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生往往造成羊群大批死亡、损失惨重,危害性极大,所以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绵羊急性传染病。该病以急死,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近几年,此起彼伏,绵延不断的疫情困扰着养羊业的发展,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羊肠毒血症是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羊肠毒血症的发病与羊只健康状况、饲养管理、气温变化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本病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又称"软肾病",是危害藏羊养殖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由于本病发病突然、病死率高,不易治疗,常常给养羊户带来严重损失。2011年9月,同德县唐古镇某牧户饲养的藏系绵羊突然发病并发生死亡,根据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羊肠毒血症。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羊"猝死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016年4月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一绵羊养殖场持续发生羊只猝死情况,经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动物致病性试验,确诊本次绵羊猝死是羊肠毒血症所致。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程短,死亡率高,以散发为主。该病重在早发现,早诊断,早免疫。  相似文献   

5.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由于病死羊只常有肾脏软化现象,故又称“软肾病”。本病在临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  相似文献   

6.
羊肠毒血症是山羊、绵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羊感染后,在肠道内繁殖大量病菌,产生大量毒素,引起腹部臌胀.羊肠毒血症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死后肾脏变软、充血,所以又叫软肾病、类快疫.笔者对近期遇到的一例疑似羊肠毒血症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羊肠毒血症是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急剧繁殖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羊肠毒血症虽然是三类动物疫病,但由于其突然死亡性,令人猝不及防。所以重点是做好预防工作。预防要从饲养管理、疫苗注射、中兽医防治等多方面入手,综合多种方法,把该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8.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对绵羊尤其是哺乳和育成羔羊危害性较大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病羊发病突然,死亡率高.本文首先分析了D型产气荚膜梭菌病原特点,然后对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特点、病羊发病症状和解剖特点进行概述,并从临床鉴别和实验室方法概述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方法,最后提出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期为羊场羊肠毒血症的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羊肠毒血症是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引发的绵羊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急死亡快,因死后肾脏多见软化,又称软肾病。1流行特点羊肠毒血症的病原体为D型魏氏梭菌,该病菌在羊肠道内非常常见,当羊处于应激条件下病菌就能快速、大量的繁殖,导致羊出现分泌机能失调或者肠胃运动障碍问题,引起羊肠毒血症发作。从羊肠毒血症的临床病例发病情况来看,此病虽然没有较高的发病率,却有极高的死亡率,传播感染具有地方流行性特点,常见于绵羊养殖过程中,其中过于肥胖绵羊和1岁龄左右绵羊是高发群体,发病时间农区多集中在秋收以及夏收时节,牧区多集中在春末直到秋季这段时间。此外长期放牧于低洼地区、气候的突然变化、雨季的到来都有可能成为诱发羊肠毒血症疾病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羊肠毒血症又叫软肾病或过食症,主要发生于绵羊的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典型病变是肾脏松软,像脑髓那样,小肠粘膜急性出血、充血,故也有"血肠子病"之称.  相似文献   

11.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绵羊多发,近年来山羊发病呈增多趋势。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由于病死羊只常有肾脏软化现象,故又称"软肾病"。该病发病突然且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2.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主要引起绵羊发生的一种急性毒血性传染病。该病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故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山羊较为少见。此病发病率低而死亡率高,呈地方性流行,是危害养羊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2013年5月13日,承德市某养殖户养殖的绵羊出现急性死亡现象,经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病原分离培养、动物致病性实验、生化试验,确诊为羊肠毒血症,现将其综合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羊肠毒血症常称“软肾病”、“类快疫”,由产气荚膜杆菌D型引起的绵羊和山羊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病程短、突然搐搦死亡。一侧或两侧肾常软化,有的软化如泥。羊肠毒血症多呈散发、零星发生或地方流行性。雨量多,牧草生长旺盛,与发病有关,发病羊绝大多数是膘肥体壮的一岁绵羊羔,也有少数山羊发病。  相似文献   

14.
<正>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主要引起绵羊发生的一种急性毒血性传染病。该病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故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山羊较为少见。此病发病率低而死亡率高,呈地方性流行,是危害养羊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2013年5月13日,承德市某养殖户养殖的绵羊出现急性死亡现象,经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病原分离培养、动物致病性实验、生化试验,确诊为羊肠毒血症,现将其综合诊  相似文献   

15.
正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微生物引起的一类急性传染病,临床常见的有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黑疫和羔羊痢疾等。1羊快疫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羊以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真胃有出血性炎症为特征。  相似文献   

16.
羊肠毒血症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而产生毒素所引起的,因此,俗称"软肾"、"过食病"等.  相似文献   

17.
羊肠毒血症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而产生毒素所引起的,因此,俗称“软肾”、“过食病”等。  相似文献   

18.
羊肠毒血症又叫软肾病或过食症,主要发生于绵羊的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典型病变是肾脏松软,像脑髓那样,小肠粘膜急性出血、充血,故也有“血肠子病”之称。  相似文献   

19.
绵羊肠毒血症的治疗张双印刘淑芷(河北省安平县畜牧局,052660)羊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我县1994年不完全统计,在发病的75群绵羊(1560只)中,发病、死亡绵羊136只,发病、死亡率为8.7%,有的达20%以上。1995年3~4月...  相似文献   

20.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由于病死羊只常有肾脏软化现象,故又称"软肾病"。本病在临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故临床也称"类快疫"。由于本病发病突然、病死率高,且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