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在室温下对3种绿叶蔬菜菠菜、生菜和油麦菜不同储存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3种绿叶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第3~4天时均达到高峰,其含量在3种绿叶蔬菜间差异极显著(P<0.01),从高到低依次为菠菜>油麦菜>生菜.绿叶蔬菜在室温下放置的时间不宜超过3 d.  相似文献   

2.
李维静  周守标  郭开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444-15446
对蚌埠市叶菜类蔬菜硝酸盐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和评价。于2010年4月采集了蚌埠市小蚌埠乡和吴小街乡2个蔬菜生产基地6个品种27份蔬菜样品及4个主要菜场的12个品种48份蔬菜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了其中硝酸盐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2个乡镇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有共性,小青菜硝酸盐含量超标,菠菜、葱、生菜全部符合标准,菠菜硝酸盐含量最低;(2)市售叶菜类蔬菜中硝酸盐污染程度较重的白菜和芹菜,葱、生菜、乌白菜、韭菜、包菜、苋菜、菠菜和茼蒿的硝酸盐含量都较低,均值都在3000mg/kg以下,符合国家蔬菜硝酸盐含量限值标准。其中韭菜、包菜、菠菜的硝酸盐含量普遍较低,均值都低于785mg/kg,达到适于盐渍与熟食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储存条件对红景天挥发油成分的影响,为其储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对不同储存温度、湿度及时间的红景天进行挥发油提取,利用GC-MS对比分析其成分,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确定红景天的适宜储存条件.[结果]红景天挥发油成分出峰时间集中在3~5、9~11和14~16 min,主要成分有异戊烯醇、正辛醇、芳樟醇和香叶醇.随储存温度升高,挥发油提取率增加,当储存温度达60℃时,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减少,香气变弱;储存湿度过高,挥发油提取率明显降低,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减少,香气变弱;储存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率和香气质量影响较小,随储存时间的延长,挥发油提取率降低幅度小、香气质量短期内无明显变化.红景天的适宜储存条件为:储存温度30℃,储存湿度小于70%RH,储存时间控制在12个月内.[结论]储存温度和储存湿度对红景天挥发油成分影响较大,在红景天实际储存过程中调控好这两个影响因素,可有效保持其挥发油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储存条件(室温、冰箱4℃冷藏、保鲜膜冷藏和保鲜盒冷藏)和储存时间下白菜、黄瓜、芸豆和冬瓜V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室温还是在低温条件下,4种蔬菜中Vc含量均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在相同的储存时间,低温条件下储存的蔬菜中Vc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均明显低于室温条件下;3种低温处理,Vc的含量损失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保鲜盒冷藏、保鲜膜冷藏和冷藏:蔬菜中Vc含量及变化速率因蔬菜品种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詹秀环  王子云  沙俊利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146-1148,1160
试验研究了蔬菜在不同储存时间与储存温度、不同食用前处理和不同加工方法等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升高,达到最大值后有所下降.不同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漂烫处理可以降低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浸泡处理会使亚硝酸盐含量升高.蔬菜经炒熟或煮熟后亚硝酸盐含量均会降低,并且煮熟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低于炒熟的蔬菜.  相似文献   

6.
蔬菜贮藏如何趋利避害,关键是创造有利于蔬菜保鲜保质贮藏的温、湿环境。一、温度。贮藏温度过高是造成蔬菜养分流失和亚硝酸盐增加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蔬菜(菠菜、油菜、韭菜、青菜等深颜色的嫩叶菜),贮藏温度不宜超过3℃,其中菠菜、油菜以0~2℃为最佳,在此温度下可保存5天,每高出3℃,保存时间就减少2~3天。  相似文献   

7.
陈文锦 《油气储运》1996,15(11):5-10
深圳液化石油气(LPG)低温常压储存工程拟建4×10~4t丙烷、丁烷储罐各一座,5×10~4t低温常压LPG泊位一座,5000t常温高压LPG泊位两座,总投资1.1亿美元。该工程系中外合资项目,现已开始建设,预计1997年底建成。介绍了该项工程的规划、工艺技术方案、经济分析、环境评价,经过分析比较,选用直接冷却式低温常压储存加工工艺。这种工艺技术在相同储存温度下较间接冷却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管理费用低,采用金属双壁吊平顶储罐,并分析了地震对储罐的影响。该项目技术先进、设备简单、投资省、建设周期短,建成后可提高广东省能源储备,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8.
以白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烹饪方法、贮藏温度和存放时间对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用热炒、凉拌、盐渍3种加工方法和在室温(25℃)与冰箱(4℃)中存放条件下测定白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烹饪方法对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影响显著,与未加工过的白菜相比,炒制和凉拌的白菜亚硝酸盐含量降幅分别为35%和18%,而盐渍的白菜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白菜经热炒和凉拌后,亚硝酸盐含量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分别于12,24 h降到最低;而盐渍后的白菜亚硝酸盐含量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14 d后降到4 mg/kg以下;无论炒制还是凉拌的白菜,其亚硝酸盐含量均为室温下高于冰箱中。  相似文献   

