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样本书库现状和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做好样本书库工作的对策及创新与发展的建议,并通过开架阅览和其他管理、服务措施的完善,推动样本书库更好地发挥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同时也为其他高校图书馆样本书库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样本书库的科学管理,从环境到读者及管理人员素质都存在着有待改进完善的环节。通过对样本书库管理观念的转变、入藏质量以及管理服务工作措施等内容的分析,提出了搞好高校图书馆样本书库管理工作的方法,解决了样本书库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图书馆提出"读者第一"的原则以来,读者满意度一直是各高校图书馆评价其服务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满足读者需求,许多高校图书馆陆续将样本书库对外开放,其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样本书库的服务和管理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校图书馆样本书库存在藏与用的矛盾,结合西南林学院图书馆工作现状,就如何开发利用样本书库,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样本库管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样本书库为例 ,对新时期样本库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加强特色管理和提高样本书利用率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图书馆书库管理的弊端以及机器人系统进书库所引发的书库管理新革命,并对我国图书馆书库引入机器人管理做了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提高图书馆样本书库利用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样本书库利用率偏低是不少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重藏轻用的观念束缚以及只增不别导致文献老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种以"藏"为主的观念已不适应现代图书馆"以用为主,为用而藏"的要求,如何提高样本书库利用率,是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提高图书馆样本库的利用率,应更新观念,突出专业特色,完善藏书体系,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剔除制度,加强宣传,强化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张利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6):120-122,128
图书馆古籍书库珍藏有卷帙宏富的古代文献典籍,价值极高。科学化管理古籍书库尤为重要。本文试从图书馆古籍书库科学化管理的必要性及科学管理的对策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密集书库是现代图书馆文献存储的组成部分。以海南大学图书馆对密集书库的建设为例,对密集书库的功能、排架、清点、借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为图书馆密集书库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结合学院图书馆"大流通"书库管理服务模式的实践,从制度建立与新的管理模式两个方面,探讨如何以制度推进做好书库管理工作,并综合分析其现实意义,以期为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书库清点和开架借阅的管理中最为常见的问题都是乱架,分析了书库图书乱架的根源,提出了一条从书库排架方式疏导乱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馆在2005年将中文图书库存本阅览室与中文图书外借库合并成中文书库,进行统一管理。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书库合并前分开管理的弊端,阐述了二者合并的意义,提出了合并后的具体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国家图书馆台港澳书库的管理为例,简单揭示了一般图书馆书库优化排架方法的程序和操作过程。其中,具体介绍了国家图书馆台港澳书库实施排架优化方法的计算和预测的具体步骤。从而达到提高书库容书量20%~50%;提升管理工作效率一倍以上;错架率为零;拒绝率基本为零;减少读者等候时间,为读者提供普遍均等的、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服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中山大学院(系)资料室合并入校图书馆的工作,探讨了过刊阅览室的管理创新问题,提出通过过刊馆藏分布管理创新和阅览室制度创新。促进服务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顺昌县马尾松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选择和样木调查,结合遥感及其相关数学集成技术,引进材积因子,建立马尾松地上部分总的生物量与材积的相关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ERDAS建模功能将生物量模型与马尾松遥感蓄积估测图叠加生成顺昌县马尾松生物量估测图,并根据属性表统计了顺昌县马尾松生物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向栈中依次输入若干字符,输出所有不同的出栈序列.方法:根据栈后进先出的特征,采用链表确定字符进栈的所有时刻序列,输出字符的所有出栈序列.结果:抛开烦琐的组合数学证明,充分利用数据结构中链表、栈来解决出栈序列问题,并用c 程序描述了该算法.结论:从进栈出栈具有时刻先后关系出发,解决出栈序列问题,算法理解更为简单直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