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黑麦草(Loliumperennial ryegrass)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水泥含量的基质土壤对其根系生长胁迫的影响,探明黑麦草根系对水泥基质逆境胁迫的耐受适应性。在1%~7%水泥含量的基质土壤上种植黑麦草,分别于分蘖期、孕穗期、开花期采集根系样品,测定不同处理的水泥基质土壤黑麦草根系生长指标、根系活力、根内逆境胁迫的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水泥含量基质土壤黑麦草总根长均显著低于CK,孕穗期和开花期各处理之间根系平均直径无显著差异。不同水泥含量基质土壤黑麦草根系活力均显著低于CK,5%水泥含量基质处理根系活力显著高于7%处理,与3%处理无显著差异。分蘖期时,5%水泥含量基质处理中黑麦草根内SOD、POD、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水泥含量基质处理。因此,进一步说明,水泥含量大于5%的基质土壤对黑麦草根系的生长胁迫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以盆栽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柠条根系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环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对4种土壤中柠条的株高和地上生物量都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对地径和根系的长度、表面积和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不同用量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同一土壤中柠条根系形态结构均表现为:10ml/盆延缓剂处理的效果最好,50ml/盆处理的次之,5ml/盆的效果最差,但是也明显高于对照。经延缓剂处理后的柠条,根系明显发达,这样的根系结构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倒伏性,增加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从而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为植物生长延缓剂在林木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为防风固沙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肥料袋控缓释和普通沟施对桃园土壤养分动态变化、桃根系生长与分布、氮素吸收利用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桃园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晚熟桃‘瑞蟠21’为试材,从2012年定植开始连续5年采用肥料袋控缓释(BCRF)、等量一次沟施(FSA I)和高量两次沟施(HFSAⅡ)的方法施肥,每年4、7、10月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第3年结果后统计果实产量并测定品质指标;第5年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桃树的氮素利用率,同时考察根系的生长与分布。【结果】连续5年肥料袋控缓释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比较稳定,而肥料沟施处理施肥前期土壤养分含量较高,随后呈下降趋势。连续5年肥料袋控缓释使桃树根系水平方向分布在距树体100 cm范围内,细根比例较高,占根系总长度的83.95%;而沟施处理根幅较大,等量一次沟施处理达140 cm,高量两次沟施处理可达160 cm,且细根比例较小,分别占根系总长度的75.16%和70.63%;袋控缓释处理根系生物量变化幅度小。连续5年肥料袋控缓释处理后,第5年植株的氮素利用率分别为等量一次沟施处理和高量两次沟施处理的1.39倍和1.81倍。综合连续3年产量统计结果,肥料袋控缓释处理的产量比等量一次沟施处理提高22.32%,与高量两次沟施处理无明显差异;果实品质较高量两次沟施处理显著提高。【结论】连续5年采用肥料袋控缓释,桃园土壤养分含量保持稳定,可促进细根的发生,使根系分布集中,形成"密集型根系",延长了根系寿命,并提高树体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及果实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土壤水份含量较高,夜间地温较高,移栽后不萎蔫,产值和产量最高,原烟外观质好,化学成份协调,综合表现较好。其次是处理5.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BGA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土地的改良作用,作者选定临洮县新添镇盐碱地温室进行试验,种植辣椒测定其成活率、生长状况、产量及温室内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结果表明,BGA土壤调理剂能增强辣椒对盐、碱的抵抗能力,成活率达到98.06%,长势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最终达到增产的效果。且能有效提高盐碱土壤的保水能力,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变得疏松多孔,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6.
金叶莸种苗设施贮藏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度和湿度、5种根系处理、不同贮藏时间对金叶莸失水率、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介质时, 成活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略呈下降趋势,失水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略呈上升趋势.冬季在冷库湿度90~95;温度0℃~3℃条件下,贮藏60 d不同根系处理的苗木成活率达98以上、失水率10.9内;春季蘸泥浆处理的苗木贮藏60 d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赣南脐橙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对生草栽培的响应机制,为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以赣南脐橙土壤为研究对象,设计盆栽试验围绕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及根系等方面开展研究,按生草方式,共设置清耕(CK)、无分隔(T1)、尼龙袋分隔(T2)、塑料盆分隔(T3)4个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分布、有机碳含量以及根系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生草栽培下脐橙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最高、微团聚体含量次之,生草栽培有利于提高团聚体稳定性,且T1处理表现最佳。与CK处理相比,T1、T2、T3处理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大都较高,分别增加30.58%~42.59%、11.82%~26.35%、2.34%~15.07%。且与T3处理相比,T1、T2处理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较高,而T1处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又显著高于T2处理,表明根系接触对于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要大于根系分泌物对于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随着试验时间的增加,各处理根系活力和根系形态参数均呈上升趋势,且根系接触与根系分泌物共同影响下的T1处理的根系活力及根系形态较好。综上所述,生草栽培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改善...  相似文献   

8.
