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究南丰柑橘种质间的亲缘关系。【方法】应用SSR技术对28份南丰柑橘种质进行基因组的多态性分析。【结果】从91对引物中筛选得到13对SSR引物,可区分全部供试材料。共扩增得到6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4.92个等位基因。以遗传相似系数0.18为界,金柑属金柑单独聚为1类,柑橘属27份供试样品聚为1类。以相似系数0.59为阈值,27份柑橘属供试种质分为5个类群,其中南丰蜜橘品种群(包含小果系、大果系、桂花蒂系、早熟系)所有20份供试种质与‘蜜广’聚为一类,‘小叶广’‘火广’‘火橘’聚为一类,‘红广’‘红橘’‘本地早橘’各为一类。【结论】南丰广橘品种群中‘蜜广’与南丰蜜橘品种群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红广’与亲本南丰蜜橘和‘红橘’的亲缘关系均较远。‘小叶广’‘火广’和‘火橘’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研究广西地方柑橘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以10份外省野生和地方柑橘种质为参照,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份广西地方柑橘种质和8份姑婆山野生柑橘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2条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总条带6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62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54%。聚类结果显示28份资源可分为7个组,其中广西资源分布于6个组,姑婆山野生柑橘被聚为同一组,进而可划分为2个亚组。【结论】ISSR标记能较好地区分广西地方柑橘资源,且广西柑橘地方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浙江地方柚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其搜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3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种质鉴定图。【结果】23对引物共检测到91个等位变异位点,变异范围为2~7,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4.0个等位位点;23个SSR位点的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别为0.51、0.54和0.47。UPGMA聚类结果显示:18份供试材料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1时分成A1~A3、B1、C1和D1共6个组群,其中A1组包括‘四季柚’‘红肉四季柚’和‘佛香柚’等7份种质,A2组包括‘永嘉红心柚2号’‘青田红心柚’和‘木兰柚’3份果肉颜色为粉红色的种质,A3组包括‘处红柚’‘永嘉红心柚1号’‘古磉柚’和‘官南红柚’4份果肉颜色为红色的种质,‘官南土柚’和‘文成红心柚’自成B1和C1组,‘常山胡柚’和‘槾文柑’2个杂种柚类型聚为D1组。【结论】浙江地方柚类种质资源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AG14、CAG01、CMS-16和CMS-26 4对引物组合构建浙江地方柚类资源的种质鉴定图,可将18份柚类种质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浙江红肉柚类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其搜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11份浙江红肉柚类资源中克隆6个类胡萝卜素合成主链上的关键酶基因片段,分析所得基因片段中的SNP位点,对浙江红肉柚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精确研究。【结果】在11份供试材料中克隆到的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ζ-胡萝卜素脱氢酶(ZDS)、番茄红素β环化酶(LBCY)、番茄红素ε环化酶(LECY)、β-胡萝卜素羟化酶(BCH)的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348、521、426、429、403、459 bp,其中PSY、ZDS、LBCY、LECY、BCH的基因序列在供试材料中分别有2、12、2、1、1个单核苷酸位点发生变异,多态性频率分别为1 SNP/174 bp、1 SNP/43.3 bp、1 SNP/213 bp、1 SNP/403 bp和1 SNP/459 bp,而PDS基因序列在11份供试材料中高度保守,无核苷酸位点变异。利用Mega软件NJ聚类法对6个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11个样品聚为3大类群。‘官南红柚’‘文成红心柚’‘处红柚’‘木兰柚’亲缘关系较近,归于第一类;‘古磉柚’‘永嘉红心柚’‘青田红柚’归于第二类;‘红肉蜜柚’‘麻步文旦’‘四季柚’和‘红心四季柚’归于第三类。【结论】浙江红肉柚类资源果肉中类胡萝卜素合成主链上的关键酶基因在编码区除PDS外均存在SNP变异,其中ZDS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频率较高,PSY、LBCY、LECY和BCH 4个基因片段的SNP变异位点较少,说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基因在柚品种间总体较为保守,但这些变异可能是导致果肉红色深浅程度的变因。根据6个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官南红柚’、‘文成红心柚’、‘处红柚’和‘木兰柚’,‘古磉柚’‘永嘉红心柚’和‘青田红柚’,‘红肉蜜柚’‘麻步文旦’‘四季柚’和‘红心四季柚’,分别归于亲缘关系较近的同一类群。  相似文献   

5.
