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供锌水平(质量浓度分别为0,0.2,0.4,1.0,2.0 mg/L)对4个品种菠菜生长发育和不同部位Ca,Mg,Fe,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ZnSO4质量浓度为0~0.2 mg/L时,没有引起菠菜发生缺锌症状,但影响菠菜对钙、铁、锌的积累.营养液中的ZnSO4质量浓度为0.4 mg/L时,菠菜钙、镁、铁、锌含量以及株鲜重都较高.ZnSO4质量浓度为2 mg/L时,抑制了菠菜的根系生长,进而影响了单株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镉(Cd)是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探究明芹菜幼苗对镉的适应能力,为芹菜的重金属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水培方式,研究营养液中不同Cd浓度(0、5、10、15和20mg/L)对芹菜幼苗生长、Cd积累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当Cd质量浓度为5mg/L时,芹菜幼苗生长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当营养液中Cd质量浓度≥10mg/L时,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上升。植物体内镉元素含量随添加的Cd浓度升高而升高,根系中的Cd含量远高于地上部,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在浓度为10mg/L时达到最大,随后递减。【结论】以上结果表明,芹菜幼苗在低Cd质量浓度(5mg/L)生长不受影响,而高浓度(大于10mg/L)则抑制其生长;芹菜对Cd具有一定的富集和转运能力。  相似文献   

3.
试验设置了6个不同氮浓度水平分别为0mg/L、50mg/L、100mg/L、150mg/L、200mg/L和250mg/L,通过分别测量各处理大蒜的株高、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假茎直径、假茎长整株重、地上部重、地下部重,研究不同氮浓度营养液对基质栽培宝坻大蒜生长的影响,以期找到最适宜基质栽培宝坻大蒜生长的氮浓度营养液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含量营养液处理对宝坻大蒜生长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以氮浓度为250mg/L的营养液配方最适合宝坻大蒜鳞茎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铁营养对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10、20、30、40、50μmol/L 5个铁浓度水平对3个蕹菜品种的生长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施加一定的铁营养可以提高蕹菜的株高、叶绿素含量、铁含量、蛋白质含量和Vc含量,从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在同一铁浓度下,不同品种的蕹菜生长特性不同,其中藤蕹的生长和品质较其它两个品种都具有优势,在20~30μmol/L的低铁浓度水平下能满足其在生产上的需求,且以20μmol/L为最佳施铁浓度。  相似文献   

5.
水培芥蓝时常遇到缺铁造成植株矮小、品质降低的现象,但高铁浓度培养易引起铁中毒产生生理障碍而抑制芥蓝生长。以EDTA-Fe为铁源,研究了不同铁浓度水平(2.8 mg/L、5.6 mg/L、8.4 mg/L、11.2 mg/L和14.0 mg/L)对水培芥蓝生长、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蓝植株鲜重和株高随营养液供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铁浓度超过8.4 mg/L后植株鲜重无显著增加,株高则下降。芥蓝薹叶与薹茎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都随铁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超过8.4 mg/L后薹叶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再显著增加,超过11.2 mg/L时薹茎的可溶性蛋白、薹叶与薹茎的可溶性糖含量都不再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薹叶CAT和POD活性均随铁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至8.4 mg/L时达到最高。根系活力随着铁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至8.4 mg/L时达到最高。植株全铁含量也随着铁浓度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薹叶全铁含量至8.4 mg/L处理达到最高,薹茎与根全铁含量11.2 mg/L时最高。本试验条件下水培芥蓝最适合的铁浓度是8.4 mg/L,可获得最佳的生物量和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6.
在智能温室条件下,以京津优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以珍珠岩为载体的无土栽培方式,研究在不同浓度营养液处理下温室黄瓜的生长情况。利用T_1、T_2、T_3、T_4、T_5 5个浓度梯度的霍格兰营养液,测定不同浓度营养液下温室黄瓜的鲜重、干重、叶面积,确定营养液中各元素含量的上限。结果表明,T_4处理为黄瓜生长发育的最适浓度,营养液中氮含量上限为8.591 mg/L,磷含量上限为3.32 mg/L,钾含量上限为263.63 mg/L。  相似文献   

7.
