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牛乳中存在的酪蛋白、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等主要过敏原进行论述,并就热处理、糖基化、酶解、发酵等蛋白质改性技术在降低牛乳致敏性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了这些技术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牛乳过敏问题是影响婴儿健康的重要问题,乳清蛋白中的主要过敏原为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将乳清蛋白进行适度水解可以显著降低其致敏性。但是目前对于乳清蛋白的最适水解度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本研究从降低致敏性和促进益生菌(嗜酸乳杆菌08001)增殖角度建立乳清蛋白最适水解度的标准。结果表明:水解度为14.27%的乳清蛋白水解物符合本研究所要寻找的最适水解度乳清蛋白衡量标准,在此水解度下,乳清蛋白的致敏性降低较多,促嗜酸乳杆菌08001生长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3.
β-乳球蛋白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β-乳球蛋白是牛乳乳清蛋白中的主要成分,对它的应用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固有性质的直接应用、通过改性扩大其应用范围、消除其致敏性以及开发其潜在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水解度、分子质量分布及酶解产物对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和患者血清IgE结合能力为 指标,采用双酶水解方法研究酶对脱脂牛乳体系主要蛋白致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酶一步水解E/S为3 000 U/g、 碱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配比为3∶1、酶解80 min条件下脱脂牛乳中主要致敏乳蛋白酪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 白的IgG结合能力分别显著下降74.93%、97.24%、93.46%(P<0.05);酶解破坏脱脂牛乳蛋白高级结构,使α-螺 旋、β-转角结构增加,β-折叠结构减少,游离巯基含量显著增加至14.29 μmol/g(P<0.05),表面疏水性增强,结 构趋于松散;脱脂牛乳体系中粒子发生聚集,平均粒径显著增加至346.90 nm(P<0.05),稳定性降低;酶解产物 对牛乳蛋白过敏患者血清IgE结合能力显著降低23.53%(P<0.05),综合致敏性显著下降69.60%(P<0.05)。因 此双酶水解是降低脱脂牛乳致敏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羊乳营养丰富,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尤其对牛乳制品过敏的婴幼儿是最佳的选择。由于羊乳产量低、价格贵,所以市面上掺入牛乳的羊乳制品较多。论述了羊乳中掺入牛乳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旨在为监管部门提供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骆驼是一种独特的动物,其艰难的生长环境赋予了骆驼乳独特的营养价值与功能特性。本文对骆驼乳组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骆驼乳营养丰富——蛋白质特别是保护性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明显高于牛乳;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不含过敏原β-乳球蛋白。目前我国对骆驼乳的研究还很有限,但随着消费者们对骆驼乳认识的深入,骆驼乳制品的全面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7.
人群自我报告显示,牛乳过敏的比例明显高于经双盲对照食物激发试验确诊的病例。婴幼儿和儿童被父母误诊为牛乳过敏,并禁止食用乳制品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危及健康。  相似文献   

8.
由于目前乳品行业出现个别掺杂使假现象,生鲜牛乳中加β-内酰胺酶类药物来分解牛乳中残留青霉素,使有抗奶无法正常检出。为了测出此种不合格牛乳,有关检测部门新开展了此类检测项目,基本上采用β-内酰胺酶的试剂盒检测法与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来确认。本文主要研究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检验方法,探讨检测过程中的具体步骤,以及时、准确地确认乳及乳制品中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类药物,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昂贵的羊乳中添加牛乳的做法已扰乱乳制品市场,其检测技术现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分析国内外乳制品检测现状,综述了现有原料乳、乳制品掺假检测技术及其特点,尤其对各类掺假检测方法的检测准确度、检测时间和成本进行重点分析,为进一步完善乳制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和保障乳制品市场的规范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乳、各种乳制品及牛乳食品。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之一。生产各种优质的乳制品和牛乳食品。其首要条件是乳牛场要提供卫生、优质的原料乳.即生鲜牛乳(简称生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检测方法测定乳与乳制品中牛乳铁蛋白的含量及应用研究。方法 对比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 MS/MS)法测定生鲜乳、调制乳、超高温瞬时灭菌乳、含乳饮料和奶粉样品等乳及乳制品中牛乳铁蛋白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一步比较和分析原因。结果 两种测定方法均具有较高回收率和较优的重现性,但两者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具有一定差异性。结论 HPLC法测定牛乳铁蛋白是通过肝素亲和柱纯化富集乳铁蛋白,测定的是非热变性牛乳铁蛋白的含量;而UPLC-MS/MS法测定的是热变性和非热变性牛乳铁蛋白的含量,不受热处理加工工艺的影响。实验室可针对不同检测目的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驴乳和牛乳采取4种不同的热处理研究,比较了不同的加热方法对驴乳和牛乳中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驴乳的乳清蛋白在60℃已经完全变性,驴乳酪蛋白的变性温度介于90~100℃,变性温度比较窄,而牛乳的酪蛋白的变性温度比较高。研究表明,驴乳乳清蛋白的变性温度低于60℃,驴乳中的α-乳白蛋白相对较多,而β-乳球蛋白较少,牛乳则相反。相比较而言,驴乳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变性率较高,而牛乳的热稳定性更好。说明控制温度和时间可获得不同变性程度乳制品。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母乳化乳(或乳粉)及其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乳和牛乳蛋白质组分上差异的比较,针对牛乳蛋白质过敏的婴儿对母乳化乳的需求,分析了母乳化乳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新一代母乳化乳的配方要点、生产技术要点和可行的研究工艺。  相似文献   

