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4,(12):1967-1970
本试验初步探讨秦皮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诱导含fosA3型耐药基因大肠杆菌传代的体外抑菌活性,为耐药大肠杆菌感染疾病提供治疗参考方案。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体外分别检测秦皮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1/2 MIC的秦皮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诱导含(fosfomycin resistance gene,FosA3)型大肠杆菌的传代试验。秦皮水提取物的MIC为1.0g/mL,以0.5g/mL的秦皮水提取物与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粘杆菌素、痢菌净、磺胺间甲氧嘧啶、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和磷霉素11种抗菌药联合诱导传代后MIC显著降低。结果显示:秦皮水提取物联合抗菌药诱导耐药细菌体外抗菌活性明显增强,对含fosA3型大肠杆菌具有耐药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中草药联用对猪链球菌体外抑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中草药与抗菌药物联用对猪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4种中草药水提取物、4种抗菌药物及中草药和抗菌药物的多个配伍对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所选中草药抗菌药物及其联合用药对猪链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联合用药的抗菌作用表现为部分增强。其中对猪链球菌作用最明显的配伍是黄柏 氨苄西林、石榴皮 氨苄西林,野菊花 氨苄西林、复方 氨苄西林、石榴皮 青霉素G和黄柏 壮观霉素,其最小抑菌浓度为0.977mg/mL。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讨金不换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对含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 (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1,NDM-1)基因不动杆菌传代的体外抑菌活性,为金不换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体外分别检测金不换水提取物与抗菌药对受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亚抑菌浓度(即1/2 MIC)的金不换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作用对含NDM-1不动杆菌进行传代。结果显示,金不换水提取物的MIC为0.25 g/mL,以0.125 g/mL的金不换水提取物与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痢菌净、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钠、美罗培南8种抗菌药联合作用传代后MIC明显降低。综上所述,金不换水提取物部分联合抗菌药诱导耐药细菌体外抗菌活性明显增强,对含NDM-1的不动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2种抗生素(庆大霉素和头孢曲松)和4种中草药(苏木、诃子、秦皮和五味子)对狐狸源大肠杆菌的联合抑菌情况,试验采用改良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分别测定6种药物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以及2种抗生素与4种中草药两两联合应用的联合抑菌浓度(FIC)指数,并判定药物抑菌活性及中草药与抗生素联用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6种药物对狐狸源大肠杆菌分离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头孢曲松抑菌效果最佳;在8种中草药与抗生素联用组合中,头孢曲松和苏木组合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协同作用;庆大霉素和苏木组合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相加作用;庆大霉素和秦皮组合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无关作用;其他联用组合在抑菌效果上则表现为颉颃作用。说明中草药与抗生素联用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要在日常实践中配伍使用,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中草药与抗菌药物联用对猪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4种中草药水提取物、4种抗菌药物及中草药和抗菌药物的多个配伍对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所选中草药抗菌药物及其联合用药对猪链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联合用药的抗菌作用表现为部分增强,其中对猪链球菌作用最明显的配伍是黄柏+氨苄西林、石榴皮+氨苄西林,野菊花+氨苄西林、中药复方+氨苄西林、石榴皮+青霉素G和黄柏+壮观霉素,其最小抑菌浓度为0.977 mg/mL。  相似文献   

6.
