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泵站工程建设,就其规模和数量来看,均居世界各国前列.长期以来,水泵过流部件泥沙磨损、汽蚀损害问题持续困扰着广大泵站运行管理部门,尤其是在我国黄河流域以黄河水为水源的高扬程提灌泵站的水泵泥沙磨损问题更为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我国沿黄高扬程提灌泵站水泵磨蚀状况及危害,分析了现有水泵抗磨蚀技术,推荐了几种解决水泵磨蚀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根据扬程计算、扬程分布时段和分布比例的统计分析,以及泵站所处位置及运行特点,经论证认为,二级坝泵站水泵调速运行是十分必要的.调速后,可以显著提高水泵运行效率,改善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气蚀性能,9年左右即可收回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3.
利用泵站现场管路条件,对某排污泵站6号泵进行了单泵实际水力特性测试,用数据分析了该泵站的运行状况,指出在单泵和双泵全速运行时,流量会分别偏离设计点近1.4和1.2倍,使实际汽蚀余量低于临界汽蚀余量,水泵运行在遭受汽蚀危害的状态;而且运行时扬程高于泵站需要的装置扬程,造成能源浪费。通过对该泵站水泵运行的分析,提出了四点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根据扬程计算、扬程颁布时段和分布比例的统计分析,以及泵站所处位置及运行特点,经论证论为,二级坝泵站水泵调速运行是十分必要的。调速后,可以显著提高水泵运行效率,改善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气蚀性能,9年左右即可收回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5.
排污泵站水泵特性的现场检测与运行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泵站现场管路条件,对某排污泵站6号泵进行了单泵实际水力特性测试,用数据分析了该泵站的运行状况,指出在单泵和双泵全速运行时,流量会分别偏离设计点近1.4和1.2倍,使实际汽蚀余量低于临界汽蚀余量,水泵运行在遭受汽蚀危害的状态;而且运行时扬程高于泵站需要的装置扬程,造成能源浪费。通过对该泵站水泵运行的分析,提出了4点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凌瀚  张正兴 《排灌机械》2006,24(2):46-49
利用泵站现场管路条件,对镇江市江滨泵站6号泵进行了单泵实际水力特性测试。用数据分析了该泵站的运行状况,指出在单泵和双泵全速运行时。流量会分别偏离设计点近1.4和1.2倍,使实际汽蚀余量低于临界汽蚀余量。水泵运行在遭受汽蚀危害的状态;而且运行时扬程高于泵站需要的装置扬程。造成能源浪费。通过对该泵站水泵运行的分析,提出了4点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王钦狮 《排灌机械》1998,16(3):39-41
l泵站概况东深供水工程是向深、港两地供应淡水的大型引水工程。第一级抽水站二期泵站安装二台全调节轴流泵,水泵最低运行水位为1.sin高程。三期泵站安装六台全调节轴流泵,水泵最低运行水位为1.Zm高程。近年来由于东江大量采砂,河床急降,在1995年10月~1996年4月间,东江大部分时间水位在1.Zm高程以下,使二、三期机组不能正常开机运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二期泵站进水渠内安装10台井筒式潜水轴流泵,总装机容量1850(w将东江二期泵站进水池水位提高到2.38m高程,使H期泵站的水泵有足够的淹没深度并能正常运行。2泵型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选择泵站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组合方式,实现单级泵站的运行优化。通过分析水泵运行效率与水泵流量、扬程以及转速间的相互关系,确定水泵装置的工况点,构建单级泵站日经济优化运行模型,以泵站日运行总费用最低为目标,通过动态规划法从而求解单级泵站的日经济最优运行方案。选定南昌市九圩港提水泵站为研究对象,依据泵站已有的运行数据,在综合考虑泵站日运行分时电价、扬程及流量变化的基础上,将该泵站优化运行模型分为两层,第一层为泵站日经济优化运行模型,确定泵站在一日内运行费用的最小值;第二层为泵站运行效率优化模型,确定在不同时段内泵站效率最优运行方式。结果表明,当日总输水量一定时,分时电价是影响泵站日经济运行费用和不同时段机组流量分配的主要因素;以九圩港泵站的典型工况为例,优化后的泵站运行方案较优化前日单位运行费用降低了18%。该模型对实现单级泵站日经济优化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切割叶轮机技术在双喜泵站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双喜泵站水泵扬程与泵站实际扬程不符,造成泵站效率低等问题,以泵站常用工作效率最高和电机最大负荷满额、泵站输水量最大为目标,分别对其叶轮切割量及工作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改造后,该站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灌排泵站水泵选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宝云 《排灌机械》1994,12(4):22-25
通过举例提出灌排泵站水泵的步选型法,两步选型特别适用于扬程变化较大的泵站水泵选型。  相似文献   

