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海南非常适合西甜瓜的种植,随着新品种的推广和栽培技术的提高,海南西甜瓜果品在国内外有了很高的声誉。从灌溉系统选用、灌溉系统布置与管理、水肥耦合等方面对海南地区西甜瓜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滴灌施肥条件下长绒棉水肥耦合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滴灌施肥条件下 ,采用二次普通旋转组合设计 ,在新疆阿瓦提县棕漠土长绒棉主产区设置了滴灌施肥试验 ,研究了水肥耦合效应对长绒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双因素效应分析 ,定量地评价了灌水量、肥料用量与棉花产量的关系 ,提出了目标产量的最优水肥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3.
水肥耦合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利用可精确控制水分条件的水肥平衡场,在不同水肥耦合处理的条件下,研究了水肥耦合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肥耦合处理的条件下,玉米的光合速率有所不同,气孔导度的变化与光合速率的变化表现基本一致,而对蒸腾速率、细胞间CO2浓度影响不大.其中,在自然降水条件下,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有利于玉米子粒灌浆期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表现出良好的产量潜力.充足水条件下,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表现较低,表现产量有所下降,说明供水量与施肥量之间有一个平衡系数.表明黑龙江省北部黑土区自然生态条件下,为充分发挥玉米的产量潜力,最佳的管理措施是增施无机肥和有机肥的配合.  相似文献   

4.
水肥耦合对春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利用可精确控制水分条件的水肥平衡场,在不同水肥耦合处理的条件下,研究了水肥耦合对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肥耦合处理的条件下,春小麦灌浆期的光合速率不同,其中,增施有机肥的处理的光合速率高于不施有机肥的无机肥处理,且光合速率衰减率较小,表现出良好的产量潜力,尽管仅施化肥的处理在充足水分条件下光合速率衰减较自然水处理减缓慢,但却没有表现也明显的产量差异;光合速率不是增施有机肥处理间蛋白含量差异的原因。在自然降水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使春小麦既高产又优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花生和谷子间作条件下水肥运筹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氮、磷"3414"试验设计,研究间作条件下不同水肥处理对花生和谷子产量的作用效果。[结果]间作条件下花生和谷子产量对水肥的响应较为一致,土壤水分养分与花生产量相关性由强至弱依次为土壤水分氮施用量磷施用量,与谷子产量相关性由强至弱依次为土壤水分磷施用量氮施用量。水、氮、磷三因素合理配施能够降低水肥投入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花生谷子间作条件下,适宜土壤含水量均较低,可在大部分半干旱地区雨养种植。各因素之间,磷肥与水的耦合作用肥料之间的耦合作用氮肥与水的耦合作用。间作条件下,花生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占田间持水量的57.3%,适宜的氮素和磷素施用量分别为0.49 g/盆和0.2 g/盆,谷子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占田间持水量的59.1%,适宜的氮素和磷素施用量分别为0.29 g/盆和0.23 g/盆。[结论]研究结果为该种种植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季节性干旱是限制菠萝增产提质增效的重要原因,发展“以水促肥,以肥促产,水肥高效耦合”的现代灌溉施肥技术,是应对季节性干旱,促进菠萝增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华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干旱胁迫对菠萝生长发育的影响、我国菠萝水肥管理现状、灌溉施肥技术对菠萝生长发育的影响等4个方面简要阐述了我国菠萝灌溉施肥技术发展的必要性,重点从现代灌溉施肥方式、耗水规律和养分吸收规律等3方面总结了菠萝灌溉施肥技术研究进展,并结合研究进展提出我国菠萝灌溉施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为菠萝灌溉施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进程,阐述玉米膜下滴灌需水需肥规律、水肥耦合机制、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灌溉制度等研究进展,提出深入挖掘水肥潜力和提高土壤生产力,构建"水肥土"综合调控技术体系,建立与推广实用轻简化、精准信息化、规范标准化、适宜区域性的水肥一体综合管理制度,是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树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3个田间持水量(85±5)%、(65±5)%、(50±5)%和3种施肥梯度12.50、6.25、3.13 kg/m2,通过测定和分析不同处理下不同生长月份毛竹的叶绿素及光合参数的变化,运用综合评价法来判断不同水肥耦合处理下毛竹林最优的水肥耦合模式,达到水肥高效的毛竹林,进而为毛竹林的水肥供应机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在所有的水肥耦合处理中,T4处理[田间持水量(65±5)%,施肥量100%]下的叶绿素含量[Chl(a+b)]最高。且在所有生长月份中,8月份各处理毛竹叶片的Chl(a+b)最高。(2)9种水肥处理中,各时期毛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最高为T4处理[田间持水量(65±5)%,施肥量100%]。说明高肥适水灌溉能够使毛竹生长获得最优效果。(3)在整个生长阶段,不同水肥耦合处理间的Chl(a+b)、PnCiTr的差异最大值出现在8月。说明8月为毛竹需水需肥的最关键时期。因此,T4处理[田间持水量(65±5)%,施肥量100%]高肥适水是毛竹进行水肥处理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9.
