后期的叶片光合速率均呈负相关关系,直链淀粉含量与之呈正相关关系。说明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越低稻米的食味越好,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糙米粒厚的增加食味增加,而糙米粒厚大于2.1 mm,食味值反而下降;提高水稻灌浆中、后期叶片的光合速率,有利于改善稻米的外观和营养品质,而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增加,食味值下降。因此,水稻叶片的高光合效率在优质食味米选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选择压力,合理调控水稻中后期叶片的光合速率对提高和改善稻米食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稻DUS测试新品种品质性状的差异性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US测试的基础上,对23个水稻申请品种及其近似品种的8个主要稻米品质性状连续2年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稻米品质性状在品种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垩白度、垩白粒率、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整精米率、精米率、糙米率;常规稻的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杂交稻;DUS测试性状差异较小的4对材料均有3个以上的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8个稻米品质性状均符合UPOV对性状的要求,可作为水稻DUS测试指南中的补充测试性状用于DUS测试判定.  相似文献   

14.
水稻品质性状遗传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水稻10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力分析、遗传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较高的性状有直链淀粉含量、粒形、粒长、垩白米率、糙米率和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大小及垩白米率有较密切的正相关,与碱解值和碾米品质性状有较密切的负相关;整精米率与蛋白质含量、垩白大小、粒形和粒长有密切的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为整精米、直链淀粉因子,第二主成分为垩白因子,第三主成分为碱解值因子。认为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垩白大小、垩白米率和碱解值为鉴定稻米品质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15.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年7个生态点组成的30个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两优培九稻米各项品质指标均可在国标三级标准以上(2006年垩白粒率除外)。其中,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4个性状2y均达到一级;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透明度均在二级以上。2年变异系数均小于0.05的性状有糙米率、精米率、粒长、长宽比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系数均大于0.10的性状有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2年间,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而垩白粒率、垩白度及胶稠度达极显著水平。糙米率、精米率、粒长、长宽比、透明度、碱消值、蛋白质含量年间无显著差异。,两优培九作晚稻总体米质好于作早稻,整精米率显著高8.19%,在米质标准上高1个等级;碱消值也显著高1个等级;垩白粒率、垩白度极显著低于早稻;透明度极显著好于早稻。  相似文献   

16.
采用5个不育系及5个恢复系,按5×5 NCII遗传设计杂交配制25个杂交组合,在2005年晚季对杂种F1的品质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主要结果如下:在整精米长度、整精米长宽比、垩白粒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上亲本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分量是相当的,其他性状受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的影响大于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影响;在糙米率、整精米长度、垩白大小、蛋白质含量等性状上母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均大于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但在精米率、整精米率、整精米宽度、整精米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等上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大于母本;精米率、胶稠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早籼稻农艺性状与米质性状的典范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 5个米质由优至劣的早籼品种的农艺和米质性状作典范相关分析表明 ,农艺性状直接影响米质性状 ,表现为穗部性状与粒形、粒长因子正相关 ,每穗颖花数与出糙率正相关 ,说明高产和优质不矛盾。作外观、加工和蒸煮营养品质的典范相关分析表明 :米粒长的品种出糙率和精米率较低 ,米粒短的品种出糙率和精米率较高 ;出糙率高的品种其直链淀粉含量高 ,米粒长的品种其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较低。该研究还发现整精米率与胶稠度正相关 ,可能是米胶软的品种其淀粉结构的韧性和抗力强 ,从而导致整精米率高  相似文献   

18.
对2011-2015年湖北省审定的69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的品质检测结果分年度与品种类型进行了稻谷质量7个主要指标的统计。统计数据与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5年平均优质率为69.6%,出糙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长宽比的平均数都达国标三级及三级以上质量标准;垩白粒率、垩白度仍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