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新年伊始 ,水产养殖要有新思路 ,才能养出新效益。市场的需要 (消费 )决定养鱼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年来各地实践总结 ,提出水产养殖新思路 ,以供养殖者参考。1 混养新概念提起混养 ,人们会想到“四大家鱼”的养殖就是混养。除此之外 ,还有没有其它水产品种可以混养的呢 ?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 ,混养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它的目的是 :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空间 ;合理安排各种水生动物之间的食物链 ,达到节约饵料 ,控制减少病害发生传染 ,最大限度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可以像想 ,大海是一口塘 ,容纳 (混养 )了各种水生动植物。从这个角…  相似文献   

2.
<正>青虾、河蟹生态养殖作为芜湖县特色水产养殖产业,据统计至2013年全县青虾、河蟹生态混养面积达3.2万亩,已成为芜湖县水产养殖支柱产业。虾蟹生态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水质调控技术是虾蟹生态混养模式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2013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陶辛镇芮村虾蟹混养基地实施了虾蟹生态混养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对比试验,通过一年的试验示范,为促进增产增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对比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期,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推荐的2010年渔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确定。主推品种为;“黄海1号”中国对虾、“黄海2号”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主推技术为:对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和北方节水渔业综合养殖技术。对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主要内容是在保证原有对虾产量的同时,实行虾蟹混养、虾蜇混养、虾鱼混养,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4.
团头鲂和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是指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内混养一定数量的团头鲂,利用鱼类的生活习性,清除南美白对虾的残饵、排泄物及病死虾,改善养殖水环境和对虾养殖池底质条件,维持生态平衡,同时在养殖期间利用非特异性免疫制剂提高鱼虾自身免疫力,减少细菌病的发生和抑制对虾病毒病的暴发和流行。天津市武清区水产养殖模式主要是精养鲤鱼以及鲤和南美白对虾混养,近年天津地区养殖鲤鱼频发病毒性疾病,南美白对虾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也较为严重,再加上鲤鱼市场价格较低,导致养殖鲤和南美白对虾经济效益较差。为了突破养殖困境,我们在天津市武清区开展了团头鲂和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试验,为解决武清区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我国的养殖方式由传统粗放式养殖向精细养殖、集约化养殖、规模化养殖和科技化养殖转变,混养、套养、立体养殖、生态养殖等模式也发展起来,各地建立了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积极解决传统养殖带来的水域污染问题,大力推进绿色渔业工程建设,这也为渔业的转型升级打下了基础.本文综述了我国水产养殖环境现状,提出水体污染问题和水产生态养殖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我国生态养殖中应用较广泛的的三种水体生物修复技术,包括微生态制剂、生物滤器和人工湿地.  相似文献   

6.
《齐鲁渔业》2010,(6):61-62
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水产养殖的生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青岛市城阳区渔业主管部门积极推广多营养层次立体生态养殖技术,稳步推进低碳水产养殖。一是积极推广浅海滩涂贝藻立体生态养殖技术。在胶州湾浅海滩涂采取海面发展条斑紫菜筏式养殖、海底底播菲律宾蛤仔的上藻下贝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二是大力推广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积极引导养殖户进行虾蟹贝混养、  相似文献   

7.
近几十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它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和冲突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我国,长期单品种高密度的养殖,造成了水质恶化,养殖品种生长缓慢等问题。如何解决养殖品种生长缓慢和养殖业与周围环境矛盾等问题是水产养殖研究重点之一,贝类和其他种类的混养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前景广阔的养殖方式,优化养殖生态体系,最终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贝类混养技术日益受到了我国沿海地区养殖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顾树倍  李荣福 《科学养鱼》1996,(12):15-15,24
鳜鱼养殖(四)成鳜养殖目前,成鳜养殖方式主要有单养和混养两种。单养又分池塘单养和网箱养殖,这种养殖方式需投喂充足的饵料,产量较高;混养主要包括成鱼池(或亲鱼池)套养、因网养殖和大水面养殖。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充发利用水体,又能利用鳜鱼吃掉水体中的野杂鱼...  相似文献   

9.
此模式是利用稻田资源优势,养殖成蟹、青虾和鱼虾蟹混养以及培育蟹种的生产方式,按照此模式要点实施,养殖成蟹的稻田,亩产蟹30kg-50kg;养殖青虾的稻田,亩产青虾15kg-30kg;鱼虾蟹混养的稻田,亩产鱼30kg-40kg,虾5kg-10kg,蟹1...  相似文献   

