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豆科技》2008,(1):34-34
该品种由中国大豆研究所从国外引进,是高产稳产,出油率、出豆腐率极高,在国际市场极有竞争力的新品种。 特征特性:株高80-120cm,长势强、分枝多、结荚部位低,单株分枝26-30个,结荚600-800个,最多可达2000个。株产净豆0.25~0.4kg,高的可打1.4kg。主茎突出,侧枝粗壮,角灰黄色,每荚2-3粒,籽粒金黄色,光泽度好,圆粒,豆脐褐色,出油率高、出豆腐率比其他品种高1~2倍,粗蛋白质含量48.7%。丰产性好,百粒重22-24g,每(667m^2产300~400kg,高产田块可达750kg。抗病、抗倒、抗逆性强、耐重茬、耐高温、耐肥水、耐旱、耐涝、省种,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可连年作种不退化。在黄河及长江以南春夏季可播。全生育期约120d。不适宜北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小杂粮在宁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宁夏小杂粮种类和分布 小杂粮是指生育期短,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面积较小,有特殊用途的小宗粮豆,包括豆类(豌、扁、蚕豆,草豌豆、芸豆、绿豆、红小豆),粟类(如糜子、谷子),麦类(大麦、莜麦、青稞、高粱等)和荞麦类(甜荞、苦荞)等数十种。宁夏山区主要有豌豆,蚕豆,扁豆,草豌豆,糜子,谷子,荞麦,莜麦8种,高粱原来银川平原种植,近年面积大幅度减小,山区种植以产草为主。  相似文献   

3.
吴大春 《中国茶叶》2010,32(7):36-36
苦菜是一种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野菜,又称苦马菜、苣荬菜等。一年生至二年生草本,高50~100cm,茎直立,叶互生,叶片内有白乳汁,味苦、性寒、无毒。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苦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和17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有锌、镁、钙、铜等微量元素,苦菜茶清暑败火,解毒凉血,具有抗癌、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改善脑功能、强身健体、明目美容等功效,同时可以清除尼古丁对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棉花生产发展较快,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生产成本高、纤维品质差、效益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棉花生产波动较大。改善棉花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前棉花生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棉花生产中,影响棉花品质的因素很多,如种子、种植制度、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收储、加工等,但其中种子的选育、繁育、加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龚永新 《中国茶叶》2009,31(1):38-39
“道”原指道路,引申为方向、途径,后又引申为合乎事理标准的道理、思想、学说、主张等意思,并上升为中国的学术用语。茶道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活动,是一个侧重精神揭示的概念。我国茶道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主要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思想,融儒家浩然正气、积极进取,佛家一团和气、众生平等,道家清风雅趣、淡泊人生等为一体,体现东方农业民族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借品茗倡导清和、俭约、廉洁、  相似文献   

6.
中国玉米编年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佟屏亚 《玉米科学》2001,9(1):098-107
编年史,或称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记述体裁,按年、月、日编排史实,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本篇所称的编年史,实际上是“玉米大事记”,逐年逐月记述20世纪玉米生产和科研方面值得记录的大事、要事。“大事记”初稿编拟于1985年,以后逐年补充、增加、修改;先后承蒙吴绍马 癸、李竞雄、郑长庚、苏献忠、魏鸿钧、黄舜阶、谢道宏、景希强等专家修正补充,逐步翔实。现将1900~2000年中国玉米编年史奉献同行,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茶馆,又称作茶楼、茶坊、茶居、茶屋、茶室、茶社、茶园、茶庄、茶肆、荼轩、茶苑。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今山东邹县)、齐(今山东临淄)、沧(今河北沧州)、棣(今山东惠民),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表明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山东邹县、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饮茶之风,自古至今。从西安到罗马,茶叶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畅销商品。茶叶最初是作为草药来饮用的,化学分析表明,茶叶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如多酚、甲基黄嘌呤、咖啡因、脂类、氨基酸、矿物质等。其中,茶多酚是茶叶的主要活性物质。茶中多酚的种类取决于它所经历的发酵水平。多酚类化合物,主要由儿茶素、酚酸、花青素和类黄酮组成,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比例最高[1]。绿茶含有的茶多酚包括类黄酮(儿茶素,单宁,茶黄素以及酚酸,统称为绿茶多酚[2]。近年来,大量科学研究把茶多酚与肥胖、抗氧化、抑菌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本文旨在探索茶多酚与疾病在医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在营养繁殖时易受病毒的浸染,当条件适合时,病毒就会在植株内增殖、转运和积累于所结块茎中,随着世代传递,病毒危害逐年加重,一般可造成减产50%以上。研究发现,有30多种病毒能感染马铃薯,并引起品种退化,严重影响到马铃薯生产。通过微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能从马铃薯体内脱除PLRV、PVY、PVA、PAF、PVG、PVM、PSV等病毒。因此,采用组培技术,通过一定良种繁殖体系,生产优质脱毒种薯,是保证马铃薯优质、高产、稳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吉利豆5号是中早熟、高产、稳产、抗病、高抗大豆食心虫的大豆新品种,生育日数平均120天,需≥0℃活动积温2400℃。亚有限结荚习性,三四粒荚多,尖叶,白花,灰色茸毛,平均株高74.3厘米。适应范围广,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应用HSC法评价蚕豆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桂芳 《杂粮作物》2001,21(2):28-29
用高稳系数(HSC)法分析了1999年吞豆区域试验7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95-08高产又稳产,95-20产量一般,但稳产性好,95-25丰产性最好,但稳产性很差,95-22稳产性最好,但丰产性最差,95-23既低产又不稳产,HSC是反映高产性的参数,又是反映稳产性的参数,使高产与穗产两因素得到了科学的有机结合,用HSC法分析评价蚕豆新品种高产稳产性是一种准确,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木薯新品种华南8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木薯新品种华南8号(Manihot esculenta Crantz.cv.M.SC8)是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通过CIAT从泰国引进的CMR38-120的自然杂交种F1无性系后代中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并有很强的抗风能力和出苗率。其鲜薯产量约36.79t/hm2,比现大面积种植的当家品种华南20(5SC205)增产40.90%,其块根干物率和淀粉含量分别为质量分数40.86%和32.69%,分别比SC205高2.70个百分点和2.16个百分点。因此,华南8号是一个高产、优质的饲用和工业应用型木薯新品种。为了保护新品种及便于产权鉴定,对新品种华南8号建立分子指纹。  相似文献   

