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桔小实蝇寄主范围广、繁殖量大、危害重,是世界性的重要检疫害虫。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了云南蒙自市的海拔、防治措施、果树种类三因素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1412 m低海拔地区的种群数量大于1608 m和1700 m高海拔地区的,这说明海拔越高,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越小,危害也越小。根据在相似海拔地区相同果园桔小实蝇种群数量的比较,发现严格按照本课题组探索的防治措施做好桔小实蝇防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蒙自市的水果成熟期不同,随着各种水果的成熟,桔小实蝇种群动态会出现多个峰值,3~5月桔小实蝇种群高峰期主要出现在枇杷园,7~10月主要出现在石榴园、小红枣园和水蜜桃园。对桔小实蝇在蒙自种群动态的调查,能够为下一步防治措施的制定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为了弄清桔小实蝇在广西恭城县柿主产区的转移为害及不同寄主果园种群消长规律,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利用实蝇诱剂(甲基丁香酚)对柿产区不同寄主果园桔小实蝇的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并于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采用5点取样法对该地区19种可能受桔小实蝇为害的寄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恭城县柿主产区,全年桔小实蝇成...  相似文献   

3.
2016—2018年,在贵州省修文县主要猕猴桃园采用Steiner诱捕器、Mcphail诱捕器内添加实蝇诱剂、蛋白诱饵诱剂对实蝇种类和数量进行系统调查与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修文县猕猴桃园实蝇发生种类为桔小实蝇、南瓜实蝇、具条实蝇;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发生数量从7月开始上升,高峰期集中在8月中旬至10月;南瓜实蝇成虫种群发生数量从8月下旬开始上升,高峰期集中在10月中旬至11月;具条实蝇成虫种群发生数量从7月中旬开始上升,高峰期集中在8月至11月上旬;桔小实蝇为修文县猕猴桃园实蝇优势种,南瓜实蝇、具条实蝇为常见种。目前为害猕猴桃果实的实蝇种类为桔小实蝇,实蝇种群变动受寄主植物、气象因子等因素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应密切关注其种群发生动态,并根据为害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柑桔园桔小实蝇种群消长规律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桂林市柑桔园桔小实蝇监测结果表明,桔小实蝇种群增长峰期因年度而异,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桔小实蝇种群消长因不同的果园和不同的年份有所不同;每年的11月下旬至次年5月底,桔小实蝇种群数量最低。桔小实蝇的种群消长受气温影响,跟周边作物结构、成熟期、可供危害的寄主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2019—2020年对云南省曲靖市7个县(区)的20个苹果、梨、石榴园等进行桔小实蝇调查。结果发现,桔小实蝇为害苹果、梨、桃、石榴、猕猴桃等水果,虫果率0~98.31%。不同海拔桔小实蝇的发生呈现不同的消长趋势,在1 570 m海拔带种群数量高峰出现在5月底至6月底,1 854~2 128 m海拔带种群数量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至9月初。混栽果园桔小实蝇种群随种植品种的成熟呈现多个种群数量高峰。调查结果为桔小实蝇高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活虫捕捉,预测田间种群发生规律,了解田间种群抗性发生动态,通过韭菜迟眼蕈蚊在4科9种不同寄主上的产卵趋性和对6种不同颜色LED光趋性测定,获得最佳寄主与光源,结合韭菜迟眼蕈蚊采集笼制备与野外田间应用,成功获得活虫。韭菜迟眼蕈蚊在马铃薯上产卵量最大,为93.56粒,占产卵总量的45.27%,且对绿色光趋性最强,诱虫量达26.75只,占全部诱虫量的40.38%。在韭菜迟眼蕈纹采集笼的野外应用中,露地捕虫量为700~800只,温室100~200只,大棚300~400只。  相似文献   