通过白头翁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抗含耐磷霉素基因型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型大肠埃希菌体外研究,为耐药菌感染的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微量2倍稀释法测定白头翁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用1/2 MIC的白头翁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诱导耐药大肠埃希菌。结果表明,白头翁水提取物的MIC大于0.5g/mL,以0.5g/mL的白头翁水提取物与13种抗菌药联合使用,可增强抗菌药抗菌活性,显著降低抗菌药MIC。白头翁水提取物联合抗菌药可用于耐药细菌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中西药联用对猪大肠杆菌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中草药与抗菌药物联用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将所选中草药按常规方法制备水提取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中草药水提取物、抗菌药物及中草药和抗菌药物配伍对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所选的4种中草药和抗菌药物及其两者配伍对猪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抗菌药物和中草药联用的抑菌效力一般表现增强。其中对猪大肠杆菌作用最明显的配伍是秦皮+欣、连翘+欣及石榴皮+菌,其最小抑菌浓度为0.977μg/mL。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讨4种救必应提取物与抗菌药物联合诱导细菌传代的体外抑菌活性。本试验制备了4种救必应提取物,采用96孔反应板二倍微量稀释法体外检测提取物与抗菌药物联合诱导耐药大肠杆菌传代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4种救必应提取物与抗菌药物联合诱导细菌传代对耐药大肠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提取物Ⅰ、Ⅲ与抗菌药物联合效果最好。提示,救必应提取物Ⅰ、Ⅲ与抗菌药物联合诱导细菌传代具有体外抗耐药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蒲公英提取物联合多种药物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协同抑菌效果,以期应用于临床,减少抗菌药的使用量,降低细菌耐药性和兽药残留。试验选取3种来源(河北,东北,北京)的蒲公英提取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3种不同来源的蒲公英提取物的主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选取后期试验所需的蒲公英提取物来源。并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多种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最小抑菌浓度),随后测试蒲公英提取物与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是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协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蒲公英提取物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含有单咖啡酰酒石酸、咖啡酸、菊苣酸、绿原酸,但含量比例不同。随之测得不同来源蒲公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程度也有差异,临床用药前有必要进行药敏试验科学精准的选择更合适的药物。蒲公英提取物与金霉素、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头孢喹肟等联合用药,对金葡菌的体外抑菌实验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体外能显著降低抗菌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0.
观察杜仲叶、黄连、地锦草、地榆和地丁等42种常见中草药提取物对产气荚膜梭菌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牛津杯方法测定42种中草药提取物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作用,筛选出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效果好的提取物,进一步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42种中草药提取物中黄柏、黄连、地锦草、大黄、厚朴、诃子、地榆和洋槐花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20 mm)。MIC结果显示,黄连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强,MIC值为0.47 mg/mL。厚朴、诃子和洋槐花MIC值分别为3.75 mg/mL、15 mg/mL和3.75 mg/mL。42种中草药提取物中,黄连提取物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效果最强,同时厚朴、诃子和洋槐花3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有望开发为中草药添加剂应用于预防和治疗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畜禽肠道感染。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讨野菊花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作用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效果,为野菊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2倍微量稀释法和中西药联合诱导传代法测定野菊花提取物、抗菌药及联合作用后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显示,野菊花水提物对该耐药大肠杆菌的MIC值为250 mg/mL,且在野菊花水提物亚抑菌浓度(1/2 MIC)作用下进行中西药联合传代,其与头孢曲松钠、头孢噻呋钠、头孢噻肟钠、氟苯尼考、痢菌净、阿米卡星、林可霉素7种抗菌药联合作用后,抗菌药的MIC值明显降低。表明野菊花水提物能够显著降低产ESBLs大肠杆菌对部分抗菌药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一些中草药水提取物对牛源耐左氧氟沙星大肠杆菌(E.coli)的抑菌作用,本研究检测了7株牛源E.coli分离株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并采用打孔法和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了20种中草药水提取物及其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7株牛源耐左氧氟沙星E.coli分离株的抑制活性,评价抗菌活性较强的几种中草药分别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在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7株受试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达100%;20种中草药水提取物中只有黄连、五倍子、乌梅、黄芩、五味子、鹿衔草及地榆的抑菌活性相对较高,但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后,其抑菌活性大部分降低。本研究结果为抑菌中草药方剂的研制提供了相关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常用抗菌药物和中草药以及联合作用后对猪源沙门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采用醇提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6种抗生素和7种中草药对猪源沙门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棋盘法测定各药物联合作用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阿米卡星对沙门氏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MIC为4μg/mL),其次为诺氟沙星与链霉素(MIC为128μg/mL)。