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别山冬青是中国特有植物,原产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地区,为冬青科冬青属常绿阔叶乔木,其叶色翠绿,果实红艳,生长旺盛,且耐修剪,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广,是我国珍贵的园林绿化优良树种,具有良好的开发推广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该文介绍了大别山冬青的园林特性、栽培管理技术,分析了其在园林绿化中的主要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2.
以4种冬青属植物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蔗糖、H3BO3和CaCl2组成的液体培养基对冬青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合4种冬青花粉离体培养的培养基,同时探讨了4℃和-20℃贮藏条件对冬青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短梗冬青、全缘冬青和大叶冬青适宜的蔗糖浓度为10%,大别山冬青为5%,短梗冬青、全缘冬青适宜的H3BO3浓度为0.002%,大别山冬青和大叶冬青为0.006%,CaCl2促进大叶冬青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但抑制其他3种冬青。2)在4℃和-20℃贮藏条件下,4种冬青花粉随时间的增加萌发率均表现为先升后降,其中短梗冬青和大别山冬青在-20℃贮藏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高于4℃;全缘冬青和大叶冬青花粉贮藏前期萌发率在4℃条件下高于-20℃,贮藏后期在-20℃条件下随着时间增加花粉萌发率下降趋势较4℃缓慢。3)花粉管长度在2种贮藏条件下随时间增加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短梗冬青花粉在4℃条件下花粉管长度增减幅度明显,但在-20℃条件下花粉管长度在贮藏56 d无差异变化;全缘冬青、大叶冬青和大别山冬青花粉管在2种贮藏条件下先增后减趋势一致,但-20℃条件下随着时间增加花粉管长度减短趋势较4℃缓慢。4)4种冬青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长度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综合得出,冬青花粉活力个体差异显著;4℃适合冬青花粉短时间贮藏,-20℃更适于冬青花粉的长时间贮藏;根据花期和花粉生活力丧失速度的差异,短梗冬青和全缘冬青适合作为冬青属种间杂交的父本,大叶冬青和大别山冬青适合做母本。  相似文献   

3.
朱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47-8447,8450
以金叶日本冬青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基质配比、不同炼苗处理及不同栽培基质对金叶日本冬青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叶日本冬青炼苗基质以泥炭∶砻糠灰:珍珠岩=5∶1∶4为最佳;栽培基质蛭石+珍珠岩、泥炭土+珍珠岩的植株成活率较高;以河沙作为栽培基质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其栽培成活率、株高指标稍差。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轮生冬青组培工厂化育苗生根的难题,以轮生冬青组培苗为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探究生长调节剂种类、质量浓度与处理时间及基质类型对组培苗微枝试管外生根的影响。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种类对其生根率、生根数以及根系活力影响最大,基质对最长根长影响最大。隶属函数法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组培苗生根效果各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生长调节剂种类、基质类型、生长调节剂的处理时间和质量浓度。综合来看,轮生冬青组培苗微枝试管外生根的最理想处理组合是A_2B_1C_3D_1,即选用质量浓度为500 mg·L~(-1)的IBA溶液,30 min浸泡处理,基质选用草炭。  相似文献   

5.
海南冬青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海南冬青(Ilex hainanensis Merr.)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海南冬青成熟种子为材料,以MS、1/2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海南冬青种子萌发、初代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筛选出组培快繁各环节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研究结果,海南冬青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 mg/L+GA30.5 mg/L,萌发率达90%以上;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3.0 mg/L+KT 1.0 mg/L+NAA 0.1 mg/L,诱导不定芽数为28.56个;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5 mg/L+KT 0.75 mg/L+NAA0.1 mg/L,20 d增殖系数为7.30;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75 mg/L+NAA 0.5 mg/L,生根率为91.33%,在菜园土-细河沙(3∶1)中移栽成活率为90%。表明本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不但增殖系数高,而且组培苗质量好,可为海南冬青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优质种苗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查阅大量文献,选出了适宜的桉树组培苗基质。进而,从桉树组培苗的移栽、移栽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桉树组培苗快速培育的技术,以期为桉树组培苗的快速培育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观赏植物无糖组培苗炼苗技术的可行性,以有糖组培苗炼苗为对照,对矾根等观赏植物的无糖组培苗开展了炼苗试验。结果表明,观赏植物(矾根、洋桔梗、南天竹、尤加利细叶桉、尤加利蓝宝贝)采用无糖组培苗的炼苗成活率均高于采用相对应的有糖组培苗。通过比较有糖组培苗与无糖组培苗的炼苗环境因子、技术要求和移栽成活率等,发现可采用无糖组培苗进行炼苗生产。  相似文献   

8.
组培苗是解决种质退化行之有效的途径,而组培苗假植及定植技术则是健康种苗生产的重要环节.该文从组培苗假植技术、定植技术,以及适时收获3个方面对黑皮果蔗组培苗假植及定植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查阅大量文献,选出了适宜的桉树组培苗基质。进而,从桉树组培苗的移栽、移栽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桉树组培苗快速培育的技术,以期为桉树组培苗的快速培育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工作从组培苗种类到研究成果日益增加和提高,为增强其研究成果的生产力转换效率,增加农业企业信息需求,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笔者采用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应用ASP语言,设计完成了包含组培苗全套培养信息的培养技术数据库,编写了技术数据库检索查询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植物组培苗技术的集中与网上资源共享,为植物组培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信息,也为企业增加了农业生产创新途径,同时更有效地加强了高水平组培技术和优良组培苗的推广及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1.
蝴蝶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虽然已经很成熟,但移栽技术研究较少。如何提高蝴蝶兰组培苗移栽的成活率是蝴蝶兰种苗生产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组培苗出瓶、移栽和栽后管理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良种"中白"番木瓜为材料,进行优化组培苗继代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培养条件及改善生产工艺流程研究,初步掌握了一套在钦州地区规模化生产"中白"番木瓜组培苗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多年组培苗生产经验基础上,根据污染类型从污染环节分析污染原因,通过提出各个环节的污染控制措施,旨在为组培苗规模化生产提供可用的污染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满天星种苗生产主要以组培方法为主,其生产技术备受科研与产业人员关注。叙述了满天星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技术要点,针对满天星组培苗快速生产中的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卡特兰组培苗炼苗的最佳状态、最佳环境以及卡特兰组培苗的移栽技术,包括基质选择、定植方法和栽培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卡特兰盆花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香蕉组培苗二级苗的假植技术及注意事项作了介绍.分析和探讨了香蕉组培苗二级苗在假植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香蕉种苗的质量与生产效益,提供了一套生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了解红掌的生理及生长特性,以研究所红掌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为例,通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和几种基质按比例配合下,进行红掌组培苗的移栽技术、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初步掌握红掌规模化生产各环节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了解红掌的生理及生长特性,以研究所红掌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为例,通过在特定的环境奈件和几种基质按比例配合下,进行红掌组培苗的移栽技术、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初步掌握红掌规模化生产各环节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滇东高原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低纬度高海拔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包括茎尖剥离、组培苗生产、原原种生产、种薯生产等内容,以期为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花梨木的组培苗炼苗技术、苗棚的搭建、苗床的准备、组培苗炼苗基质的选择、育苗期水肥管理、苗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花梨木组培苗育苗管理技术,为花梨木组培苗育苗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