茄子砧木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于1978~1980年开展了茄子砧木选择及嫁接技术的研究。1978年在砧木引种的基础上进行嫁接成活率和接后品质的研究;1979年进行嫁接组合力和抗病性的测定;1980年继续组合力测定和多点鉴定。试验证明,嫁接育苗栽培茄子有两个特点,一是减轻土壤传染性病害的危害。二是因嫁接砧木的根系分布广而深,既能从土壤深层吸收养份和水份,还可以防旱抗倒。  相似文献   

9.
土壤、砧木和品种对大樱桃苗木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市场供应,使大樱桃品种和果实提早上市,本研究在日光温室中对6个大樱桃品种SUM、EBF、BLACK、RED、MZ、AM进行了促成栽培,研究了苗木成活率和萌芽率及其与品种、砧木和土壤的关系。结果显示:栽植在中性土壤条件下的大樱桃苗木成活率普遍高于栽植在盐碱土上的大樱桃,两种土壤栽植成活率差异最大的是乔化砧上的AM品种,相差50%,RED相差较小,为5%,SUM无差异。盐碱土上SUM和EBF品种的成活率最高,均为100%,而乔化砧上的AM、BLACK、MZ、RED的成活率均低于60%。矮化砧苗成活率高于乔化砧苗,如以吉赛拉5号为矮化砧木的RED品种苗木成活率较乔化砧(马哈利’的高35.7%~45%。土壤类型对樱桃苗木萌芽率影响较大,8个处理中有5个处理是盐碱土上的萌芽率高于中性土的。品种间的苗木萌芽率相差也较大,其中乔化砧PAM的萌芽率较高,RED品种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生产上提供最佳的西瓜(Citrullus lanatus)嫁接方案,提高经济效益。[方法]采用断根嫁接法对西瓜进行嫁接,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扦插深度对嫁接苗生根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在自然光和遮阴条件下,不同地温条件下扦插深度对根系生长有较大影响,扦插深度为5 cm时嫁接苗根系生长量较大,而在遮阴条件下扦插深度为1、3 cm时嫁接苗根系生长量较小;自然光下各处理的嫁接苗成活率均达94%以上,而在地温为30℃遮阴处理后嫁接苗成活率显著下降。[结论]扦插深度及遮阴处理影响了嫁接苗的生长及成活率。自然光下处理嫁接苗其生长势及成活率要显著优于遮阴处理,因此在生产中,在冬春季节,建议将嫁接苗置于自然光照下管理,环境温度在25℃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1.
土壤水分动态对胡杨幼苗生长分配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土壤水分对幼苗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及其分配策略是阐明自然生境中胡杨种子更新困难以及人工培育成活率低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年生胡杨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土壤水分处理试验,监测幼苗地上部分生长指标(地径、冠幅、株高、叶片数)以及地下部分生长指标(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单位平方米土壤总根长、总根体积),分析不同水分处理及水分梯度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胡杨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在连续给水处理时,25%含水量更有利于地上部分的生长;而断续给水处理时,最适土壤含水量为30%;胡杨幼苗地下部分生长在不同给水处理下存在显著差别,而25%的含水量要显著区别于其他水分梯度,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后,断续给水比连续给水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且水分梯度在20%~25%之间最有利于根系生物量的积累,地下生物量的积累大于地上生物量,这种地上与地下生长权衡作用有利于幼苗纵向生长的养分、水分获取。在根系构型方面,在土壤水分条件好的情况下则有利于幼苗根系的横向扩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盆栽试验研究玉米常规全部根系区域灌水(全灌)、固定1/2根系区域灌水(固定灌)和交替1/2根系区域灌水(交替灌)三种灌水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灌水方式下,轻度的水分亏缺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水分、通气等条件,从而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衍发展。在不同灌水方式下,由于交替1/2根系灌水使根系区土壤处于交替干燥和湿润,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同时,使土壤孔隙处于良好的通气条件下,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有益的生存条件,因此显示出其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水稻灌浆期间土壤含水量对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在可控条件下设计水稻灌浆期间灌溉稻田旱作的不同灌溉方法,形成了3种土壤含水量,观察对水稻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灌溉方式的异同(土壤含水量异同)都不能改变随水稻花后生长中心转移、籽粒逐步灌浆、稻株渐熟及其伴生的根系生理活性的下降趋势,且水稻旱作此过程更强烈。在本试验条件下水稻始穗至收获约有45d,此间增灌1次——齐穗后21d即灌即排,使土壤基本达到饱和田间持水量,对根系呼吸强度与根系伤流量下降的缓解作用十分显著,但对根系伤流液中玉米素含量的下降趋势影响甚微。增灌1次的生理效果在于延缓根系的衰老,由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冀中南地区小麦-玉米周年种植节水生产新途径。