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促进蚯蚓粪基质栽培利用,提升基质栽培蔬菜品质和商品性,本试验通过对蚯蚓粪进行浸泡处理,设置未处理蚯蚓粪(M)、蚯蚓粪浸泡1次(M1)、蚯蚓粪浸泡3次(M3)、草炭基质(CK) 4个处理,研究对小白菜、小油菜、紫快菜3种蔬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草炭基质处理,蚯蚓粪基质显著提高蔬菜产量,3种蚯蚓粪基质处理对小油菜、紫快菜、小白菜产量的平均增幅为41.4%、35.4%、16.7%;3种蔬菜对蚯蚓粪浸泡处理响应程度不同,响应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小油菜>小白菜>紫快菜;相比蚯蚓粪处理,蚯蚓粪浸泡1次和3次显著降低蔬菜产量,但是浸泡处理可以提高蔬菜维生素C等指标,浸泡1次、3次处理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相比未浸泡处理分别降低7.3%、8.8%,浸泡1次和3次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可以得出,在生产中蚯蚓粪浸泡一次应用效果更好,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英国农药安全中心公布了两项针对农药管理中的危害性标准和替代药剂对英国植物保护潜在影响的评估报告。第一项评估报告发表于2008年5月,是由欧盟委员会起草、欧洲议会审查后的第一次修正案;第二项评估发表于2008年12  相似文献   

3.
利用GA 3、高锰酸钾、双氧水、甲醛、硫酸、多菌灵浸泡一把伞南星种子,探讨不同浓度药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浓度的GA 3、硫酸、甲醛、过氧化氢、多菌灵、高锰酸钾处理一把伞南星种子,对其发芽特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00倍的多菌灵溶液浸泡2 h,一把伞南星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此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6.79±2.73)%、(80.40±2.67)%、(9.83±1.21)%,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其次是浓度为5%的甲醛溶液浸泡5 min,种子发芽率为(86.40±1.13)%。使用200 mg·L-1 GA 3溶液浸泡24 h,种子根长、芽长均最大,分别为(29.76±6.04)mm、(89.46±4.18)mm,长势最好。综合考虑各萌发性状,各药剂对一把伞南星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依次为多菌灵>GA 3>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甲醛>硫酸。  相似文献   

4.
<正>药剂防治就是利用作物和各种有害生物对一种药剂敏感性的差异,使用能够抑制或杀死有害生物而又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剂量。显然,作物和有害生物差异越大,可以使用药剂的种类和剂量范畴越广。  相似文献   

5.
<正>为筛选安全高效的燕麦白粉病生防药剂,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选取3种类型的7个生防药剂,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华家岭乡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第1次施药后7天,生防药剂防效普遍不及化学药剂三唑酮和腈菌唑,仅有苦参碱和大黄素甲醚防效较好,分别为85.01%和83.93%;第2次施药后7天,各生防药剂的防效与第1次  相似文献   

