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物有机肥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在黄瓜上追施后,增产效果显著,增加黄瓜产量5 200.00 kg/hm2,增产率为9.48%。同时追施生物有机肥的黄瓜表现出叶色深绿,瓜直,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2.
以黄瓜为供试作物,探讨竹醋液的不同处理方法对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立方米育苗基质中竹醋液添加量为250~500ml,或苗期用200倍竹醋液灌根,或是在每立方米基质中使用500ml竹醋液处理育苗基质和栽培基质,并在定植后定期用200倍灌根的综合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黄瓜叶片、茎粗和株高的生长。竹醋液综合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黄瓜产量,降低黄瓜中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2008年春,在北京市顺义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园区安排了春大棚黄瓜肥料试验,旨在探讨有机肥、磷肥、钾肥的不同配比对黄瓜长势、产量的影响,确定当地黄瓜有机肥、磷肥、钾肥的适宜施用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磷肥、钾肥的推荐用量为,一特牌有机肥900kg/667m2、磷酸二铵12kg/667m2作底肥施入,追肥用硫酸钾8kg/667m2和尿素10kg/667m2,根瓜采收后每2周追施1次。  相似文献   

4.
3种药剂对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效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药剂品种、施用剂量、防治时期、施药次数对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黄瓜霜霉病都有防效,其中60%烯酰吗啉·锰锌水分散粒剂900 g/hm2在根瓜采收后7 d开始防治,连续防治3次的防效最高,为96.47%;其次是60%烯酰吗啉·锰锌水分散粒剂450 g/hm2在根瓜采收后当天防治1次平均防效为96.11%。60%烯酰吗啉·锰锌水分散粒剂450 g/hm2在根瓜采收后当天防治1次的平均保产效果最好,折合产量最高,为66 072.0 kg/hm2,较对照增产29.00%,且综合性状最好,株高225 cm,株幅56 cm,平均单瓜数7.2个,平均单瓜重131.03 g。通过正交直观分析筛选,防效的较优组合为60%烯酰吗啉·锰锌水分散粒剂600 g/hm2,在根瓜采收后第7 d开始防治,连续防治3次,产量较优的组合为60%烯酰吗啉·锰锌水分散粒剂600 g/hm2,在根瓜采收后当天防治1次。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土壤微域钾镁肥不同配施对西北粮食作物、蔬菜以及果树产量的影响,分析了钾镁肥在西北不同作物的施用效果及最佳施肥量.大田试验结果发现,钾镁肥对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增施钾镁肥6375 kg/hm2,750 kg/hm2和1125 kg/hm2后小麦增产幅度分别为9.8%、22.6%和13.4%;增施钾镁肥750 kg/hm2、1125 kg/hm2和1500 kg/hm2后玉米产量增产幅度分别为6.3%、13.1%和19.2%.钾镁肥对黄瓜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增施钾镁肥、同当量钾的硫酸钾和硫酸镁混合肥、单质硫酸钾和单质硫酸镁均有增产效果,配施钾镁肥比施用单质硫酸钾或单质硫酸镁的增产效果好,增产幅度为41.0%,施用同当量钾的硫酸钾和硫酸镁混合肥、单质硫酸钾和单质硫酸镁增产幅度分别为23.2%、10.7%和6.4%.根据对黄瓜整个生育期的观察,施钾镁肥后,黄瓜叶色深绿、叶片大而厚且生育期延长,结瓜早且瓜直无畸形瓜.猕猴桃施用钾镁肥后,叶片基本转绿,果实无黄化,施钾镁肥2.0kg/棵可增产13.8%.  相似文献   

6.
研究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对番茄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番茄上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300 kg/hm2较冲施常规肥300 kg/hm2平均增产2 955 kg/hm2,增产率6.8%。  相似文献   

7.
对全膜双垄沟播和半膜平铺穴播条件下6种不同控释肥肥料组合控释肥试验,结果表明,控释肥基施651 kg/hm2、拔节期追施349 kg/hm2组合方式增产效果最好,在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玉米产量达到8 088 kg/hm2,在半膜平铺穴播条件下产量达到7 675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26.10%和38.61%。  相似文献   