24个山东石榴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8条ISSR引物对24个山东石榴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78个DNA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22.25个DNA位点,其中有122个多态性DNA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8.54%。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685 4、1.379 0、0.228 2、0.345 3;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74 2~0.910 1,其中‘峄城多刺’与‘峄城竹叶青’这2个品种的亲缘关系最远,而‘峄城大红皮酸’与‘峄城大青皮酸’的亲缘关系最近。通过UPGMA法构建分子树状图,以遗传相似系数约0.806为阈值,将供试的24个山东石榴品种分为6类,表明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有效用于石榴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性状石榴品种的遗传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为石榴种质资源分类、品种鉴定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具有不同性状的82个石榴品种为材料,用ISSR标记分析石榴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种亲缘关系。【结果】用筛选出的10条扩增清晰、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82个品种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86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78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为95.69%,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1.957 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02 4,平均Nei's的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14 0,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56 7,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478 4~0.994 6,UPGMA聚类结果在Gs为0.735时,将82个品种分为4大类。遗传相似系数矩阵和Cophenetic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5,说明聚类结果较准确。【结论】利用ISSR标记技术可有效揭示石榴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间亲缘关系,82个石榴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ISSR聚类结果与根据花瓣类型、结实性、籽粒硬度性状的分类结果吻合度较高,与地理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石榴种质资源的保存、分类鉴定及杂交育种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茶树‘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凯  洪永聪  丁兆堂  王玉 《园艺学报》2010,37(8):1357-1362
 通过ISSR标记结合形态学性状,分析了茶树‘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的遗传多样性。所调查形态学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0.5%(12.5% ~ 33.2%),Shannon-weave指数平均为1.89(1.60 ~ 2.07)。22条ISSR引物在供试样品中共扩增出40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96条,多态性比率为98.5%,引物的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平均达0.90,供试样品的基因多样性(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32和0.49。充分表明‘黄山种’通过自然杂交,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重组,产生了丰富的遗传变异。Mantel检测基于形态学与基因型估算的遗传距离矩阵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 = 0.61,P = 0.01)。基于形态学性状和ISSR标记的聚类结果显示,大多数‘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的单株可聚成一大类群,只有少数单株遗传距离较远,单独聚为一类。这些单株一芽三叶长、百芽质量较大,可为今后‘黄山种’系统选种提供优异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葡萄砧木品种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17对SSR引物对21个葡萄砧木品种、3个欧亚种酿酒葡萄品种进行扩增。【结果】共获得195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为87 bp(VVIV52)~265 bp(Vrzag79),观测杂合度(Ho)为0.46~0.96,期望杂合度(He)为0.57~0.94,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1.10~2.62,多态性百分率为100%,所选引物的遗传多态性高,适宜用作葡萄砧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在单个引物鉴定品种方面,VVMD5效率最高,可鉴定19个品种;VVS3和UDV-058效率最低,仅能鉴别2个品种。选择2对引物组合可以大大提高鉴定效率,选择VVMD5&VVS4等组合可将全部供试种质资源鉴定出来,鉴定效率达100%,体现了SSR标记在品种鉴定上的高效性。对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74处,欧亚种酿酒葡萄与砧木品种各自聚为一类,且亲缘关系较近的砧木品种聚在一起,聚类结果符合砧木品种选育时的亲缘关系。【结论】利用SSR分子标记能有效地鉴定葡萄砧木品种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芙蓉李’转录组SSR总体特征,开发SSR引物,为李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鉴定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MISA分析‘芙蓉李’转录组SSR位点信息,利用Primer3设计引物,并随机选择40对引物对8个李品种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在‘芙蓉李’转录组中,共检测到7 601个SSR位点,分布于5 434条Unigene,SSR位点出现频率为54.51%(SSR位点数7 601与大于1 kb的Unigene数13 944的比值)。其中,单核苷酸重复是主要类型,占总SSR的42.19%。其次是二、三核苷酸重复,分别占总SSR的37.72%和18.48%。A/T和AG/CT是单核苷酸和二核苷酸的优势重复基元。对7 601个SSR位点设计出4 235对SSR引物。随机选择4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其中17对在8个李品种中表现出多态性。【结论】李转录组数据是开发SSR标记的有效来源,开发的SSR标记可为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提供了丰富的候选标记。  相似文献   

10.
