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春季是牛口蹄疫的多发季节,所以春季抓好牛口蹄疫的防治尤显重要。口蹄疫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幼牛死亡率较高,其他则较低。病牛和潜伏期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牛的水疱液、乳汁、尿液、口涎、泪液和粪便中均含有病毒。该病入侵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本病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风和鸟类也是远距离传播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导致牛出现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出现水泡和溃烂症状的疾病。此病发病范围广,且传染性极强,一旦发生,将迅速传播,造成大规模的流行,不易控制且不易消灭,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1牛口蹄疫的症状牛感染口蹄疫后,潜伏期一般为2-4天,有些时间长的可达1周。病牛发病时,体温升高,可达40-41℃,此外,也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病牛发病初期,出现吸吮声,1-2天后,牛的唇内  相似文献   

3.
牛口蹄疫属于常见的牛传染病,其传播速度较快,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因此养殖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牛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探讨.1牛口蹄疫的诊断口蹄疫发病前潜伏期最短是7d左右,最长为4周.牛口蹄出现明显症状后,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降低以及体温上升等症状,病牛体温会达到40~41℃.牛口蹄疫在发病的不同时期可能会出现不同症状,初期时会产生吸吮声,15d左右会会在于病牛头部如脸颊、嘴唇内侧以及舌面等部位观察到较为明显的水疱.  相似文献   

4.
<正>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会在牛群中快速蔓延,可通过牛的尿液、泪液等途径进行传播。牛口蹄疫有一定的潜伏期,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就会加快病毒的传播,影响到整个牛群的健康。1临床症状1.1外部症状口蹄疫病牛有十分明显的外部症状,凭借肉眼就能够直接观察出来。牛口蹄疫潜伏期在3~7d不等,病牛体表温度会迅速升高,在唇间、舌头以及牛蹄等部位会出现明显的水泡,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溃烂。应及时治疗,防治病情的恶化。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是一种主要危害偶蹄动物的传染病,据统计牛的口蹄疫发病率最高,羊和猪等动物次之.牛口蹄疫一旦发病,将对牛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病牛死亡,且发病期间牛肉、牛奶均不可用,所以牛的养殖效益会严重受损,为此我们必须要做好牛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工作.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主要对牛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能对牛的养殖提供参考和指导,保障牛的健康、安全,确保牛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6.
牛口蹄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严重影响牛群的生长发育。由于牛口蹄疫属于烈性传染性疾病,发病后极易导致大规模的传播扩散,为减少损失,应对病牛进行扑杀处理。同时,为降低牛口蹄疫发病率,积极做好综合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牛口蹄疫的综合防控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传染速度快、潜伏期短的特点,该病发生率较高,其诊断存在一定难度。近年来牛口蹄疫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基于此,养牛场应针对牛口蹄疫积极开展防治工作。1流行病学牛口蹄疫的传播与流行速度较快,通常会大面积感染,且会在极短时间内发病,严重威胁养牛业的发展。病牛以及治愈后携带毒牛是此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可  相似文献   

