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二、沼渣拌料栽培草菇技术要点草菇为草腐菌,属高温高湿型的伞菌。孢子萌发期温度以40℃为宜.菌丝生长期以33~38℃为宜,空气湿度85%.95%。培养原料一般为稻草、玉米秸杆.原料含水量75%~85%。酸碱度:孢子萌发期pH值7,4~7.5,菌丝体生长期DH值7.8~8,子实体期pH值5~7。  相似文献   

2.
一、草菇的特性 草菇为草腐菌.属高温高湿型的伞菌。孢子萌发温度以40℃为宦.菌丝生长以33.38℃为宜。空间湿度85%~95%.培养原料一般为稻草、玉米秸秆。原料含水量75%~85%.孢子萌发期的pH值为7.4~7.5.菌丝体生长期pH值为7.8~8.子实体pH值为5~7。  相似文献   

3.
一、草菇的特性 草菇为草腐菌.属高温高湿型的伞菌。孢子萌发温度以40℃为宦.菌丝生长以33.38℃为宜。空间湿度85%~95%.培养原料一般为稻草、玉米秸秆。原料含水量75%~85%.孢子萌发期的pH值为7.4~7.5.菌丝体生长期pH值为7.8~8.子实体pH值为5~7。  相似文献   

4.
1.草菇的特性草菇为草腐菌,属高温高湿型的伞菌.孢子萌发温度以40℃为宜,菌丝生长以33~38℃为宜.空间湿度85%~95%,培养原料一般为稻草、玉米秸秆,原料含水量75%~85%,酸碱度:孢子萌发期pH7.4~7.5,菌丝体生长期pH7.8~8;子实体pH5~7.  相似文献   

5.
1.草菇的特性.草菇为草腐菌,属高温高湿型的伞菌.孢子萌发温度以40℃为宜,菌丝生长以33~38℃为宜.空间湿度85%~95%,培养原料一般为稻草、玉米秸秆,原料含水量75%~85%,酸碱度:孢子萌发期pH值为7.4~7.5,菌丝体生长期pH值为7.8~8;子实体pH值为5~7. 2.技术要点.①备料.沼渣出池后,堆放在地势较高地方,塑膜密封,以防害虫产卵,自然沥干.新鲜无霉烂稻草或玉米秆,扭成绳子样的草把,每个草把重约0.7千克,栽培前一天用清水浸泡10小时,充分吸足水分.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的热刺激温度和时间处理草菇担孢子并进行不同的培养基和碳源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热刺激可促进草菇担孢子的萌发,45℃热激30min萌发率达8.7%,而无热刺激处理仅1.2%;PDA培养基比CYM培养基更利于草菇担孢子的萌发;添加蛋白胨和酵母膏可促进萌发,并使萌发后的菌丝生长浓密;草菇担孢子在蔗糖、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的萌发率显著高于乳糖为碳源的,而乳糖又显著高于葡萄糖,四者的萌发率分别为32.1%、30.0%、24.0%和18.2%;萌发后的菌丝在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好,而在乳糖培养基中生长最差。  相似文献   

7.
番茄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叶霉病菌茵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pH值为5.0~6.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4.0~5.0,相对湿度低于86%时孢子不萌发.病菌对单糖、双糖和多糖都能利用,而氮源则以硝态氮和有机氮利用较好,氨态氮抑制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香荚兰根腐病原茄类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类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是香荚兰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为对该病害进行有效的防治提供试验数据,主要从温度、pH值、光照等条件对其菌落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茄类镰刀菌在8—36℃内菌丝能生长,分生孢子能萌发,且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8℃,菌落直径达7.39cm.孢子萌发率为5.51%;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8℃ 10min;该菌可生长在pH值为2—12的酸碱范围内,菌落生长最适pH值为6.5,菌落直径可迭6.92cm,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4,萌发率为2.98%;全光照对菌落生长有抑制作用,光暗交替有利于菌落生长。  相似文献   

9.
宁波地区草莓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疽病是我地夏季草莓育苗中普遍遇到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宁波3个主要草莓生产基地的80份植株样品中,分离得到草莓炭疽菌(Colletotrichum.fragariae)菌株5个,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Penz.))菌株8个。并研究了温度、光照和pH对胶孢炭疽菌的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发现其菌丝生长的适宜条件是25℃、暗光和pH值7.0;产孢的适宜条件是30%、暗光和pH值9.0;孢子萌发的适宜条件是25℃、暗光和pH值9.0。  相似文献   

10.
杜仲炭疽病病原菌孢子生物学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杜仲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的孢子萌发与营养条件关系密切,在10%葡萄糖液和10%杜仲叶榨汁中萌发最好;相对湿度达80%后分生孢子才可萌发,湿度越大萌发率越高;孢子萌发的适宜pH值范围为6.O—8.O,最适pH值为7.O;光照条件对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不同温度、光照及pH值对杏斑点病菌菌丝、病原孢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适宜在偏碱性条件下(pH在710间)生长;最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为30℃;最适宜菌丝生长的光照条件是全光照。不同温度、pH值、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为偏酸条件下(pH值410间)生长;最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为30℃;最适宜菌丝生长的光照条件是全光照。不同温度、pH值、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为偏酸条件下(pH值47)更适宜孢子萌发;最适宜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57)更适宜孢子萌发;最适宜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535℃;最适于孢子萌发的条件是全光照。  相似文献   