[方法]试验设玉米灌浆后期不浇水,在小麦播前10、20 d浇水3个处理,不浇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一水两用"技术对玉米产量及小麦播前耕层墒情及0~200 cm土层储水效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小麦播前10、20 d浇水对玉米穗粒数影响不大,但能明显提高千粒重和产量,增产率分别达5.9%和8.4%;耕层含水量分别平均增加11.0%、6.4%;0~200 cm土壤储水量分别增加771.0、663.5 m~3/hm~2。小麦播前20 d浇水对夏玉米增产效果较好,而小麦播前10 d浇水对提高土壤墒情及增加0~200 cm土壤储水量效果较好,从节约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采用小麦播前10 d浇水技术意义更大。[结论]该研究可为夏玉米灌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河南烟区烟草镰刀菌根腐病严重危害烟草生产及烟叶产品质量问题,对河南省平顶山烟区郏县、宝丰等产地的烟草根腐病发病情况及主要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初步估算了烟草根腐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以河南主栽品种中烟100为试验材料,采用固体菌剂土施、液体菌剂灌根和叶面喷施等不同的施用方法,对EM生物菌剂对大田烟草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固体EM菌剂土施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整地期、移栽期和培土期同时施用防治效果最好,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3%和16%;液体EM菌剂灌根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整地期、移栽期、团棵期、旺长期和打顶期同时施用防治效果最好,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8%和11%;液体EM菌剂叶面喷施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和对照间防治效果差别不大。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液体EM菌剂灌根对于烟草根腐病的防治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为生产上烟草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园林花卉的科学养护,以4种北方园林草本花卉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金娃娃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cv.‘Golden Doll’)、美国石竹(Dianthus barbatus f.American)和荷兰菊(Aster novi-belgii)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条件下控制土壤相对含水量,研究3个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水平下(正常含水(CK)、中度干旱(MS)、重度干旱(SS))4种园林花卉植物种苗生长过程中地上地下部分器官的抗旱特征,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价这4种植物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减少,马蔺的茎叶(含功能叶)和根系含水量均降低,根干重、根系长度均升高,根表面积随之升高;(2)金娃娃萱草在MS处理下根长、平均根直径、根表面积、根干重、根含水量、比叶重、茎叶干重、茎叶含水量均最高,表明金娃娃萱草苗期水分需求较低,根叶水分利用统一高效;(3)美国石竹根干重CK最高,MS与SS两处理差别不大,地上干重3种处理无明显差异。根含水与地上茎叶含水变化一致,先升高后降低,其它指标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变化规律不明显;(4)荷兰菊在各土壤含水量处理下,根系生长变化与吸水特征不明显;(5)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4种植物抗旱能力的结果表明,金娃娃萱草的抗旱能力最强,马蔺和美国石竹次之,荷兰菊的抗旱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7.
土壤水分对烤烟叶中钾含量的影响及调节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定期、定量浇水的方式研究了土壤水分对烤烟叶中钾含量的效应。结果表明 ,烤烟生育前期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烟株的生长发育并导致烟叶中钾含量降低。依据不同年分的降雨情况采取间隔 4~ 8d浇水一次或应用保水剂可明显提高烤烟叶中钾含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一品红为试验材料,分别从根系形态和生理指标2个方面研究了不同浇水频率和施肥量对一品红盆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含水量为50%时浇水,每盆施肥量667 mg对一品红的生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根系累计连接数、累计长度、累计表面积、累计体积和根系生理指标等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这一结果为深入研究一品红生长发育对水、肥的需求规律,实现一品红盆花生产精准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花菜膜下滴灌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花菜膜下滴灌技术,由过去直接浇土壤转变为浇作物根系,定时定量给作物补充水肥。在黄花菜膜下滴灌区铺设主管道和支管道,根据土壤墒情,气候及黄花菜需水需肥规律,我们一般在春苗期,抽苔现蕾期,干花期3个生长期进行6次滴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