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90%以上的植物病毒基因组是RNA。含RNA基因组的病毒会产生特异的双链RNA(dsRNA)。从受到病毒侵染的植物组织中提取病毒相关的dsRNA,进行病毒的检测和分类,诊断植物病毒病,探索生物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新途径,是植物病毒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双链RNA技术在植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导入细胞后引起细胞内特定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s)降解,从而导致基因沉默,并使生物体产生相应的功能缺陷型,这种由dsRNA介导的基因沉默称为RNA干涉(RNAi),RNAi普遍存在于植物、动物、真菌中,它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如何保护其基因组的理解,并发展了研究基因功能的新战略.对RNAi的发现历史、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3.
草莓植株中病毒dsRNA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病毒核酸分离是病毒基因组解析的基础,本研究旨在建立草莓病毒的dsRNA分离方法,获得草莓主要病毒的部分基因组序列。【方法】采用改进的dsRNA分离方法,对草莓病毒指示植物和栽培品种中的病毒dsRNA进行分离,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RT-PCR来鉴定。【结果】不同草莓品种中病毒dsRNA的含量不同,试管苗叶片中dsRNA含量高于露地苗幼叶,而露地苗幼叶中dsRNA含量明显高于完全成熟叶。dsRNA对DNase Ⅰ具有很强的耐性;当酶解缓冲液中含0.5 mol·L-1 NaCl时,dsRNA对RNase A具有较强的耐性。利用DNA凝胶回收试剂盒,能够有效回收凝胶中的dsRNA片段。应用RT-PCR技术,从凝胶回收的dsRNA及DNase Ⅰ/RNase A两酶酶解处理后的dsRNA中分别扩增出草莓斑驳病毒和草莓轻型黄边病毒的特异片段。【结论】建立了从草莓植株中分离和鉴定病毒dsRNA的完整技术体系,为草莓病毒中国分离物的基因组解析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应用dsRNA测序技术检测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混合感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出血病疑似病料提取物感染的草鱼肾细胞(CIK)中提取病毒基因组dsRNA,电泳显示出水生呼肠孤病毒基因组的典型特征。应用简化的FLAC(full-length amplification of cDNA)技术扩增得到病毒的4个全长基因组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核酸序列BLAST分析表明:其中3个基因组片段与GCRV-873第5、9、10片段高度同源,另外1个基因组片段与GCRV-HZ08第11片段高度同源;因此推测病料中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病毒核酸,但也可能存在一种杂合病毒。根据已发表的GCRV-HZ08第5、9、10片段设计了3对引物对分离的病毒总RNA进行RT-PCR检测并测序,结果显示这3个片段与GCRV-HZ08第5、9、10片段均具有99%同源性,表明是由于混合感染而存在两株不同病毒的核酸dsRNA,两株病毒分别命名为GCRV-JX01和GCRV-JX02。首次运用dsRNA测序法检测出了GCRV病毒的混合感染,为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流行病学和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的结构和基因组在其衣壳内部的包装信息,通过IBDV感染DF-1细胞并分离纯化得到完整的IBDV颗粒,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获得了近生理条件下的IBDV在≈6.6?分辨率下的三维结构。结果显示:IBDV病毒衣壳是由260个VP2三聚体蛋白组成的单层衣壳,三角剖分函数T=13;在IBDV衣壳内部观察不到dsRNA基因组和RNA聚合酶的电子密度,这与其他dsRNA病毒如胞质型多角体病毒(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 CPV)、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 BTV)、轮状病毒(rotavirus, RV)明显不同。该结果暗示,IBDV可能采用了与其他dsRNA病毒不同的方式进行基因组组装、转录和复制,这为进一步揭示IBDV基因组的转录、复制和组装的分子机制及IBDV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结构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克隆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ts,RDV)基因组片段S11、S12为例,报道一种克隆植物dsRNA病毒基因组的方法.具体过程为:利用T4 RNA连接酶将5′-磷酸、3′-氨基修饰的引物Primer 1连接到RDV病毒基因组第11、12片段dsRNA的3′-OH端,经逆转录、退火、补齐形成全长双链cD-NA,使用单一的互补引物Primer 2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克隆在pMD 18-T载体上,对重组子进行两次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结合序列测定分离鉴定S11、S12.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同时克隆RDV基因片段S11、S12,是一种有效实用的dsRNA病毒基因组克隆方法.  相似文献   

7.