在中草药中,乌梅的抑菌效果最强(MIC为31.25 mg/mL),其次为连翘(MIC为62.5 mg/mL)。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肟分别与阿米卡星、诺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与氟苯尼考联合,乌梅与艾叶联合均表现为协同作用;阿米卡星分别与诺氟沙星、乌梅、连翘联合,乌梅分别与诺氟沙星、氟苯尼考联合均表现为相加作用;其他药物组合均表现为无关或颉颃作用。说明可通过联合用药减少用药剂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溪黄草水提物与抗菌药联用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溪黄草及其与抗菌药联用对细菌的体外抑制效果,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溪黄草等中药水提物与抗菌药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将溪黄草等中药水提物分别与抗菌药联合,测定联用后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头孢曲松、强力霉素、诺氟沙星、硫酸黏菌素、阿莫西林与溪黄草联用后,明显增强了抗菌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效果,其中,头孢曲松、阿莫西林的用量为单药用量的1/8,溪黄草的用量为单药用量的1/64时即呈现抑菌效果;抗菌药与五味子、秦皮、乌梅、大青叶、黄芩、薄荷、金银花、板蓝根等中药联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大多数呈现协同效果;盐酸环丙沙星分别与溪黄草和薄荷联用后,体外抑菌效果变化不明显;乙酰甲喹分别与溪黄草和五味子联用后,体外抑菌效果均减弱。说明中药水提物与抗菌药联用可以增强其抗菌效力,也可能存在配伍禁忌,有些中药水提物与抗菌药配伍应用时可能使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通过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标准毒株K99和本试验室分离鉴定的O1、O2、O8、O138、O141、O78、K89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各提取物对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硫酸黄莲素纯品和黄芩苷纯品的体外抑菌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寻找防治鲟鱼病害的有效中草药药物。用水煎煮法提取天然物中草药有效成分,采用试管法测定各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4种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抑菌的最优组方。33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五倍子,其MIC为0.97 μg/mL;其次是地榆和黄芩,两者MIC均为1.95 μg/mL;马齿苋和苦参抑菌效果最差,MIC为250 μg/mL。选取五倍子、地榆、地锦草和连翘进行正交试验,其最优组方为1∶2∶4∶8,该组方对维氏气单胞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应用中草药防治水产养殖病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蒜素是大蒜提取液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总称,也可人工合成,其是一种广谱抗菌药。近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开展了大蒜及其提取物的防霉抑菌作用研究。有试验研究证明,大蒜、大蒜提取物或大蒜制品具有抗细菌、真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有人对大蒜素片、克霉唑片、制霉菌素片进行了抗真菌体外抑菌测定。结果表明,大蒜素片与上述两种药物具有相似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中西药联合对巴氏杆菌的体内外抑菌效果,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香附、黄连、山药、山银花、益母草、决明子6种中药和阿莫西林、硫酸新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替米考星、头孢噻呋钠7种抗菌药对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筛选抑菌效果最好的中药和抗菌药,观察其对小鼠人工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单味中药香附抑菌效果(MIC为25 mg/mL)和杀菌效果(MBC为50 mg/mL)最好,抗菌药中恩诺沙星体外抑菌效果(MIC为0.5μg/mL)和杀菌效果(MBC为1μg/mL)较好,香附与恩诺沙星联合用药抑菌效果增强(FIC=0.56)。预防组和治疗组相对于阳性对照组的死亡率有所降低;香附对小鼠的巴氏杆菌病预防和治疗的保护率分别为10%、25%,恩诺沙星对小鼠的巴氏杆菌病预防和治疗的保护率分别为60%、75%,香附与恩诺沙星联合使用时的预防与治疗效果增强,保护率分别为70%和80%。表明香附与恩诺沙星两种药物联合比单药的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45种药物对鸡关节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扩散法和平板打孔法分别检测了 2 1种抗菌药敏纸片和 2 4种中草药煎剂对临床分离的 1株鸡关节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抑菌效果。结果发现 ,在药敏纸片中 ,供试菌株对头孢氨苄极敏 ,对强力霉素、痢特灵、青霉素、壮观霉素、氯霉素、恩诺沙星、林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8种抗菌药物高敏 ,对其他 12种药物中低度敏感或耐药。在中草药煎剂中 ,供试菌株对黄连、黄芩、大青叶 3种中草药煎剂极敏 ,其中对浓度在 0 .2 5g/mL及以上的黄连溶液都表现为极敏 ,对艾叶、连翘、黄柏、夏枯草、紫草 5种中草药煎剂表现为高敏 ,对其它 16种中草药煎剂表现为中低度敏感或耐药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鱼腥草、五倍子、连翘、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板蓝根、黄连等8种中草药的提取物对鸡源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分别采用煎煮法和乙醇浸提法获得单一中草药提取物,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进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菌圈直径的测定,采用2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煎煮法所得的蒲公英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强,其次是五倍子提取物;乙醇提取法所得的五倍子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强,其次是鱼腥草提取物;煎煮法所得的五倍子提取物对沙门氏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强,其次是板蓝根,而鱼腥草、连翘、紫花地丁、金银花、蒲公英等提取物对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较差;乙醇提取法所得的五倍子提取物对沙门氏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强。研究表明,8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比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更好,其中五倍子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不错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