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名品汇     
《海洋与渔业》2013,(9):22-23
杂交西氏鲍 出品:福建一呜海洋食品有限公司 特点:日本西氏鲍和本土皱纹盘鲍的杂交品种,杂种优势明显,生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2.
皱纹盘鲍(H.diseus haunai)在我国的自然分布海域为江苏以北的黄渤海水海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福建先后从北方引进皱纹盘鲍,与日本盘鲍进行杂交繁育,进行南方驯化养殖试验。试养的成功推动了皱纹盘鲍在南方浅海增养殖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以来,皱纹盘鲍及其杂交品种养殖达到规模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南方鲍鱼工厂化养殖主要是从台湾省引进九孔鲍和中国南方杂色鲍两个品种组成。但由于种质退化和病害的蔓延,中国南方鲍鱼养殖损失惨重。皱纹盘鲍与日本鲍进行杂交繁育成功.推动着广东、福建皱纹盘鲍浅海增养殖的不断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有限的浅海水域已成为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西盘鲍     
正育种单位:厦门大学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2003年引自日本长崎县的西氏鲍群体经4代群体选育获得的西氏鲍长崎选育系为母本,以经4代群体选育获得的皱纹盘鲍晋江选育系为父本,杂交获得的F1,即为西盘鲍。  相似文献   

5.
正近十多年来,随着北鲍南移规模化养殖试验的成功,皱纹盘鲍养殖已是我省海水养殖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伴随着皱纹盘鲍养殖面积与产量的急剧增加,其种质不断退化,不耐高温的性状也不断显现,导致近几年来病害不断增多,经常在高温季节大面积爆发病害、死鲍等现象,已严重威胁了我省鲍鱼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西氏鲍是日本、韩国鲍鱼产业的主要经济种类,属于温水性品种,较皱纹盘鲍耐高温、  相似文献   

6.
近日,福建省水技总站对渔业“五新”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其中平潭县水技站承担的“日本西氏鲍与皱纹盘鲍杂交技术推广”项目达到任务书规定指标,顺利通过验收。平潭县水技站承担的“Et本西氏鲍与皱纹盘鲍杂交技术推广”项目,经随机取样、计数,试验组每片附苗  相似文献   

7.
南方海区筏式养鲍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俊新 《海洋渔业》2002,24(2):80-81
鲍属海产珍品,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我国鲍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开展于1980年前后,1986年进入大面积的人工育苗和工厂化养殖阶段,到1995年产量达到近2000t。养殖的主要经济品种有我国北方的皱纹盘鲍、日本引进的日本盘鲍(黑鲍)及近年选育的杂交鲍(皱×黑)。工厂  相似文献   

8.
鲍鱼是爬附在浅海低潮线以下岩石上的一种单壳类软体动物。我国南方以养殖盘鲍与皱纹盘鲍的杂交品种黑鲍为主,也有九孔鲍等其他鲍鱼。1鲍鱼养殖的海区选择鲍鱼海上养殖应选择在无工业"三废污染"的海区放养,其水质应符合NY5052技术标准的要求。并在潮流畅通,流速1~3m/s,流向平直稳定的海区放养  相似文献   

9.
鲍鱼是一种大型海洋藻食性贝类,属腹足纲。在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是皱纹盘鲍和杂色鲍,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和潮间带池塘养殖等。  相似文献   

10.
皱纹盘鲍筏式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皱纹盘鲍(H.discus haunai)在我国的自然分布海域为江苏以北的黄渤海水域,20世纪70年代后期,福建省曾由北方海区试验引种,并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使皱纹盘鲍养殖向南方海区延伸,福州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后从北方引进皱纹盘鲍,并与日本盘鲍进行杂交繁育,进行南方驯化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尤其是  相似文献   

11.
盘鲍引进养殖与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86年从日本长崎引进盘鲍,在平潭与连江黄岐半岛进行了生活,生长与育苗养殖试验,表明该种鲍适于福建沿海的水温特点,比本地的杂色鲍生长快;比北方引进的皱纹盘鲍与台湾的九孔具有更强的适温能力,当前已用自育的第二代做亲鲍,培育出大量苗种,并与皱纹盘鲍杂交所育的大量苗种为本省提供一优良的鲍的养殖新种。  相似文献   