14.
羊奶在国际营养学界被称为"奶中之王",在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东南亚地区已经热卖多年。由于其不含牛奶中可致敏的异性蛋白,所以羊奶比牛奶等其他乳制品更易消化吸收,且不会引起胃部不适、腹泻等过敏症状,是体质各异的人群都可以接受的乳  相似文献   

15.
驴乳因其乳清蛋白、乳糖、溶菌酶、不饱和脂肪酸和VC含量较高而酪蛋白及脂肪含量较低的特点,被誉为人乳的理想替代品,同时具有低致敏性、抑菌性和抗癌活性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介绍驴乳的营养成分特点,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并与人乳、牛乳、水牛乳、羊乳和骆驼乳进行比较,以期为驴乳的综合加工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降低乳清蛋白(WPC80)中的主要过敏原为依据,研究了乳清蛋白的水解工艺流程,并详细陈述了加热、pH值对水解产物过敏原含量的影响,以及沸水浴时间对灭酶活的影响等加工处理方法对牛乳过敏原的影响,对开发无过敏或低过敏的乳制品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美中科研人员联合研究加热与均质对牛乳体外消化的影响高温短时巴氏杀菌(HTST)是液态乳商业化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确保牛乳质量安全、防止牛乳中的脂肪上浮分层。超高温杀菌(UHT)也被应用于牛乳加工工艺,常用于延长特色冷藏乳制品的货架期、生产耐贮藏牛乳。牛乳加工过程中乳蛋白和乳脂的结构受到影响,但各个加工步骤及先后顺序对它们的消化性的影响还知之甚少。最近,美国农业部东部地区研究中心联合浙江大学研究热处理、均质对乳  相似文献   

18.
<正>乳及乳制品中霉菌毒素检测灵敏度和通量低的技术难题一直困扰乳业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完成的"乳及乳制品中霉菌毒素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针对乳及乳制品中霉菌毒素风险评估研究空白,即霉菌毒素污染水平、发生规律掌握不清的难题,经过8年的系统研究,建立了以"检测技术—风险评估—过程控制"为主线的乳及乳制品霉菌毒素防控技术体系,取得突破性进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在自然界的产量十分丰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抑菌性、抗癌性、降血糖、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等,因此常作为添加剂应用于乳制品中。然而,要想成功地把壳聚糖应用到乳品工业中就要了解壳聚糖与牛乳成分相互作用的特点及本质。本文主要介绍壳聚糖与牛乳主要成分如酪蛋白、β-乳球蛋白脂肪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乳制品酸奶及干酪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瑞典研究人员发现优化的芝士产量对于芝士生产至关重要。先前的研究表明从第2常见的瑞典乳制品的品种——瑞典红中发现牛乳中凝乳酶-诱发凝固有很大变化。在目前的研究中,总成分、蛋白质量组成、钙离子含量、总磷含量和酪蛋白胶束大小对凝乳酶-诱发凝胶的影响在98年瑞典红牛乳中已被发现。研究表明,蛋白质含量和总钙含量、钙离子浓度和酪蛋白胶束大小是解释样本集胶凝性能变化最重要的因素。非凝结乳较凝结牛乳含有较低离子和总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