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在猪场中,圆环病毒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较为普遍,其高感染性与高致病性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某养猪场发生的一起猪圆环病毒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经过综合防治,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诊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们现在知道高热病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多病原、多病因的一类疾病。其原发病原有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流感病毒等,继发病原有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放线杆菌、链球菌及附红细胞体等,其他如运输、高温等应激条件及诱  相似文献   

3.
猪副嗜血杆菌和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猪场普遍存在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PRRS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这两种病的存在导致猪群免疫功能下降,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当猪场发生副猪嗜血杆菌与病毒和其他细菌等病混合感染时,患猪死亡率升高,造成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某大型猪场副猪嗜血杆菌和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发生和控制情况作一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猪场的迅速崛起,很多中小型猪场的生物安全和管理不到位,疫苗的滥用,免疫程序不科学等原因,导致有些疾病在猪场泛滥,久治不愈。猪圆环病毒、支原体、蓝耳病、副猪嗜血杆菌等疾病对猪场危害较大。其中副猪嗜血杆菌这种细菌会作为继发的病原伴随其他主要病原混合感染,常继发于圆环病毒、地方性猪肺炎等。  相似文献   

5.
我们现在知道“高热病”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多病原、多病因的一类疾病。其原发病原有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I菏毒、流感病毒等,继发病原有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放线杆菌、链球菌及附红细胞体等,其他如运输、高温等应激条件及诱因也不容忽视。虽然每个地区、每个猪场病原、病因不尽相同,但高死亡率是大家最不愿面对的现实,本文对高死亡率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策略,与广大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内源性继发感染的疾病,可以从健康猪的鼻腔、气管、扁桃体中分离到,已成为猪的上呼吸道具有潜在致病性的常在菌。从2006年发生高热病以来,副猪嗜血杆菌的继发对猪群的危害日益突出,因加重发病猪群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而导致仔猪严重的死淘率及降低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成为造成猪场严重经济损失的重要继发病原之一。其流行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霉菌毒素、副猪嗜血杆菌强株出现、胎龄结构年轻化、不当管理、环境恶化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等,尤其这两年导致严重免疫抑制的高致病性蓝耳病(PRRS)、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等的流行,造成猪群健康程度严重下降而使副猪嗜血杆菌继发流行,并呈慢性和急性发作,危害日渐严重,成为目前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7.
我们现在知道“高热病”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多病原、多病因的一类疾病。其原发病原有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流感病毒等,继发病原有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放线杆菌、链球菌及附红细胞体等,其他如运输、高温等等应激条件及诱因也不容忽视。虽然每个地区、每个猪场病原、病因不尽相同,但高死亡率是大家最不愿面对的现实,本文对高死亡率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策略与广大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8.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东军 《中国猪业》2009,4(6):42-44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一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支原体病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猪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猪场时常出现一种以发生胸膜肺炎和关节炎及高死亡率为特征,严重危害仔猪的传染病,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经临床特征、剖检变化、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等综合分析,确诊该传染病主要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所引起。同时发现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特点、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这种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再加上大部分猪场的另1个免疫抑制性病菌一支原体的继发,使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在技术服务中我们发现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生长舍,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较大甚至是巨大损失。下面谈谈本人对此病的认识和控制方法,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再加上大部分猪场的另一免疫抑制性疾病———支原体病的“助纣为虐”,使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在技术服务中我们发现猪副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生长舍中,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下面谈谈对此病的认识和控制方法,供各位同仁参考。1猪副嗜血杆菌病的一些主要特性1.1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革拉瑟氏病。副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猪场普遍存在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PRRS蓝耳病)和猪圆环-II病毒病,这两种病可导致猪群免疫功能下降,使猪副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该病在临床上常常以继发感染的形式出现,多继发于猪蓝耳病、猪瘟、猪流感、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此外,  相似文献   

12.
苏建骋 《兽医导刊》2017,(22):155-156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猪场的迅速崛起,部分中小型猪场的生物安全和管理不到位,疫苗使用不合理,免疫程序不科学等原因,导致有些疾病在猪场泛滥,久治不愈.猪圆环病毒2型、支原体、蓝耳病、副猪嗜血杆菌等疾病对猪场危害较大.其中副猪嗜血杆菌这种细菌会作为继发的病原伴随其他主要病原混合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常被认为随机入侵的次要病原,是典型的"机会主义"病原.近年来,继发于圆环病毒的比例越来越大,从患圆环病毒的猪中分离出副猪嗜血杆菌的比率越来越高,这与圆环病毒的日趋流行有关,也与病毒性肺炎的日趋流行有关.副猪嗜血杆菌与圆环病毒混合感染造成的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高密度的饲养使得副猪嗜血杆菌病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尤其在模化猪场发生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后免疫功能下降时,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更高。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1~2周龄前的仔猪  相似文献   

14.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又称格拉瑟氏病,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是主要危害4~8周龄仔猪的传染病。特别是规模化猪场在受到蓝耳病、圆环病等侵袭之后,猪只机体免疫机能下降,副猪嗜血杆菌伺机侵入,造成猪群发病,导致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猪圆环病毒病、猪蓝耳病毒病等对猪群不同程度地侵袭,再加上部分猪场的另一免疫抑制性疾病——支原体病,使猪群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副猪嗜血杆菌病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产房和断奶前后、  相似文献   

16.
魏智徽 《中国猪业》2010,5(6):22-24
<正>猪高热性疾病对我国养猪行业造成的损失重大。从已发表的报告可以看出,高热病由多病因造成,猪瘟、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高致病性蓝耳病是主要的原发性因素,此外,圆环病毒、霉菌毒素作用也不可忽视。猪场或区域制订防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使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混合感染现象普遍,而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育成舍,使猪群的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8.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又名革拉泽氏病。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常与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一起并发或继发引起断奶前后及保育仔猪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和关节肿胀。  相似文献   

19.
猪蓝耳病疫苗预防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历了2006年猪蓝耳病(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全国性严重大流行后,人们认识到蓝耳病是我国猪病的罪魁祸首.高致病性蓝耳病不仅本身引起猪大批死亡,而且还可引起猪瘟、猪圆环病毒病和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等严重猪病的继发感染,从而大幅提高死亡率.因此,能否搞好猪(特别是保育猪)蓝耳病的防控成为养猪成败的关键.本文仅就该病的疫苗预防谈一些看法,参与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20.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性疾病。近几年来,猪副嗜血杆菌病成为严重危害猪场的细菌性疾病之一.特别是在受到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感染之后,猪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易暴发猪副嗜血杆菌病,使病情更加复杂,病症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