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笔者从日前在杭州召开的"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2013年度年终工作会议"上获悉,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去年在茶产品水溶性农药的安全性评估和控制、适宜不同区域茶类的茶树品种筛选与示范、茶园假眼小绿叶蝉预警和绿色防控等技术研究与示范等方面成效明显。一是指导永川、巴南、南川、荣昌等该市主要茶产区县示范推广凯恩、帕力特等高效低毒替代农药面积3.76万亩次,示范推广数字化色  相似文献   

2.
简讯     
李叶云 《茶业通报》2004,26(1):30-30
日照是我国最北的茶叶主产区,茶小绿蝉是我市茶区主要害虫之一。正常年份,每当秋季花生采收前后,茶小绿叶蝉在茶园中将出现一个虫口高峰期。其不仅对茶树安全越冬造成影响,而且对次年春茶产量和品质不利。为加强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筛选新型高效低毒农药,于2002年9月选用吡&#183;氯乳油对茶小绿叶蝉进行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对汉中市茶园中的茶小绿叶蝉具有高效作用的植物源农药,开展了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 d,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和单用茶蝉净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均达到了60%以上;施药后3 d,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均有所降低;施药后7 d,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和单用茶蝉净对茶小绿叶蝉依然具有良好的防效,说明植物源农药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桉油精+茶蝉净复配施药后7 d的防效显著优于单用茶蝉净,说明植物源农药混合施用能达到增效的作用。用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防治茶小绿叶蝉可以显著降低茶园的用药次数,是构建茶园绿色防控体系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4.
调查发现,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是目前贵州茶区的重要害虫,两种害虫对全省茶产业潜在丰收造成的为害在30%左右,直接经济损数千万元。贵州大部分茶园正广泛使用水溶性农药吡虫啉、啶虫脒等,给茶叶质量安全带来严重隐患。本文立足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害虫绿色防控"为目标,提出了适宜贵州茶园防治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集成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视,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已成为制约茶叶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更好地保护茶园生态平衡和为茶园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具有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作用方式特异、促进作物生长并提高抗病性、种类多、开发途径多等特点的植物源农药。本文对植物源农药在茶树的茶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茶炭疽病、茶白星病和茶蓟马等几种主要病虫害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松溪县建立无公害茶叶病虫综防技术示范区的情况。通过2003—2004年的调研,查清了茶园中茶假眼小绿叶蝉和茶炭疽病等11种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优化组装了茶园病虫综防配套技术,使茶叶农药残留检测达到无公害茶叶标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有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Emposca(Emposca)vitis Gothe危害重,一年有两次虫口高峰的特点,并根据婺源茶区的生态环境,提出推行以保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利用自然天敌、分批勤采与适时强采茶叶、适度修剪、诱杀及适时限量使用植物源农药——苦参碱等防控假眼小绿叶蝉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茶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是皖垦茶业集团茶园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若虫危害茶树新梢,受害后牙叶生长停滞,发芽减少、牙叶枯黄、质地变脆、甚至枯焦,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每年5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为发生高峰,危害面积超过1667hm2。由于茶园长期使用菊酯类和有机磷化学农药防治,使得茶小绿叶蝉产生了较强的抗性,为此我们进行了苏云金杆菌防治茶小绿  相似文献   

9.
茶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区头号害虫,其若、成虫主要取食茶树嫩梢芽叶汁液,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长期以来,生产和实践中对危害茶园的茶小绿叶蝉其优势种是小绿叶蝉,还是假眼小绿叶蝉这一问题一直有争议。尽管有多名专家从昆虫形态分类学角度先后指出,危害我国茶区的茶小绿叶蝉优势种应是假眼小绿叶蝉,但在这以后的各种书籍和研究论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鄂东山区茶小绿叶蝉普遍发生,部分茶区已蔓延成灾,其危害范围有逐年扩宽的趋势,并已延伸到海拔千米以上高山茶园危害。这不仅影响茶叶产量的增长和鲜叶质量的提高,而且严重威胁着茶树的生存,挫伤了茶农的积极性。为此,我们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茶园,每个类型选择四个观察点,进行试验观察,初步摸索出茶小绿叶蝉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发生规律,并施行了一系列防治对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徽州区茶园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卫国 《茶业通报》2006,28(1):17-18
徽州区茶树害虫种群从少到多,不断演替,危害日趋严重,茶园大面积受害成灾时有发生。1997年和2001年假眼小绿叶蝉、2004年黑刺粉虱大发生;2003年假眼小绿叶蝉、茶叶瘿螨发生严重;1996年茶黑毒蛾、2000年和2001年茶尺蠖的局部暴发,这些害虫的发生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防治问题日益突出。1主要害虫(螨)种类及消长规律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世代多、体型小、吸汁性、趋嫩性的害虫成了茶树害虫的优势种类和种群,叶蝉、粉虱等现已成为我区茶树主要害虫。暴食性害虫如茶黑毒蛾、茶尺蠖等时有发生,亦不容忽视。1.1茶假眼小绿叶蝉我区高山茶园冬季气温较…  相似文献   

