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明确品种、产地等因子对清香型烟叶经济性状的贡献率,特筛选适宜各清香型亚区种植的特色品种,开展了一年多点的清香型烟叶特色品种田间试验,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参试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异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品种、产地、品种与产地互作效应对各经济性状都有极显著影响;其中,产地效应对各经济性状指标的贡献率高达60%~90%,对均价的贡献率最大,为89.35%。另外,品种相关效应的贡献率分布在8.9%~42.7%。对综合、单一经济性状进行多重比较,筛选出各亚区的适宜和最适宜品种,分别为滇中高原平坝区的PVH1452、云烟208、云烟105,滇南山地谷地区的云烟116、云烟119,东北黔西乌蒙山地区的云烟208、云烟105、云烟110、云烟119,闽西北丘陵山地区的云烟208、云烟97。品种的稳定性分析表明,产地效应解释了70%~99%的总变异,说明清香型烟叶的经济性状稳定性总体表现较差,这与方差分析中产地相关效应所占总方差比例较大的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
综合大量研究结果,论述了生态因子光、温、水、土壤和海拔因素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生态因子与烟草质量关系较为复杂,不同的自然生态因子影响不同的烟叶品质指标,同一烟叶品质指标又受多个生态因子的影响。指出虽然前人从不同方面研究分析了生态因子与烤烟质量的关系,但一些存在争议和新的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的质量。论述了海南省农业产地环境质量现状,指出了海南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产地环境的对策,为提高海南省产地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行《烤烟》国家标准对烟叶叶面组织粗糙度的规范相对模糊,尚未进行明确表述,容易因个人理解程度和烟叶产地的限制而产生分歧。该研究以全国各个主产区烟叶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感官分析技术的成对比较、描述性分析、Friedman检验等,将烟叶叶面组织粗糙度划分为7个档次,并进行了适用性测试。结果表明:烟叶叶面组织粗糙度作为烟叶分级感官因子是可行的,各档次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梯度和差距,能够明显识别,可作为反映烟叶外观质量和作为烟叶区域划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气候和土壤对烟叶腺毛分泌物主成分含量的影响,在贵州3个烟叶产地互换土壤,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灰色关联以及相关分析方法,量化气候、土壤及其互作对烟叶腺毛分泌物主成分含量的贡献率,揭示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对烟叶西柏烷、松香油以及β-西柏三烯二醇含量,气候效应达极显著水平,贡献率大于土壤;对烟叶茄酮、降茄二酮以及α-西柏三烯二醇含量,气候效应显著,贡献率大于土壤;对烟叶松香油含量,土壤效应显著;气候、土壤及其互作对烟叶腺毛分泌物总量变异贡献率分别为90.22%、4.19%和5.59%;影响烟叶腺毛分泌物各主成分含量及总量的关键气候因子为旺长期降雨量、旺长期日照时数和大田全生育期降雨量,三者间互为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烟叶贮存外观质量及其内在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鸣红岭、柳州龙腾烟叶仓库选取产自重庆、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广西等地的复烤片烟进行贮存外观质量调查,并对不同外观质量烟叶的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叶产地、等级及仓储条件均可影响烟叶的贮存外观质量,其中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烟叶变色(褐变)及油印较严重;烟叶等级越高,发生褐变及油印的程度越高;贮存在柳州龙腾仓库的烟叶褐变及油印均重于武鸣红岭仓库;严重油印及褐变的烟叶化学成分比例失调,烟叶内在质量明显下降,香气质变差,香气量减少,吃味变差,杂气、刺激性增加。建议加强产地烟叶贮存保管工作,严格控制烟叶水分,强化仓库温湿度管理,以减少烟叶变色(褐变)及油印,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广西中烟“K326”品种烟叶的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烟区烟叶外观质量下部和中部叶存在差异的产地少,上部叶多个产地存在差异,各烟区烟叶外观质量各有特点;不同烟区感官质量存在差异,各烟区烟叶感官质量各有优劣。说明烟叶质量与烟叶生长的生态环境及其生长发育状况密切相关,不同烟区烟叶质量各有特色。为此提出,探寻适合当地生态气候特点的烟叶生产技术和烘烤技术是提升烟叶工业可用性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贵州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质量特点和差异性,提高贵州烟叶质量,采用不同产地典型烟叶样品质量对比分析法,分析贵州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的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及感观质量.结果表明,津巴布韦烟叶外观质量优于贵州烟叶;物理性状上烟叶厚度、燃烧性、单叶重、叶面密度方面津巴布韦烟叶明显高于贵州烟叶,特别是上部烟叶表现明显;津巴布韦烟叶...