7.
桔小实蝇在莲雾上的发生规律及产卵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甲基丁香酚引诱剂等诱捕,定期田间观察,对2018年广西南宁市3个监测点莲雾上桔小实蝇雄虫种群动态及日活动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该虫对不同品种莲雾趋性,以期了解桔小实蝇在莲雾上发生规律,为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南宁市莲雾上桔小实蝇发生规律跟气候条件、果实成熟期有关,其对果实的颜色、气味、方位等有一定的趋性。桔小实蝇始见期是3—4月,终见期为11月,发生动态呈双峰型,最高峰在8月中旬;每天9:00—10:00活动较多,18:00—19:00次之,最佳诱捕期为5—9月,嗜好颜色鲜艳、叶片遮盖少的莲雾,趋向于西面取食;产卵趋向颜色鲜艳的莲雾果实,产卵痕数量不均匀地分布在果实表面,在果腰处产卵痕最多。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攀枝花地区杧果园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规律,2015—2017年连续3年间,针对攀枝花杧果园桔小实蝇成虫数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攀枝花地区周年均有发生,每年6—7月成虫数量开始迅速上升,8—10月是其发生盛期,11月数量开始下降,12月至次年5月虫口密度处于较低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种群数量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相对湿度越大越有利于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增长,种群数量随相对湿度的变化在不同年度间呈现单高峰或双高峰。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昭通市苹果园桔小实蝇成虫田间种群动态,采用Steiner诱捕器内添加甲基丁香酚引诱剂的方法,2020—2022年在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永丰镇、苏家院镇苹果园中对桔小实蝇发生数量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在昭阳区苹果园内,桔小实蝇呈季节性发生,当年12月中旬至翌年4月未诱捕到成虫,5—7月种群处于较低水平,8—9月种群数量大幅上升并达到最高峰,10月后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直至12月上旬种群数量降为0。8—9月是昭阳区苹果园桔小实蝇的主要发生期,也是桔小实蝇防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广东郁南县利用性引诱剂诱集桔小实蝇,进行其种群动态监测.结果表明,郁南县内有桔小实蝇发生, 6-9月是其发生盛期;10月虫口密度逐渐下降,11月到翌年3月种群数量很低.  相似文献   

11.
“好黏”等不同诱剂对桔小实蝇的诱杀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好黏等不同诱剂及不同黏板处理,对梨园桔小实蝇成虫的诱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好黏对桔小实蝇的诱杀效果最好,7天内诱虫量达52.7头/板,雌虫比例1.5%;其次为附有甲基丁香酚、甲基丁香酚+乙酸乙酯+乙醇的黄板,7天内诱虫量分别为25.7头/板和24.6头/板;附有异丁香酚的黄板和单一黄板效果最差。另外,附有诱蝇酮的黄板对南瓜实蝇的诱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南京地区为害蓝莓的果蝇种类及发生动态规律,利用诱集剂连续监测果蝇的年发生动态,同时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了果蝇为害情况。结果显示:南京地区为害蓝莓的果蝇主要有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巴氏果蝇Drosophila busckii、伊米果蝇Drosophila immigrans;在南京地区蓝莓园全年皆有果蝇活动,果蝇种群数量变化呈单峰型,高峰期出现在5—6月,单次最多诱集虫口数量达1 076头/点,7月下旬,果蝇种群数量开始回落,之后持续保持较低的虫口量;蓝莓园果蝇种群数量的自然对数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高土温、最低土温及平均土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果蝇成虫种群数量的关键气象因子为最高气温;蓝莓不同成熟期的虫果率差异显著,虫果率高低按果实成熟期排序为盛熟期>尾果期>始熟期。  相似文献   

13.
<正>柑橘小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寄主植物达250多种。其成虫产卵于寄主果实内,幼虫在果肉中蛀食,常造成水果腐烂或未熟先黄而脱落,严重影响水果的产量和质量。自1937年在我国大陆华南地区报道有该虫发生为害至今[1]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贵州省安龙县杧果园实蝇科害虫种类及种群消长动态,采用性诱剂、食诱剂等诱集实蝇害虫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主要的实蝇科害虫种类分别为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占比94.85%;其次是南瓜实蝇B.Tau,占比2.51%;具条实蝇B.scutellata占比1.45%,黒漆实蝇B.Scutellaris占比1.01%,三点棍腹实蝇Dacus trimacula占比0.02%,泰实蝇B.Thailandica占比0.16%,瓜实蝇B.cucurbitae占比0.01%;其中桔小实蝇占据了主要生态位。从种群消长动态分析,7月3日至8月5日,桔小实蝇数量出现急剧上升,10月11日达到高峰。由于安龙县地理位置及气候的特殊性,桔小实蝇可常年发生,为此,在桔小实蝇的防控上,重点是降低虫口基数。可常年设置性诱剂诱杀,结合收获后捡拾落果集中处理、药剂封杀土表等措施防控桔小实蝇为害。  相似文献   

