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秸秆草粉生物饲料是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剂处理,并经科学配制而成的。使用这种饲料,可替代精料30%以上.一般15千克重的仔猪,3个月左右,体重可达90千克以上,成本降低100元左右,而且猪喜吃好睡,毛色光亮,不拱圈,不跳墙,增强免疫力,减少粪臭,净化环境,改善肉质等。一、生物饲料制作方法1.原料选择。应选择无霉变、腐烂的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如:玉米秆、大豆秆、杂草、树叶、酒糟、粉渣、米糠、豆渣、菌糠、醋渣、稻草、麦秆等。2.将原料(最好在3种以上)晒干,用粉碎机粉成细糠状。3.用生物发酵剂使秸秆发…  相似文献   

2.
武伟成  钟港  陈东  邓攀  陈坤  田科雄 《中国饲料》2023,1(1):142-147
为研究金针菇菌糠替代酒糟对育肥牛生长性能、血液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8月龄、体重接近(350±30)kg和健康状况良好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西门塔尔×湘西黄牛)32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8头,对照组粗饲料为酒糟、全株玉米青贮和水稻秸秆,试验Ⅰ组饲粮在对照组基础上用金针菇菌糠替代50%酒糟(干物质基础),试验Ⅱ和Ⅲ组分别用发酵金针菇菌糠替代50%和100%的酒糟(干物质基础)。试验期70 d,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ADG)比对照组提高了27.9%(P> 0.05),试验Ⅲ组干物质采食量(DMI)和料重比(F/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Ⅰ组增重成本(WGC)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2)试验Ⅱ和Ⅲ组淋巴细胞百分数(LYM)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Ⅲ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EUC)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嗜碱性细胞计数(BASC)显著高于试验组(P <0.05),试验Ⅰ组嗜碱性细胞百分数(BAS)显著低于对照组(P &l...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用性别相同、体重相近、日龄差异不超过2天的生长期杜长大三元猪30头,探讨用平菇菌糠替代玉米一豆粕型基础日粮中的麸皮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设计,分成3组,每组10头。对照组不使用菌糠,第1组以5%的平菇菌糠替代同等重量的麸皮,第2组以8%的平菇菌糠替代同等重量的麸皮。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分别以5%、8%平菇菌糠替代同等重量的麸皮,试验组在试验全期猪的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略有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用平菇菌糠替代部分麸皮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菌糠替代白酒糟对育肥牛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选取18月龄、体重[(350±30)kg]接近和健康状况良好的育肥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2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对照组粗饲料以白酒糟、稻草和全株玉米青贮组成,记为白酒糟组(DG组),试验Ⅰ和Ⅱ组分别用发酵菌糠替代对照组50%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以玉米秸秆和金针菇菌糠作为粗饲料加工调制肉牛发酵全混合日粮(fermented total mixed ration,FTMR)时二者的最佳配比,为菌糠等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设置7个不同比例的粗饲料混合处理组,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的比例分别为8∶2 (T1组)、7∶3 (T2组)、6∶4(T3组)、5∶5(T4组)、4∶6(T5组)、3∶7(T6组)、2∶8(T7组),再以精粗比为4∶6(鲜重)添加肉牛精料补充料,混合均匀后加工制成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将不同处理组的TMR样品装入青贮袋,压实密封后抽真空,遮光保存于室内,自然发酵60 d制成FTMR;分别测定并比较TMR和FTMR的营养组分含量和霉菌毒素含量,同时,测定FTMR的发酵参数,确定最优配比。[结果](1)随着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配比降低,TMR的DM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CP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NDF和ADF含量总体呈逐渐增加趋势,EE含量呈波动性变化。(2)随着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配比降低,FTMR的DM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与发酵前相比,T4组的DM损失率...  相似文献   

6.