黄腐酸对基质栽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金鹏11-8号"为材料进行基质盆栽试验,在营养液中各元素供应水平一致的条件下,设置6个黄腐酸添加浓度(0、50、100、150、200、250 mg/L),研究黄腐酸对番茄产量、地上部生长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250 mg/L的黄腐酸添加量下,番茄单株产量显著提高。当黄腐酸浓度为100~150 mg/L时,能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株型粗壮。当黄腐酸浓度在100~200 mg/L范围时,番茄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以及番茄红素含量有显著提升,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因此,本试验条件下100~200 mg/L为黄腐酸最佳添加浓度,可为设施栽培番茄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对循环营养液进行灭菌时,臭氧表现出较好的杀灭效果。为了探明臭氧在对营养液杀菌的同时是否会对植物根系产生伤害,试验以温室中基质栽培的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研究对象,比较了3种不同浓度(0、2.0、4.0 mg/L)臭氧营养液浇灌对番茄幼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根系生理指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2 mg/L的臭氧营养液使番茄幼苗期根系SOD活性较对照下降,开花期CAT活性和结果期SOD活性较对照均上升,结果期根系MDA含量较对照显著升高;4 mg/L的臭氧营养液较2 mg/L处理的MDA含量显著降低,表明2 mg/L处理有助于番茄根系抵抗臭氧胁迫的伤害;4 mg/L处理会使结果期番茄根系膜脂过氧化系统遭到破坏,打破了番茄自身可以承受的调控范围。因此,4 mg/L的臭氧营养液对结果期番茄的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试验条件下,营养液中的臭氧安全浓度在2~4 mg/L。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热带地区夏季(4月至6月)水培小白菜适宜的营养液浓度,进行了2个试验。①研究了定植后营养液的5个不同浓度处理(华南农业大学叶菜B配方的1/4倍、1/2倍、3/4倍、1倍和5/4倍浓度)对水培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4倍的营养液浓度处理下的小白菜单株产量为11.88 g,硝态氮含量为1 792.25 mg/kg,维生素C的含量为0.037 mg/g,综合指标在各处理中表现最优。②研究了收获前7 d营养液不同浓度处理〔华南农业大学叶菜B配方的1/4倍、1/2倍、3/4倍、1倍和清水(CK)〕对水培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前7 d用1/4倍营养液浓度处理下的小白菜单株产量为16.20 g/株,硝态氮含量为1 300.79 mg/kg,维生素C的含量为0.035 mg/g,综合指标在各浓度处理中表现最优。在热带地区夏季,用华南农业大学叶菜B配方进行小白菜水培时,可在定植后前期用3/4倍的营养液浓度进行培养,收获前1周换用1/4倍浓度的营养液进行培养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不同铁浓度对苹果砧木Fe3+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铁浓度处理对4种苹果砧木植物铁含量以及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铁导致砧木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增加.砧木种类不同,培养溶液中铁浓度不同,Fe3+还原酶活性也有所不同.随着培养液中铁浓度的增加,根中Fe3+还原酶活性逐渐降低.在缺铁胁迫条件下,各砧木根系中Fe3+还原酶活性达最高水平,即小金海棠>M26>八棱海棠>SH40.在最适铁浓度水平下,SH40和八棱海棠根系中铁含量高于枝叶中铁含量,对缺铁较敏感,容易表现缺铁黄化现象.而小金海棠和M26根系中铁含量低于枝叶中铁含量,对缺铁不敏感,不易表现出缺铁黄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研究烤烟打顶后喷施生长素(IAA)对烤烟酶活性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生长素(IAA)后,根系、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叶片转化酶(INV)活性、根系活力有所下降,烟叶中钾含量升高,烟碱含量下降,还原糖、总糖稍有提高,总氮变化不大。喷施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mg/kg、20mg/kg、30mg/kg,综合各种因素,30mg/kg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农田人参叶片对不同质量浓度Fe2+的吸收及吸收后的分配规律,以及喷施Fe2+对人参产量和总皂苷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人参叶片可有效吸收叶面供给的铁营养,并且吸收后可向根部运输,随着铁元素质量浓度的升高,人参叶片吸收铁元素的量增加,向根部运输铁元素的量也随之增加.喷施低质量浓度Fe2+ (...  相似文献   

13.
