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的传统去毒方法和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曲霉毒素B1具有高毒性、高致畸性和高致突变性,是危害最大的真菌毒素之一。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威胁动物的生产性能和人类健康,每年给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控制急需一种安全、高效而且环保的解毒方法。文章对传统去毒方法和新型生物技术降解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霉菌毒素的污染不仅对饲料的安全、 营养和适口性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对动物和人类的机体健康也构成了极大威胁.针对当前霉菌毒素广泛存在并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的情况,本文从霉菌毒素污染的现状、 霉菌毒素对动物体的危害及作用机理、 霉菌毒素的预防和降解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没有一种物质不受霉菌危害。所有霉菌和真菌毒素对饲料和动物都有表面和潜在危害,其表现为饲料腐败,动物出现异常,甚致岀现真菌中毒症。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分市非常广泛的真菌毒素。它在大籽实如小麦、大麦和燕麦中较少产生,而在脂肪含量高的籽实,如玉米及在热带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如落花生和干椰子肉中则经常产生。在澳大利亚曾发生过犊牛急性黄曲霉毒素中毒症,原因是饲喂犊牛的落花生蔓干草中残留的落花生,发霉产生黄曲霉毒素,犊牛采食后引起中毒。玉米和其他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及其他真菌毒素长期严重地危及全世界农业和家  相似文献   

4.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高毒性次级代谢产物,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褚曲霉毒素等。霉菌的产生使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率、赖氨酸和精氨酸水平降低,脂肪迅速变质,使饲料代谢能下降,严重损害动物的健康并降低生产性能,在畜产品中的残留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研究进展,论述了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降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真菌毒素是真菌或霉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自然生长在植物、谷物或饲料中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当动物在消耗这些饲料时,这类真菌毒素对水貂的生产性能可产生不利的影响.近来一些毛皮动物饲养者提出,日粮中的真菌毒素可能对水貂的健康不利.以往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水貂对日粮中玉米烯酮极为敏感,而且也证明了这种真菌毒素对水貂的繁殖性能有害.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对仔貂的存活和增重也可能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动物消化道、土壤和其他来源分离的发酵食品或饲料中常见的微生物证实了微生物是适用于霉菌毒素降解的主要生物。但迄今为止取得的成果可能只是可实际应用技术的第一步,因为大多数研究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在许多情况下,培养物和微生物混合通常不是食品或饲料中微生物区系的一部分,因此不具备应用性。动物消化道中存在的霉菌毒素降解微生物的活性可能会增加,它们可能被用于体内降解霉菌毒素或作为益生菌。因此,本文综述了食品和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及生物降解方法,从经济角度出发,为开发和控制霉菌毒素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饲料|食品|霉菌毒素|降解|生物法  相似文献   

7.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高毒性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营养作用,经常会在饲料的制作、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产生。这些霉菌毒素可以通过饲喂动物或者是人类进食畜产品时进入人体和动物的体内,导致人类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损伤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等。文中主要叙述了赭曲霉毒素和黄曲霉毒素,以及传统发酵菌株乳酸菌应用于饲料中降解霉菌毒素,有效抑制饲料中霉菌毒素的产生,代替化学防腐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霉菌毒素对奶牛的影响及酵母细胞壁脱霉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霉菌毒素的中毒机制奶牛饲料中粗饲料占主要比例,而粗饲料在收获和制作的过程中易造成霉菌毒素的产生,与单胃动物相比,奶牛受霉菌毒素的危害更大。奶牛瘤胃微生物对霉菌毒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另外,由于只有瘤胃原虫能降解霉菌毒素,而奶牛由于精料的  相似文献   

9.
饲料质量对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动物健康及其产品安全。在适宜条件下,霉菌可在饲料中生长并产生毒素,受污染的饲料一旦被动物摄食,能够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组织器官病变以及繁殖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终霉菌毒素也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牛、羊等反刍动物养殖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而用于饲喂反刍动物的饲料在收获前和贮藏过程中易受霉菌侵袭,导致霉菌毒素污染问题出现。目前,国内外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猪、家禽等单胃动物,反刍动物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文章从反刍动物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种类、污染现状、对反刍动物组织器官的影响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反刍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来自原料、加工及储存过程中霉菌的繁殖和污染。由于霉菌生长繁殖和霉菌毒素产生的条件无法控制,造成霉菌毒素污染食品及饲料的问题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难题,同时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介绍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的来源、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现状以及对动物的危害和防控措施,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霉菌是丝状真菌,即“发霉的真菌”。霉菌毒素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产毒真菌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动物吃进污染真菌毒素的饲料及某些青干饲草所引起的疾病,称为动物真菌毒素中毒病。本病的发生与饲料相关性,具有地区性、季节性、群发性、不传染性与再发性的特点。霉菌的种类很多,产生霉菌毒素的霉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及腐败的有机物中。对猪只危害严重的霉菌毒素主要来源于发霉变质的各种谷物,比如玉米、大麦、小麦、燕麦、糠麸及棉籽等。  相似文献   