6.
以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药剂和不同水温浸种、不同储藏方式对红蓼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蓼种子在0.5 g/mL浓度的NaOH下浸泡45 min发芽率最高,达99.63%;综合NaOH浓度及处理时间,在0.3~0.5 g/mL范围,浸泡45 min可以使红蓼种子发芽快而整齐,发芽率高.低温贮藏可以打破红蓼种子休眠,室外地表自然放置发芽率较高,达19.93%,显著高于常温保存.红蓼种子浸种2h后吸水速度最快,24 h达吸水高峰;60℃温水浸种24 h发芽效果好于其他水温,发芽率达26.67%;70℃处理种子失去生活力.萘乙酸、吲哚乙酸处理红蓼种子效果不显著.种皮硬度及休眠是影响红蓼种子发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非破坏性方法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灵芝 《种子》1994,(5):1-4
玉米种子在25℃恒温下,2h、4h、6h和8h4个浸泡时间,连续进行6次湿平衡──浸泡──干燥处理。结果指出:不论浸泡时间长短,前3次处理对玉米种子发芽率均没有显著影响。从第4次浸泡开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与浸泡次数、吸水速率和浸出液的电导率呈现反相关关系,与种子浸出液的pH值呈现正相关关系。提出湿平衡──浸泡──干燥处理是研究非破坏性种子生活力测定方法的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安徽省进行的一项药效试验结果显示,Bt(苏云金杆菌)防治玉米螟的田间效果与化学药剂差异不显著。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通过在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用药剂灌心一次施药,比较了Bt、克百威、丁硫克百威、溴氰菊酯、杀虫双和辛硫磷6种药剂处理对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不同药剂处理对石栗种子发芽率及苗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恒温条件下(24。C),利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硝酸钾、GGR、ABT1对石栗干种进行浸种催芽播种在沙床上,以干种直接播种的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对石栗发芽率及幼苗地径、根系生长、生物量分配以及生理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时间为24h的种子,其发芽率最高,可达到54%;其次为2000mg/L的硝酸钾溶液浸泡时间为24h的种子,发芽率达到32%,与对照相比,都达显著差异。根据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测定出用100mg/L的GGR6#溶液浸泡24小时的种子生长的幼苗苗木质量较好,其次2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4h的处理;苗木质量最差的是用2000mg/L的硝酸钾溶液浸泡24h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正>1试验作物、地点棉花,品种新陆早26号。试验地点:新湖一场三连6#条田。2试验药剂供试药剂:清源保(0.6%苦?内酯水剂)生物杀螨剂—北京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照药剂:常规药剂,5%尼索朗乳油。3试验设计与方法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共9个小区,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内作物长势、棉叶螨发生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胡启山 《科学种养》2010,(11):63-63
<正>二次稀释法配制农药药液,是先用少量水将药液调成浓稠母液,然后再稀释到所需浓度。它比一次配药具有以下优点:一、能够保证药剂在水中分散均匀。例如可湿性粉剂的粉粒往往团聚在一起成为粗团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金冠苹果不耐贮藏的问题,开展采前田间处理、采后不同药剂浸泡及不同包装方式对金冠苹果贮藏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多菌灵配合二苯胺进行采前田间处理可有效提高苹果的贮藏品质;采后使用0.067%多菌灵、0.l% MH(自配农药)、10% NaCl、0.2%二苯胺浸泡处理均可有效保持金冠苹果的贮藏品质,减少其在贮藏期间发生病害,保鲜效果较好;最佳包装方式为15 kg袋装后装箱,于0~2 ℃条件下贮藏,可保鲜6个月。  相似文献   

13.
三岛柴胡种子萌发条件及愈伤组织诱导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岛柴胡种子进行光照、温度、GA3溶液和NaNO3药剂处理试验,以研究不同条件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采用三岛柴胡的幼茎和幼叶为外植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结果表明:三岛柴胡种子在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高于黑暗的;20℃是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赤霉素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太大的影响;在NaNO3溶液中浸泡12 h的种子萌发率高于浸泡24 h的.三岛柴胡的幼茎和幼叶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分别呈淡黄色和淡绿色,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光照条件和化学药剂浸种方法对3种红河悬钩子进行试验,通过对比筛选出打破种子休眠的最好方法.结果表明,西南悬钩子采用75%硫酸浸泡25 min、苯氨赤霉500倍液浸泡24 h、层积处理4周,早花悬钩子采用75%硫酸浸泡25 min、苯氨赤霉500倍液浸泡48h、层积处理8周,绿春悬钩子采用98%硫酸浸泡25 min、苯氨赤霉500倍液浸泡48 h、层积处理8周,光照强度PPFD为240μmol/(m2·s)、红蓝光比为4∶1、时间为16h,3种悬钩子种子发芽时间缩短,发芽率提升,长出的小苗状态较好.  相似文献   

