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为活动干扰是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影响较大的因子之一,其变化趋势能够准确反映保护区管理成效。本文通过长青自然保护区人为活动干扰变化趋势分析,探讨近年来长青自然保护区资源管护工作成效与不足,探析今后一段时期内可行的保护理念与措施,促进长青保护区资源管护显现更好成效。  相似文献   

2.
日前,长青保护区茅坪保护站工作人员在九池哨所辖区左溪河喜见20余只鸳鸯在河中嬉戏。近年来,随着长青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社区村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为干扰活动日渐减少,区内生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这是继2007年华阳保护站吊坝  相似文献   

3.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的全时性、客观性、长期劳动成本低等优点,结合长青保护区与周边社区集体林的林权清晰的特点,对入区人为活动工作的监控进行试验性初步探索,为后续的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缓解保护区基层巡护人员结构老龄化的压力,提供一条可行的资源管护途径。  相似文献   

4.
糯扎渡自然保护区地处云南省南部低纬地区热带北缘与南亚热带过渡地带,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区的建立使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但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保护区管理体制不完善、保护经费不足、对林地的蚕食、人为活动频繁、野生动物危害损失补偿低、电站建设带来的影响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健全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和保护管理、注重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研监测活动,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恢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的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资源的调查,分析保护区土壤资源现状,探讨不同毛竹经营方式及人为活动对保护区土壤造成的影响,提出保护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人为活动对保护区造成的干扰会影响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为制定更为有效的保护区管理策略以减小人为活动对保护区的影响,研究使用相机陷阱调查技术,系统调查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段冬春季节人为活动情况,并引入"相对多度指数"(RAI)评估各区域人为活动的相对强度,探讨人为活动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白马雪山保护区北段冬春季节的人为活动集中于叶日、雪山垭口片区,且主要发生在春季的4月、5月份,这与保护区的气候条件以及保护区可获得资源的季节性有关。基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的洋县境内,是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7年正式行使保护管理职责。建立保护区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政府行为,但客观上限制了社区群众的活动空间和传统的资源利用方式,短期内给当地社区发展带来制约因素,导致社区与保护区的矛盾剧烈。长青保护区十分重视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积极争取WWF资助,正确选择和确定合适的项目,取得了大熊猫保护和社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自然和人为活动干扰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褐马鸡种群数量的致危因素,在加强保护区管理、禁止乱砍森林、限制人为活动、适当控制天敌等方面提出保护对策,对提高黄龙山褐马鸡保护管理水平,改善褐马鸡现有生存繁衍环境,增加褐马鸡种群数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围的森林区域对保护水源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福安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围的森林资源结构,可以更好地保护水源保护区,有效发挥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文章以福安市为例,重点介绍了水源保护地周边森林资源结构及主要生态问题,并针对如何进一步保护水源区提出若干建议与措施,为进一步发挥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保障福安市饮用水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喀斯特地区由于成土缓慢、土壤稀少、水分流失快等原因,使植物生境严酷,植被生产力低,农业经济发展受影响,社区处于贫困状态.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使喀斯特植被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社区更加贫困,陷于恶性生态怪圈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很好的保护喀斯特植被的办法,但当地社区主要依赖于森林提供生活必需品,保护区的建立对当地社区利用森林资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保护与利用这一矛盾一直难以协调.茂兰保护区通过多年的摸索,采取引入参与式理念,设置社区发展项目、帮助社区提高生产技能、发展替代性能源、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接待、改善社区福利和教育、挖掘社区传统文化、建立环境教育中心等方式逐步实现自然保护社区共管,总结出参与式管理是保护区管理最有效、最便捷、最能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7.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9.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沙生植物是沙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沙地基质流动性对沙生植物的生长与分布有重要影响。而沙生植物也形成了对其特殊的生态适应对策。文章从4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沙生植物的生长对沙地基质流动性响应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并分析了沙生植物的生长与沙地紧实度及相关的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互馈关系,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方向及内容,旨在为干旱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防风固沙植物种选择、合理配置、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