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nfection canine hepatitis virus,IC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蓝眼病”。发病范围广,主要侵害1岁以内的幼犬,常导致急性坏死性传染性肝炎,在临床上常与犬瘟热混合感染,以体温升高、黄疸、贫血和角膜混浊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对犬危害严重,给各国养犬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正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I型(CAV-1)引起的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以急性坏死性肝炎和眼睛疾患为特点。主要侵害1岁以内的犬,死亡率达25%~40%。初期往往表现为轻微腹泻、呕吐等症状,常被饲养者忽视,或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现将接诊的一例犬传染性肝炎病例报道如下,以资参考。1发病情况2015年5月9日一养犬户来就诊。该户共养殖短毛山东细犬18只,其中成年犬6只,幼犬12只。  相似文献   

3.
犬传染性肝炎是犬多发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从发病率看仅次于犬瘟热,成年犬患病后早 期及时治疗,一般可获得治愈。但幼犬体小、免疫力弱,特别是本病病毒不仅侵害肝脏,呈广泛性肝细胞坏死和出血,同时多伴发急性病毒性肠胃炎,引起较重剧的呕吐、腹泻、脱水,易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因此,幼犬死亡率高。本病是危害犬生命的三大传染病(犬瘟热、细小病毒病、传染性肝炎)之一。因肝脏是生命的重要器官,参与物质(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酶、水和电解质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肝炎(ICH)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腺病毒I型)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马鞍型高热,严重血凝不良,肝脏受损,角膜混浊等为主要特征.本病多发生于1岁以内的幼犬,对犬危害严重,给养犬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自2002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4 000余病例中,患犬传染性肝炎的有93例(占发病总数的2.3%),治愈78例,有效率为83.8%.  相似文献   

5.
犬细小病毒与犬传染性肝炎都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不分任何年龄、性别、品种,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多在3-10月发病,常见一岁内的狗,刚离乳的幼犬,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成年犬发病率较低,死亡率也低.  相似文献   

6.
犬传染性肝炎是犬的常见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不分季节、性别、品种均可发病,各种年龄的犬均易感,但尤以冬季和1岁内幼犬多发,在临床上常与犬瘟热混合感染,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危害养犬业较为严重的五大传染病之一。文章以一起藏獒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治为研究对象,采用注射犬传染性肝炎高免血清、抗病毒、保肝利胆、纠正酸碱平衡和防止脱水等对症疗法来控制病程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病毒1型引起的幼犬高发疾病。临床表现以黄尿,黄疸,贫血,角膜混浊(蓝眼病),体温升高为特征。传染性肝炎的发生不分季节、性别、年龄,虽然各种年龄的犬都可发生,但幼犬发病较多,病情严重,死亡率也高。但注意并非所有的病犬角膜均变蓝。本病与犬瘟热不同,一般不能以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传染性肝  相似文献   

8.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症传染病,该病是一种常见的犬家族病症,主要感染高发病率的幼犬。本文探讨了犬传染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和预防措施,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犬传染性肝炎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犬传染性肝炎是犬类特有的疾病,是由犬的腺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可感染各种品种和各种年龄犬,但以幼犬感染率较高,死亡率也高。该病缺乏特异性治疗措施,只能采取对症疗法,现将我们治疗的一例病犬情况报告如下。 1994年10月19日,我市王某将2只犬(一活、一死)送到我站求治。主诉二只犬在1994年8月份从英国带回,发病前未注射过疫苗,也没发生过任何疾病。  相似文献   

10.
<正>犬传染性肝炎是由腺病毒Ⅰ型(CAV1)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嗜睡、呕吐、出血性腹泻、腹痛、癍点状出血和呼吸急迫等,偶尔伴有黄疸和角膜水肿(蓝眼症)为特征~([1])。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犬不分品种、年龄和性别,可以全年发生,但以离乳至1岁以内的幼犬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最高,对养犬业和实验犬的  相似文献   