菌糠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秸秆等培养食用菌,食用菌能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胞内酶和胞外酶,分解秸秆培养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使培养料(秸秆等)的内部结构发生质变,纤维素含量大大降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营养成分大幅度提高。据报道,这种用于培养食用菌后所得的菌糠,粗蛋白较接种前提高了31.0%─642.2%,粗纤维降低了52.3%─124.2%。1棉籽壳菌糠营养成分据浙江省饲料公司研究室测定,棉籽壳菌糠含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钙、磷分别为(%):6.42、29.21、0.96、43.89、17.2、0.28,总能为14.83兆焦/…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取80只健康、体重18.39±2.31 kg的3月龄小尾寒羊,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精料+粗饲料),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5%杏鲍菇菌糠替代麸皮+精料+粗饲料、试验Ⅲ组10%杏鲍菇菌糠替代麸皮+精料+粗饲料、试验Ⅳ组15%杏鲍菇菌糠替代麸皮+精料+粗饲料。整个试验期为10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4只体重相近的羊只,取背最长肌样品检测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分,以期研究杏鲍菇菌糠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以及背最长肌脂肪酸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Ⅳ组中油酸、肉豆蔻油酸的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PUFA/SFA)显著低于Ⅰ组,杏鲍菇菌糠均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背最长肌中油酸、肉豆蔻油酸的含量,降低PUFA/SFA的含量,从而改善羊肉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8.
在印度南部,鸭脚稗秸秆和稻草是主要的粗饲料来源。因此用鸭脚稗秸秆和稻草作为粗饲料饲喂杂交奶牛来研究营养利用率、产奶量和牛奶组成。每组日粮用精料、青饲料和粗饲料以30:45:25的比例组成(干物质)。在为期50天的消化试验中,每7天对饲料、饲草、粪便、尿液和奶液混合采样,进行常量和微量营养素的分析。鸭脚稗秸秆含有更高的粗蛋白质、钙、磷、镁、铜、锌和钴,稻草含有更高的酸性洗涤纤维、灰分和无水硅酸。饲喂鸭脚稗秸秆的奶牛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大多微量营养素(钙、磷、镁、锌、铁、锰和钴)的摄入量显著增高,并且,饲喂鸭脚稗秸秆的奶牛对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显著增高,钙、铜、锰、钴的肠道吸收率也显著增高。在每组日粮中,微量营养素都能满足奶牛需要量,但稻草组钙含量(0.40%)低于鸭脚稗秸秆组(0.60%)。鸭脚稗秸秆组的平均产奶量(7.0升/头)高于稻草组(6.3升/头)。牛奶组成没有差异,仅有乳脂率(4.7和4.5%),稻草组偏低。上述结果表明鸭脚稗秸秆是一种优于稻草的粗饲料,当稻草作为唯一的粗饲料饲喂奶牛时.需要额外添加钙来满足产奶需要。  相似文献   

9.
氨化玉米秸秆对梅花鹿幼鹿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浓度的氨化玉米秸秆对梅花鹿幼鹿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年龄一致、体重约20kg的梅花鹿幼鹿12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3头,精饲料饲喂量相同,分别饲喂用0%(对照)、3%、4%、5%尿素氨化玉米秸秆和原料玉米秸秆各50%(自由采食)的粗饲料,结果表明:梅花鹿食用尿素氨化玉米秸秆,显著提高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对梅花鹿幼鹿增重效果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奶牛粗饲料来源广泛.品种繁多.有各类青草、干草、玉米秸秆、玉米秸青贮、东北羊草、优质苜蓿和秕壳类等。优质干草、苜蓿等均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D及无机盐,是奶牛较佳的粗饲料:秸秆类饲料虽然营养价值低.但作为牛的饲料.可促进正常的瘤胃发酵,预防消化障碍。通常。牧场自种粗饲料,用于直接放牧或收获后制成干草或青贮。粗饲料通常是最便宜的奶牛饲料。根据泌乳阶段.日粮粗饲料干物质比例在35%(饲喂早期泌乳奶牛)至100%(饲喂不产奶的牛)。从营养角度来看。粗饲料包括优质饲料(如多汁嫩青草、未结豆荚的豆科茎叶),也包括非常劣质的饲料(如稻草、灌木枝叶)。不管粗饲料质量如何.如果饲喂得当都可很好利用。其中。优质粗饲料用于饲喂对营养有特殊要求的奶牛(如泌乳早期奶牛),  相似文献   

11.