13.
早熟、优质、高产夏大豆新品种山宁12号是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院和济宁市益农高新农技事务所选育的早熟优质夏大豆新品种,原代号JN9843-06(豆交78号).2005年3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全生育期在100 d左右.三年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1.96%,脂肪21.39%,为优质双高品种,其籽粒圆形,整齐均匀,脐色浅褐色,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大豆基因型氮素积累运转研究简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两个蛋白质含量不同 ,但生育期相同的大豆品种 ,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了营养体氮素积累及其运转的特性 ,结果表明 :高蛋白品种无论是氮素积累 ,还是氮素转运效率都明显高于蛋白质含量低的品种 ,高蛋白品种的叶部含氮量显著高于茎的含量 ,而低蛋白品种相差不大 ,并且高蛋白品种的氮素积累高峰期迟于低蛋白品种  相似文献   

15.
The Campbell 14 potato variety is a medium-late maturing variety with round to oblong, smooth, shallow-eyed, white tubers. This variety is intended primarily for fresh market; however, under some conditions chip color will be acceptable. Campbell 14 is resistant to verticillium wilt and to the net necrosis caused by the potato leafroll virus.  相似文献   

16.
漯单8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半紧凑型中穗、高产、适应性广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是针对豫玉31号对瘤黑粉病、青枯病的抗性明显下降进行改良而成。该品种不但继承了豫玉31号原有的优势,同时还弥补了豫玉31号的一些不足,在试验中比对照浚单18增产4.8%,比原豫玉31号增产11.6%。  相似文献   

17.
徐玉恒 《作物研究》2020,(2):170-172
临薯2号是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以优良品系6-4-51为母本,经放任授粉杂交,通过多代鉴定试验选育而成的紫色食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等特点。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并提出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79—27—17是以槠叶齐为母本,以大叶种混合花粉为父本经人工杂交授粉育成,在实生苗苗圃选拔、无性繁殖、系统选育、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制烘青绿茶品质优于福鼎大白茶,制红碎茶品质优于槠叶齐,鲜叶产量极显著高于槠叶齐和福鼎大白茶,是一个优质高产的红绿茶兼用型茶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木薯新品种华南7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7号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于1986年利用华南205的自然杂交种选育而成的。该品种有良好的丰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其块根产量约为42.61t/hm2,与现大面积种植的SC205当家品种(下称对照品种)相比,历年平均增产44.28%;其块根干物率和淀粉含量分别为34.15%和27.32%,分别比对照品种高1.45个百分点和1.16个百分点。因此,华南7号是一个高产、优质的饲用和工业应用型木薯品种。同时本文重点对新品种华南7号建立分子指纹,实用于新品种保护与产权鉴定。  相似文献   

20.
南豆8号为高产、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45.2%,脂肪含量18.2%。四川省大豆新品种早熟组区试,两年平均155.6kg/667m^2,比对照成豆9号增产14.9%;国家长江流域春大豆组区试,平均产量为180.5kg/667m^2,比对照品种湘春10号增产5.1%。适宜在四川及长江中下游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