贵州砂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贵州砂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其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贵州59份砂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55个位点,其中126个是多态性位点,多态百分率为81.29%。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砂梨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在物种水平上Ne=1.418 0,H=0.251 1,I=0.381 6;在区域品种群上Ne=1.300 2,H=0.177 1,I=0.266 7),以黔西南地区和毕节地区遗传多样性最高,且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贵州砂梨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区域品种群的较高遗传分化可能与地理隔离以及人为干预等因素有关。ISSR标记可有效揭示贵州砂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化程度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对梨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遗传改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杨梅一般为雌雄异株,风媒传粉。现有栽培品种都来源于优良雌株的无性系。为探索杨梅栽培品种间杂交育种的技术途径。【方法】以著名的杨梅品种‘荸荠’为母本,‘东魁’雌株上偶尔出现的雄花为父本,这2个品种在遗传和果实表型上差异较大,通过人工套袋授粉获得杂交实生苗。然后用8个在父母本上表现多态性的SSR标记进行杂种鉴定。【结果】成功获得杂交实生苗117株,经过SSR分子鉴定,其中83个同时拥有父母本来源的特征片段,为真杂种,其余34株的母本为‘荸荠’,父本混杂。根据共显性SSR标记在F1代中的分离类型,对8个标记同一位点上不同等位基因的分离比例进行χ2检验,发现6个SSR位点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2个出现偏分离现象。双亲和83个真正杂种后代的遗传聚类分析可分为2组:一组包含39个后代,与‘东魁’聚在一起;另一组包含44个后代,与‘荸荠’聚到一起。【结论】应用杨梅雌性栽培品种偶尔出现的雄花粉可以实现栽培品种间的杂交育种,SSR标记可以有效鉴别真杂种。获得的杂交群体可用于构建杨梅连锁图谱,对现代杨梅分子遗传学研究和杂交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贵州地方梨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贵州地方梨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为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品种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SSR标记研究48份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12对ISSR引物在48个梨品种中扩增出126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4条,多态性比率(PPB)为90.48%;所检测品种群体具有中等程度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87 4,Nei’s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285 2,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30 7。采用NTsys 2.10e软件计算种质间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48个梨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各基因型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为0.484~0.952。通过非加权算术平均数聚类法(UPGMA),绘制了48个梨品种遗传关系树状图。以0.67为阈值,将48份材料分为3大类群。【结论】供试48个梨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大部分的砂梨品种聚在一起,白梨品种聚在一起。研究中发现,白梨和砂梨系统品种间存在广泛的种间杂交现象,种质之间渗入程度较大,但个别品种间的聚类结果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贵州地方梨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为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品种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SSR标记研究48份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12对ISSR引物在48个梨品种中扩增出126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4条,多态性比率(PPB)为90.48%;所检测品种群体具有中等程度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87 4,Nei’s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285 2,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30 7。采用NTsys 2.10e软件计算种质间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48个梨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各基因型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为0.484~0.952。通过非加权算术平均数聚类法(UPGMA),绘制了48个梨品种遗传关系树状图。以0.67为阈值,将48份材料分为3大类群。【结论】供试48个梨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大部分的砂梨品种聚在一起,白梨品种聚在一起。研究中发现,白梨和砂梨系统品种间存在广泛的种间杂交现象,种质之间渗入程度较大,但个别品种间的聚类结果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和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tart codon targeted polymorphism,SCoT)标记和表型性状分析探究香水柠檬×白花柠檬群体子代遗传多样性,为后续柠檬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及遗传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对香水柠檬×白花柠檬群体子代的叶、花和果等15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描述,并结合SSR和SCoT标记,通过遗传多样性参数、相关性分析和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UPGMA)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香水柠檬×白花柠檬群体子代表型性状遗传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为9.76%~45.37%,其中单果质量变异系数最大;叶形指数、果形指数、单果质量等13个性状在杂种后代中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特点,各性状中均存在一定比例超亲个体;嫩叶色和花色性状分离广泛;叶、花和果实之间存在多对性状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20对SSR标记扩增出57个等位基因位点,多态性为100%;11个SCoT标记共检测到49个等位基因位点,多态性位点35个,占71.43%。基于SSR和SCoT标记得到的基因多样性指数均值分别为0.460 9和0.158 3,这2个标记在杂种群体间的Nei’s遗传距离均值分别为0.247 7和0.176 2;聚类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小于0.1时,2个标记均表现出较少杂种后代与亲本聚为一组,单株间变异丰富;Mantel检验显示,SSR和SCoT标记在杂种群体的遗传距离相关性不显著(r=0.302 1,p=1.000)。【结论】香水柠檬×白花柠檬群体子代表型性状分离广泛,杂种群体内存在一定的基因重组,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15.
