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沈阳市为例,对四期遥感影像进行了景观类型分类提取,并分析了城市扩张、景观指数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79~2007年沈阳市城市用地快速增长,耕地逐年减少;景观类型趋于多样化;景观破碎化程度日趋复杂;城市扩张与景观格局变化相关性明显。  相似文献   

2.
基于遥感的乌鲁木齐市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0、1999和2010年的3期Landsat TM/ETM影像及数字高程图像(DEM)为数据源,综合利用RS、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乌鲁木齐市近20a间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各景观类型空间转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建设用地和林地的增加及未利用地的减少较为明显,其他植被有减少的趋势,水体面积有所增加;城市景观类型转移变化上,5种景观类型相互之间转化频繁,其他植被和未利用地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因地形条件的制约,城市以"T"字形轴向式扩展显著,各景观类型发生转换的空间主要位于城市的西北和东北地区。在景观类型水平上,建设用地景观的优势度增强、边界越来越复杂和聚集度呈增长;其他植被优势度下降,破碎化程度增加;水体景观形状较为规则,破碎化程度降低;未利用地破碎化程度加强,优势度和聚集程度下降。在景观水平上,城市景观整体破碎化程度增加,形状趋于复杂,景观异质性增强,表现出多样化和均匀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城市化过程中洛阳市区景观生态格局的特征,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选取 景观多样 性、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和人口比重等指标对洛阳市区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并 通过相关分析 从定量角度阐明人口密度与空间格局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结果表明,洛阳 市区各个 研究区景观多样性整体程度不高、分布均匀程度较低且由某种景观占绝对优势的现象较 少,绿地景 观整体较好;同时相关分析中,城市化率与各个景观格局指数间相关程度较低,其中与景 观多样性、 均匀度、优势度、破碎度均呈现出负相关性,而只和景观破碎度表现出一定的显著性。 研究结果可 以看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景观异质性降低;同时也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 影响虽然 广泛而深刻,但是人类的行为活动并不是影响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乡村景观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景观是城市景观与纯自然景观之间过渡的一种景观形式,是人类与自然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是最符合人类需求的,也是最接近自然的形式.从乡村景观要素与景观规划的角度,总结了乡村景观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些启示,试图引导设计师从乡村景观中吸取设计语言和创作的灵感,也有助于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胜兰  彭重华  姚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562-2563,2566
根据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原理,通过对长沙市景观生态格局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长沙市城市景观的基本途径,包括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景观,保持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维持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和建立城市中具有生态功能的廊道等。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的发展致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革,农耕生活离城市中居住的人们逐渐远去。城市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各种城市问题,却将城市农业景观逐步推入公众视野。该研究首先明晰了城市农业景观的相关概念内涵,然后梳理了城市农业景观的起源、发展与主要功能,最后在剖析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农业景观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后续城市农业景观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推广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7.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普洱市自然环境与城市发展战略、建设格局,探讨普洱市景观生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普洱市市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格局和主要景观要素的保护与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星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49-20651
城市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指出城市景观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决定了景观评价的不精确性,讨论了景观评价准则并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评价的方法,探究了评价结果与综合价值的表示和分析,强调城市景观评价应针对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实际,不能孤立于整个城市发展规划的过程之外。提出以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和时间的城市景观价值三维表示形式,以三维坐标系反映城市景观的价值随不同年代的变化,并且认为坐标表示法可以反映城市景观的价值在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方面的整体情况。以期为城市景观综合评价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景观生态林景观美景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城市景观生态林美学质量,以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简称SBE)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相关线性方程作为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符合正态分布;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美景度值分布在1.2以下,整体偏低;影响城市景观生态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有5个,按影响大小排序为阔叶树比例、平均胸径、平均冠幅、有色树木比例及草坪盖度。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过程中洛阳市区景观生态格局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城市化过程中洛阳市区景观生态格局的特征,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选取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和人口比重等指标对洛阳市区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相关分析从定量角度阐明人口密度与空间格局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结果表明,洛阳市区各个研究区景观多样性整体程度不高、分布均匀程度较低且由某种景观占绝对优势的现象较少,绿地景观整体较好;同时相关分析中,城市化率与各个景观格局指数间相关程度较低,其中与景观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破碎度均呈现出负相关性,而只和景观破碎度表现出一定的显著性.