11.
尔王庄暗渠泵站机组优化运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台 《排灌机械》2003,21(3):17-20
针对尔王庄暗渠泵站利用率高的要求以及机组出水结构的特点,对水泵机组进行了运行测试及研究:提出了泵站优化运行方案。实践结果表明实时根据水位及输水量等优选开机台数,优选叶片角度,可使泵站功耗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2.
水泊渡泵站灌溉设计流量为10.35 m3/s ,设计扬程为113.5m,运行扬程范围为97~132m,泵站装机容量为20MW,工程规模为大(2)型。对于我国在高扬程大流量泵站的不多的情况下,如何结合工程实际运行情况以及水泵设备设计制造现状提出合适的方案,在已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方案上进行现有泵站的调查研究分析以及综合比较,提出了更能适合工程具体要求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株洲航电库区14座排涝泵站的水位变幅大、扬程变化范围宽问题,经过多种方案的分析和论证,决定在部分泵站采用高、低扬程机组,以适应不同外江水位时泵站安全和经济运行的需要。同时为降低工程投资、便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对同一泵站不同的机组采用同一安装尺寸和相同的机电设备。经过这种优化,不仅给泵站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便利,而且避免了泵站在今后运行、维护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弊病。  相似文献   

14.
高扬程梯级泵站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工程实际,针对高扬程梯级泵站泵型选择、扬程匹配、流量平衡、调节机组的设置及水锤防护等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了可能出现的问题,经过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充分利用水泵扬程与流量的调节性能和进出水池有限的调节容量,达到各站流量扬程平衡的目的,以保证工程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5.
轴流泵站经济运行方案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流泵站建成后,灌排区域内作物组成、水文、气象等因素将发生变化,引起泵站进出水池水位、泵站扬程和流量发生变化,致使泵站运行效率低,能源消耗高.为保证泵站在原有设备的条件下经济合理地运行,达到提高泵站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运行费用的目的,提供了根据泵站的提水流量、进出水池水位和泵站扬程的变化。通过调节轴流泵的叶片安装角度,来提高泵站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技术措施,给出了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确定轴流泵经济运行方案的数学模型、约束条件和求解方法.通过多座泵站的应用,并经泵站测试,泵站效率已得到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泵站的经济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水泵的能耗是与扬程成正比的。扬程越高,能耗越大。合理地利用进水池的高水位,可减少不必要的扬程,是泵站节能的有效措施之一。 目前中小型泵站进水池的高水位利用问题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或者工程设施中存在一些问题,而使水头损失较大,造成泵站机组在前池低水位状态下运行,浪费了大量能源。我  相似文献   

17.
水泵选型是高扬程泵站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文中结合具体泵站的水泵选型,给出了在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工程竣工运用后,沿线河湖设计水位将普遍上升,原建水泵站运行时静扬程降低,使水泵运行效率下降,可能造成电动机过载,影响泵站的经济效益和安全运行。文章探讨了离心泵站以提高水泵效率为目的,采用车削叶轮调节水泵运行工作点的具体计算和实施方法。它适用于南水北调运用后水源水位抬升的离心泵站的技术改造,投资少,实施简便,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株洲航电库区14座排涝泵站的水位变幅大、扬程变化范围宽问题,经过多种方案的分析和论证,决定在部分泵站采用高、低扬程机组,以适应不同外江水位时泵站安全和经济运行的需要.同时为降低工程投资、便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对同一泵站不同的机组采用同一安装尺寸和相同的机电设备.经过这种优化,不仅给泵站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便利,而且避免了泵站在今后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弊病.  相似文献   

20.
轴流泵水力模型同台测试结果及选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津同台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可为泵站设计中的水泵选型提供参考.根据叶轮主要几何尺寸和扬程流量性能曲线的斜率来划分轴流泵水力模型的扬程范围。能简化水力模型的比较方案.为了兼顾各种特征扬程工况下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在水力模型初选阶段提出了选型名义扬程的概念.针对选型名义扬程。采用等扬程和加大流量的方法,并参照南水北调东线泵站工程规划和初步设计成果进行水力模型的选择,能确保泵装置获得更高的加权平均效率、分析了模型泵装置安装精度、叶轮叶片厚度,以及叶轮叶片叶尖径向间隙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在分析试验数据可比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方案比较时应注意的问题.随着水泵CAD和CFD技术的发展。不同泵站水泵水力模型应更多地考虑进行针对性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