梨果实褐皮性状的SSR标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伟  王彩虹  田义轲  田伟  殷豪 《园艺学报》2010,37(8):1325-1328
以梨品种‘黄金’(Pyrus pyrifolia Nakai‘Whangkeumbae’)与‘砀山酥’(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Dangshansu’)的F1代杂交分离群体为试材,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对果实褐皮性状进行了SSR分子标记研究。通过对源自梨和苹果基因组的281对SSR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与梨果实褐皮性状相连锁的SSR标记CH01c06和Hi20b03,遗传连锁距离分别为4.8 cM和12.0 cM,据此,将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定位在梨公共遗传图谱的LG8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浙江云和梨地方品种的遗传背景,为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低拷贝核基因LFY2int2的DNA序列和SSR对16份云和梨种质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供试样本中共有4种LFY2int2拷贝(a,b1,b2和c),除了‘真香梨1’(c/b2)和‘云和红梨’(b1/b2)外,其余样本均为a/b1。基于LFY2int2的系统发育树表明‘真香梨1’与所有中国砂梨(Pyrus pyrifolia)样本分开独立成支;12对SSR引物在供试样本中分别扩增出了2~6个等位基因,UPGMA聚类结果显示‘真香梨1’和‘云和红梨’分别以0.45和0.70的相似系数与其他云和梨样本分开,而其余样本可分为2组,其中‘老雪梨4’和‘薄皮雪梨2’一致,‘老雪梨3’和‘老雪梨10’一致。【结论】基于LFY2int2和SSR的分析结果表明‘真香梨1’与中国砂梨亲缘关系远,它可能是砂梨和西洋梨(P.communis)的杂交后代;‘云和红梨’与典型云和雪梨起源不同;此外鉴定出了2组可能为同物异名的种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的Ring型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和VpUIRP3的转基因植株对葡萄白粉病的抗性,研究这2个基因的抗白粉病特性,为改良欧洲葡萄抗病性提供可用基因。【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和VpUIRP3的编码区序列(CD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在白粉菌诱导和水杨酸处理后的葡萄叶片中的表达;使用聚乙二醇(PEG)介导法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进行亚细胞定位;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基因‘无核白’和‘红地球’植株;经过苯胺蓝染色,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分析白粉菌在转基因植株叶片上的生长情况,鉴定转基因株系的抗病性。【结果】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和VpUIRP3响应白粉菌和水杨酸处理,表达模式明显区别于感病对照‘赤霞珠’。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VpUIRP2蛋白定位在细胞质,VpUIRP3蛋白定位无特异性。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4个VpUIRP2的转基因‘红地球’株系和1个‘无核白’株系,转基因株系对白粉病表现出抗性。【结论】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能增强葡萄对白粉病的抗性,可以作为抗病基因用于改良欧洲葡萄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8.
榧树转录组SSR信息分析及其分子标记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基于‘细榧’(Torreya grandis‘Xifei’)和‘圆榧’(T.grandis‘Dielsii’)种子转录组数据,开发SSR分子标记,为榧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MISA软件对筛选得到的1 kb以上的Unigene做SSR分析,利用Primer 3.0设计引物,随机选择49对引物进行多态性扩增。【结果】在22 976条评估数目中,包含SSR位点5 458个,共鉴定出6种类型的SSR。单核苷酸重复、三核苷酸重复和二核苷酸重复分别占SSR总数的64.9%、18.56%和14.77%。对5 458个SSR位点设计出4 633对SSR引物,随机选择49对在10份榧属植物中进行多态性扩增,其中16对引物表现出多态性,各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6个,平均等位基因数3个,多态信息含量PIC、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的平均值分别是0.464 4、0.283 7和0.500 6。【结论】榧树转录组测序数据能够提供丰富的SSR位点,用于快速高效地开发SSR引物。所开发的引物能为榧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标记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我国铁岭地区平榛的遗传多样性,指导平榛优良品种选育工作。【方法】采用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对铁岭市3个平榛主产区共124株平榛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利用12株表型差异大的平榛植株,从56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2对条带清晰、多态性强的引物。12对引物在124株平榛材料中共扩增出75个基因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25个,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为0.535 6,预期杂合度(He)的平均值为0.615 7。Shannon’s信息指数(I=1.274 2)和Nei’s多样性指数(H=0.613 2)较高,遗传分化系数(Fst=0.061 6)较低,基因流(Nm=7.599 3)较高,居群间遗传距离(GD0.214 5)较小,遗传一致度(GI0.806 9)较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铁岭地区平榛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低,且在大部分位点均表现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杂合度不足,居群间有较高的基因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x.)的ISSR分子标记体系以及分析刺葡萄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为刺葡萄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8份外缘葡萄品种或类型为对照,52份刺葡萄类型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植物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同一试验考察多个因素及水平的筛选方式对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中的Mg2+、d NTPs、引物、模板DNA的浓度及循环数进行优化,建立适用于刺葡萄的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在优化的反应体系中进行多态性引物的筛选并进行分析,同时根据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采取改良CTAB法提取的刺葡萄DNA质量优于常规的CTAB法,在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中,从100条ISSR引物筛选出了13个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共检测到13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3.45%。聚类结果显示,对照组8份外缘资源均在刺葡萄种群外,刺葡萄与华东葡萄的遗传距离较腺枝葡萄近;52份刺葡萄类型分为三大组群,两大江西刺葡萄组群及湖南与福建刺葡萄组群,而在湖南与福建刺葡萄种群中又分为4个群组。【结论】刺葡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子标记可有效揭示刺葡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对刺葡萄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