施钾水平对烟叶含钾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定位叶片的方法,进行不同钾肥用量试验,研究了增施钾肥对石灰性土壤上烤烟吸钾和土壤供钾的影响及提高石灰性土壤上烤烟含钾量的可能途径。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以显著提高烟叶含钾量;而当施钾量达一定水平时,只有大幅度增加钾肥施用量,烟叶含钾量才显著增加,但对烟叶产量影响不大。施钾对烟叶含钾量的提高作用在生育后期最为显著。保证生育后期充足的钾素供应对提高烟叶含钾量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青梗芹菜、白芹菜、紫芹等19个品种芹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条件[料液比1∶30 (g·mL-1)、时间2 h、温度60 ℃]下提取得到可食用部分(茎和叶)的水提取液,用于筛选具较高体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芹菜品种及其部位。结果表明,芹菜叶水提物的体外ACE抑制活性显著(P<0.05)高于乙醇溶液提取物;不同品种芹菜叶水提物的体外ACE抑制活性集中在80%~100%;总黄酮含量集中在200~250 mg·L-1,白梗芹菜叶中含量最高,白芹叶中含量最低;总酚含量集中在130~150 mg·L-1,紫芹叶中含量最高,空杆绿芹叶中含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芹菜叶的体外ACE抑制活性与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均在0.3~0.6。体外ACE半抑制浓度(IC50)表明,青梗芹菜叶水提物的IC50最低(1.258 mg·mL-1),其次为四季慢芹菜叶和白芹菜叶,分别为1.368 mg·mL-1和1.829 mg·mL-1。  相似文献   

15.
黄酮类物质是芹菜最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该研究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44份中国芹菜种质、美国西芹‘文图拉’和欧洲西芹‘皇后’叶片和叶柄中的芹菜素和毛地黄黄酮的浓度。结果表明:这46份芹菜种质叶片和叶柄中的芹菜素和毛地黄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叶片芹菜素含量、叶片毛地黄黄酮含量、叶片黄酮含量、叶柄芹菜素含量、叶柄毛地黄黄酮含量和叶柄黄酮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0%,10%,30%,20%,30%和20%。叶片和叶柄中的黄酮含量没有相关性。叶片中芹菜素浓度是毛地黄黄酮浓度的18~50倍,叶柄中芹菜素浓度是毛地黄黄酮浓度的19-40倍。大部分中国芹菜种质的黄酮浓度高于西芹‘文图拉’和‘皇后’。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芹菜种质的黄酮含量高于北部地区芹菜种质。综上所述,叶柄是主要食用部位,因此叶柄具有高芹菜素含量的中国芹菜种质可应用于芹菜的育种,叶片具有高芹菜素含量的中国芹菜种质可应用于生产芹菜素产品。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郊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晨  赵丽  赵星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50-9651
研究南京市郊区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采集了南京市8个不同方向郊区的菠菜、芹菜、蒜苗和油菜作为蔬菜样品,研究了Fe、Mn、Cu、Ni、Pb和Cd在蔬菜中的富集以及迁移情况。油菜中Fe和Pb的含量最高,分别为(359.95±196.2)和(2.08±1.05)mg/kg;而菠菜茎叶中的Cu、Mn和Cd含量最高,分别是(7.14±1.17),(68.51±31.14)和(0.55±0.15)mg/kg。菠菜和油菜对金属的富集浓度明显高于其他2种蔬菜。除了Mn的最大TC值(73%)出现在芹菜中外,其余金属的最大TC值均出现在菠菜中。蔬菜对金属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因蔬菜的种类而异。Pb在蔬菜中由根部向茎叶迁移的能力明显高于其他5种金属,菠菜与其他几种蔬菜相比具有较强的将金属由根部向茎叶输送的能力,同种金属在蔬菜的不同部分的积累量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石磊 《现代农业科技》2023,(3):142-144+153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生根粉对几种矾根扦插生根的影响,为矾根的扦插繁殖提供参考,选择狂野、莱姆里奇、黄桃派、乔治亚桃子4个矾根品种,分别将不同品种的矾根叶柄用500、1 750、3 000 mg/L 3种生根粉浓度处理,并对生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生根粉对矾根生根作用效果不同。