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从流域生态环境平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符合黄河甘肃段流域生态环境实际的生态环境需水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面积定额法计算的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模型和以水文法计算的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模型。分别计算了河道外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和维持河道流量的河道内河流基础生态环境需水量、河流输沙运泥需水量、水库湖泊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结果表明:黄河甘肃段生态环境总需水量为312.6亿m3,约占流域年径流量的52%,这一结果远超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地表水资源合理的开发程度为30%的阀值,说明该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流域总径流量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有一些冲突。  相似文献   

2.
根据河流生态健康需水量的概念,针对太子河本溪市城区段河道的输沙、自净、供水、景观等主要功能,采用本溪水文站资料分析、计算太子河城区段生态健康需水量为8.18*108m^3,折合流量为14.1m^3/s。  相似文献   

3.
针对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及其生态系统特点,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需水主体划分为河道、旱地植被和城镇生态需水3部分,采用Tontana法、水量平衡方程及标准定额法,计算了自然保护区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4.4×10~8 m^3,生态功能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2.26×10~8 m^3,适宜生态环境需水量为3.528×10~8 m^3。依据洮河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和环境数据,结合选取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分析得出洮河自然保护区域内水资源可支持的最大人口数为7.1×10~5人。结果表明,本区域内水资源在满足自身人口需求的同时上还能作为洮河乃至黄河流域的战略储备水资源库;在未来30年,流域IWSD分别为0.107、0.052、0.049,水资源可较好地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根据河流现有生态状况,首次将海河流域平原河流划分为干涸沙化、水质污染和生境破坏三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河流特点和修复目标,分别用植被需水定额法、75%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和槽蓄法计算了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平原河流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8.12 亿m3,相当于流域多年平均流量的8.4%.最后将上述四种计算方法分别与Ten-nant法进行了比较.用植被需水定额法计算的干涸沙化型河流生态需水量结果约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2.4%~5.5%,远小于Tennant法的最小生态需水量;75%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计算的水质污染型河流所需的生态水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百分比为15%左右,略高于Tennant法计算的最小生态需水量;用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计算的滦河生态需水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百分比为6%,接近于Tennant法计算的最小生态需水量;槽蓄法计算的生态需水量结果与河流水量修复目标密切相关.总的说来,本文所采取的计算生态需水量的方法在海河流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银川市阅海湖生态环境需水量,满足其生态系统稳定不退化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方法]于2019年对阅海湖进行水样采集,测定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Cr)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4个主要水质污染物指标,通过建立水质-水量耦合模型,采用功能法计算分析阅海湖水体最小、适宜和最大生态环境需水量。[结果]阅海湖水质保持现状所需引水量由污染物指标TP、CODCr和CODMn决定,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Ⅲ类水时所需引水量由污染物指标CODCr决定;阅海湖生态环境需水量划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水体基本需水量、水体生态环境改善需水量、岸边带植被及景观娱乐需水量,水体基本需水量和生态环境改善需水量占阅海湖总需水量的绝大部分,通过计算可知,水体生态环境最小需水量为14.64×106 m3,适宜需水量为24.76×106 m3,最大需水量为50.98×106 m...  相似文献   

6.
[目的]预估未来和田绿洲水资源供给与需求,为研究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及调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水土平衡法预测未来15年不同水概率条件下和田绿洲的水资源总量和需水量。[结果]当来水概率P=50%时,和田绿洲水资源总量为50.57×10~8m~3,用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水资源量仅为33.13×10~8m~3,而2020年、2030年研究区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需水量将分别为33.44×10~8、36.06×10~8m~3,缺水量为1.31×10~8、2.93×10~8m~3。当来水概率P=75%时,和田绿洲水资源总量为44.30×10~8m~3,用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水资源量仅为29.39×10~8m~3,2020年、2030年研究区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需水量将分别为31.43×10~8、33.11×10~8m~3,缺水量为2.04×10~8、3.72×10~8m~3。[结论]综合考虑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及节水技术应用等多种因素影响,未来和田绿洲水资源问题将日趋严峻。河流中上游耕地扩张,区间耗水量激增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建议未来绿洲开发在实施高效节水措施的同时,控制耕地面积,严禁各种名义的开荒。  相似文献   

