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的公猪阉割技术因阉割日龄偏大,手术方法陈旧,对阉割后的仔猪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养猪业的需要。我们经过多年的摸索,对公猪的阉割日龄和阉割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现阐述如下。一、掌握适宜的阉割时间传统方法,公猪一般在40~50日龄或体重15kg左右阉割。公猪越大时,睾丸越大,阉割时创口越大,阉割时间也越长,对猪造成的伤害也越大,创口越不易愈合。但也不是越小越好,  相似文献   

2.
未经阉割公猪的生长发育比小母猪迅速,并且饲料消耗低;但其肉质低劣,有臊味,出肉率也低。小公猪的阉割一般多在生后7日龄到35日龄之间进行。作者为了充分利用公猪的优点,对120日龄、体重达60公斤以上的公猪进行晚期阉割的试验。但考虑阉割时的保定和手术时的应激问题,因此应用针麻,以探讨其效果。材料与方法用本场所产的仔猪7窝计30头(24♂,6♀),其中纯种兰德瑞斯猪(L)4窝15头,  相似文献   

3.
猪的阉割是我国人民的传统技术,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三千年以前就有记载。对不选留种用的肉用公母猪均进行阉割。猪阉割后性情温顺、生长迅速、肉质鲜嫩,同时,有利于猪种选育。但是各地的习惯不同,对猪阉割日龄也不一致:在浙江等地对肉用公猪多在产后3天左右即进行阉割,对肉用母猪一般在3~4月龄体重20~30公斤时进行阉割;在上海,肉用公母猪一般在哺乳期30~50日龄进行阉  相似文献   

4.
<正>(接上期)5.5适时去势仔猪出生后3个月内去势对仔猪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较小。仔猪日龄越大或体重越大,去势时越费力,且创口愈合缓慢。一般要求公猪在20日龄、母猪在30~40日龄之前去势。5.6预防接种仔猪应在30日龄前后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疫苗的预防接种,必要时可进行猪瘟的超前免疫,是否进行其他疾病的预防接种,应视本地区疫情和本场猪群  相似文献   

5.
养猪的关键是育肥,而猪的阉割术是育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过程。为了使猪在阉割过程中创口早日愈合,减少污染和疾病,我对公猪阉割的传统切口作了探索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14日龄阉割的小公猪其断奶体重高于1日龄阉割的小公猪。美国德克萨斯州工学院的一项试验结果表明,1日龄阉割的小公猪其死亡率略微高于14日龄阉割的小公猪,但经统计分析则差异不显著。尽管14日龄阉  相似文献   

7.
李喆 《兽医导刊》2019,(4):157-157
猪腹股沟阴囊疝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猪外科疾病,小公猪的猪腹股沟阴囊疝病发病几率较高,而且猪腹股沟阴囊疝不仅会在没有阉割的小公猪身上发病,而且会在已经阉割的小公猪身上发病。猪腹股沟阴囊疝的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仔猪出生时,或者是在仔猪2月龄内。  相似文献   

8.
14日龄阉割的小公猪,其断奶体重高于1日龄阉割的小公猪。美国德克萨斯州工学院的一项试验结果表明,1日龄阉割的小公猪其死亡率略微高于14日龄阉割的小公猪,但经统计分析发现差异不显著。尽管14日龄阉割试验组的小公猪的平均出生重较低,为1.77千克,而1日龄阉割的小公猪平均出生重则为1.86千克,但前者的29日龄断奶体重比后者几乎高出3.8%,断奶前每头仔猪每  相似文献   

9.
母猪不同阉割方法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 ,泰顺地区对母猪的阉割都采用传统的“大挑法”,其弊病一是阉割后半月内直接影响猪的生长 ;二是创口易感染。据泰顺县畜禽疫病志记载 ,1 982~ 1 989年全县共有 2 80个村 94 6头猪因阉割感染破伤风而死亡 ,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自 1 987年以来 ,该县开始推广应用小母猪“小挑法”,先后阉割 1万余头 ,未出现过创口化脓感染或患破伤风的病例。笔者从 1 998年 1 0月至 1 999年 7月 ,采用“小挑法”与“大挑法”阉割法 ,进行肉猪生长情况的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试验猪 选择 35日龄未断奶小母猪 6 0头 ,按体…  相似文献   

10.
我场多年来对小公猪采用传统的阉割方法,一般在20至30日龄进行,近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小猪生后就断尾,给以后阉割保定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进行了小猪出生后就去势的试验。通过1385头猪的阉割证明,小猪初生后即去势,是一个理想的选定  相似文献   

11.
对公猪实施阉割具有减少打斗、促进生长的作用,但是如果阉割方法不当反而会带来感染等负面影响,不利于猪的正常生长发育,笔者在长期的基层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比传统阉割法更实用的新法——提起法,愿与基层畜牧技术人员和养殖户分享。1适应于15日龄以内的小公猪药械准备:碘酊棉、酒精棉、磺胺结晶、器械盘、手术刀、镊子等。手术方法:术者用左手抓住小公猪的后肢提起,小公猪的腹部朝外,右手用镊子拿碘酊棉对阴囊部进行消毒,然后用酒精棉脱碘。术者左手的大拇指固定睾丸,右手持手术刀在阴囊底部竖切两个0.5~1厘米的切口,再用右手挤出两个…  相似文献   

