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果树生产发展的总趋势是良种化、无毒化、矮密化、标准化、集约化。既选用无毒的优良品种苗木,进行矮化密植栽培,又实行标准化栽植和规划化、集约化管理,目前,在我国北方,红富士系、短枝型良种和几个三倍体品种,特别是北海道9号可重点发展。对红富士苹果应不断择优发展优系品种,早生富士可以适当发展。近几年日本又从早生富士中选出了着色好的红王  相似文献   

2.
富士苹果主要成分的CT无损检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CT无损检测富士苹果内部品质的可行性,使用基于X射线的CT机采集富士苹果内部的CT信息,将处理后的CT信息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对富士苹果主要成分进行了预测,神经网络经优化后对含水率、含糖量和含酸量的平均预测误差分别为1.75%、5.81%和0.72%,CT技术结合神经网络方法的精度满足无损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苹果果皮穿刺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果实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为改善采收、运输、贮藏手段,减轻果实损伤提供理论依据.以丹霞、富士、国光3个苹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TA.XT plus型质构仪,选取0.01、0.1、0.5、1、1.5、2、5、9、13、17mm/s等10个加载速度对苹果果皮阴阳面进行穿刺力学特性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电特性在番茄和苹果品种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应用介电特性识别果品品种的方法,对FA189、402、国粹番茄以及红富士、红星苹果的介电特性进行了研究。以10kHz与100kHz下番茄相对介电常数的比值kε以及10kHz下的相对介电常数εr′10作为番茄品种识别的指标,并提出了识别方法,该方法对样品的平均识别率为81%。基于红富士和红星苹果相对介电常数εr′和电阻率ρ的差异,提出将εr′/ρ作为识别苹果品种的指标,该方法对红富士和红星苹果的平均识别率为91%。  相似文献   

5.
对金冠、富士苹果果肉穿刺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为果实质地评价提供参考。以金冠、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TA.XT plus型质构仪,选取0.5、1.0、1.5、2.0、5.0、9.0、13.0和17.0 mm/s共8个加载速度对苹果果肉进行穿刺力学试验,分析果实质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金冠品种,Heidenreich指数CD、Ktenioudaki指数CD'敏感度较高,适用于评价果肉脆度;对于富士品种,曲线线性长度D、曲线长度比D/DS、Heidenreich指数CD、Ktenioudaki指数CD' 和Heidenreich指数Cn敏感度较高,适用于评价果肉脆度;加载速度及品种对果肉穿刺质地参数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测量4个苹果品种的酸度及糖度,分析比较套袋对苹果糖度、酸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绿澳的糖度为不套袋小于套袋,而酸度相同;红富士的糖度为不套袋大于套袋,而酸度相同;乔纳金和国光的糖度与酸度为不套袋与套袋相同。  相似文献   

7.
李斌 《农业工程》2018,8(10):28-30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强对苹果等果蔬品种销售模式的创新已成为热点研究话题,对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苹果等果蔬类产品移动销售商城。通过分析苹果销售商城的实际需求,设计了该商城系统的各功能模块以及数据库。该苹果销售商城采用了B/S模式进行架构,并通过ThinkPHP框架技术、PHP技术和MySQL等具体实现。最后,采用“洛川红富士”苹果进行销售,验证了该设计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洛川县为中国苹果主产区之一,种植苹果品种以富士为主,采后贮藏受到极大的重视,其中贮藏温度极大地影响着苹果的贮藏品质。调研了两种风机位置(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存满苹果的冷藏库,利用CFD(计算流体力学)建立冷藏库的三维模型,使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网格和SIMPLE算法,分析比较这两种冷藏库的温度场。验证了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模拟结果显示,在苹果堆码区中上层温度明显偏高,且风机设置在长度方向要比宽度方向更有利于提高库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可用于农产品无损检测的模型很多,其中应用最广的是线性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本文以山东产富士苹果为试验对象,使用CT技术对富士苹果的含水率进行了预测.为了比较线性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测富士苹果含水率应用中的效果,分别通过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进行了建模.研究发现,线性回归模型设计过程较神经网络模型简单.但神经网络模型的精确度较高,可拓展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调控苹果鲜榨汁的品质,对低温胁迫前、后国光和富士苹果及其鲜榨汁中的总抗坏血酸、可溶性糖、苹果酸、糖酸比、香气成分等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国光和富士苹果在(-7±0.5)℃分别处理20 h和8 h的总抗坏血酸、AA及DHA含量最高,分别提高了26.65%、28.93、18.26%和15.78%、17.33%、11.30%;可溶性糖和苹果酸分别下降了13.04%、7.27%和14.14%、7.14%。对比两种苹果的鲜榨汁发现:低温胁迫后国光和富士鲜榨汁中总抗坏血酸、AA、DHA分别比胁迫前提高31.26%、35.40%、20.54%和18.05%、20.46%、13.33%;可溶性糖、苹果酸和糖酸比分别下降了12.03%、7.54%、5.92%和14.53%、10.00%、5.04%;香气物质分别增加了6种和5种,且香气检出量分别提高了2.03%和8.02%。鲜榨可保留低温胁迫对原料中总抗坏血酸的提升效果,低温胁迫可作为提升两种苹果鲜榨汁中总抗坏血酸含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苹果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异,为了防止从采购到销售过程中因苹果品种分类不当产生经济损失,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模型EBm-Net(针对苹果类型)。该模型通过融合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机制充分提取了苹果表面的形状轮廓特征和颜色纹理特征,从而进一步增加苹果类型之间的特征距离。同时,从特征图和类别概率统计图2方面证明了EBm-Net在苹果品种分类方法上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EBm-Net网络模型在红富士、乔纳金、秦冠、小国光、金冠、澳洲青苹、嘎啦上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6.25%、96.25%、100%、92.50%、98.75%、100%和93.75%,7种苹果类型的总体分类准确率高达96.78%。因此,将视觉图像与深度学习相结合对苹果品种进行分类和识别是可行的,为苹果品种的实时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耿磊  黄亚龙  郭永敏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16):304-310,369
不同品种苹果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异,为了防止从采购到销售过程中因苹果品种分类不当产生经济损失,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模型EBm-Net(针对苹果类型)。该模型通过融合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机制充分提取了苹果表面的形状轮廓特征和颜色纹理特征,从而进一步增加苹果类型之间的特征距离。同时,从特征图和类别概率统计图2方面证明了EBm-Net在苹果品种分类方法上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EBm-Net网络模型在红富士、乔纳金、秦冠、小国光、金冠、澳洲青苹、嘎啦上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6.25%、96.25%、100%、92.50%、98.75%、100%和93.75%,7种苹果类型的总体分类准确率高达96.78%。因此,将视觉图像与深度学习相结合对苹果品种进行分类和识别是可行的,为苹果品种的实时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富士苹果在贮藏期后熟过程中其生理特性发生变化,不适宜的贮藏会影响出库品质和售卖价格。为使贮藏期果实以较好的品质出库销售,开展对贮藏后熟苹果品质模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苹果出库进行评价和预测。采集了全贮藏期不同时间苹果样本的近红外光谱和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失重率),分析贮藏期间果实漫反射光谱和品质指标变化规律,基于波长1 000~2 400 nm范围内的漫反射光谱结合预处理和特征波长提取方法,建立贮藏期苹果品质的偏最小二乘(PLS)和带有反馈的非线性自回归(NARX)预测模型,根据行业标准确定苹果出库品质判断依据,采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法对果实出库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实现PLS对品质得分和NARX对多品质指标的预测。结果表明,在预测SSC含量、硬度和失重率时,最优模型分别为CARS-SPA-PLS、CARS-NARX和SPA-NARX,相关系数分别为0.914、0.796和0.918,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11°Brix、0.475 kg/cm2和0.682%;在预测品质得分时,PLS模型的相关系数与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96和0.043 4,NAR...  相似文献   