适宜狂野扦插的生根粉浓度为1 750 mg/L,生根粉对其生根率提高作用不大;适宜莱姆里奇扦插的生根粉浓度为3 000 mg/L,其生根率会随着生根粉浓度的提高而有略微提高;适宜黄桃派扦插的生根粉浓度为3 000 mg/L,生根粉的浓度越高,对其生根的促进作用越大;适宜乔治亚桃子扦插的生根粉浓度为500 mg/L,低浓度生根粉对其生根的促进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铁营养水平下(0.00、0.56、1.12、1.68、3.36、4.48mg/L),烟草幼苗生长及其外渗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铁浓度为1.68mg/L处理后的烟草幼苗生长状况较好,株高,根冠比均明显好于其它铁离子处理;抗性生理指标外渗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含量均低于供试的其它铁离子处理,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均高于供试的其它铁离子处理。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人工接种SRBSDV(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内源激素的研究方法,对SRBSDV胁迫下高抗SRBSDV水稻光温敏不育系1S和高感SRBSDV水稻光温敏不育系10S两个不同抗性不育系水稻幼苗植株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生长素(IAA)、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接种SRBSDV后,促进生长类的激素GA3、IAA在10S处理植株中含量平均值显著低于其对照植株,在第5和第6天感病症状开始出现时达到最低值;在1S处理植株中IAA含量平均值显著低于其对照植株,GA3含量平均值也低于对照植株,但未达到5%显著水平.2)抗御信号分子SA在处理植株中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植株,在感病症状开始出现时,其含量都达到最高值,但10S在最高值后开始较快下降,而1S的SA含量则保持显著高于对照植株的水平.3)与衰老、死亡有关的内源激素ABA在处理植株中含量高于对照植株,10S的ABA含量显著高于1S,与其对照植株差异显著;1S与其对照差异不显著.4)SRBSDV胁迫改变了植株体内IAA/ABA和GA3/ABA的平衡.结论:SRBSDV胁迫改变了不育系内源激素含量,但这种变化究竟是由病毒侵染直接造成的,还是病毒诱导了细胞损伤或影响了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同化作用后所造成的,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木质素磺酸铁肥研制及其对花生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缺铁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植物性膳食中铁含量。施用铁肥是解决作物缺铁的有效措施之一。以作物秸秆亚铵法造纸废弃物木质素磺酸盐(LS)为原料,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设计,研究木质素磺酸铁的生产合成工艺,研发木质素磺酸铁肥产品。以花生为试验作物,通过土培试验,研究木质素磺酸铁的施用效果。秸秆亚铵法制浆造纸废弃物木质素磺酸盐对铁具有一定的螯合性,木质素磺酸铁实验室合成生产过程中,各因素对产品中铁含量的影响顺序为:反应初始p H反应温度Fe2+用量反应时间,从而确定了木质素磺酸铁肥生产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制备了固体木质素磺酸铁肥产品,Fe含量为12.65%,p H为6.98。土培试验中,花生植株未出现缺铁失绿时,土施和喷施木质素磺酸铁、硫酸亚铁和EDTA铁对植株地上部生物量、花生产量及新叶中活性铁含量均无明显影响。但连续种植两茬后,不施铁肥处理的花生远杂9102出现新叶缺铁失绿症状,土施和喷施木质素磺酸铁可显著提高远杂9102花生新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喷施提高了叶片中活性铁含量。木质素磺酸铁对花生缺铁失绿有纠正效果,与硫酸亚铁和EDTA铁相比,没有明显区别。以作物秸秆亚铵法制浆造纸废弃的木质素磺酸盐为原料,可用来生产木质素磺酸铁肥产品,土施和叶面喷施产品对纠正花生缺铁失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