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烟叶钾含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理论结合生产实际选出与烟叶钾含量相关的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降水量等4个气象因子,并建立了烟叶钾含量(因变量)与4个气象因子(自变量)之间的3D交互效应图。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对烟叶钾含量影响的程度依次为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平均日照时数>平均降水量>总日照时数>≥15℃有效积温>总降水量>≥25℃有效积温>≥20℃有效积温。两因子交互效应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平均气温和平均湿度、平均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平均湿度和平均日照时数、平均湿度和平均降水量、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降水量对钾含量存在协同作用;而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对烟叶钾含量的影响在低温和高湿情况下相互独立。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利用气象因素提升烤烟烟叶元素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烤烟主产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陆天胜  王世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1):111-113,124
安徽省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现状与优质烤烟要求差距较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 3个方面 :(1)各产地烟叶含全氮量偏低 ,除宣州外其他产地烟叶含钾量也偏低 ,氯含量近几年来各产地都有所提高 ;(2 )化学成分间比值不协调 ;(3)部分化学成分及化学成分间比值年份间变化、产地间差异也大 ,烟叶质量表现出不稳定和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国内主要植烟区域生态环境、种植烤烟品种、烤烟栽培调制技术对烤烟烟叶主要物理特性的影响,讨论了烤烟烟叶主要物理特性与烟叶内在质量、烟气主要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关系,同时对烤烟烟叶物理特性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韦建玉  金亚波  屈冉  吴峰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50-4551
[目的]研究环境生态因子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K326与云烟85为试材,选取中部烟叶测定各项生理生化指标,采用生理生化指标与生态指标关联的因子分析法,研究生态环境与烤烟品质的关系。[结果]烤烟叶片内所测得的16种氨基酸中,以谷氨酸含量最高,约占到总氨基酸含量的1/3。两品种中,以云烟85的氨基酸含量最高。土壤pH值和含钾量对烟叶氨基酸影响较大。土壤pH值和海拔对叶片厚度影响最大,与海拔呈正相关,与土壤pH呈负相关。土壤含氮量和土壤pH值对比叶重影响较大。环境对色素的影响较大,其中对叶绿素的影响比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更大。温度和海拔高度对腺毛密度影响较大,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与温度呈正相关。[结论]环境生态因子影响烤烟的内外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玉溪烟区生态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依据不同小生态气候,选择玉溪有代表性的前茬轮作烟区,通过1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油菜、豌豆、绿肥、叶菜类蔬菜、休闲对照等6类前茬对烤烟产质量、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及施肥改进措施。[结果]对于叶菜类前茬,烤烟栽前土壤速效氮相比休闲对照显著增加,绿肥和叶菜类前茬处理烤烟长势强,后期落黄较慢,烟叶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但品质差,均价偏低;而对于小麦、油菜和豌豆前茬,烤烟栽前土壤速效氮和休闲对照相比无差异,烟叶品质、产值略高于对照。对于绿肥、叶菜类前茬,适当降低氮肥可增加钾肥供应,烟叶品质明显提升;对于小麦、油菜和豌豆前茬,保持烤烟施肥总量不变,适当减少基肥用量增加追肥用量,烟叶产质量显著高于休闲对照。[结论]烤烟施肥量和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前茬作物而适当地调整,以实现烟叶生产的稳产提质,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贵州不同生态烟区烤烟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索烟叶特色的地域性差异,为建立不同生态烟区特色烟叶品质特征评价体系提供依据,对贵州5大生态烟区烟叶质量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烟叶产量在130~155kg/667m2,产值均在2000元/667m2左右,烟叶单叶重表现为黔西北最高,黔北、黔东最小;含梗率黔北最高,黔西南、黔东最低;单位叶面积重黔西北最大,黔北、黔东最小;黔西南、黔西北及黔中烟碱含量在2.2%左右,黔东最低(1.73%);总糖含量黔西南、黔西北两地相对较高,在30%以上,黔中最低(28.83%);钾含量黔北、黔中及黔东相对较高;各地烟叶评吸质量均较好,可作为卷烟工业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5.