14.
赵丽红 《南方农机》2023,(24):72-74
苹果栽培技术在黄土干旱地区一直备受关注,因为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通常不利于苹果的生长。文章旨在探究在黄土干旱地区改善苹果栽培条件的关键技术。笔者首先介绍了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地性质以及传统的苹果栽培方法存在的问题。然后,详细讨论了土壤质量改善、水资源管理、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可以使苹果树在该地区实现高产优质,从而提高农民的收益并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七大苹果主产省之一,甘肃省发展苹果产业具有土壤气候、品质品牌、经济效益、政策扶持等优势,已取得优势产业带逐步形成、单价水平增高、生产主体多样、苹果收入占果农收入比重增加等成效。然而,仍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果农现代经营能力弱、自然市场风险大、主产省间竞争激烈等问题;据此,应通过更新品种结构、加强果农培训、建设信息预警机制、延伸产业链等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苹果贮藏条件及贮前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择耐藏品种 苹果品种很多,按成熟期先后,可分为早熟品种(8月份以前成熟)、中熟品种(9月份成熟)和晚熟品种(10月份成熟)。富士、北斗、国光、秦冠、印度青、香蕉等晚熟品种最耐贮藏。金冠、元帅、皇家嘎拉等中熟品种次之,早熟品种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17.
准确预测剩余货架期是降低苹果过长贮藏风险的有效途径,目前基于传统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较低,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改进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苹果货架期预测方法。以0、5、15、25℃下贮藏的“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获取果实的12个理化品质指标随贮藏时间变化的取值;分别采用2种特征选择方法对品质指标进行排序,依次累加排序为1~12的品质指标结合贮藏温度作为BP-ANN的输入层变量。通过GAN扩大BP-ANN的训练集样本数量,建立“富士”苹果货架期的 GAN-BP-ANN和BP-ANN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经过GAN可生成与真实数据分布范围一致的数据集,以真实和生成数据集共同作为训练集构建的GAN-BP-ANN模型其验证集准确度总体高于BP-ANN模型;以稀疏主成分分析(SPCA) 选取得到的前1、2、6个品质指标,结合贮藏温度分别作为GAN-BP-ANN模型的输入层对货架期进行预测,其平均相对误差均在0.070以内,决定系数均在0.988以上。  相似文献   

18.
苹果树的栽培过程中,需要对其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加以关注,这样才能进一步的提升苹果的产量,保证果实的质量。本文分析了苹果树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栽培技术,以及较常出现的病虫害和正确的防治手段,希望能够对果农的种植工作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根本上提升苹果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丹玉103是丹东农科院以自选系组配成的玉米杂交种.本文介绍了其品种特性,并进行了产量对比试验,同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受损苹果颜色和组织的近红外光谱特性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通过对富士苹果的正常部位和损伤部位的组织观察、近红外光谱的测量分析以及颜色的测量,认为与秦冠和黄香蕉苹果相比,富士苹果受损后,在1h内表面色差最小;损伤部位吸光度基本上是沿着正常部位的变化趋势而变化;760~960nm范围内的波长可以用于表面损伤苹果的检测;富士苹果损伤部位的吸光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符合方程Y=αX^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