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普通玉米和特用玉米的SSR标记聚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64份玉米自交系(包括普通玉米和特用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用30对扩增带型稳定的SSR引物,从供试材料中检测出116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等位基因2~10个,平均3.87个。SSR引物的PIC介于0.306~0.893之间,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717。按UPGMA方法对供试自交系进行聚类,以遗传距离0.586为基准,可将材料划分为11类。64份自交系的SSR标记聚类分析表明,普通玉米与特用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等并不能严格地各自划为一类,只有亲缘关系较近的特用玉米自交系聚在一起,有些特用玉米与普通玉米聚在一起,部分特用玉米具有丰富的普通玉米种质资源遗传背景。特用玉米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与普通玉米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差异达到0.01的极显著水平。此外,不同类型特用玉米间、特用玉米与普通玉米间的遗传差异较大,特用玉米在进化和选育过程中积累并保存了丰富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2.
SSR分子标记与玉米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选择较为均匀地分布于玉米(Zea mays)10对染色体上的71对SSR引物,在17个自交系间共检测出384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出2-12个等位基因,平均为5.4个,每个SSR位点的多态信息量(PIC)变化于0.278-0.896之间,平均为0.672。利用384个多态性SSR标记位点计算了17个自交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其范围在0.681-0.873之间,平均为0.740。以SSR标记遗传相似系为原始数据,按UPGMA方法对17个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750为标准,可将17个自交系分为6类,聚类结果和已知系谱关系十分吻合。根据直线相关分析,自交系间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产量及杂种优质相关极显著,但相关系数较小,分别为0.443和0.310。分群后进行的相关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与产量以及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到0.682和0.609,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合理分类,并选择合适的自交系配制组合,可避免群内自交系间杂交,减少育种的盲目性和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46个花生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分子水平上快速鉴别花生品种和选配优良杂交组合,以山东省审定的46个花生品种为材料,利用微卫星(SSR)标记进行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78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50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谱带清晰的引物,共检测到175个等位位点,其中122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达70.52%;每对SSR引物扩增出的等位位点数为2~7个,多态性信息量变化范围为0.6753~0.8412,平均为0.823。此外,利用14对引物可将46份材料完全区分开。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77处,所有供试材料聚为一类,在相似系数0.80处,仍有76%的材料聚在一起。利用SSR标记构建的指纹图谱可为花生种质资源管理及育种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SSR标记对中国柚类资源及近缘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122份我国柚(CitrusgrandisOsbesk)类资源及近缘种遗传多样性。31对SSR引物从供试材料中检测出335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个位点可检测到9.85个等位基因。位点多态信息量(PIC)变幅为0.1939!0.9073,平均为0.7085。用UPGMA方法将122份材料分成7个组群,110个柚类品种在相似系数0.712,可细分成18个亚组,主要由沙田柚品种群、文旦柚品种群及庞大的杂种柚品种群组成。  相似文献   

5.
玉米诱变系的SSR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覃鸿妮  蔡一林  杨春蓉  王国强 《核农学报》2008,22(6):750-755,765
从97对SSR引物中筛选出52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对基础材料玉米自交系"082"及其48个诱变系进行检测,共检测到170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2~6个等位基因,平均为3.27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于0.039~0.715之间,平均为0.327;49个材料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377~1.000,平均为0.823。UPGMA聚类分析将49个材料分成6类,表明材料间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差异。这些遗传变异与材料的品质性状、农艺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节水抗旱稻品种的多样性,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份节水抗旱稻和2份普通水稻品种进行DNA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4对引物共扩增出96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到4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可以检测到2~6个等位基因。引物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变化范围为0.36~0.75,平均值为0.58。指纹图谱显示至少可以利用RM71、RM72、RM336、RM337、RM1195和RM5414这6个核心标记的不同组合鉴别区分26份供试材料。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6份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4~0.98,在遗传相似系数0.65处可以将供试材料分为籼、粳两类,较好地反映了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本研究结果为节水抗旱稻新品种保护、真伪鉴定及亲本选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摘要:本文以两个甜瓜杂交一代品种“东方蜜1号”、“东方蜜2号”及其亲本和若干同母异父的杂交组合为实验材料,利用SSR标记对甜瓜杂交种纯度快速鉴定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SR标记在甜瓜杂交种及亲本间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利用筛选出的SSR引物能够快速准确的区分出杂交种中混杂的母本自交系种子,对3批杂交种纯度的快速鉴定结果与大田鉴定结果一致。但是,利用筛选出的单一SSR引物不能完全区分开杂交种和与其同母异父的供试杂交组合,而用不同的引物组合能够将杂交种与大多数供试杂交组合区分开,但对于个别与杂交种遗传背景十分接近的杂交组合仍不能区分开。  相似文献   

8.