氨化、微贮秸秆饲喂鲁西黄牛不同增重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小麦秸、玉米秸经氨化、微贮处理后进行饲喂鲁西黄牛增重肥育试验。30头供试牛随机分成6组,分别与饲喂未处理秸秆牛进行对比,其结果为:氨化小麦秸组、氨化玉米秸组每头日均增重分别为0.931kg、1.012kg;饲喂微贮小麦秸组、微贮玉米秸组每头日均增重分别为0.985kg1、.064kg;小麦秸对照组、玉米秸对照组每头日均增重分别为0.684kg0、.708kg。小麦秸和玉米秸经氨化或微贮处理后增重效果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氨化处理组与微贮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将所耗精料、粗料及增重按当时市价进行分析,60d试验期结束,期内每头每日获利:小麦秸氨化组、微贮组、对照组分别为:2.103元、2.665元、0.806元;玉米秸氨化组、微贮组、对照组分别为:2.279元、2.960元、0.819元。玉米秸秆微贮后饲喂鲁西黄牛经济效果优于小麦秸秆的氨化、微贮,更优于未处理秸秆,且操作简单,值得在农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对肉牛瘤胃内环境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头平均体重(455.00±19.50)kg的健康秦川杂交肉牛,随机分配到4×4拉丁方试验设计中.4组分别为:1)对照组,40%精料+60%玉米秸秆黄贮料;2)S25组,40%精料+45%玉米秸秆黄贮料+15%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3)S50组,40%精料+30%玉米秸秆黄贮料+30%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4)S75组,40%精料+15%玉米秸秆黄贮料+45%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结果表明:各组肉牛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S25、S50和S75组肉牛瘤胃液氨态氮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58.96%、36.35%、26.17%.各组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比例及乙酸/丙酸、(乙酸+丁酸)/丙酸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和葡萄糖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替代部分玉米秸秆黄贮料能提高肉牛瘤胃液氨态氮浓度,对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血清生化指标无影响.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可以替代肉牛饲粮中75%的玉米秸秆黄贮料.  相似文献   

13.
用微贮秸秆和氨化秸秆饲喂18月龄左右的改良鲁西黄牛,在60d试验期内,头均日增重分别为1.2kg和1.06k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5.84%和38.96%,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测定分析了秸秆制粒饲喂肉牛对其采食、反刍、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和增重的影响,以丰富秸秆饲料化利用方式。试验选取30头18月龄左右、活重接近的西杂肉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粉碎玉米秸秆(对照组)、玉米秸秆颗粒饲料(试验Ⅰ组)及玉米秸秆精粗饲料颗粒(试验Ⅱ组)。结果表明,1)秸秆制粒饲喂肉牛,其采食、反刍、咀嚼时间均有所缩短,且每食团咀嚼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4),而试验Ⅱ组采食时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2)。2)除试验Ⅰ组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5),3组肉牛其他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3)秸秆粉碎制料后饲喂肉牛影响瘤胃发酵,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Ⅰ组瘤胃pH值及丁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乙酸含量和乙酸/丙酸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瘤胃液丁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乙酸/丙酸及NH3-N含量显著升高(P<0.05)。4)秸秆粉碎制粒饲喂肉牛能显著增加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试验Ⅰ组及试验Ⅱ组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高出0.36和0.38 kg,饲料转化率(料重比)分别提高27.86%和29.09%。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指导肉牛养殖户科学合理利用玉米秸秆。[方法]选择10月龄年龄和体重相近健康的西杂牛18头,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头,试验前经检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精饲料喂量相等的情况下,Ⅰ组饲喂复合酶发酵玉米秸秆;Ⅱ组饲喂复合酶发酵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各占50%;Ⅲ组饲喂青贮玉米秸秆。