10.
2005~2006年我们在吴江市虎龙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利用温室快速培育的河豚鱼、中华鳖一龄种苗,投放到30亩露天池塘进行生态养殖试验,成功地摸索出河豚鱼与中华鳖、青虾池塘生态混养技术,现将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水产养殖最忌长期养殖单一品种和使用单一养殖模式和技术,否则极易造成养殖环境恶化.汕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站长赖向生经过多年探索总结的河口区不同盐度条件下池塘对虾与鱼类等生态混养整套技术体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方案.赖向生在水产一线从业近三十年,不断为渔农带来新的养殖模式与养殖技术,他认为,基层渔业技术推广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鱼蚌混养是将河蚌育珠和池塘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渔业模式。这种养殖模式具有立体利用水体养殖空间、合理利用饵料、大幅度提高水体养殖效益等优点,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珍珠市场行情的不断走低,鱼蚌混养模式已逐步得到广大珍珠养殖户的认可。鉴于养殖模式的改变,珍珠养殖户在鱼蚌混养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竞争加剧,养殖种类逐渐增多,养殖密度也不断加大,工、农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以及水产养殖业自身产生所谓"自家污染"日益加重,导致水产养殖环境急剧恶化,各种病害对水产养殖动植物的危害也日益严重。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监测结果统计,近年来,严重危害水产养殖动植物的病害高达100多种,由于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百亿元以上。我国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防控正面临异常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14.
梭子蟹与脊尾白虾、贝类生态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混养是一种模仿生物原始生态系统的科学的水产养殖模式。在同一海水池塘中养殖蟹、虾与贝类,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域空间与池塘滩面,实现水中有虾、水底有蟹与泥中有贝类的全方位、立体化养殖模式。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岛乡共有350hmz海水池塘采用蟹虾贝混养技术,平均每667m^2产缢蛏200kg、脊尾白虾15-20kg、梭子蟹60-75kg,每667m^2。产值8000~11000元、利润4500~5500元,创建了一套经济效益较为稳定的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 名贵水产动物泛指鳟、鳗、鳜、鳢、鳝、鲈、(?)、鳖、龟、虾、蟹、蛙及大鲵等淡水种类。名贵水产动物必须要动物性饲料,尤其是鲜活饲料。因此,解决饲料问题是发展名贵水产动物养殖的主要问题。本文介绍解决名贵水产动物饲料的几个途径。一、合理搭配,混养套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天然饵料池塘多品种混养套养具有简便易行、成本低、综合受益的优点。运用比较成功的有鳖鱼混培,鱼蛙混养,鱼龟混养,鱼蟹混养,虾鱼混养,鳖鳜混养,亲鱼池套养鳜、鳢、鲇等。  相似文献   

16.
日本对虾与梭子蟹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海产品,近年来在全国沿海进行了广泛的混合养殖,但由于受养殖技术的限制,产值、产量都不太高,一般虾蟹混养每667m^2产量60~80kg,达到100kg以上的很少。近年来山东省日照水产研究所在日本对虾与梭子蟹混养过程中,通过投放半滑舌鳎,利用虾蟹鱼不同的生态习性和摄食性,达到高产高效、健康养殖的效果。现将日本对虾、梭子蟹与半滑舌鳎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微孔管道增氧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兴化市水产养殖户张建楼,利用微孔管道增氧新技术,在西郊镇发展鱼、虾、蟹高密度高效生态混养养殖技术。在一口10亩池塘里,利用网箱集约化养殖泥鳅,箱外养殖青虾,2007年该塘生产泥鳅5250千克,平均亩单产525千  相似文献   

18.
乌鳢的成鱼养殖形式多种多样:单养、混养、工厂集约化养殖,在农村的中小水塘、浅水池沼也可养殖,但大多数生产场一般采用混养。一、混养当前混养鸟鳢的方法,常采用在家鱼的成鱼或亲鱼池中进行少量搭养,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及其他水生动物,提高主养鱼类的生长率,减少池塘的饵料消耗量,最终达到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的目的。与家鱼混养时,乌鳢的鱼种要有选择性,家鱼的鱼种要比乌鳢的体长大一倍以上,以免受到乌鳢的危害。乌鳢的每亩投放量通常为30~40尾,体长选择10厘米左右,最好比家鱼鱼种晚一个月(5~6月份)…  相似文献   

19.
<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农业厅大力支持下,唐山市不断调整养殖模式、优化产业结构,现代渔业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一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积极落实政策、资金鼓励支持苗种生产单位进行品种、技术等方面创新,逐步成为北方重要的水产苗种生产基地,仅海水工厂化育苗水体就达15万余立方;二是合理谋划,挖掘池塘养殖增长点,全面推进生态健康养殖,重点发展混养及综合生态养殖,不仅提高了池塘利用率,还减少了养殖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黄尾密鲴、花鲈是钱塘江土生土长、肉味鲜美、受消费者欢迎的中高档食用鱼,其天然渔业资源因多种原因出现衰退现象。中华鳖是萧山区渔业支柱产业,是三大主导水产养殖品种之一,2013年全区池塘专养与混养面积达到2万余亩,但传统的养殖模式下中华鳖品质较差、量高价低,中华鳖养殖从传统养殖模式向"生态养殖"模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是非常必要的。将鱼鳖进行网围生态混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做出的尝试,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