皖北烤烟氮肥施用技术对烟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敬权  唐经祥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3):269-270,276
研究表明,烤烟施肥方法的不同显著影响烟株生长发育动态和烟叶品质;烤烟施肥技术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在皖北烟区,采用一次性单行条施全部氮肥易于导致在旺长前地上部分生长过旺,烤后下部叶前后半片厚度差异明显。若在烤烟生长前期供水充足,肥料淋溶损失严重,肥效降低,大田后期明显无后劲。而氮肥采用基施与追施相结合,基肥采用单株定量环穴施肥,并与剪叶育苗技术、“移栽旱地培土”技术相配套,更利于提高烟叶品质,烟叶内在总糖、烟碱等主要成份达到了目前消费需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宽窄行交替种植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宽窄行交替种植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重庆烟区主栽品种云烟87为供试材料,采用3种不同的宽窄行交替栽培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宽行130cm,窄行80cm的方式进行种植能够有效地改善烟田生态环境及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株高和叶面积的平衡生长,增加烤烟干物质积累,提高烤烟的产量和产值,并影响烤烟的内在品质,使其化学成分更加适宜和协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差异。[方法]通过研究同一生态环境下5个品种烤烟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果]5个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差异达显著水平,HB061品种表现较好,在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色度4个指标方面均优于其他品种;常规化学成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HB061的钾含量相对较高,还原糖、总糖、烟碱含量均在优质烟叶范围内,最符合优质卷烟的要求;物理特性方面,HB061在叶面密度、拉力、平衡含水率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与物理特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烟叶的外观质量与物理特性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能提高曲靖烟叶质量、卷烟工业可用性和多样性,彰显曲靖烟叶特色的烤烟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钾、氯是烟草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也是衡量烟叶内在品质的重要指标,钾氯比值常被用作评价烟叶品质、燃烧性的基础,因此合理调控烟叶钾、氯含量,对改善烟叶品质、提高烟叶质量、提升烟叶工业可用性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生态因素、栽培农艺措施对烟草钾、氯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胡建斌  王政  尹永强  王学杰  齐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55-10355,10377
[目的]寻找适宜烟草生产的叶面肥,为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叶面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草K326为供试品种,研究分别喷施1.5 kg/hm2瑞培乐、保得微生物增效剂和多效开片剂3种叶面肥对烤烟上部叶开片效果、叶斑病害情况、烤后叶片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喷施3种叶面肥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烤烟上部叶生长和品质的提高。喷施瑞培乐和多效开片剂能有效促进烤烟上部叶开片,改善烟叶结构,协调内在化学成分,提高评吸质量。[结论]在烟草生产中,应根据叶面肥特点和烟株生长情况选择叶面肥。含有中、微量元素的叶面肥能明显促进烤烟生长和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20.
实现河南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河南省实际,从烟叶资源配置、技术研发和推广、生态环境保护、生产组织方式、保障机制及优质烟叶基地建设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实现河南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