RNA干扰机理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农杆菌介导的VIGS基因沉默技术,研究陆地棉抗病相关基因在棉花抗黄萎病中的功能。【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VIGS病毒载体,建立VIGS病毒诱导沉默体系;利用此体系将棉花中的一个钙依赖蛋白(CDPK)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在陆地棉中沉默,根据此基因沉默植株在病原菌环境下的发病情况研究该基因在棉花抗病中的功能。【结果】利用包含有GhCPK抗病基因片段的VIGS病毒载体的农杆菌侵染棉花子叶,病毒载体上的目的基因片段由RNA聚合酶识别并合成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dsRNA由Dicer酶识别并于其它RNA形成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 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 RISC),RISC对内源GhCPK mRNA进行识别和切割作用,内源GhCPK mRNA降解而发生基因沉默。GhCPK基因沉默导致棉苗对黄萎病敏感性增加,证明GhCPK基因参与调控棉花抗病功能。【结论】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GS)能够快速有效的研究GhCPKs基因在棉花抗病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RNA干扰技术(RNAinterference,简称RNAi)是指将双链RNA(即dsRNA)导入生物或细胞内,引起与其同源的mRNA特异性降解,因而抑制其相应基因表达的过程。它具有高效、快捷、特异性强等特点。目前,它的作用机制已基本清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RNAi的发现、分子机制、作用特点和RNAi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RNAi技术概述     
RNAi(RNA interference)是指外源性双链RNA(dsRNA)能抑制细胞内与其序列同源的基因的表达。在进化上,这可能是生物调控基因表达及抵御病毒侵染或转座子诱导DNA突变的一种共有的生理机制。本文对RNAi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s,viruses, and RNA silenc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hlquist P 《Science (New York, N.Y.)》2002,296(5571):1270-1273
Most viruses have RNA genomes that are replicated and transcribed into messenger RNA by viral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s (RdRps), usually in concert with other viral and host factors. Many, if not most, eukaryotes also encode putative RdRps that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sequence-specific, RNA-triggered gene silencing. Although the viral and cellular RdRps have no sequence homology, they share functional similarities such as copying messenger RNA templates and intercellular spread of the amplified sequences.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viral and host RdRps will improve our ability to control viruses and to use RNA silencing and viruses as tools for research,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相似文献   

12.
RNA干涉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种各样的真核生物当中,双链RNA(dsRNA)促使了有效的同源mRNA分子降解,这个过程被称为RNA干扰(RNAi)。RNAi现象通过调控RNA抑制基因表达,它在植物、动物、真菌中广泛存在,被认为是一种抑制病毒性复制和转座子活动的抗御机制,而在此过程中,侵染型病毒为了能够不被这种机制干扰抑制,继续在寄主体内生存、繁殖,则产生了一种反抗御机制———即产生抑制蛋白来对付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对RNAi以及RNAi抑制物的作用机制、抑制物类型、特点及相关应用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dsRNA介导的PTGS将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研究基因功能,基因治疗,抗病毒基因工程,解剖和调控次生代谢途径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双链RNA分析技术在鉴定RNA病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sRNA技术是以无RNA病毒或类似病毒因子侵染的植物组织中不含有容易鉴定的同原大分子的dsRNA(>0.1×106)存在为前提。在植物体内dsRNA是RNA病毒和类病毒因子存在的迹象,dsRNA包括dsRNA病毒的基因或ssRNA病的复制中间型。dsRNA在寄主组织相当稳定,可以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分离出来。叙述了dsRNA技术用于植物病毒群、成员、同一病毒的不同株系、感染作物的新病毒及其复合侵染、类病毒、卫星病毒等的鉴定。证明该方法使用广泛、快速准确,不需要贵重设备,在一般实验室中即可进行。该方法有重要应用和学术价值,已引起植物病毒和植物病理学工作者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14.
