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以Arc/Info 8.1地理系统软件为主要工作平台,并在VisualC 语言环境下,利用地图控件设计和建立了惠农县节水农业示范区农业综合信息系统。该系统既充分利用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遥感信息处理系统软件的高级功能,又兼顾了用户使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将示范区内灌溉渠系、土壤种类、土壤养分、土地利用等多种重要要素集成为一个整体,通过窗口缩放、图形叠加、图形漫游等功能,不但将不同时空、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信息组织在一起.而且满足管理人员对各类专题信息的综合查询以及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精品课程评估指标的模糊性,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精品课程评价系统。该系统用ASP.NET技术和Web数据库技术,开发了一套基于B/S模式的精品课程综合测评与监控系统,主要功能模块采用层次结构形式,实现了对评价信息的收集、处理、浏览、分析。通过测试与分析,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水泵装置模型试验微机数据实时采集处理系统具有各物理量采集的同时性、组数多,软件功能比较齐全,能实时显示、制表,点绘出各试验点的有关数据。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主要设备及系统硬件接口,并对系统软件的设计和系统测试精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平顶山烟区土壤肥力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平顶山市烟区各项肥力因子的基础上,对该烟区土壤肥力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S型或抛物线型作物效应曲线建立各项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从而求得每个评价单元的综合指标值.使用m apG 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作为空间数据管理工具,建立了该烟区土壤综合肥力评价图.研究表明,研究区内的汝州、郏县、宝丰的北部和叶县的东部一带各土壤肥力因子含量适中,且搭配比例适当,综合肥力水平为适宜以上地区;而鲁山、叶县的西部、宝丰的南部一带虽然烟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pH值都为适中,但全氮和速效磷含量都偏低,影响了该烟区土壤综合肥力的发挥,综合评价定为次适宜区,该烟区应增加氮肥和速效磷的施用,充分发挥土壤肥力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5.
<正>本报讯湖南省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专家系统软件,是全国首创的真正意义上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机智能应用系统。该系统开拓了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及成果应用的新途径。目前该系统已涵盖湖南省早稻、中稻、晚稻、玉米、油菜、棉花、烤烟、红薯等8个主要农作物。该系统通过科学分析分别获得了各个作物的肥料利用率、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农作物产量对土壤依存率、百公斤经济产量吸收量、最佳经济施肥量等技术参数,建立了  相似文献   

6.
全国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填报及统计系统由登陆模块、系统设置模块、数据填报模块、数据浏览模块、查询统计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导出模块、数据打包模块及帮助模块等9大模块软件组成,在介绍该系统软件的设计思想及功能构成的基础上分别简述了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池塘淡水养殖水质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池塘水质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裴法对水质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建立了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用重要程度法和实测值相对隶属度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建立了池塘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设计和实现了淡水池塘养殖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某企业淡水养殖池塘水质的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池塘淡水养殖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梅  傅泽田  何有缘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07-18010
以池塘淡水养殖水质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池塘水质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裴法对水质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建立了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用重要程度法和实测值相对隶属度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建立了池塘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设计和实现了淡水池塘养殖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某企业淡水养殖池塘水质的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汉中盆地平坝区为例,探讨了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将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该研究,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对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评价法相一致,同时该方法简单、易懂,更适合于有标准的系统质量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价了豫南稻区主要种植的七个杂交稻品种的综合抗病性。其结果表明:运用该法评价杂交稻品种的综合抗病性,比其它方法更简便易行,且全面、客观,可避免单独评价水稻品种对某一病害的抗性而引起的偏差。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以四川省10所高校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2014年国家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四川高校2015级新生体质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四川高校大学新生男、女生的总体体质情况不容乐观,学生体质情况呈现不均衡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建议坚决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制度,提升政策有效执行力;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完善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夯实学校体育社团基础,丰富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强化社会联动机制,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的体质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第三方监测制度,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等。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是评估农业科研水平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把握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方向、激发科研与成果转化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对实施乡村振兴、农业转型升级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成果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信息化评价系统开发的必要性,以期为我国...  相似文献   

13.
从目前愈演愈烈的"核心期刊现象"出发,探究了核心期刊的本质及原因,并以图书情报学为例,分析了我国几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的优势,进一步展开建立完善我国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以2001~2012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鉴Wurgler的资源配置效率估算模型,从盈余管理角度探讨了中国现实制度背景下信息透明度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在行业层面还是公司层面,信息透明度与资本配置效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以修正的DD模型衡量的盈余管理解释力度最强。进一步采用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稳健性检验的替代指标,结论依然不变。可见,改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提高信息透明度,是正确引导证券市场资本有效配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以手工搜集的2010—2020年中国政府颁布的76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政策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刻画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变迁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绝大多数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发出,反映出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处于由点及面有序推进的进程中;2)参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制定的部门逐年增多,形成了多部门共同推进改革的局面;3)不同阶段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内容聚焦点各不相同,政策演进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政策形成阶段(2010—2016年)主要聚焦于以清产核资、确权登记颁证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深化阶段(2017—2020年)主要聚焦于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从而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增收致富;4)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体系在清查集体财产、核定集体资金、身份确认和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方面还存在政策供给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而有效的整合必须求助于较为完整的信息标准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以及信息管理部门的协调才能实现。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必须加强农业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建设,健全信息采集、整理与传播体制。介绍了信息资源整合的意义、策略、重要性,以及如何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内控体系各要素的影响权重及其完善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内控体系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部门,信息管理水平,领导重视程度,员工素质以及风险责任等。现阶段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内控体系的完善程度为中等偏上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制度控制要素完善程度的评价最高,过程控制要素评价最低,说明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内控制度相对健全,而全程风险控制理念尚未良好地贯穿于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资源配置不均等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有着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而如何科学地评价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对其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了由显性优势、环境适应优势和再造优势三个层次共24个指标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绝对持续竞争优势与相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模型,并以三一重工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合两种评价模型,企业既能对自身竞争优势进行系统分析,也能针对竞争对手进行客观比较.这为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框架,使得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为今后在宏观层面进一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质量评价是目前土壤科学的研究热点。数学方法的引入,使土壤质量评价更加客观、准确。介绍和评价了当前常用的几种定量评价的数学模型方法。层次分析模型能很好地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则把土壤质量和评价指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转化为神经网络模式,有很强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集对分析模型则将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和该项指标质量标准分别视为两个集合,构成一个集对,以它们之间的联系度确定评价指标所处的不同等级。模糊数学模型则综合考虑了土壤质量状况的渐变性和模糊性,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地理信息系统(glob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引入并结合其他方法,使土壤质量的动态评价与管理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学生评价机制存在的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从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建立全面、合理、科学的评价内容和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建立健全学生评价机制,对于优化素质教育,培养全方位的人才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