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使用高效吸水剂、菌根菌蘸根、ABT生根粉Ⅲ号、根宝Ⅱ号浸根进行落叶松造林试验,其结果表明,用上述药菌剂浸根造林可以提高成活率,提高地径及高生长,经济效益显著。其中尤以ABT生根粉Ⅲ号和根宝Ⅱ号效果为佳,适合我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ABT3号生根粉进行黑荆树裸根苗造林和种子处理的田间试验和大区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ABT生根粉能有效地提高黑荆树裸根苗的造林成活率11.1~25.2个百分点。对幼苗的高、径生长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从提高成活率看,浸根法>浆根法>对照。浸根法最佳处理浓度是50~100ppm浸根2~4小时后造林,但用50ppm药泥浆沾根后造林,其操作方法简便;应用于黑荆树种子处理时,对促进发芽有一定的作用,但必须先用开水烫种法除去种皮胶质物后应用方见效果,适宜的使用浓度是3号ABT生根粉100ppm浸24小时。  相似文献   

3.
苗木修去侧枝,可以减少蒸腾失水,干旱地区用此法造林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5%左右,苗木浸根可以补偿越冬所失水分,苗木浸泡3—4天可增重15%左右,浸根可以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并缩短缓苗期。  相似文献   

4.
使用高效吸水剂,菌根菌蘸根,ABT生根粉Ⅲ号,根宝Ⅱ号浸根进行落叶松造林试验,其结果表明,用上述药菌浸根造林可以提高成活率,提高地径及高生长,经济效益显著。其中尤以ABT生根粉Ⅲ号和根宝Ⅱ号效果为佳,适合我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利用植物源对日本落叶松、樟子松两树种进行浸根造林,与非浸根造林相比,可提高造林成活率9%~26%。  相似文献   

6.
选择不同造林季节、造林密度、苗木处理措施和平茬抚育措施进行平榛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裸根苗造林的最佳季节是春季,营养杯苗造林的最佳季节为春季和雨季;栽植方式为穴状双株分植,最佳初植密度为1~1.5 m×2 m;裸根苗采用泥浆蘸根、ABT6号生根粉50 mg·L~(-1)浸根和保水剂浸根,可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连续3年的平茬抚育措施,可使榛林快速郁闭达产。  相似文献   

7.
杨树剪枝浸根造林法在辽宁西部地区的试验成功,对于提高干旱风沙地区杨树造林成活率是一项很有效的技术措施。我区自然条件严酷,杨树又是我区主要的造林树种,推广应用此项技术将会提高我区杨树的造林成活率,而且造林后没有缓苗期。其方法是:  相似文献   

8.
该试验研究了太行山地区黄连木造林的相关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在太行山地区,黄连木裸根苗秋季造林,采用鱼鳞坑整地,造林前用30×10-6GGR浸根1.5h,栽后覆盖地膜均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栽后以离地面10cm处对新造苗木进行截干能显著提高苗木生长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和筛选沙地柏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造林关键技术,在安塞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等方法设计造林。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生根粉溶液浸根+保水剂与根部土壤混合处理时,沙地柏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最高,分别达到100.00%、98.45%;(2)抗旱造林技术的优组合为:50×10^-6生根粉溶液浸根、20 g保水剂与根部土壤混合和秸秆覆盖造林穴坑;(3)在沙棘林下,沙地柏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可以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99.04%和95.74%,但生长量显著低于荒草地。  相似文献   

10.
春季造林季节将近,各地正在进行春季造林的准备工作。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顺利地进行抗旱造林,可因地、因树种制宜,采用如下抗旱造林“八条措施”: 1.浸根:在荒山营造油松,用泥浆蘸根或用淡盐水或卤水浸根10一13小时,可使造林成活率和当年高生长提高功肠以上. 2.截干:对萌芽力强的杨树、紫穗柳、沙棘等树种,可将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