8.
通过"3414"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干旱区滴灌克瑞森葡萄肥料利用率及戈壁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中,均以氮、磷、钾配合施用处理(N2P2K2)的氮、磷、钾肥料利用效率及肥料偏生产力最高,其中N2P2K2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0.12%、16.67%和38.56%;肥料偏生产力分别为51.53 kg/kg、68.58 kg/kg和102.87 kg/kg。N2P2K2处理不同深度戈壁土壤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呈规律性变化趋势,花前氮、钾及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果实采收后,磷含量明显低于果实采收后;果实采收后各个施肥处理土壤肥力大部分高于花前,长期施肥显著影响克瑞森葡萄果实采收后戈壁土壤养分含量。因此,无论提高肥料利用率还是保持戈壁土壤肥力,均应选择氮磷钾配合追施。  相似文献   

9.
施用硅肥对黄瓜抗白粉病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播种时,土壤基施中性硅酸钠和在黄瓜生长期叶面喷施水溶性多效硅肥均能明显增强黄瓜对白粉病菌的抗性。其中,土壤施用硅肥以6 0kg/hm2 效果最好,相对免疫效果为4 6 .34% ;叶面喷施水溶性多效硅肥以2kg/hm2 效果最好,相对免疫效果为89.77%。另外,叶面喷施水溶性多效硅肥以后,黄瓜可以增产15 .5 %~19.4 %。  相似文献   

10.
应用"目标产量法"对日光温室白皮黄瓜进行配方施肥研究,日光温室白皮黄瓜产量93.88 t/hm2,计算优化的肥料配方(以667 m2量计算):基施有机肥5 000 kg+过磷酸钙77.16 kg+尿素12.16 kg+硫酸钾15.30 kg,于根瓜实膨大期、盛瓜初期和结瓜盛期分3次进行追肥,每次追施尿素8.12 kg、硫酸钾10.21 kg。通过大田试验,配方施肥区植株生长势强,比对照增产21.06%;每667 m2节约尿素13.48 kg、过磷酸钙22.84 kg、硫酸钾14.07 kg。  相似文献   

11.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研究了20年的连续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无机肥长期配施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料,土壤全氮含量比化学肥料要高,有效氮平均高出15.9mg/kg;(2)施用磷肥和钾肥是提高土壤磷钾养分的基础。施肥使土壤有效磷平均高出18.8mg/kg,有效钾平均高出27mg/kg;(3)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物理性质,配施不明显改变pH。有机肥料使土壤容重下降12.6%,田间持水量平均上升19.7%。(4)有机无机肥连续配施,能持续高产稳产。稻谷总产(19年早、晚稻平均),以NPKM为最高(5556.8kg/hm2),比单施化肥NPK)增产704.3kg/hm2,增产14.5%。  相似文献   