风沙半干旱区春玉米水肥耦合产量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开展了春玉米水肥耦合作用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年施氮量对产量影响最大,灌溉量次之,施磷量最小。两因子耦合的产量效应类型不同,氮与磷耦合以及磷与水耦合为相互替代作用,而氮与水耦合为相互促进作用,且耦合作用效应大小顺序为氮与磷耦合>磷与水耦合>氮与水耦合。获得最高产量9374.0kg/hm2的施氮量为281.7kg/hm2、施磷量为127.1kg/hm2、灌溉量为75.2mm。获得最高利润6023.5元/hm2的施氮量为211.2kg/hm2、施磷量为110.5kg/hm2、灌溉量为24.1mm。  相似文献   

10.
水肥耦合对橡胶树根系垂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分和养分是限制橡胶树生长和产胶量的重要因子.以17a树龄的热研7-33-97橡胶树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水平对橡胶树根系垂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树吸收根系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随土壤层次的加深,橡胶根系干重在垂直分布上呈递减趋势,可用乘幂函数模型表示.适量增施氮、磷肥均能促进0~20 cm土层根系的生长;氮肥施用量过大,深层根系比重增大;轻度降低土壤水分能够促进根系扎深.水肥耦合对根系生长和分布具有调节作用,本试验条件下,各土层根系干重总量以丰氮丰水和丰磷丰水组合处理最高,分别达0.33和0.31 kg/m3,并且根系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与养分分布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吉林稻区水稻生产特点,对生产优质高产水稻一般需要经过的品种选择、育苗、本田准备、插秧、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以及收获等几个环节的内容进行了阐述。从种子处理、苗床地选择、床土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育苗技术,对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方面也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2.
膜下滴灌水肥耦合对半干旱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田间条件下,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模式对覆膜玉米水氮耦合效应进行研究,明确水氮耦合对吉林省西部玉米生长的影响,提出最佳灌水量和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水、氮在一定范围内配合表现出明显的正交互作用,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施氮量超过一定范围将产生负效应,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吉林省西部施氮量280 kg/hm~2、灌水量500 mm为最佳水氮组合,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产量最高,比不施氮处理增产36.1%。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肥条件下冬小麦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为了给冬小麦种植中合理水肥管理提供依据,以京冬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肥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水肥相比,优化水肥、秸秆还田优化水肥的冬小麦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总量和经济系数均有所提高,物质生产结构较优;单位面积收获穗数有所增加,穗粒数显著减少,千粒重显著提高,籽粒产量有所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性差异,氮肥当季利用率显著提高。与优化水肥相比,秸秆还田优化水肥有利于增加单位面积籽粒产量,是种植冬小麦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4.
根据甜叶菊形态特征,结合多年栽培经验及水肥一体化技术要求,从种子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适期采收、设备维护等方面,研究总结出甜叶菊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旨在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水肥耦合效应,设置田间试验分析其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1高氮)条件下,W(1拔节水+灌浆水)、W(2拔节水)处理均可实现肥水高效耦合,并获得530 kg/667m2以上高产,而N2、N(3中氮)水平下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幅度有所下降,又面临人口激增、耕地锐减的挑战,粮食危机随时可能出现.由于湿润肥沃的土地早已被开发殆尽,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有赖于成功地开发旱区肥力较低的土地[1].如何合理挖掘旱区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同时又保护旱区的生态环境,保证该地区农业朝着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热点研究课题.而使旱区有限的水肥资源发挥更高的效益,必须筛选合理的水肥组合,充分发挥"以水调肥、以肥调水"的水肥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产水平下水肥耦合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黄淮麦区冬小麦的高产机理,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同梯度的水肥耦合模式,分析了高产水平下旗叶光合特性与籽粒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模式的水肥耦合对旗叶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不同,总体表现为土壤水分的处理效应大于施氮量的效应.旗叶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5)均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升高,表现为W3(充足水分)>W2(适宜水分)>W1(自然降水),差异达显著水平.胞间CO2浓度(Ci)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的氮肥处理,旗叶Pn和Gs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表现为N3(270 kg·hm-2)>N2(195 kg·hm-2)>N1(CK),Ci在不同水分条件下与施氮量的关系不尽相同.不同水肥耦合模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表现为W2>W3>W1,并以W2N2为最高,不同处理组合的籽粒产量亦以W2N2为最高.表明高产条件下W2N2水肥组合应是高产高效的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方面对北方地区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南疆中长绒陆地棉高产栽培示范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经过2011-2013年对陆地中长绒棉引种和高产栽培示范。采取选好品种、精量播种、合理配施基肥、膜下滴灌、水肥耦合、合理化调、枯草芽孢杆菌防黄萎病、结合常规管理等主要配套技术。取得了大面积连续三年平均籽棉产量达到了7500kg/hm2,皮棉产量达3000kg/hm2。实现了中长绒棉在南疆的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20.
湖南水稻生产发展的对策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以来,湖南水稻生产发展较快,实现了"九连增"。但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必须采取新对策,如集成组装超级稻超高产栽培、双季稻抗逆稳产、资源高效利用、轻简均衡等增产新模式,推广应用超级稻等优质品种、増种増蔸増苗、水肥耦合、绿色防控、机械插秧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