芦笛 《古今农业》2020,(1):55-67,44
物产的名实关系牵涉人对物的认知与利用,不仅在实际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史学研究中也备受关注。既有的相关研究相对重视实,而对名的关注相对不足。通过对近代"兰花菇"及相关名称的考察,可见物产名称在社会中也有着自己的生命力,且与地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晚于18世纪末,广东南华寺僧人开始利用稻草栽培食用菌,遂有"南华菇"之谓,相关技术亦受到传播。19世纪下半叶以降,因音讹而产生的"兰花菇"渐趋流行,且名播粤外。同物异名的"草菰"在近代主要流行于两广,而"麻菌"则常与湖南浏阳密不可分,说明物产名称的地方性不必然直观见诸名称本身。关注物产名称并投以地方视角,有助于理解物产异名的产生、变异与传播,以及隐匿其背后的物质生活、技术、语言、地理、经济等因素,进而丰富对人类物质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在韩国的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 )商品化种植基地发现了真菌病毒的自然流行为害的现象。这些病害经常伴随着一些球形病毒粒体的出现。采用Tris-EDTA缓冲液提取,PEG-NaCl沉淀和CsCl梯度离心,依据不同的比重,获得了3种病毒粒体,其中1种病毒粒体直径为27nm,另外2种的粒体为27nm,并推定这些病毒共同感染栽培的平菇。其中1种27nm的球形病毒,其比重较34nm的病毒大,称为平菇球形病毒(OMSV),该病毒含有2条大小分别为6.00kb和1.25kb的ssRNA片段。直径为34nm的病毒有两种比重小的粒体,其中1种常与OMSV共感染平菇,称为平菇等面体病毒-I(oystermushroom isometric virus-I ,OMIV-1),该病毒含有12条dsRNA片段,它们的大小分别是2.65,2.45,2.40,2.20,2.15,2.10,2.05,2.00,1.90,1.80,1.00和O.80kb。另外一种称之为平菇等面体病毒-II(oyster mushroom isometric virus-II, OMIV-II),.含有3条dsRNA片段,大小分别是2.25,2.15和2.05kb。经聚丙烯酰胺凝胶(12%)电泳、考马斯量兰染色表明OMSV,OMIV-I和OMIV-II病毒粒体的外壳蛋白的分子量大小分别是29kDa、71kDa和62kDa。这些结果表明在平菇中至少存在3种不同的ssRNA和dsRNA病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cathepsin B基因对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繁殖力的影响,探索cathepsin B基因的功能,为利用该基因防治香蕉穿孔线虫和植物寄生线虫组织蛋白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已知香蕉穿孔线虫cathepsin B基因(Rs-cb-1)的序列,从香蕉穿孔线虫克隆cathepsin B基因,以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DNA为模板合成特异的双链RNA(dsRNA),采用dsRNA浸泡的方法对香蕉穿孔线虫进行RNA干扰(RNAi)试验,通过室内接种胡萝卜愈伤组织繁殖线虫的方法,研究cathepsin B基因的沉默效应对香蕉穿孔线虫繁殖力的影响。【结果】用Rs-cb-1dsRNA浸泡12、24、48、72h后香蕉穿孔线虫的平均繁殖倍数分别为165、93、54、53,而未经dsRNA处理的该线虫繁殖倍数均大于420;并且Rs-cb-1dsRNA浸泡的时间不同,对应各处理之间的繁殖倍数差异显著。RT-PCR检测,经Rs-cb-1dsRNA浸泡12h后,目的基因在香蕉穿孔线虫的表达量明显减弱,浸泡24h后其表达量进一步减弱,但还有微量表达,经dsRNA浸泡48、72h后目的基因基本不表达。【结论】Rs-cb-1与香蕉穿孔线虫的繁殖力相关;Rs-cb-1dsRNA的浸泡可以明显抑制cathepsin B基因的表达量,从而影响香蕉穿孔线虫的繁殖力,但浸泡时间不同Rs-cb-1的沉默效率也不同,沉默效率最好的干涉时间是48h。  相似文献   

17.
菌糠改良保护地土壤容重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091-8091,8093
[目的]探讨食用菌菌糠做底肥对保护地土壤容重的改良效果。[方法]以平菇菌糠为底肥,用环刀法测定种植西红柿的保护地土壤容重。[结果]随着施用菌糠量的增加,土壤容重由1.38g/cm^3减小到1.14g/cm^3,处理间具有0.01水平显著差异。[结论]菌糠改良保护地土壤容重的效果良好,并且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植物中RNA干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NA干扰(RNAi)是与靶基因同源的双链RNA引发的,在真菌、植物和动物中普遍存在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现象。该方法的研究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反向遗传学研究的新工具,RNAi在基因功能研究、基因治疗以及病毒防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将RNAi的发现、作用机理、特点、导入思路和方法及其在植物中的广泛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