7.
以银川市作为典型人工生态环境系统来研究,根据银川市基本资料,分别从城市生活用水、城市工业用水和自然环境用水3个方面计算了银川市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并由此得出,银川市绿地与湖泊需水量分别占生态环境需水量的9.4%和42.7%.生活需水量占生态环境需水量的16.3%,工业用水占生态环境需水量的34.6%,生活和工业需水量与自然环境需水量基本相等,湖泊需水量接近绿地需水量的5倍等计算成果.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狭义定义出发,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组成,系统计算其重点流域河道内、外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重点流域生态环境需水总量约为96.26×108m3,且大部分重点流域水资源开发已超过了各流域地表水资源的极限.各流域年平均径流量近年来不断减少,生态环境需水量将不断增加,应引起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大凌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凌河为背景,围绕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关系,确定了大凌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对大凌河的消耗型与非消耗型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计算,并对非消耗型需水量进行逐月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上窝堡站、朝阳站、义县站、凌海站每年非消耗型需水量分别为0.741×108m3,4.447×108m3,4.588×108m3,13.092×108m3;消耗型需水量中,蒸发需水量为0.019×108m3,渗漏需水量因河道常年无明显断流现象而不作考虑.  相似文献   

10.
对于生态资料缺乏的河流可用水文学法计算其生态环境需水量,然而有关水文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总量的计算上,对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配计算不够深入且计算中都没有考虑河流的环境管理级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流量历时曲线转移法(FDCSM)对辽河干流铁岭站处不同环境管理级别下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年内分配计算,并用Tennant法对FDCSM法的计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应用FDCSM法计算得到辽河干流铁岭站处六个不同环境管理级别(A、B、C、D、E、F)下河流的逐月生态环境流量,合计得到生态环境需水量,需水量由大到小分别为17.08×108m3·a-1、10.54×108m3·a-1、6.87×108m3·a-1(适宜)、4.50×108m3·a-1(最小)、2.89×108m3·a-1、1.83×108m3·a-1。Tennant法评价结果表明:FDCSM法与Tennant法对铁岭站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结果一致,证明该法可用于北方季节性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三江平原挠力河干流域的水资源情况,采用ArcGIS提取相关数据,并建立了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充分考虑到水资源的水质、水量以及河流生态需水量的变化,对水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满足其生态需水的条件下,挠力河千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可提取用水量分别为3.07亿、2.27亿和0.74亿m3.该研究为今后该流域的水资源优化调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mapgis6.5软件和野外调查结果计算了塔里木河下游尾阊典型绿洲铁干里克生态需水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目标规划模型对绿洲有限水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结果表明,维持铁干里克绿洲的生态需水量为177.13×10^6m^3,远大于上中游来水量。多目标优化模型分析发现,铁千里克绿洲目前的发展处在以经济发展为主,环境效益次之的结构下,在水资源引用上应优先考虑天然植被生态用水,天然植被的生态用水应占到总耗水量的65%,农业灌溉耗水不能超过24%,果树灌溉耗水占11%,因而,可适当缩减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果树栽培面积,发展特色林果业。  相似文献   

13.
陈顺胜  刘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456-10456,10489
分析了河道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商丘市生态水系工程包河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并对生态需水量对生态水系工程建设可行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水资源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开都河-孔雀河流域近21年来不同地区和部门的需水量,同时对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探讨。【方法】基于开都河-孔雀河流域1989~2009年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定额法。【结果】(1)研究期内,流域总需水量及生活、农业、第二三产业、城镇绿化四部门的需水量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其中农业需水量和总需水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2)农业灌溉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比例高达90%以上,是流域内主要的需水方式,其增减主导着流域总需水量的变化;(3)库尔勒市是流域的经济中心,第二、三产业和城镇绿化需水量均占到整个流域同类需水量的80%以上;(4)自2007年始,流域出现缺水现象,2007、2008和2009年缺水率分别为7.08%、13.36%、19.50%,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结论】针对流域水资源供需现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为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以天津七里海湿地为研究对象,按照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和生态功能,把生态需水量划分为湿地水面蒸发消耗需水、湿地植物需水、湿地渗透消耗需水、湿地土壤需水和湿地生物栖息地需水5个组成部分。对各部分需水量进行计算,确定七里海湿地最适生态需水量为3272.365万m^3/a。  相似文献   

16.
罗玉红  沈俊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75-10877
河流系统的生态需水量是指维持河流正常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所需要的一定水质量最小水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文思湖属于学校景观河道,目前河流主要水源为校园生活污水,河道内杂草丛生,富营养化严重。针对文思湖生态需水量作出初步估算,为控制水污染、改善水质提供合理的方案,以构建和保持健康和谐的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南川河部分河段水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水质恶化的现状,分析了南川河水生态存在的问题,包括河道水量不足,下游河段水质较差,河道泥沙淤积。从废污水截污纳管,构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裸露河滩生态修复,制度保障几方面,提出了南川河部分河段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何占斌  宋旸 《北京农业》2012,(3):137-139
针对汤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现状,同时考虑"引兰入汤"及"引细入汤"输水工程运行供水后的流域水资源供需变化情况,预测了2020年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并以流域供水净效益、流域总缺水量和流域协调发展指数为目标建立了流域水资源配置的多目标模型,采用多目标总体遗传算法求解。所得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为汤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综合规划决策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