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景观异质性降低;同时也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虽然广泛而深刻,但是人类的行为活动并不是影响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室内的观赏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植物装饰环境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合理利用城市的多样化空间进行植物的规划设计和景观营造,对推动城市自然协调发展,实现有机统一,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毛茸茸的苔藓类植物景观也被大量的使用及应用到室内中,虽然室内景观使用的苔藓具有其活跃性和美观性,而且可塑性强,但室内几乎封闭的环境不适合植物生长。因此,市面上采用原生态苔藓通过物理、化学的手段使得更有质感、颜色更加丰富的永生苔藓逐渐占领市场。本文就是根据永生苔藓在室内景观中的应用实际情况,对其发展应用做出分析与展望,以便提高整个景观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王蕾  王兰霞  裴婉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711-10713
城市绿色景观在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最大程度地优化城市绿色景观格局,使其更有效地优化城市环境,调节城市气候,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通过综合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从绿色景观的概念入手,剖析城市绿色景观格局及异质性特征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研究的方向和内容,进而提出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深入研究城市绿色景观的格局、更好地规划和布局绿色景观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邹丽丽  蔡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48-17750
以现在城市的特征及都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需求分析为出发点,结合当前人们对城市中废弃地带改造的热切希望,探索用于缓解城市与景观对立状态的景观都市主义途径,从而得出景观都市主义与休闲空间之间的关系,及景观都市主义创造休闲空间的手法。其中,创造休闲空间有流动景观、绿色廊道、精神家园以及景观基础设施4种手法。通过这几种手法给城市居民带来连续、多变、丰富的休闲空间,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同时,景观都市主义影响了城市人口分布密度,形成了簇状城市和食物城市等城市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季淮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208-209
和谐发展的城市生态组成因素中的植物,起到一个反映和调节城市环境质量的作用。现阶段的城市植物研究中,城市植物对城市环境的生态效应和作用,主要是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景观生态规划,包括绿地系统基础资料调查与收集、绿地景观的分析与评价、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设计等。围绕以上3个方面,研究者们用了许多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今后在景观生态方面的研究方向和着重点。  相似文献   

15.
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是衡量现代城市生态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指标。以无锡市为例,分析了城市景观过程与格局的持续性,并为未来无锡市城市景观格局的改进提出了初步方案。通过这一典型分析,旨在探讨中国一些园林绿化质量较高的先进城市,应如何使城市建设再上一个台阶,从而引领国内其它城市的景观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乌鲁木齐市景观成因的基础上,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其城市景观进行了分类,在大尺度上将其景观分为背景景观、轮廓景观、建筑与人文景观、园林与绿色景观四大类,对这四大景观进行特点分析,总结了乌鲁木齐市五大景观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以忻府区城镇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为例,提出城镇园林植物景观的建设方法:根据城镇特色来制定园林目标,制定植物景观建设工作体系,将城镇与周围乡村景观建设相结合,创造自然化节约型的植物景观,使植物景观多样化与艺术化,并保持一定的绿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张小茜  张文豹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824-9826,9880
介绍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和功能,根据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三元论”的理论,解析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原则.结合南京鱼嘴公园景观营造的实例,从以文化为“神”,以自然为“骨”,以景观为“肉”3个方面探讨了其景观营造手法,旨在营造一个形神兼具,随城市发展而生长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9.
田甜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04-10606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和乡村景观的结构、布局、功能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目前由城市化带来的城乡素观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乡村景观生态问题突出自然、半自然景观的退化造成生态平衡失调,景观格局混乱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新旧景观不协调造成乡土特色消失,人地关系矛盾突出,土地浪费及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景观生态问题强调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得生态功能下降、具有重要价值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遭到破坏、城市绿色空间不断减少造成景观破碎度增加、城市布局缺乏规划引发空间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指出乡村景观生态问题的解决应注重景观生态规划、调整布局,以整体性原则协调区域综合发展,有效协调各种矛盾,加大农村土地整理力度,开展生态网络建设;城市景观生态优化应着重于合理规划景观结构比例,建立合理的景现格局,并有效地建设城市绿地,调控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探析城市景观道路的植物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晓  彭勇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55-5756,5810
城市景观道路是集植物配置、景观要素、道路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景观构象。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城市景观道路配置的三大原则和四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