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引言在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犯罪与网络结合的趋势日益显著。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诈骗犯罪作为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犯罪类型,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安全和国家形象的重大问题,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22年9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通过,不仅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还体现了国家对于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视及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决心。  相似文献   

2.
正森林公安侦办电信诈骗案件,在刑侦、技侦、网安、情报合成作战共享专业资源立体化侦查上较匮乏,侦查员需主动经营,加强传统侦查取证的有效运用。一、要利用"受害人使用的电子介质"开展勘验检查、固定电子数据信息电信诈骗犯罪没有传统刑事案件所谓的"可视性"实体犯罪现场,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我国犯罪形势处于高发和转型期,社会综合治理持续向好,传统犯罪持续减少,严重暴力犯罪持续保持低位,但新业态下经济犯罪、网络犯罪占主导地位并持续增加、变异。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涉众型经济案件、未成年人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社会敏感性案(事)件通过网络传播引发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不断发展的犯罪手段、群众更为严格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不法分子为追求非法利益最大化,构建非法高利放贷平台,成立所谓的贷款、投资公司,以"无抵押""快速下款"为诱饵,向不特定人群约定高额利息进行放贷,进而假借民间借贷之名实施"套路贷"犯罪。公安机关把及时发现和精准打击"套路贷"犯罪、遏制相关犯罪活动的发展蔓延作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具体举措。通过南京公安机关的不断打击整治,有明显"套路贷"嫌疑的非法借贷公司基本关停,广告传单基本绝迹,相关警情大幅下降,初步遏制了"套路贷"犯罪高发多发势头。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套路贷"犯罪属于新型犯罪,诈骗手段不断升级,隐蔽性不断增强,实体放贷公司逐渐向网络放贷平台转移,打击面临很多新问题、新挑战,这就急需从理论层面加强研究,有必要对"套路贷"犯罪特征、打击难点进行深入分析,探寻针对该类犯罪有效的打防对策。  相似文献   

5.
公安机关肩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森林公安机关是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兼有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专门保护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生态安全、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的强音,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然而,近些年来,在利益的驱动下,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案件仍然猖獗,森林公安机关打击这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不断加大。随着司法体制改  相似文献   

7.
森林火灾案件的特点与侦查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灾是森林的重要灾害,依法及时查处森林火灾案件,惩处肇事者,以此达到教育群众和威摄犯罪的目的,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森林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实践,本文就云和县森林火灾案件的特点和侦查工作的要点作一探讨。1概况云和县位...  相似文献   

8.
徐红波 《中国林业》2010,(23):30-30
<正>近日,云南省马龙县森林公安局联合该县消防大队举行一场丰富多彩的主题为"构筑社会防火墙,争当安全明白人"的警营开放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和谐林区建设,增进人民群众对森林公安工作的了解,不断拓展广大森林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渠道,扎实推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树立森林公安机关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9.
2007年3月13日,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拖车村委会那红山突发森林火灾,890余亩森林面积受害,5100余立方米防护林被毁,造成经济损失达2430万余元.案件发生后,会泽森林公安局迅速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案组,以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短短12天就成功破获了"3·13"森林火灾案件,向各级党委政府、上级森林公安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公安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决定组建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承担食品药品、知识产权、生态环境、森林草原、生物安全案件侦查职能,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先后组建专门的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部门。“食药环侦”作为公安机关一个新的警种正式面世。根据《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及其补充规定,公安机关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部门管辖36种刑事案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经济诈骗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其中利用合同诈骗犯罪已成为当前经济诈骗案件中的主要犯罪形式之一。如何及时有效地防范和打击合同诈骗犯罪活动,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序进行,是值得全社会广泛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合同诈骗犯罪的表现特点   合同诈骗犯罪是指行为人或经济组织和直接责任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诈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它有三个表现特点:   1.智能性——利用合同诈骗犯罪的嫌疑人一般阅历丰富,老谋深算,具有较强的自…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农村基层干部毁林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据统计,经宁远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的,1993年为2件3人,1994年为3件4人,1995年为5件9人.分别占当年全部毁林犯罪案件总数29%、41%和53%。上述统计不包括检察机关免诉和公安机关作其他行政处理的毁林犯罪案件。通过对毁林犯罪案件的分析解剖,发现农村基层干部毁林犯罪,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办集体公益事业毁林犯罪。此类案件居多,有查处难度大、破坏性大、影响大的特点。如任其发展,村村仿效,森林资源将毁于一旦。这类案件多发生在边远山区的一些贫困村,滥伐林木的款项多用于…  相似文献   

13.
处理盗伐、滥伐林木案件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较强的工作.因此,在处理这类案件时,首先要从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出发,严格把握、准确运用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其次,要根据案件发生的起因、目的、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查处,从而达到震慑犯罪、减少犯罪、制止犯罪和保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泾县森林公安机关与地方公安、工商、司法等部门协同配合,整治了一些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较为突出的热点地区,打掉了一批非法猎杀、经营野生动物的团伙,相继破获了一批非法猎捕、收购、运输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案件,有力遏制了此类案件的抬头之势,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对全州县检察院每年受理的审查批捕案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尽管县林业公安机关对毁林违法犯罪案件加大了打击力度,但未能有效遏制盗伐、滥伐林木犯罪.此类案件每年都占一定的比例,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世纪80年代起,森林公安机关就专门负责破坏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数十年来,在打击破坏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成长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刑事侦查力量。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森林公安机关所管辖案件的特殊性,导致其侦查能力具有较大局限性这一事实。森林公安机关侦办的,大部分是诸如滥伐林木、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非法占用农用地之类,事实比较清楚,犯罪嫌疑人比较明确的案件。侦  相似文献   

17.
正一、问题的提出伴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开展,"套路贷"案件逐渐成了各地公安机关打击的重点。这种非典型的涉黑涉恶案件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型刑事案件,各地的黑恶势力早就将"套路贷"作为其牟取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且未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开展而有所收敛。尽管部分黑恶势力犯罪分子迫于严厉的打击形势已经不再进行典型的"争霸一方、为非作恶"式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安民警在执法方面的失范问题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犯法等都是公安行为失范的表现.公安机关是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担负着打击敌人、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作为执法者,如果违反了行为规范,就会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降低人民警察的威信,损害国家法律尊严,最终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正一、2015年工作情况(一)严格执法,全力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2015年我局组织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打击涉林违法犯罪"雷霆行动"。行动期间,各地森林公安机关精准发力、重拳出击,查处案件3.5万余起(其中,涉林刑事案件3318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9万余人,形成强大的打击整治声势,震慑了犯罪。各地森林公安机关紧密结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对全州县检察院每年受理的审查批捕案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尽管县林业公安机关对毁林违法犯罪案件加大了打击力度,但未能有效遏制盗伐、滥伐林木犯罪。此类案件每年都占一定的比例,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5年1月至5月,全州县检察院共受理林业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毁林案件10件13人,其中盗伐林布案件5件5人.滥伐林木案件5件8人。经审查,批准逮捕8件10人,不捕3件3人(其中以没有逮捕必要不捕建议林业公安机关直接移送起诉1件2人,证据不足不捕1件1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