12.
<正> 公猪阉割是生猪育肥和消除公猪肉性臭的必要手段,也是养猪业中一项面广量大的工作,但阉割在何日龄进行最为适宜,却很少有人进行比较。1 概况我国以往阉割一直选用在2月龄前后进行,特别在近几年出售的苗猪有在70日龄左右方进行阉割,这时体重已达15~30千克。在这个时候阉割存在很多弊端。1.1 手术弊端由于此时猪只较大在阉割时往往是在地面进行,不合乎手术要求,猪体表常沾有泥污,很难做到消毒彻底,易造成切口感染、化脓延迟愈合,加之民间兽医无菌概念不强,消毒不严格,甚至不消毒,全凭猪  相似文献   

13.
小公猪阉割技法及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洪民 《中国猪业》2009,4(6):56-56
杂种猪性成熟较早,小公猪若不去势,一旦性成熟会乱爬母猪,从而影响其生长。一般杂种小公猪在出生后2周左右阉割为宜。因为日龄小的动物疼痛的阈值比较高(不容易感觉疼痛),并且去势过程中所受应激小,手术伤口小、愈合快,而且由于其正在吃奶,伤口容易愈合,对生长影响较小,增重也快。小公猪的阉割技法及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4.
猪的破伤风常发生于阉割后的创口感染,公猪去势的感染尤为多见。目前治疗家畜破伤风的办法,往往忽视对感染创口的处理,而致治疗难于奏效。中兽医有用烧烙处理感染创口的,但据笔者应用于猪的破伤风治疗两例,效果不佳,归于死亡。一九六五年以来,笔者试用高锰酸钾溶液处理感染创口,结合对症疗法治疗猪的破伤风,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方法是:用摄子拨开病猪感染创口,  相似文献   

15.
正专家在都柏林举行的2016年国际猪兽医学会会议上讨论了关于使用新型阉割替代方法的经济和福利效益。专家说,赞同新型替代方法进行阉割可显著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同时还可减少福利和行为问题。公猪膻味是当烹调肉时从性成熟的公猪中散发出来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气味。为了防止公猪膻味,传统上公猪要进行物理阉割,但是在一些市场消费者驱动的对动物福利的关注促使一些生产者寻求替代方法。一种替代方案,有时被称为免疫阉割或公猪膻味免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县城郊公社朱桥村社员朱氏,养一头黑色公猪,8月龄,体重约150多斤。该猪二月龄时阉割,阉割后一个多月,阳囊处出现鹅卵大肿胀,以后逐渐增大。近二十来天不大吃食。  相似文献   

17.
将30头公猪分成3组,给免疫组的 10头公猪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并列体二 聚体 卵清蛋白复合物,初次免疫时间是3月 龄,5月龄加强免疫1次。同时阉割10头公 猪作为阴性对照组,其余的10头注射卵清蛋 白作阳性对照组。试验期间,统计每头公猪 的平均饲料消耗量和日增重。7月龄时屠宰, 测其活重、屠宰率、料肉比指标。结果表明, 免疫组公猪平均日增重、最终活重(P< 0.05)、屠宰率、料肉比均高于阴性对照组,略 低于阳性对照组。提示GnRH并列体二聚体主动免疫能提高公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阉割对甲状腺转录因子-1、2(TTF-1,2)基因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阉割与非阉割金华猪甲状腺组织中丁TF_1和TTF-2基因在60、90和120日龄时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非阉割猪TTF-1和TTF-2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量呈稳步上升趋势,阉割猪TTF-1和TTF-2基因的表达基本稳定.TTF-1与TTF-2 mRNA的表达量均是在60、90日龄时阉割组高于非阉割组;在120日龄时,阉割组TTF-1与TTF-2 mRNA的表达量均低于非阉割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建立的SYBR-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TTF-1和TTF-2基因的表达分析;另外,阉割使得猪甲状腺TTF-1和TTF-2基因在60、90日龄的表达量升高,且TTF-1基因的表达与猪部分肉质性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来源于性成熟未阉割公猪的肉或肉制品在烹调或食用时常常会出现异味,许多消费者对这种异味难以接受。因此,长期以来,生猪生产者一直采用手术阉割的方法避免产生公猪异味。近几年来,免疫阉割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表明,应用接种抗GnRH疫苗对公猪进行免疫阉割是一种行之有效而又方便安全的方法,主要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手术阉割对公猪造成的应激反应,并可以收到与手术阉割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手术阉割与免疫阉割对公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可供我国养猪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仔猪阉割对生长肥育及肉品质都有影响。本试验旨在探讨小公猪不同日龄阉割与增重的关系,以选择最佳的阉割日龄,增加日增重,提高经济效益。试验从石河子总场一猪场选出经产母猪42窝,选择20日龄、体重4000—7800g 的哺乳苏×长小公猪120头。在每窝仔猪中选体重相近的小公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在21、25、32日龄称重,阉割;对照组同期称重,按该场常规在50日龄阉割。各组在60日龄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结果21日龄组60日龄平均重15720g,比对照组多增重740g,日增重278g,比对照组提高8.2%(P<0.01);25日龄组60日龄平均重14350g,比对照组多增暮2270g,日增重250g,比对照组提高3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