12.
正粘虫色板是茶园中监测和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常用的无公害植保技术,但长期以来市场上假眼小绿叶蝉粘虫色板产品无统一的颜色描述方式、颜色多样、无靶标针对性,从而导致各种产品诱杀效果参差不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拥有的专利"假眼小绿叶蝉诱捕色的筛选及数字化标准色板的制作方法",首次采用RGB模式将色板颜色参数化,通过交互正交试验筛选出假眼小绿叶蝉的最佳诱捕色,最后通过PP塑料制成针对目标害虫的数字化粘虫色板。相较于市场上购置的茶园粘虫色板,利用该专利技术研发的叶蝉数字化色板(RGB=255,215,0),诱杀效果提高了  相似文献   

13.
日照是我国最北的茶叶主产区,茶小绿蝉是我市茶区主要害虫之一。正常年份,每当秋季花生采收前后,茶小绿叶蝉在茶园中将出现一个虫口高峰期。其不仅对茶树安全越冬造成影响,而且对次年春茶产量和品质不利。为加强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筛选新型高效低毒农药,于2002年9月选用吡·氯乳油对茶小绿叶蝉进行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5%吡·氯EC(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10%吡虫啉WP(苏州华源农用生物化学品有限公司)5%氯氰菊酯EC(济南绿霸化学品有限公司)1.2试验处理本试验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15m…  相似文献   

14.
王芳 《茶业通报》2023,(4):165-169
近年来,随着茶产业规模的扩大,新县病虫害危害呈上升趋势,主要虫害有灰茶尺蠖、茶假眼小绿叶蝉和茶毛虫等,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新县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针对茶树病虫危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对新发展茶园宜推广种植抗虫品种白毫早、舒茶早等,加强茶园管理,提高茶树整体抗病虫能力。在虫害发生时,太阳能杀虫灯、色板、性信息素诱捕器等绿色防控措施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对于采摘期外害虫发生严重的茶园,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进行防治,保证茶叶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5.
几种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对主要蜘蛛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俊起  汪钧 《茶业通报》2001,23(4):23-25
茶小绿叶蝉 (EmpoascaflavescensFabricius) ,又名茶浮尘子、小绿浮尘子、叶跳虫 ,属同翅目叶蝉科。国内茶区均有分布 ,寄主除茶树外 ,还有桃、李、油菜、大豆、花生、十字花科蔬菜等。主要以成、若虫刺茶树嫩梢汁液 ,消耗养分和水分 ,为害后茶树节间缩短 ,芽叶萎缩 ,芽尖、叶尖和叶缘变红褐焦枯 ;同时 ,干茶碎片多 ,有异味 ,从而大大影响产量和品质。目前 ,茶小绿叶蝉已成为我省皖南茶区的主要害虫。为了有效的防治茶小绿叶蝉 ,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量 ,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提高祁红品质 ,以达到规定…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合本地区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的低水溶性、低毒、低残留、高效的新型农药,在宜昌夷陵开展了15%茚虫威EC、24%虫螨腈SC等四种新型农药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4%虫螨腈SC和茶蝉净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15%茚虫威EC的速效性稍逊于22%阿立卡ZC,但持效性比22%阿立卡ZC好,生产上建议将24%虫螨腈SC、茶蝉净、22%阿立卡ZC三种农药交替轮换使用,逐渐替代目前常用的水溶解度较高的农药。  相似文献   

17.
通过3年田间系统调查,介绍了茶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状况,研究了金华地区籽叶两用茶园中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茶假眼小绿叶蝉在籽叶两用茶园中发生的第1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高峰期为9月上旬到10月上旬,很多时候第2高峰不发生。由于栽培模式、生态环境的不同,籽叶两用茶园中的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假眼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1998年我们在产茶乡、镇,茶场以及茶叶重点户茶园,应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茶树假眼茶小绿叶蝉有以下优点:1 防治成本低。每hm2用25%扑虱灵防治假眼茶小绿叶蝉药费为8元,人工工资4元,计12元/hm2,而用40%乐果乳剂,需喷药3次,每hm2药费,人工工资合计13.8元/hm2,用扑虱灵比用乐果每hm2可节省成本1.8元,1998年防治面积达2800hm2,共节省防治成本5040元。2 防治效果好。扑虱灵是一种具有较高选择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可使若虫在蜕皮期死亡,…  相似文献   

19.
<正>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近日发布预警信息,要求有关地区抓紧防治高山茶假眼小绿叶蝉。据介绍,福建省高山茶区的茶假眼小绿叶蝉全年为害高峰期一般在7~9月。据大田、安溪、永泰、武夷山、蕉城、尤溪、南靖、福鼎等地高山茶园近期调查,平均虫梢率30.0%、比去年同期多85.2%,平均百叶虫量16.4头、比去年同期少4.1%,大部分高山茶园虫口密度超过防治指标。综合分析,预计今年茶假眼小绿叶蝉在高山茶上偏重发生。各地务  相似文献   

20.
竹醋液对田间防治斜纹夜蛾和茶小绿叶蝉的增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在棉田和茶园开展了添加不同浓度的竹醋液对5%氟铃尿防治斜纹夜蛾1~2龄幼虫和10%吡虫啉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增效研究,结果表明:5%氟铃尿添加稀释400倍竹醋液防治斜纹夜蛾1~2龄幼虫,施药后7d增效作用显著,施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一半可达到推荐剂量的防效。10%吡虫啉添加稀释400倍竹醋液防治茶园茶小绿叶蝉,施药后1d、3d和7d、11d增效作用均显著,施药后1d、3d施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一半可达到推荐剂量的防效,但添加稀释600倍竹醋液,施药后1d增效作用显著,施药后3d、7d和11d增效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