12.
山茶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pH值、光照、湿度、碳源对山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8~38℃,最适25~30℃,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8~38℃,最适25℃;孢子萌发需要较高的湿度,相对湿度85%以上萌发率高,低于75%不能萌发;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 10 min或55℃ 5 min;在pH 3~10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pH均为5~6.光照处理对该菌菌丝的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该菌对多种碳源都能利用,其中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作为碳源,菌丝生长和产孢最佳.  相似文献   

13.
黄瓜靶斑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近年河南省出现的黄瓜靶斑病的症状进行了系统观察 ,研究了该病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 ,黄瓜靶斑病菌生长适温为 3 0℃左右 ,产孢适温为 2 5℃ ,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 3 0℃。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pH值以 5~ 6为宜。孢子形成和萌发需要高湿。光照能促进菌丝的生长 ,但对孢子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同时进行了室内药剂敏感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 ,初步调查了病害发生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金瓜贮藏期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和湿腐病。炭疽病菌和湿腐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均为28℃;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炭疽菌为20~30℃,湿腐菌为25~35℃,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炭疽菌为52℃,湿腐菌为53℃。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宜pH值,炭疽菌分别为7~8和5~6,湿腐菌分别为8~10和4左右。以10%的寄主汁液最能刺激孢子萌发。化学药剂以多菌灵1000倍和噻菌灵1000倍对炭疽菌菌丝抑菌作用明显,施保功1000倍对湿腐菌菌丝有效。  相似文献   

15.
唐菖蒲干腐病病原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菖蒲干腐病也称唐菖蒲枯萎病是唐菖蒲主要病害之一,病原为尖孢镰刀菌唐菖蒲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gtadioli)。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唐菖蒲干腐病菌在淀粉琼脂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好,该病菌利用的碳源以果糖最好,麦芽糖最差;牛肉膏为菌丝生长最佳氮源,硝酸钾对菌丝生长最差。以酵母浸膏为病菌产孢最佳氮源,氯化铵中产孢最差;在葡萄糖蛋白培养基上产孢最好;最适孢子萌发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牛肉膏。pH6~8适宜产孢,pH7产孢最好;在4-35℃条件下菌丝均能生长,25~28℃最适合菌丝生长和产孢;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孢子萌发的适温20~30℃,最适28℃,相对湿度(RH)在90%-100%均能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RH低于90%孢子不萌发;萌发最适pH4~5,pH5最好,高于pH10孢子不萌发,黑暗条件下对孢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荸荠枯萎病菌生长发育温度10~35℃,pH值3~13.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5℃、pH值7~8;产孢最适温度25~30℃、pH值6;菌丝体在荸荠培养基上生长较快,产孢量以PSA培养基上最多;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5℃、pH值7~9,致死温度55℃.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板蓝根根腐病的生物学特性,对4个供试菌株在不同温度、pH值、碳源、氮源、相对湿度条件下的菌落生长、产孢量、孢子萌发以及致死温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菌株P1菌落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均为25℃,菌落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值均为6,产孢最适pH值为5,最适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硝酸钠,相对湿度低于90%时孢子不萌发,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菌株P2最适生长温度为30℃,pH值为6时生长速度最快,最适碳源为淀粉,氮源为硝酸钠.菌株P4、P5菌落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均为30℃,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菌落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值均为7,最适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硝酸钠,相对湿度低于90%孢子不萌发,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表明不同寄主、不同菌株的生存环境不同.  相似文献   

18.
白术白绢病病原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术白绢病菌的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最适培养基为PDA,菌丝在pH值3~9范围内均能生长,pH为4.0~6.0时生长最快,pH值为5时菌核产生量最大,菌核在pH值为4.0~9.0均能萌发,pH值为5~7时菌核萌发最适;白术白绢病菌菌丝生长、菌核产生和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30cC;明确了其对不同碳源、氮源的利用情况。菌丝致死温度为55℃,10min,菌核的致死温度为60℃,10min,试验表明甲基立枯灵等9种药剂对白术白绢病菌丝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20%甲基立枯灵、50%甲托在田间对白术白绢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葡萄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温度、pH值、碳源、氮源、光照对病原菌生长及产孢影响以及温度、pH值、营养、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果表明,病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 ℃,适产孢温度为20 ℃;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30~35 ℃.该病菌对酸碱度适应性较强,菌生长适宜pH值范围是3~7,适pH值为4;最适宜产孢pH值为5,子萌发最适pH值为5~6.不同营养试验表明,碳源中,糖最利于病原菌生长和产孢,%麦芽糖、1%葡萄糖溶液利于孢子萌发;在氮源中,化铵最适于病菌生长和产孢,子在1%酵母浸膏溶液中萌发最好.光照利于病菌生长,抑制产孢;孢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 ,菟丝子胶孢炭疽菌在 10~ 35℃能够生长 ,以 2 8~ 30℃为最佳 ;在光暗交替条件下菌丝体生长最快 ;在黑暗条件下 ,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 ,为 88.1% ;持续光照时 ,菌丝体生长速率和分生孢子萌发率均最低 ;蔗糖最利于其生长 ,淀粉对菌丝体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pH值 5~ 9时均可生长 ,以pH值 5~ 7为宜 ;相对湿度在 90 %以上时 ,分生孢子的平均萌发率为 74 .2 % ,相对湿度以 97.5 %~ 10 0 %为最佳 ;表面活性剂 0 .1%吐温 2 0和 0 .1%吐温 80对分生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