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筛选出在延迟移栽条件下最具产量优势的油菜品种,于2017—2018年对目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主推的3个"双低"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大面积生产的稳定性考虑,"浙油50"越冬期秧苗素质最好,分枝位最高,最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浙大630"在延迟移栽条件下产量最高,若追求高产,可考虑种植"浙大630"。  相似文献   

2.
油菜新品种"浙大630"采用超稀植移栽、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每667 m~2有效株数为4 170株左右,每株角果数695~710荚,每荚实粒数22.1~22.5粒,千粒重4.08~4.18 g,每667 m~2产量超250kg。为加快"浙大630"的推广步伐,从适时早播、及时移栽、测土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绿色防控病虫害、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浙大630"超稀植移栽、每667 m~2产量超250 kg绿色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和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油菜是衢州地区冬季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通过引种筛选出的‘浙大630’主要表现:抗寒性强、春发性能好、菌核发病轻、产量高、品质优,用途多。本文介绍了‘浙大630’的主要特征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以便为种植户提供科学参考,加速‘浙大630’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俞佳  汪艳  赵蕖  赵捷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306-2306
浙大630是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和杭州良种引进公司(现为杭州利丰种子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具有有效分枝位较低、分枝数多、结角层较厚、含油量高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浙大630"的推广步伐,充分发挥"浙大630"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和农旅结合过程中的作用,降低油菜育苗移栽成本,对"浙大630"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每667 m2产量超225kg的配套技术体系进行了研究。现在介绍"浙大630"采用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的产量表现的基础上,从播种、育苗、移栽、施肥、病虫草害防控、机收等环节,对"浙大630"的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配套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促进该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低芥酸油菜"85-991"自2016年引进沙雅县种植,表现出早熟、分枝部位低、分枝较多、角果较密、经济系数高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大面积机械化生产和收割。本文从低芥酸油菜"85-991"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浙大622油菜具有产量高而稳、抗病性较强、含油量高、油质好、株型较紧凑适合机收、花色好看等特点。阐述了浙大622油菜的主要特点,介绍了其关键栽培技术,以期为确保种植浙大622高产高效、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促进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浙大619"是浙江大学农学院和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选育的"双低双高"优质油菜新品种,经示范推广,表现出优质、高产、双低、高含油、适应性广、抗病性强、耐湿性及抗倒性好等特点。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增效作用,研究了其主要栽培技术,并对其高产创建的成效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浙大630"是浙江大学农学院和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选育的含油量高、黄籽、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通过应用稻板免耕直播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每667 m2产量可超225 kg。现从播前准备、播种、机械开沟覆土、间苗和定苗、化学除草、配施肥料、防控病虫、机械收割等环节,总结了"浙大630"稻板免耕直播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大麦新品种"浙大9号"由浙江大学农学系和桐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共同选育而成,自2007年开始在桐乡市开展多点试种示范,该品种表现出多蘖大穗、适应性强、熟期适中、优质高产等特点。现结合多年栽培记载和调查材料,全面阐述了"浙大9号"的生育特点及经济性状,并针对品种特性提出了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浙大619"是浙江大学农学院和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选育出的优质、高产、抗病油菜新品种。为加快"浙大619"的推广步伐,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浙大619"在稻板免耕直播栽培条件下,喷施多效唑最佳时期和次数试验。结果表明,"浙大619"采用稻板免耕直播栽培方式,以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667m~2用药液50kg,喷施2次(于油菜株高30、40cm时各喷施1次)为最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浙江省诸暨市农业生产中冬季空白田多、早稻种植面积减少、单季晚稻种植面积扩大的实际情况,研究和示范推广了优质双低油菜"浙大630"-超级杂交稻"甬优1540"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不仅可确保油粮双丰,还有利于培肥地力,更有助于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为进一步优化诸暨市种植结构、提高粮油种植效益,现对该模式的优势和相关种植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麦机械化精密播种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机械化精密播种技术是指用机械将一定数量的小麦种子按照规范化要求的位置(行距、粒距、深度)播入土壤的技术.该技术旨在将传统的"大肥、大水、大播量"的高产栽培技术改变为"足肥、足水、小播量"的更高产栽培技术.其实质是在土壤、水肥条件好的高产地块上,通过降低播量,处理好群体与个体发育的矛盾,改善群体内有效分蘖的光照和营养条件,实现成穗率高,单株穗多、粒多、籽粒饱满,从而达到更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对浙大630的不同播种期进行研究,摸索其最佳播种期和耐迟播能力。结果表明,浙大630只要播种期适宜可以获得高产稳产。在10月28日之后采用直播的,要根据天气和种子质量,适当增加用种量,提高田间基本苗和有效穗数,可以确保油菜浙大630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5.
实施"浙大619"高产创建项目,大力推广"浙大619"良种和相应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已成为提高诸暨市油菜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2014年诸暨市继续被列入全国油菜高产创建县,经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升了油菜综合生产能力,带动了全市油菜单产的均衡增产。为给类似地区提供参考借鉴,对诸暨市2014年"浙大619"高产创建工作措施和技术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完善油菜新品种"浙大619"高产配套技术,加快其推广应用步伐,2011~2012年进行了"浙大619"油菜高产攻关田播种期、移栽期、移栽密度、肥料种类、数量和用法等配套技术体系研究,2013~2014年进行了"浙大619"攻关田单产超250kg/667m2栽培技术体系研究集成,经4年的研究攻关,总结出了一套"浙大619"单产超250kg/667m2的栽培技术体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1选用良种选用良种是高产优质的基础。一般生姜宜选用安丘生姜,该品种生长势强,分枝多,根茎肥大,产量高,品质好,畅销东南亚市场。草莓宜选用戈雷拉,该品种耐寒性好,生长势强,果实深红色,肉质细密,品质优良,丰产性好,商品性佳,地膜覆盖,4月中下旬即可上市。2种植方式选择地力高、水浇条件好,中性或微酸性的壤质地块  相似文献   

18.
曹玉佩 《北京农业》2009,(10):10-10
1选用良种选用良种是高产优质的基础。一般生姜宜选用安丘生姜,该品种生长势强,分枝多,根茎肥大,产量高,品质好,畅销东南亚市场。草莓宜选用戈雷拉,该品种耐寒性好,生长势强,果实深红色,肉质细密,品质优良,丰产性好,商品性佳,地膜覆盖,4月中下旬即可上市。  相似文献   

19.
垦丰7号(中早熟,高产品种);垦丰9号(高油,高产,多分枝品种);垦丰10号(高产,附瘠薄品种);垦丰11(早熟,高产品种);垦丰12(中熟,高产,分枝型品种);垦丰13(中早熟,高油,高产,分枝型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浙江省兰溪市油菜产业品种结构,于2018—2019年进行了5个油菜新品种的示范种植。结果表明,5个油菜新品种的总体长势均较好,其中,"浙油杂1403"杂交优势明显,耐寒、抗倒性好;"越优1203""越优1401"苗期生长旺盛,杂交优势明显,耐寒、抗倒性好;"浙油51"株型紧凑,整齐度好,抗倒性中等;"浙大630"熟期较早,抗倒性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