15.
水稻干尖线虫病近年在河北省呈回升之势,1986年是大发生年.现在此病已是水稻高产的一个威胁.鉴于原有的温汤浸种法、盐酸浸种法等较繁琐,技术不易掌握,我们在1985—1986年进行药剂浸种和拌闷种防治试验.不同药剂浸种和拌闷种法比较试验.1985年供试药剂有50%甲基1605、25%克线磷和35%呋喃丹胶悬剂,1986年增加40%甲基异柳(硫)磷,每种药剂分别做两种处理:①浸种法,用500倍稀释药液浸种48小时;②拌闷种法,种子在清水中浸泡48小时后,捞出淋干水,用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打破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激素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贮存在 3种温度下 ,4个不同处理的微型薯内源激素GA3、IAA和ABA含量的变化及对微型薯休眠的影响 ;微型薯经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处理后 ,在不同贮存温度下 ,观察其萌芽状况。结果表明 :GA3,ABA和IAA的含量呈上下起伏的变化 :萌芽前 ,ABA含量下降 ,而GA3含量上升 ,二者的比值随着打破休眠而缩小 ;在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处理试验中 ,1%硫脲浸泡微型薯 1h ,在 2 5℃条件下萌芽最早 ,且芽长而粗 ;10mg/LGA3和 10mg/LIAA 10mg/LGA3亦能提前打破休眠 ;温度对促进微型薯的萌芽及对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的吸收和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有种植户来信反映:设施瓜果蔬菜白粉病发病严重,常规的杀菌剂效果不太理想又会造成农药残留,影响瓜果品质,卖不上价钱。现在市场上药剂名目繁多,不知哪种药剂防效更高一点、更安全一点。白粉病在许多重要农作物上普遍发生、危害严重,在设施栽培的瓜果和草莓上尤为严重。防治上要注重发病初期的控制,以防病害的流行暴发:药剂选择要遵循见效快、效果好、安全性高、低抗药性的原则。应用生物农药绿蛇1%蛇床子素水乳剂可以满足这一生产要求。经多年试验示范推广,1%蛇床子素水乳剂400~600倍液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效果显著,在病害发生初期喷施,每隔7天一次,连喷2~3次,对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全程防控减量施药技术的优缺点,为农药减量应用提供技术参考。试验设计非化学绿色防控技术、化学药剂及化学药剂减量加助剂3套农药减量方案。方案一,化学药剂用量合计6450 mL/hm2,本田除草剂用量占比为97.7%;方案二,化学药剂用量合计8285.55 mL/hm2,除草剂用量占比为62%;方案三,化学药剂用量6616.05 mL/hm2,除草剂用量占比为36.7%。方案一施药次数比方案二和方案三少4次,化学药剂用量分别比方案二、方案三减少1835.55 mL/hm2和166.05 mL/hm2,分别减量22.2%和2.5%。方案三与方案二相比化学药剂用量减少1669.5 mL/hm2,减量20.1%。从农药减量与防控效果上看,方案一和方案三都达到了预期效果,方案一以生物措施防控水稻潜叶蝇和水稻二化螟,防效略高于其他2个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PAW)处理对采后蓝莓杀菌效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优瑞卡’蓝莓为试材,采用大气低温等离子体激活去离子水得到不同处理时间(0、20、40、60 min)的PAW,并于25℃下通过喷洒和浸泡两种方式处理蓝莓果实。结果表明:与PAW浸泡组相比,PAW喷洒处理能增加蓝莓果实的亮度,PAW40喷洒处理在10 d贮藏期内产生的色差最小;与其他PAW处理组相比,PAW20浸泡和喷洒处理可以更好地维持蓝莓果实的硬度;PAW20喷洒组和PAW60喷洒组的抑菌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抑制蓝莓果实表面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PAW60组的腐烂率最低,并且PAW喷洒处理降低蓝莓腐烂的效果优于浸泡处理;喷洒相比浸泡处理可以更好地维持蓝莓果实的花青素含量。综上,PAW喷洒处理是一种可行的蓝莓果实采后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为明确常用杀虫剂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安全性,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近期在室内评估了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等3种药剂对其成蜂的急性毒力以及田间推荐使用剂量对赤眼蜂各发育阶段的间接影响,并模拟自然情况,测定了不同残留期的3种药剂对赤眼蜂存活和寄生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