11.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以肝脏病变、胞肉包涵体为主症的传染病。本病分布广,无季节性,不分品种、性别、年龄的犬都具有易感性,尤以断乳后至未满1周岁的幼犬感染率、死亡率为高。 1、临床症状 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40~41℃呈鞍型热型)、厌食,心跳、呼吸加快,呕吐、出血  相似文献   

12.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犬腺病毒有Ⅰ型和Ⅱ型两种可致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犬Ⅰ型腺病毒引起的犬传染性肝炎,常发于1岁内幼犬,死亡率较高。Ⅱ型腺病毒常引起犬的呼吸道疾病。笔者在多年的门诊工作中收治大量病例,现将该病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犬传染性肝炎是是由犬I型腺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败血性的传染病。临床常以肝脏受损、循环障碍及呼吸困难和腹泻为特征。各种年龄的犬均可发病,但3~6月龄幼犬发病率较高,发病后死亡率亦高,能耐过72小时的,多能治愈或自行康复,成年犬一般经过4~10天后多能康复。  相似文献   

14.
正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I型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黄疸、贫血、角膜混浊、体温升高为特征,部分犬的角膜变蓝,又称"蓝眼病"。主要侵害1岁以内的幼犬,常引起急性坏死性肝炎,在临床上常与犬瘟热混合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严重。本病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犬病。我们通过中西结合,使犬的传染性肝炎症状得到改善和肝功能恢复快,因此在兽医临床上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犬细小病毒与传染性肝炎混合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细小病毒与犬传染性肝炎都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无年龄、性别、品种季节性之分,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发生于3-10月,常见一岁犬刚离乳的幼犬,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成年犬发病率较低,死亡率也低。犬细小病毒在临床上以呕吐、腹泻、血便呈番茄汁样,有特殊的腥味,为典型特征,而犬传染性肝炎,在临床上以角膜混浊一过性蓝眼,多为单侧性,偶尔出现双侧性为典型特征。这两种病常见单独发病病例多,混合感染少见倒目前为止仅发现两例。 病例1 2001年5月30日,霍尔果斯口岸边防某部训犬员小李牵来一条品种黑背、9月龄、体…  相似文献   

16.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所引起犬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犬均可发病,但3~6月龄的幼犬发病率较高,发病后死亡率也高,能耐过72小时的,多能治愈或自行康复,成年犬一般经过4~10天后多能康复。1流行病学本病除了感染犬和狐狸,也可感染黑熊、狼等动  相似文献   

17.
中西结合治疗犬传染性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I型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肝小叶中心坏死、肝实质细胞和皮质细胞核内出现包涵体以及出血为特征.笔者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从1996年至今共诊治犬传染性肝炎128例,治愈116例,治愈率为90%.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病不分品种、性别、年龄均可感染,断奶幼犬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大多数成年犬呈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犬传染性肝炎(ICHV)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幼犬,特别是小型犬。临床症状以病犬口腔黏膜及齿龈明显充血或淤血点、右腹肝区触痛、恢复期一过性角膜浑浊(偶见双侧性角膜浑浊)为特征。血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凝血时间延长,血沉加快等。1996年以来,笔者将临床诊断为ICHV的50头病犬作试验用犬,用病毒灵联合清开灵注射液作试验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996年7月至2002年经临床诊断为犬传染性肝炎的病犬,包括狼犬12只、宠物犬30只、家犬8只,共计50只作试验组,…  相似文献   

19.
犬传染性肝炎(ICH)是由犬腺病毒1型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岁以内的幼犬,常引起急性坏死性肝炎。在临床上以体温升高、黄疸、贫血和角膜混浊为特征,且常与犬瘟热混合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严重。本病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犬病。对犬危害严重,给养犬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下面简要综述该病的一些基本特点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犬传染性肝炎是传染性肝炎病毒I型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黄疸、贫血,肝区触痛和角膜混浊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的犬都可发病,但以一岁以内的幼犬多发,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