15.
<正>金纹细蛾是苹果园里常见的一种潜叶害虫,分布很广,寄主以苹果为主,还可以危害桃、李、樱桃、授粉树海棠等。自然条件下该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寄主率较高,近年来,金纹细蛾在苹果园危害十分猖獗,上升为主要害虫。今年8月26—27日,千阳县果技中心技术人员在草碧、南寨镇苹果病虫普查时发现,苹果园金纹细蛾发生果园较多且虫量偏大。苹果金纹细蛾虫园率45%,平均虫叶率4.1%、百叶虫量5.2头,最高果园虫  相似文献   

16.
云南蒙自石榴种植面积达4 867 hm2,所产甜石榴远销国内28个省(区、市)及越南、俄罗斯等6个周边国家,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支柱产业。但近年来随着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寄主植物在当地不同季节的增多,石榴园桔小实蝇为害程度也随之加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桔小实蝇是为害石榴、枇杷、杧果、柑桔、番石榴、桃等多种水果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往往在石榴果实成熟期进入果园,雌虫喜欢选择在成熟果实上产卵,果实越成熟产卵的数量越多[1]。把卵产在石榴皮下,卵孵化后幼虫向果实内部蛀食,造成落果和果实腐烂。为了更好地掌握桔小实蝇…  相似文献   

17.
<正>梨星毛虫又名梨叶斑蛾,俗称饺子虫,属鳞翅目斑蛾科昆虫。1寄主植物该虫的寄主有苹果、梨、沙果、海棠、山楂、樱桃、李、杏、桃、山定子等数十种。2为害特点越冬幼虫钻食花芽、花蕾,将其食空,使其不能  相似文献   

18.
利用蛀果虫(桔小实蝇)性引诱剂和专用诱捕器,诱捕桔小实蝇雄成虫,使雌雄成虫比例失调,削弱交配活力,降低后代自然种群,减轻果实为害。  相似文献   

19.
黄岩为我国柑桔主要产区,柑桔介壳虫种类繁多,天敌资源亦极丰富。在历年柑桔介壳虫寄生蜂种类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于1980~1982年对该地主要介壳虫的寄生蜂发生情况作了较详细的调查,探明其种群发生动态,初步进行分析探讨,以供生产实际保护利用时参考。 调查工作在黄岩县郊进行。寄主(介壳虫)定点、按时采自极少使用或基本不使用农药的桔园、自留桔或屋前宅旁的桔树上。将采得的介壳虫,分别种类放入半透明,玻璃纸褶成的长形纸袋内,编号登记,任寄生蜂在其内羽化。羽化出来的蜂,分别移存于75~80%酒精中,少量标本干燥保存(维持色泽,以供鉴定时参考),介壳虫仍留纸包内。然后,对主要介壳虫各自的寄生蜂则分别鉴定种类,计数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属鳞翅目卷蛾科,简称梨小,又名东方果蛀蛾、桃折心虫,俗称蛀虫、黑膏药,是世界性的主要蛀果害虫之一[1]。梨小寄主广泛,从南至北均有发生,幼虫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为害不同的部位,为害新梢的寄主植物有桃、李、杏、樱桃、苹果、海棠、杨梅,为害果实的寄主植物有梨、苹果、海棠、桃、山楂、木瓜、李、杏、枇杷、欧李等,为害枝干的寄主植物有枇杷。梨小有转移寄主的习性,在桃、梨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