12.
皱纹盘鲍与日本西氏鲍杂交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 《齐鲁渔业》2006,23(9):50-51
利用从日本引进的西氏鲍,与我国北方产皱纹盘鲍进行了杂交育苗试验,使杂交鲍苗越冬后成活率提高,生长快,抗病力强,显示出了良好的生产性状和一定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水产品的出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水产养殖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鲍,作为海中珍品,由于养殖周期长,经济价值高,近年来其养殖技术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下面以北方品种——皱纹盘鲍的沉箱养殖为例,结合我们近几年的养殖经验,对其健康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西盘鲍     
正西盘鲍(品种登记号:GS-02-008-2014)是由西氏鲍与皱纹盘鲍杂交获得的杂交种。西氏鲍从日本长崎县引进,以经4代群体选育后构建的群体为母本,皱纹盘鲍从我国辽宁省大连市引进,以经4代群体选育后构建的群体为父本。优良品质高温适应性强、成活率高西盘鲍贝壳中等大,坚实,椭圆形,螺旋部小,体螺层大,壳顶略微突起,壳面左侧有一列呼吸孔,前面3~5个为开口,其余皆闭合。壳面呈红褐色或青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70年代初,福建省东山县鲍珠站在全国率先培育出了当地产的杂色鲍苗和从北方南移的皱纹盘鲍苗,80年代末,从北而南,从海上到陆上迅速掀起了一股养鲍热,90年代以后东山由于引进九孔鲍、黑鲍、皱纹盘鲍等品种而推动鲍鱼养殖迅猛发展,成为本地区的水产支柱产业。随着北鲍南育技术和杂交育苗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与绿鲍(Haliotis fulgens)种间杂交的受精、孵化和苗种发育规律,对皱纹盘鲍和绿鲍进行种间杂交,检测了不同组合受精率和孵化率,并以同期培育的皱纹盘鲍与绿鲍种间杂交F1(DF)、自繁F1(DD、FF)及回交F1(DD×DF、DD×FD)为研究对象。在相同养殖条件下,本文对皱纹盘鲍与绿鲍杂交、回交后代的生长、存活差异及相应的优势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皱纹盘鲍与绿鲍的杂交效果、准确评价杂种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连江是南方地区最早开展日本盘鲍与皱纹盘鲍杂交育苗的地方。1989年福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将日本盘鲍与大连的皱纹盘鲍进行人工育苗并获得成功,杂交鲍现比较明显的杂交优势,尤其是对高温的适应性优于皱纹盘鲍。人工育苗成功后,杂交鲍养殖成效突显,以福建为代表的南方地区鲍鱼养殖业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8.
鲍鱼是一种大型海洋藻食性贝类,属于腹足纲,它的足部肌肉发达,细嫩可口,营养丰富。我国自古以来,就把鲍列为海产“八珍”之冠。近年来,随着鲍鱼天然产量的减少,鲍鱼的人工养殖在世界各地迅猛发展。在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是皱纹盘鲍和杂色鲍,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和潮间带池塘养殖等。  相似文献   

19.
皱纹盘鲍养殖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军 《水产科学》1995,14(3):33-34
皱纹盘鲍养殖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刘亚军(辽宁省海洋渔业开发中心大连1l6013)关键词:皱纹盘鲍,养殖,饵料皱纹盘鲍(H.discushannaiZno)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海产贝类。国内从育苗到养成已形成一定规模,网笼养鲍法正在推广,产量有逐年上升的趋...  相似文献   

20.
皱纹盘鲍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皱纹盘鲍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养殖品种,但随着养殖规模与密度的不断扩大,因种质退化等原因导致暴发性病害频发。因此,皱纹盘鲍的遗传改良研究对于皱纹盘鲍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对我国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的生物学特征、微卫星标记、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雌核发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皱纹盘鲍遗传育种的方法和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