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根据黄土高原草场的特征、分布及其评价,对草场资源在发展畜牧业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了论述,确定了黄土高原畜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布局与措施,以及草场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顶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河下游三角洲地区的草场生态条件、主要类型和资源概况,估算了草场载畜量,提出了草场改良利用的建议,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阿拉善岭南沟流域草场资源类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岭南沟流域草场资源进行了类型划分和评价,为该地区草场建设和畜牧业生产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荒漠位于自治区西部,草场面积1.22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6940平方公里,它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额济纳河有限的水资源。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历史的和现今的各种原因造成河水逐年减少,草场灌溉面积逐年缩减,草场的退化导致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制约了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牧道供水工程及近期内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草原开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新疆天然草场面积有12亿亩,占全疆土地面积的50%,其中有效利用面积7.56亿亩,牧草种类繁多,草质优良。同时,又有八百多亿立米的水资源。有草,有水,奠定了畜牧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但是,新疆为典型的内陆干旱区,生态系统脆弱,由于水资源在季节和地区的分布上极不均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都受到水资源的影响和制约。占全区草场有效利用面积近40%  相似文献   

6.
新疆草场面积有7.6亿亩,是我国主要牧业基地之一。因此测量草场生物量和掌握其动态变化可以为合理规划、利用和改良草场以及发展畜牧业提供科学依据。测量草场生物量的方法很多。传统的方法是人工割下单位面积的草,秤其重量来估算生物量,此法繁琐费时,而且是一种破坏性的测量方法,同一块草场采样不能重复进行。非破坏性测量生物量的方法也有多种,如视觉估算法、园盘法、电容法、β衰减法和遥感测量法等。这些方法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影响遥感测量法的各种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是一种可行而又可靠的方法,尤其是利用NOAA资料测量草场生物量较陆地卫星的遥感测量更为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日益明显,但县域畜牧业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较少。文中以苏尼特右旗为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基于经营制度,划分1976-1983、1984-1990、1991-2002、2003-2008四个时序段,将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草场载畜量、肉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等作为驱动因素,分别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畜牧业产值和牲畜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作为外部环境因素,气候始终影响和限制畜牧业的发展,而在市场经济引入牧区后,市场因素对该地区畜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长期看,该旗降水减少、气温升高、干旱加剧以及各种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都必将是牧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牧区畜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阿拉善左旗资源与环境,论述了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荒漠区如何合理经营畜牧业,防止草场退化,建立饲草料基地及扩大林地面积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罗禄怡  陈绍萍 《植物检疫》1992,3(3):169-170
贵州有可供种草养畜的草场资源面积6430万亩。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草山草坡资源,建立以草食性牲畜为主的畜牧业商品生产基地,摸索南方草山草坡利用与  相似文献   

10.
关于西北干旱地区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畜牧经济的几点想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产业部门为干旱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就畜牧业来说,虽然有大片的天然草场和大量的农手物秸秆,但由于受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作物和牧草的产量低而不稳;畜牧业的生产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部分地区的群众还滑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发展该区的经济关键是:第一要抗外向型,以输出为目标,充分发掘资源优势,瞄准省外和国内外市场;第二要正确选择头业──畜牧业,作为突破口。(1)立草为业,种草养畜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土地合理利用与绿洲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综合分析柴达木盆地土地利用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以及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就盆地土地合理开发利用与绿洲生态农业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如下见解:(1)立足盆地农业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型绿洲生态农业和市场农业;(2)盆地农业开发近期应以改造中低产田和恢复弃耕地为主,适度开垦宜农荒地为辅;(3)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盆地农牧业持续发展;(4)重视盆地天然草场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和保护,加快人工草场建设,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半干旱及干旱地区的草地资源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样,其主要特征是草地生产力地区间、年度间差异很大,且季节间极不平衡。当前由于利用不合理,草地退化、沙漠化严重。今后重点应以草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为主,并创造条件培育改良草地,逐步扩大人工草地的种植面积,以保畜牧业生产稳定、优质、高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G. P. ALLEN 《Weed Research》1968,8(4):309-320
Summary. Dalapon–sodium at 3.3–7.5 Ib ac/a.e. was applied in early, mid– and late July 1964 to an Agrostis/Lolium pasture for selective control of the weed grasses Agrostis stolonifera, Poa trivialis and Holcus lanatus. These specie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susceptible than Lolium perenne to dalapon at all doses regardless of the time of spraying. The most promising treatment was 33 lb/ac applied on 4th July, which increased the ground cover of L. perenne and substantially reduced Agrostis stolonifera and Poa trivialis. The total yield of herbage 12 weeks after spraying was only 50% of that from the unsprayed control, but the yield of Lolium perenne was not affected. When cut on 21st May and 5th August 1965, total yield was only slightly reduced and that of L. perenne was increased by 60–90%. The successful practical utilization of this selectivity is likely to depend largely on the spacing of the plants of L. perenne in the pasture. Simazine at 0.75 Ib/ac applied to half of each plot 3–4 weeks alter dalapon treatment had no lasting beneficial effect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ward.  相似文献   

