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农科院日前公布了杂交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单倍体诱导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加快作物精准育种进程、非洲猪瘟疫苗科研攻关、家禽疫苗免疫成功阻断人感染H7N9病毒等全院农业科技重大新进展。此次公布的农业科技重大新进展包括:1.杂交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王克剑研究团队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建立了可永久固定杂种优势的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获得杂交水稻的克隆种子,实现了杂交水稻无融  相似文献   

2.
近日,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陈建三向记者透露:一项采用固定杂种优势育种方法水稻兼性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育种技术,目前在三亚市成功研究出同优三号和保健稻一号,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病能力强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水稻无融合生殖的研究动态及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水稻无融合生殖的意义,研究趋向及进展进行了评价。植物无融合生殖是生物学研究的新生长点,具有固定杂种优势,缩短育种周期,给常规育种带来革命等重要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十分重视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成立了国际无融合生殖研究协作网,把作物无融合生殖作为重点之一,但是国外尚未发现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中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者提出了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4个基本条件和策略,以多胚水稻为材料进行胚胎学,育种学,  相似文献   

4.
<正> 固优22号是湖北省武穴市农作物良种研究所(邮码:435400)饶水佳所长,应用水稻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的育种技术,历经10年育成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水稻杂交育种技术的发展 ,除了人们对遗传学的了解外 ,更多的是对生殖系统的操纵。从固定杂种优势出发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无融合生殖领域的研究动态 ,特别是近年来无融合生殖基因转移育种、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克隆等方面的新进展 ,提出了在水稻中开展无融合生殖研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通讯》2006,(3):57-57
近日.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陈建三向记者透露:一项采用同定杂种优势育种方法——水稻兼性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育种技术.日前在三亚市成功研究出固优三号和保健稻一号,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病能力强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无融合生殖(apomixis)是指植物不经过精卵结合而产生种子的特殊生殖方式,其中二倍性无融合生殖能使世代更迭而不改变核相,即后代的遗传结构与母本完全相同,因而可用来固定F_1代杂种优势。自30年代Navashin、Karpachenko和Stebbins等先后提出无融合生殖能固定杂种优势这一论点以来,人们已在植物37个科、370多个种中发现无融合生殖类型。在农作物中,已在珍珠粟、高粱、玉米、马铃薯和棉花花等少数作物中发现了无融合生殖现象。70年代以后,无融合生殖研究开始转向遗传育种的应用研究,一些国外科学家在高粱、玉米、珍珠粟  相似文献   

8.
无融合生殖是植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高粱无融合生殖为育种提供了选育更高产量、具有多种抗性、品质优良的杂种机会,是最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式。论述了高粱无融合生殖类型、发生机制、遗传研究及其育种前景,为最终实现高粱杂种优势固定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作物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融合生殖是植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高粱无融合生殖为高粱育种提供了选育更高产量、具有多种抗性、品质优良的杂种机会,是最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式。论述了高粱无融合生殖类型、发生机制、遗传研究及其育种前景,为最终实现高粱杂种优势固定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作物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大黍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上的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需年年制种的问题,从把外源无融合生殖基因转移到水稻中以固定杂种优势的战略构想出发,论述大黍作为无融合生殖供体的优势特征和将其无融合生殖特性转移到水稻中的方法与应用,指出大黍作为无融合生殖供体,具有巨大的潜力,是比较理想、值得重点筛选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水稻要高产,穗大是关键,为育出超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武穴市农作物良种研究所(邮码:435400)饶水佳,应用水稻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育种技术,历经十年心血,育成了一种稻穗特大、米质特优、结实率特高、抗病力特强的水稻新品种固优22号。  相似文献   

12.
一系法,即培育不分离的F1杂种,将杂种优势固定下来,从而不需要年年制种,这是利用杂种优势的最好方式。赵世绪(1977年)和袁隆平(1987年)等专家相继提出用无融合生殖的原理固定水稻杂交优势的没想,一些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对水稻无融合生殖进行了不少研究,但发展不大,目前仅作为一种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华中农业大学蔡得田等研究出一种“卵不受精”,自发结果的“奇稻”。“奇稻”是一种新的无融合生殖水稻材料。该研究成果居世界领先地位,是水稻育种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杂交水稻丰产性好,但制种技术复杂,生长周期长,受气候影响大。与之相比,无融合生殖水稻材料固定杂种优势后,就可省去了制种过程,和常规品种一样,代代相传。这种繁殖方式兼有无性和有性繁殖的长处,用它培育新品种,时间  相似文献   

14.
<正> E·rectisetus(Nees in Lehm)A.Love et Connor是小麦族中唯一的无融合生殖种。具有兼性、居优势和专性三种无融合生殖形式。因无融合生殖能固定杂种优势,小麦育种工作者就期望将小麦近缘属E.rectisetus的无融合生殖基因导入小麦属栽培种,以固定优良的小麦杂交种。本文就无融合生殖E.rectisetus的研究状况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水稻无融合生殖种质筛选的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无融合生殖方式固定水稻的杂种优势的是一项具有极大诱惑力但难度颇大的探索性研究,目前还未筛选到具有实用价值的水稻无融合生殖种质,禾木科植物中已经鉴定出166个具有无融合生殖特必的物种,包括二倍体孢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尚未发现不定胚生殖现象。  相似文献   

16.
超优31是采用特种生殖能在F2代固定杂种优势的新型育种技术育成的能年年留种的高产超级一系杂交水稻新品种. 一、特征特性:水稻要高产,大穗且结实率高是关键.然而,大穗品种往往因为稻秆太高而易倒伏,叶太宽而导致披软,致使病害防不胜防及结实率太低.为了解决大穗与结实率太低、不抗倒伏、不抗病的矛盾,湖北武穴市农作物良种研究所历经10余年探索,采用特种生殖育种新技术育成的特大穗新品种"超优31",穗大500~600 粒,大穗可达800粒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以后,为了简便繁殖制种手续,一些科学工作者曾设想固定杂种优势,有人提出花培固定杂种优势;有人则提出通过无性繁殖固定杂种优势,如杂种稻蔸越冬和利用宿根稻等;还有的提出用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然而,也有人用培育核质杂种来固定杂种优势。所谓核质杂种,就是将一个体的细胞核成功地代换到另一遗传性不同的个体细胞质里,  相似文献   

18.
“固优22号”是中国农科院陈建三研究员与湖北省武穴市农作物良种研究所饶水佳合作。应用水稻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技术育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其优点及栽培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目标与途径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要较大辐度地突破现有水稻品种的产量,进行水稻超高产育种是唯一的出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目标应分三步实现:第一步比现有品种增产10%以上;第二步比现有品种增产20—30%;第三步比现有品种增产50%以上,即单产达11250Kg/hm~2,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途经主要是杂种优势的利用,籼粳亚种间杂交,无融合生殖。遗传工程,品种间杂交育种。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以后,为了简便繁殖制种手续,一些科学工作者曾设想固定杂种优势,有人提出花培固定杂种优势;有人则提出通过无性繁殖固定杂种优势,如杂种稻蔸越冬和利用宿根稻等;还有的提出用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然而,也有人用培育核质杂种来固定杂种优势。所用核质杂种,就是将一个体的细胞核成功地代换到另一遗传性不同的个体细胞质里,这种不同的细胞质与细胞核结合产生出的杂种叫核质杂种。由于核质杂种是利用质核的相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