经60d试验,三个试验组相互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复合酶发酵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各占50%饲喂肉牛,育肥效果较单纯饲喂复合酶发酵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高,但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日采食玉米秸秆分别比Ⅰ、Ⅲ组高120g和170g;Ⅱ组日增重分别比Ⅰ、Ⅲ组高20g和40g;每千克日增重Ⅱ组分别比Ⅰ、Ⅲ组降低饲料成本0.22元和0.19元。[结论]用复合酶处理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搭配可以在肉牛育肥方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加工与处理的玉米秸秆饲喂肉牛增重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淘气 《中国牛业科学》2001,27(5):14-16,19
将玉米秸秆揉切加工经氨化、微贮、青贮处理后进行饲喂肉牛增重肥育试验。对照组牛喂自然风干揉碎秸秆。40头供试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对比,其结果为:喂青贮秸秆组头日均增重1073g,喂微贮秸秆组头日均增重986g,喂氨化秸秆组头日均增重931g,对照级夹 日均增重684g。青贮组与微贮组、氨化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微贮组与氨化组差异不显著(P>0.05)。微贮组、氨化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将各组所耗精料、粗料及增重按当时市场价格进行分析。60天试验期结束,青贮组、微贮组、氨化组、对照组平均每头获利分别为124.86元、92.21元、90.52元和23.54元。玉米秸秆青贮处理后饲喂肉牛,优于秸秆微贮和氨化,更好于干秸秆,且操作简单,适口性强,饲喂效果明显,在广大农区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方法处理的玉米青贮饲喂肉牛效果对比,选择体重340kg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牛30头,随机分为3组,保证精饲料不变,粗饲料分别饲喂3种不同方法处理的玉米青贮,其中试验Ⅰ组为全株玉米青贮、试验Ⅱ组添加剂全株玉米青贮、试验Ⅲ组玉米秸秆黄贮,试验期70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试验Ⅲ组(P<0.01),分别比Ⅰ组、Ⅲ组高出17.57%、65.71%;Ⅲ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Ⅰ组和Ⅱ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试验Ⅱ组养殖效益最高为14.14元?天-1?头-1,比试验Ⅰ组高5.05元,比试验Ⅲ组高15.74元。综上,添加剂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肉牛效果和养殖效益最佳,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秆黄贮次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棕榈粕渣发酵饲料对肉牛养殖效果的影响,为棕榈粕渣发酵饲料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4头夏洛莱牛与当地黄牛的杂交育成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Ⅰ、Ⅱ、Ⅲ组与对照组4个组。在育肥期(14~16月龄),对照组试验牛饲喂精料补充料和基础粗饲料(100%玉米秸秆),试验组Ⅰ、Ⅱ、Ⅲ组试验牛饲喂与对照组相同的精料补充料和分别用10%、20%、30%棕榈粕渣发酵饲料替代玉米秸秆的粗饲料,拴系饲养,进行饲养试验。经过分析肉牛的生长性能、健康状况、经济效益,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在育肥期,以棕榈粕渣发酵饲料替代部分(10%、20%、30%)玉米秸秆作为肉牛粗饲料能达到同样的育肥效果;育肥过程中对照组及试验组杂交牛存活率均为100%,健康状况良好;各组盈利排序为试验组Ⅲ >试验组Ⅱ >试验组Ⅰ >对照组。[结论]含有棕榈粕渣发酵饲料的肉牛粗饲料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不同加工方法的玉米秸秆育肥肉牛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玉米秸秆资源。[方法]在冬春季节给肉牛养殖户提供足够的优质粗饲料来增强育肥效果,用全贮、青贮、黄贮和微贮四种玉米秸秆饲料进行育肥牛试验,对照组饲喂玉米秸秆。[结果]表明:育肥3个月后,体重、平均日增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各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管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获得的利润分别比对照组高71.96%和51.54%。[结论]玉米秸秆全贮、青贮、黄贮和微贮后饲喂肉牛经济效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废弃薰衣草秸秆的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将提取精油后产生的薰衣草秸秆制作成薰衣草秸秆青贮.开展薰衣草秸秆青贮与常规饲草料的育肥肉牛效果对比试验。选用新疆褐牛公牛4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牛。试验组粗饲料为薰衣草秸秆青贮,对照组粗饲料为玉米秸秆青贮,饲喂量均为8~12kg/a,两组精饲料配方相同。预饲期10d,正式育肥期共210d。记录正式育肥期始末实验牛只的体重,计算试验期增重和平均日增重。结果表明,薰衣草秸秆青贮育肥牛与常规玉米秸秆育肥牛在增重指标上差异不显著(P〉0.05),育肥期内薰衣草秸秆青贮育肥牛日增重为(0.98±0.10)kg,玉米秸秆育肥牛日增重为(0.99±0.11)kg。薰衣草秸秆与常规饲草料育肥肉牛的效果相似,表明薰衣草秸秆青贮能够作为粗饲料应用于肉牛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