14.
草原区沙地放牧草地合理利用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草原区沙地放牧草地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出现大面积退化和沙化现象的分析 ,探讨了沙地放牧草地合理利用的途径 ,认为对于沙地放牧草地的保护 ,重点应放在草地的合理利用方面。通过以草定畜 ,合理调整载畜量 ;建立合理的利用制度 ;发展季节畜牧业 ;调整畜群结构 ,增加良种畜比例 ;以及改良天然草地 ,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地等措施 ,达到草原区沙地草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东北部天然牧草生态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积分回归、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内蒙古东北部的天然牧草进行分区生态气候适应性综合评价。分析表明:牧草的自然生态适应性在半干旱、干旱环境中明显不如湿润、半湿润地区;对天然牧草的资源总量、生态系统进行了系统辩识;以定量、客观的方法分析和评价牧草气候资源区域分布特征,揭示出了资源的总体状况和各气候生态要素间的相互匹配情况。可为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盐池县北部地区土沙漠化综合整治规划为例,详细探讨沙化土地整治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方法。首先在综合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平衡分析法,以生态平衡理论为依据,提出编制规划的原则与治理目标,应当指出林草建设,发展牧业商品经济和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单产三项内容是土地整治的核心。并将工程治理与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在步骤上实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期实施,综合治理。以达到协调人与资源开发,改善环境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火烧对典型草原改良的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秋季火烧和春季火烧对内蒙古草原地带的羊草草原总产量优势种群羊草、大针茅以及小叶锦鸡儿数量与生长状况的影响。自1990年秋至1992秋经过两年的监测、统计与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草场的总产量受大气降水的制约,火烧前后草场的总产量基本上保持稳定,中常年景的地上生物量变化在180──200克/平方米之间。火烧对优质根茎禾草一羊草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生长季的中后期,火烧地段上羊草种群的地上生物量比未烧地段高出50──90克/平方米,提高了600──160%。火烧地段上豆科草的产量略有提高,而葱类植物的产量基本上保持稳定。火烧可以抑制大针茅、小叶锦鸡儿和菊科杂类草的生长,减少它们的数量,其中以秋季火烧最为明显。在对照群落中,大针茅的产量为30──50克/平方米,小叶锦鸡儿为20──50克/平方米,火烧之后大针茅的产量减至10──25克/平方米,减少了50──60%,小叶锦鸡儿的产量一般低于10克/平方米。火烧对草场的效应与各种植物的生活型、生长型、种群生态位(对水分和养分等资源利用情况)等特点紧密相关。火烧对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也是有关因素。综上所述,有计划的火烧可以提高草群质量和利用价值,是一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三北”防护林地区环境特点与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服务的土地资源评价体系和布局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我国毒杂草入侵可食牧草的机理,保护农业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建立二维生灭过程毒杂草入侵模型。以当地可食牧草系统受到外来毒杂草入侵为背景,建模计算生态系统中的平均生物量和平均续存时间,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截取时间截面得到当地可食牧草和入侵毒杂草的空间分布数据,再进行空间分布类型的假设检验。结果表明,阻滞作用会限制可食牧草生物量的增长,使其在达到环境容纳量时不再增长。在对可食牧草加入阻滞项后,可食牧草由之前的第8个时间点推后到第12个时间点变为聚集分布,而此时毒杂草从第8个时间点提前到第6个时间点变为聚集分布。在对毒杂草加入入侵项后,可食牧草变为聚集分布的时间由第8个时间点变为第9个时间点,而毒杂草变为聚集分布的时间提前了1个时间点,由第7个时间点变为聚集分布。因此,可食牧草的阻滞增长和毒杂草的入侵作用均会对种群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二者均推迟了可食牧草聚集的时间,同时使得毒杂草变为聚集分布的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20.
An experiment was don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spring and autumn application of asulam and dalapon,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oversown white clover (Trifolium repens L.) on the productivity of subtropical pasture dominated by carpet grass (Axonopus affinis Chase). Assessments were made of pasture yield, botanical composition, weed invasion and recolonization by pasture species during the 12-month period following herbicide application. Both herbicides decreased the yield of carpet grass and increased that of the more productive paspalum (Paspalum dilatatum Poir.) except after autumn application when the yield of paspalum was greatly reduced by dalapon. White clover became established only on plots treated with herbicide and only after autumn application. Clover yields were greatest on plots treated with dalapon. Asulam 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suitable herbicide for altering the balance between carpet grass and paspalum because dalapon initially reduced paspalum yield after autumn application and delayed recovery of total pasture. In addition, dalapon permitted greater invasion by broadleaf weeds. This work showed that herbicides have a potential role for speeding up botanical changes in unproductive carpet grass pasture and further refinement of the technique might provide a useful tool for increasing pasture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