基于SSR标记的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利用SSR标记技术对56份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筛选出的6对SSR引物共扩增40条谱带,其中多态性位点38个,多态性位点比例为95%,每对引物产生有效等位基因6.3个。各位点期望杂合度H值在0.0354~0.491,平均为0.1964;有效等位基因Ne值在1.0367~1.9648,平均值为1.2958;香农指数I值平均值为0.3256,说明了供试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利用SSR标记可将44个栽培品种区分开,但无法区分芽变和原种。根据SSR标记揭示的多态性,采用NTSYS-pc软件,以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检测的56份梨材料在相似系数0.71处可分为4组,其中中国的白梨、秋子梨和砂梨相互交错在一起,没有独自各自成组。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石蒜属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并研究SSR引物在石蒜属内的通用性,本研究对石蒜属石蒜、忽地笑、中国石蒜、长筒石蒜、换锦花、香石蒜6个种质转录组测序,检测SSR位点并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判断引物的有效性和多态性,绘制石蒜属17个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并对杂交后代的真实性进行早期检测。结果表明,共获得404 481条Unigenes,利用数据库进行同源比对和功能注释,并对Unigene进行SSR位点挖掘和分析,共检测到59 612个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重复>二核苷酸重复>三核苷酸重复,分别占SSR总数的62.88%、20.06%和14.66%,四核苷酸及以上重复单元相对较少。选取并合成8对荧光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发现,8对荧光引物共检测到60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数平均为7.50,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变化范围为0.148 0~0.940 8,平均值为0.593 0。利用引物扩增带型组合法构建了石蒜属17个种资源的指纹图谱,其中引物QZ209可区分所有供试材料,并可用于杂交后代鉴定。本研究开发的SSR标记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在石蒜属植物的资源多样性分析、杂交种鉴定及遗传图谱的构建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与玉米株高穗位高相关的SSR标记,对138份吉林省玉米育种的骨干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通过UPGMA方法对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对3个旅大红骨改良系的遗传组成进行解析,旨在为亲本选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扩增带型稳定的20对株高穗位高相关的SSR引物,检测出114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2~1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5.7个。每对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异范围为0.028~0.78,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17,几大类群的多态性信息含量的顺序为旅大红骨类群(0.47)Lancaster类群(0.42)塘四平头类群(0.41)reid类群(0.35)。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玉米可划分为2个大群,4个亚群,其中lancaster类群与其他类群亲缘关系较远。此外,3个旅大红骨改良系遗传解析的结果证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数量性状遗传改良上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为玉米株型改良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79对SSR引物对黄淮麦区129份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9对引物共检测到335个等位变异,每个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目2~8个,平均4.240个,变异最大的位点主要位于B组染色体上。79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010.015~0.820之间,平均0.498。种质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253~0.909之间,平均0.492。聚类分析把这些种质45674大类和7个亚类。聚类结果与地域并不吻合,但能较好地反映出亲本的特性和其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79对SSR引物对黄淮麦区129份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79对引物共检测到335个等位变异,每个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目2~8个,平均4.240个,变异最大的位点主要位于B组染色体上。79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015~0.820之间,平均0.498。种质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253~0.909之间,平均0.492。聚类分析把这些种质资源分为4大类和7个亚类。聚类结果与地域并不吻合,但能较好地反映出亲本的特性和其间的亲缘关系。关键词: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SR标记;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合成引物成本,加快杂交玉米品种鉴定进程,筛选适用于云南玉米杂交种SSR标记鉴定的核心引物。本研究用玉米SSR标记鉴定规程中推荐的40对SSR引物对12个杂交玉米品种DNA进行扩增,筛选出多态性高、扩增效果好、稳定性好的20对引物,推荐其作为云南玉米杂交种特异性鉴定的核心引物。并用筛选的核心引物对云南220个杂交玉米材料进行多样性分析及评价。筛选的20对SSR引物在12个杂交玉米品种中共检测到21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10.80个。20对SSR核心引物在220个杂交玉米材料中共检测到23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11.80个;平均有效等位变异为3.158 8;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信息指数为3.028 2。聚类分析表明,220个杂交玉米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62~0.95。以0.62为阈值可将220个杂交玉米材料划分为两大类群,第Ⅰ类群包括10个玉米材料,占4.5%;第Ⅱ类群包括210个玉米材料,占95.5%。本研究筛选的20对SSR引物多态性高、扩增效果好、稳定性好,可作为云南玉米杂交种特异性鉴定的核心引物。  相似文献   

14.