9.
广西地产烟叶最佳储存条件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广西地产烟叶的最佳储存条件。[方法]通过对储存在不同温湿度条件的不同部位、不同等级广西地产烟叶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单料烟评吸,探索适合广西地产烟叶储存的最佳温湿度条件。[结果]广西地产烟的中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超出最佳参考值许多,总植物碱含量在最佳参考值范围;上、下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多在最佳参考值范围,但上部烟叶的总植物碱含量较高,下部烟叶的处于最佳参考值范围的下限。从评吸结果看,3种温湿度条件存放的烟叶内在质量基本一致。[结论]长期保持温度20℃、湿度63%左右的储存条件比较适合广西地产烟叶的长期(2~3年)自然醇化,有利于保证烟叶的颜色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了在(0±0.5)℃(、4±1)℃(、9±1)℃和(20±1)℃4个不同贮藏温度下,薄膜密封包装的生菜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和薄膜包装可以有效地减少青菜的失重率和营养成分的损失,抑制生菜的黄化,减缓亚硝酸盐的增加,延长了生菜的货架期。生菜最佳贮藏温度是0℃,货架期可达50 d。  相似文献   

11.
以娃娃菜、黄瓜、白萝卜为研究对象,以室温(20℃左右)贮藏为对照(CK),探讨了低温(0~4℃)贮藏条件下3种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亚硝酸盐的变化速率因蔬菜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娃娃菜最高,黄瓜次之,白萝卜最低;低温贮藏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均明显低于室温贮藏;无论是室温贮藏还是低温贮藏,3种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在常温贮藏1 d和低温贮藏2 d内,3种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不大。在室温条件下,3种蔬菜以贮藏1 d为宜;在冷藏条件下,黄瓜以贮藏2 d内食用最好,娃娃菜和白萝卜以3 d内最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存储条件(室温、冰箱4℃冷藏、保鲜膜冷藏和保鲜盒冷藏)和存储时间下白菜、黄瓜、芸豆和冬瓜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无论是在室温还是在低温条件下,4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随存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在相同的存储时间,低温条件下存储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均明显低于室温条件下;(3)三种低温处理,亚硝酸盐的含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保鲜盒冷藏、保鲜膜冷藏和冷藏;(4)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变化速率因蔬菜品种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3种蔬菜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含量与变化。[方法]以大白菜、甘蓝和马铃薯为试材,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3种蔬菜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并分析3种蔬菜在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下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大白菜、甘蓝和马铃薯的硝酸盐含量分别为7.1×102、5.1×102和2.5×102mg/kg,3种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均未超标。无论在4℃还是在15~18℃条件下贮藏,3种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种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可维持3~5 d基本不变,但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其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研究为深入研究贮藏条件对蔬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按常规烹饪过程制备样品,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小白菜、芽白、红菜苔、包菜、韭菜、菠菜几种叶菜烹饪过程中废弃物TN排污系数分别为0.082 0、0.082 1、0.108 8、0.149 5、0.083 7、0.115 5 mg.g-1。丢弃单位质量的炒小白菜所产生的TN污染是烹饪单位质量小白菜过程中废弃物所产生TN污染的294倍。因此强调节约,拒绝浪费,也是对环境的一种保护。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福建主要蔬菜氮磷钾施肥效应,建立菜田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根据148个试验的空白区产量水平,将土壤肥力分为“高”、“中”和“低”3个等级。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对蔬菜产量贡献率为(50.9±12.8)%,随土壤肥力等级的降低而明显下降;空白区产量与平衡施肥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叶菜类、根茎类、瓜果类和葱类等蔬菜施用氮磷钾肥有显著的增长效果,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下降,氮磷钾肥效明显提高;增产幅度和净增收数均为氮肥明显高于钾肥,钾肥明显高于磷肥;叶菜类和葱类的氮肥产投比明显高于磷钾肥,而根茎类和瓜果类则为磷肥产投比明显高于氮钾肥。叶菜类蔬菜的土壤养分高产临界指标分别为碱解氮243mg·kg、Olsen-P52mg·kg^-1和速效钾150mg·kg^-1,根茎类和瓜果类等蔬菜则分别为碱解氮276mg·kg^-1、Olsen—P47mg·kg^-1和速效钾132mg·kg^-1。  相似文献   

16.
张江荣  杨军  董文明 《现代农业科技》2012,(18):291-292,294
以盐酸萘乙二胺为显色剂,利用UV-92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丽江市销售的几种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并确定该测定方法的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pH值在3~4,显色温度15~25℃,显色剂用量为1.0 mL,显色时间在15 min后加水定容到50 mL在最大吸收波长538 nm处测定吸光度。进一步对蔬菜储藏过程和不同储藏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宋犇  周伟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2):129-132
为了降低叶类蔬菜贮存过程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5℃、5℃+包装(采用PE食品袋包装)、25℃、25℃+包装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贮存方式下小白菜、菠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5℃+包装、25℃、25℃+包装贮存条件下,2种蔬菜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均随贮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中,...  相似文献   

18.
宋莲军  赵秋艳  乔明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15-12015,12047
[目的]寻找白菜食用前的最佳贮藏方式。[方法]采用20、4℃、非包装(自然状态)和密封包装4种方式贮藏白菜,研究白菜亚硝酸盐和Vc含量的变化。[结果]白菜在贮藏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升后降,但均高于新鲜白菜中的含量,4℃贮藏的白菜亚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20℃贮藏的。密封与否对白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室温条件下非包装和冰箱中密封的方式均有利于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随着时间的延长,白菜在贮藏过程中Vc含量不断减少,低温和密封均有利于Vc的保存。[结论]低温有利于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减少Vc的损失,密封包装有利于减少Vc的损失,可选择冰箱密封的方式贮藏白菜,亚硝酸盐含量最低,Vc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