12.
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翻压紫云英后化肥减量施用条件下不同施肥方法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22500kg/hm2后,配施80%化肥,底肥:分蘖肥:穗肥=5:5:0,与习惯施肥方法相比,早稻和晚稻收获后土壤中有效氮分别平均增加5.6%和9.8%;而底肥:分蘖肥:穗肥=3:4:3更有利于提高有效K含量,分别平均增加8.9%和13.2%;配施60%化肥,按底肥:分蘖肥:穗肥=5:5:0施肥显著增加早稻收获后土壤中有效K含量,增幅为27.1%;肥料全部用作分蘖肥时降低晚稻或早稻收获后土壤有效N、K含量;配施60%~80%化肥,早稻和晚稻产量均以施肥方法底肥:分蘖肥:穗肥=0:7:3最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连续5年紫云英利用后不同化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稻谷经济效益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试验共设6个处理,处理CK:不施紫云英和化肥(对照);处理CF:不施紫云英,施100%化肥(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50、75、120 kg/hm2);处理A1:紫云英(22 500 kg/hm2,下同)+100%化肥+100%磷肥;处理A2:紫云英+80%氮、钾肥+100%磷肥;处理A3:紫云英+60%氮、钾肥+100%磷肥;处理A4:紫云英+40%氮、钾肥+100%磷肥。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紫云英利用后化肥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与CF相比,处理A2的早稻产量提高了7.7%,处理A3的水稻产量基本持平;紫云英利用后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可以增加水稻产值,与CF相比,处理A1的水稻产值增加了5.92%,处理A2的水稻产值的增加效果次之,增加了4.08%;处理A4提高水稻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效果明显优于处理CF,A2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比CF显著降低。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认为翻压紫云英可以代替部分化肥,增加水稻产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施硼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桃源植烟土壤硼素普查结果表明,植烟区土壤硼含量平均值为0.26 mg/kg,普遍低于烟株正常生长所需的有效硼含量.试验在严重缺硼的黄壤地施用不同量硼肥,研究施硼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一定量的硼肥可以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使烤烟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提高中上等烟比例,显著提高烤烟产质量.以施用硼肥22.5 kg/hm2时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马铃薯需磷量确定沼液适宜施用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在保持氮、钾平衡情况下,不同供磷水平的沼液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并以此来分析基于需磷量来确定沼液用量在作物种植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沼液供磷水平为90、135、180 kg·hm-2时,马铃薯产量分别比化肥组增产10.98%、16.54%和18.37%,产投比分别比化肥组高0.9、1.0、1.3,但两者产量无显著差异.虽然与施用化肥相比马铃薯粗蛋白、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沼液的施用能显著提高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同时,磷当季利用率以中供磷水平组(90 kg·hm-2)最高(12.50%),化肥组最低(6.80%).化肥的施用能显著提高种植后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而中高供磷水平(90、135、180 kg·hm-2)沼液的施用则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中供磷水平为180kg·hm-2的处理还能显著增加种植后土壤速效磷含量.综上所述,基于马铃薯需磷量来确定沼液用量可行,在磷匮乏和磷充足的土壤,沼液供磷水平分别以180、9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通过1996年和1998年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吉林黑土上化肥对玉米的增产效应及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N肥是主导的增产因素,其最佳产量和最佳量分别为12738.6kg/hm^2和291.6kg/hm^2,及11542.7kg/hm^2和277.8kg/hm^2,不同N肥用量下肥料利用率分别变化在32.3%~64.3%及35.5%~62.2%之间。根据最佳产量找出“最佳”利用率分别在49%和51%左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选择三个土壤钾素丰缺不一致的稻田,研究施用钾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个土壤钾素丰缺不同的稻田中,施用钾肥都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各施钾处理比不施钾增产4.08%~25.88%.在速效钾中低含量和高含量水平下,钾肥(K2O)的经济施用量为80 kg/hm2和45 kg/hm2;而速效钾低含量水平下,早稻的经济施钾量是100 kg/hm2,晚稻是60 kg/hm2.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收获后稻田土壤的有机质、氮素、磷素和钾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草原施肥对牧草产量和质量的作用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试验采用回归设计,研究草原施肥后对牧草产量及质量的影响,并对牧草生产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草原施肥是草原增产、增收、保护地力的最佳措施,施肥最佳组合为N93.8kg/hm^2、P2O575kg/hm^2、ZnSO437.5kg/hm^2,与对照相比可增产干草2634kg/hm^2,增加纯收益263.4元/hm^2。  相似文献   

19.
韩春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515-7516
[目的]为了研究商品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在青海省河湟温暖灌区,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商品有机肥处理与氮磷肥配施对春油菜产量、非经济部分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与氮磷肥处理相比,增施商品有机肥油菜籽产量可提高5.4%~19.4%,增产184~665 kg/hm2;角壳产量增幅为7.2%~19.2%,增产168~449 kg/hm2;茎秆产量增幅为4.3%~22.1%,增产176~914 kg/hm2。施用商品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年增量为0.8~1.3 g/kg,部分土壤速效和全量养分有明显的增加趋势。[结论]施用商品有机肥对土壤肥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