我国部分冬小麦新品种(系)SSR标记遗传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研究利用53对SSR引物对全田1999-2000年北方冬麦区及黄淮冬麦区观察圃中选出的48个新品种(系)进行遗传差异研究,共检测出58个SSR位点上的36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有6.33个等位变异,其中B组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最多,这表明B基因组化更快,分化更大。48个品种(系)在全基因组及A、B、D基因组聚类结果表明这些品种的相似系数聚类的范围较小,为0.75-0.98。全基因组聚类结果与品种的系谱来源及育成地区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冬小麦品种的种质基础相对较狭窄。加强不同来源种质的利用和特异亲本类型的培育对我国冬小麦遗传改良非常重要,利用5个多态性高的SSR标记就可以将这48个小麦新品种(系)区分开,每个品种(系)都有各自独特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K169及其与大刍草(Zea mexicana schard)远缘杂交而成的5个选系为研究材料,对它们进行核型和SSR分析,以期从细胞学和分子水平的角度为玉米远缘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个远缘选系和轮回亲本K169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但在核型结构上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自交系K169和远缘选系1191在第6染色体的短臂上有随体,1183和1189在第8染色体的短臂上有随体,1193和1195未发现带随体的染色体;选系1183、1193和1195的染色体长度比(最长/最短)与K169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选系1183和1195的核型类型与K169不一致。96对SSR引物在5个选系和轮回亲本K169中共检测出27个多态性位点,位点多态信息量(PIC)的平均值为0.724;基因型多样性(H′)的平均值为1.400,它们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为0.5791。综合分析表明,这些选系与其轮回亲本K169之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是一批新的玉米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玉米自交系48-2和R08辐照后代M_3株系遗传变异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玉米自交系辐射诱变后代的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促进突变体的高效选择和利用,本研究用3种剂量梯度的60Coγ射线对玉米自交系48-2和R08的种子进行辐射诱变处理,用32个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对48-2和R08及其辐射诱变后代M3株系等103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48-2和R08 M3株系位点多态信息量(...  相似文献   

17.
For adding the hulless barley resources of Shangri-la region to the global barley resource library, a basic work was done by us to assess their genetic diversity of this region.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60 hulless barley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ree counties in Shangri-la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 were studied using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and AFLP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markers. A total of 70 alleles were detected for 19 pairs of SSR primers, and 525 band containing 464 polymorphic bands were revealed for 5 pairs of AFLP primers. The value of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ranged from 0.03 to 0.86 for SSR primers. The total numbers of alleles were 51, 55, 43 in three populations and the polymorphic bands were 188, 205 and 141. The genetic distances and genetic identity among the three populations showed their close relationship. The gene diversity among populations relative to the total population diversity (Gst) was 0.13 for SSR markers and 0.02 for AFLP markers and indicated that just 13 and 2% variations were among populations, respectively. The UPGMA clust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ll of the samples grouped randomly rather than clustered into distinct groups corresponding to their populations, row types and spring/fall types. We concluded that there was high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population of Shangri-la reg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diversity was related to complex environment and inhabitants’ traditional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