12.
饲料在收获前、储存期间或饲喂期间都可能受到几种真菌代谢物的污染,受污染的饲料会对家畜的生产性能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反刍动物饲料原料种类多样化,与饲料原料种类较少的猪和家禽相比受到真菌毒素污染的风险更大。研究和调查表明,反刍动物通常受某些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单端孢菌毒素、赭曲霉毒素A、伏马菌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以及由不同种类链格孢属产生的其他次级代谢产物等真菌毒素的污染。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报道的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反刍动物饲料中常检测到的霉菌毒素类型以及由于摄入毒素而引起的动物毒理问题,并结合生产中常用的霉菌毒素脱毒方法,阐述利用合理技术防毒控毒对畜牧生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饲料在收获前、储存期间或饲喂期间都可能受到几种真菌代谢物的污染,受污染的饲料会对家畜的生产性能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反刍动物饲料原料种类多样化,与饲料原料种类较少的猪和家禽相比受到真菌毒素污染的风险更大。研究和调查表明,反刍动物通常受某些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单端孢菌毒素、赭曲霉毒素A、伏马菌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以及由不同种类链格孢属产生的其他次级代谢产物等真菌毒素的污染。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报道的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反刍动物饲料中常检测到的霉菌毒素类型以及由于摄入毒素而引起的动物毒理问题,并结合生产中常用的霉菌毒素脱毒方法,阐述利用合理技术防毒控毒对畜牧生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饲料霉菌毒素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已成为饲料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农作物和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及贮存过程中 ,由于霉菌毒素对饲料和食品的不同程度的污染 ,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 ,控制霉菌毒素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由于毒素的种类过多并且毒素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使得单一的解决方法很难完全奏效。研究证实 ,使用经挑选的吸附剂与生物转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有很好的脱毒效果。  相似文献   

15.
霉菌毒素的毒害作用及其互作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饲料霉变的典型特征是产生霉菌毒素,可造成高达10%的经济损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霉菌毒素不但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动物对霉菌毒素的临  相似文献   

16.
饲料霉变问题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饲料霉变会使饲料的营养价值严重降低。动物摄入受霉菌污染的饲料后,霉菌毒素残留在动物体及其代谢物中,造成动物性食品污染,又可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潜在危害。因此,加强饲料中霉菌及毒素的预防和处理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饲料霉变是困扰世界饲料业和畜牧业的一个难题.本文详细介绍了饲料霉菌及其霉菌毒素的分类、霉菌生长繁殖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饲料霉菌和毒素的分析测定方法,并对饲料霉菌对动物的危害以及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霉菌毒素的广泛存在对动物及人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霉菌毒素降解剂可降解霉菌毒素,减少其对动物和人的危害,目前国内外对霉菌毒素降解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主要对霉菌毒素的危害、霉菌毒素降解剂的分类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霉菌毒素研究者提供较新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霉菌毒素是由曲霉菌、青霉菌以及镰刀菌等不同类型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是造成畜牧业污染的主要来源。霉菌毒素不仅可通过饲料进入畜禽体内,可以暴露在鸡舍、猪场、牛棚等的空气中,通过呼吸作用进入动物体内,引起机体急慢性中毒,导致肝脏、肾脏、脾脏等解毒器官的结构破坏和功能下降。目前常用的霉菌毒素脱毒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化学法、生物脱毒法、复合型脱毒剂脱毒法四种。本试验旨在通过饲养对比,评价在饲料厂原配方饲粮中额外添加一种复合霉菌毒素分解酶对1-42日龄三黄鸡的成活率、平均体重、饲料利用率等方面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霉菌毒素分解酶可提高1-42日龄三黄鸡成活率;提高平均体重,且随饲养时间的延长体重升高越明显;降低料肉比,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20.
<正>1霉菌毒素及其对畜禽的危害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饲料霉变及由此引发的危害是困扰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霉菌的生长消耗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饲料受霉菌污染后,营养价值严重降低。此外,动物摄入受霉菌污染的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