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鹅掌楸13个产地种实性状的研究发现,聚合果表型性状(果长、果宽、长/宽比等)与种子性状(千粒重、发芽率等)的差异在产地间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变异主要存在于产地问,产地内也存在一定的变异.单聚合果翅果数随聚合果的增长而增加,翅果千粒重随聚合果增宽而增重.参试种子发芽率多在3%~5%,部分产地达10%以上,估计与参试产地的种群大小密切相关(如贵州黎平).地理生态因子对种实性状存在一定影响,产地的海拔及年降雨量是聚合果发育的主要影响因子;而海拔和无霜期则对种子发芽率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源乐昌含笑营养袋苗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乐昌含笑榕江、黎平、从江3个种源营养袋苗的苗期生长节律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表明,苗高和地径生长率呈平缓"S"型生长模式,苗木生长率分别经历缓慢期、速生期和停滞期3个时期.苗高速生期从6月中旬起至10月初止,地径速生期从7月中旬起至10月下旬止.榕江、从江、黎平3个种源一年生营养袋苗生长量分析表明:苗高年生长量分别为:42.06 cm、34.63 cm、14.53 cm;地径年生长量分别为:8.66 mm、7.95 mm、5.58 mm;叶片数量分别为:15片、15片、10片,即榕江种源最好,从江种源次之,黎平种源最差.  相似文献   

3.
张国洲  谢维斌 《种子》2012,31(1):88-89
采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影响马尾松种子性状的有关因素.结果表明:马尾松采种母树结实量与种子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45 93,概率值Prob> |r|=0.0014<0.01);马尾松采种母树花粉量与种子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98 95,概率值Prob> |r|=0.0245 <0.05).因此,可以认为:马尾松采种母树结实量对种子产量有极大的影响,花粉量对种子效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小波分析在大豆叶绿素含量高光谱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测了不同水肥耦合作用下,大豆冠层高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数据,并对光谱反射率、微分光谱与叶绿素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采用叶绿素A与叶绿素B诊断波段构建了特定植被指数,对叶绿素A、叶绿素B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小波分析对采集的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了能量系数提取,并以小波能量系数作为自变量进行了单变量与多变量回归分析,对叶绿素含量进行估算。经分析发现,叶绿素A、B与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的相关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可见光谱波段呈负相关,近红外波段呈正相关,红边处相关系数由负变正。特定色素植被指数可以提高大豆叶绿素估算精度(R2>0.73);小波能量系数回归模型可以进一步提高大豆叶绿素含量的估算水平,以一个特定小波能量系数作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叶绿素A其确定性系数R2为0.76,叶绿素B为0.78;以4变量与9变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线性回归确定性系数R2分别大于0.85、0.89;叶绿素B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线性回归确定性系数R2分别为0.86、0.90。  相似文献   

5.
籼型黑米稻粒形性状与其中某些矿质元素含量的遗传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 分析籼型黑米稻品种双列杂交F1和F2种子粒形性状与其中矿质元素Fe、 Zn、 Mn和P含量间的多种遗传相关性. 结果表明, 籼型黑米粒重、粒长、粒宽、粒长/粒宽与其中Fe、 Zn、 Mn和P含量除存在明显的表现型相关和基因型相关外, 尚存在较明显的种子直接加性相关、直接显性相关、细胞质相关、  相似文献   

6.
不同贮藏年份实葶葱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贮藏年份的实葶葱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常温条件下贮藏1~7年的实葶葱种子活力和形态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实葶葱种子在当年收获到第3年之间的发芽力较高,其中贮藏3年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85.33%;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实葶葱种子的发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贮藏时间呈显著相关关系.实葶葱种子的形态与种子活力之间无相关性,种子的形态不影响种子的活力;总之,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当年收获的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贮藏2~3年种子的发芽力较高,实葶葱种子寿命为5年,常温贮藏5年以下的种子活力低,已经失去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RVA快速鉴定稻米蒸煮及食味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9  
71份粳稻和68份籼稻RVA特征值与直链淀粉含量(AC)、胶稠度(GC)的相关分析表明,RVA谱特征值与AC、GC均有较高相关系数,其中最高粘度(PKV)、崩解值(BDV)与AC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760和-0.736,呈极显著负相关,与GC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和0.715,呈极显著正相关。但通过分析AC、GC和RVA谱6个参数的三维曲面图,揭示出BDV  相似文献   

8.
《种子》2020,(9)
为揭示台湾桤木种实变异规律,对台湾桤木5个群体中76个优良单株的7个种实性状进行测定和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群体间和群体内单株间的差异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台湾桤木种内存在丰富的群体变异和个体变异;双流和汩罗2个群体的种实性状均与其它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多项性状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南马、卫子和新胜等3个群体之间的差异较小;果实性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果长×果宽果长果宽果长/果宽,种子性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种子发芽率种子千粒重种子含水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厚荚相思不同家系间种子性状的变异规律及与其子代苗期生长性状的关系.对厚荚相思种子园中不同家系种子的主要性状进行了测定及育苗试验.结果表明:21个不同家系间种子各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发芽率>种脐长>千粒重>种形系数>种子长>种子宽.家系间的苗高与地径生长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614和0.844.这些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种子各性状与苗木生长的相关未达显著水平.而种子各性状间也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厚荚相思苗木早期生长与种子大小和重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0.
农田黑土酶活性与养分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了解农田黑土酶活性与养分间的关系,在黑龙江省选择了3个典型黑土区域的127个样点,研究其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磷酸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土壤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C/N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土壤5种酶活性和8种养分的特征值不同;不同区域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的相关性表现各异;进一步的典型相关分析得到3对典型变量,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231,0.4859和0.4322,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P<0.05),说明农田黑土壤酶活性和养分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