8.
正牛口蹄疫是一种典型的传染病,口蹄疫病毒是诱发因素,且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一旦感染便难以控制,严重影响了牛的健康,其死亡率高达50%。怎样有效预防牛口蹄疫,是养殖业重点研究课题。1牛口蹄疫的表现牛口蹄疫病毒可经病死尸体、粪便、乳汁、唾液、水源、饲养工具等途径传播,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呼吸道也是比较常见的传播途径。牛是口蹄疫高发动物,尤以冬春季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辽宁阜新地区春季集中免疫期间猪、牛、羊口蹄疫免疫抗体采用ELISA法进行监测,同时对猪、牛、羊进行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单抗阻断ELISA检测和口蹄疫病毒荧光RT-PCR检测,将免疫抗体监测与病毒检测结果进行综合系统分析,有效评估该地区口蹄疫预防免疫效果和感染带毒情况,及时掌握口蹄疫防控工作情况,做出风险评估,进行风险交流,发挥预警预报作用。结果表明,在口蹄疫春季集中免疫后,阜新地区猪、牛、羊O型口蹄疫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6.97%,牛、羊亚洲Ⅰ型口蹄疫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6.74%,奶牛A型口蹄疫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5.62%,均超过了国家农业农村部对重大动物疫病评价的总体要求(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要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牛口蹄疫属于口蹄疫病毒感染后导致的急热性传染疾病。牛口蹄疫一般发生在春季,必须提前进行有效的预防,从而降低发病几率。牛口蹄疫的危害较大,对养殖户可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充分了解此病的诊断与防治对策。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牛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奶牛几种重大疫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牛等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牛的临床特征性症状为口腔黏膜、鼻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流涎,跛行,病程急,传播快,产奶量降低,病乳废弃,损失巨大,而且还可感染人,倍受世界各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1春季牛病特点近两年牛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沙门氏菌病、冠状病毒病、大肠杆菌病以及口蹄疫等都是最常见的牛病,不同区域,牛病类型也各有不同,其中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等疾病最为严重。传染性鼻气管炎表现为呼吸困难,母牛生殖器官坏死,小牛呈脑膜炎反应,怀孕母牛容易流产。该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极易成为隐性感染,为此,在生产期间,需高度重视。1.1牛口蹄疫牛口蹄疫是一种传染病,其病因是口蹄疫病毒感染,牛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病是牛养殖中常见的牲畜疾病,而春季是牛口蹄疫病高发的季节。牛群中蔓延口蹄疫病会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口蹄疫病的传染性非常强,不仅会危害牛群,还可能蔓延至猪、羊等牲畜甚至家禽。所以探究口蹄疫病的特点非常重要,养殖户要及时的发现牛群患病特征,并采取医治措施,做好日常的防控工作。本文从牛口蹄疫病的病症特点进行研究,提出了几点防控口蹄疫病的措施,旨在为养殖者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4.
《动物保健》2006,(1):18-18
农业部2005年12月30日发布.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发生亚洲1型口蹄疫疫情。目前.山东省兽医部门已在疫点销毁病牛和同群牛91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牧业通讯》2004,(9):20-20
消息:此间媒体4月19日报道说,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黑龙江省接壤的阿穆尔州一处农庄日前发现有87头牛被感染口蹄疫。目前该州正采取措施,全力防止口蹄疫疫情传播,其中包括将这87头病牛及另外940头可能感染口蹄疫的牛全部宰杀等。据报道,早在4月4日该农庄的牛就被发现有口蹄疫症状,但是直到4月15日才有正式的实验结果证实是口蹄疫。之后,发现口蹄疫疫情的农庄立即被隔离,而该农庄所处的区及另外5个邻近区也被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由于口蹄疫病毒的潜伏期为21天,只有在宰杀感染口蹄疫的病牛后3周内未发现新的病例,紧急状态才将被取消。据该州负…  相似文献   

16.
1口蹄疫 预防本病应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保持牛床、牛舍的清洁卫生,定期用2%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液对全场和用具进行消毒。加强检疫,不从疫区引购牛,严格与猪群、羊群隔离,处于疫区或受威胁地区的牛群应根据需要接种口蹄疫疫苗。发现口蹄疫的牛场应迅速将疫情上报有关单位,并按照及早发现,快速扑灭,严格封锁,减少损失的原则进行处理。病牛及同群牛应隔离急宰,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牛口蹄疫是发生于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春季。发病症状较多,如发病突然、传播速度快,毛少部位出现水疱溃疡等,所以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从牛口蹄疫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预防、治疗方法、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彭阳县牛羊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水平,收集彭阳县2016—2019年的牛羊抗体春秋集中监测数据和2020年春季牛羊抗体监测数据,进行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描述。结果显示:2016春季牛O型和A型口蹄疫及羊小反刍兽疫抗体水平,2018年春季牛羊O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水平及2019年春季羊小反刍兽疫抗体水平较低,其他时间集中监测的抗体水平均超过70%;近5年来彭阳县牛口蹄疫抗体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羊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水平基本保持平稳;O型口蹄疫抗体水平整体上高于A型(P<0.001);牛规模场和牛散养户间的口蹄疫抗体水平没有差异(P>0.050),而羊规模场和羊散养户间的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抗体水平差异显著(P<0.010)。结果表明,彭阳县牛羊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整体较好,但仍有部分期间的免疫效果较差。建议加强对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机构的监管,持续做好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免疫技术培训,逐步提高牛羊规模化养殖水平。本研究掌握了彭阳县近5年来的牛羊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的免疫状况,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工作重点,为该地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春天,墨玉县开展全年第一轮口蹄疫疫苗免疫注射工作,某乡镇兽医站的防疫员对某户农民家的两头成年奶牛进行了口蹄疫免疫,第3d,畜主前来反映:其中一头奶牛注射疫苗以后,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厌食,反刍停止,乡镇兽医站认为是疫苗反应,对病牛注射了地塞米松,隔了一天,畜主又来反映:牛病情更加严重,发热,40~42℃,震颤,摇头,精神沉郁和虚弱,肢体麻痹,步态不稳,乡镇兽医青霉素、链霉素大剂量注射,连续3d,基本无效,病牛在口蹄疫疫苗免疫注射后的第8d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在畜牧行业中,口蹄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疾病,在猪、牛、羊等动物中较为多发,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春季,所以,春季做好口蹄疫防范工作非常必要。口蹄疫的主要特点是较短的时间内快速传播并造成大范围的传染,发病之后的危害较大,幼猪患疾病后会大面积死亡。因此,必须重视。为了防止更多的猪感染口蹄疫,必须制定出一套适合的、有效的疾病防疫对策,减少口蹄疫的各种危害,保障养殖人员的利益。1猪口蹄疫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