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分析物理伤害诱导白木香应激反应特征,本研究以3年生普通白木香与易结香白木香品系为对象,采用机械打孔处理,分析其受伤害前后的激素含量、抗氧化性酶活性、酚类与萜类防御物质以及萜类前体物质乙酰辅酶A含量的变化特征,比较两类白木香受物理伤害后的应激反应特征。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后,普通白木香与易结香白木香茉莉酸、水杨酸、乙烯含量都显著增加。除抗坏血酸氧化酶外,其他5种抗氧化性酶活性显著增强。防御物质总酚、总萜含量在普通白木香中分别增加了15.31%和9.04%,在易结香白木香中分别增加了24.63%和15.08%。乙酰辅酶A在两类白木香中也显著增加。其中,易结香白木香中茉莉酸、乙烯前体含量变化显著高于普通白木香。且易结香白木香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分别是普通白木香的1.63、1.60、1.55倍。易结香白木香的总酚和总萜增量显著大于普通白木香。易结香白木香中乙酰辅酶A的增量是普通白木香的1.74倍。综上所述,白木香在受到机械损伤后应激反应物质都得到了增加,并且多数指标在易结香白木香品系中显著高于普通白木香,表明在物理伤害诱导下易结香白木香应激反应强于普通白木香。茉莉酸、乙烯、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总酚、总萜以及乙酰辅酶A等应激反应的特征物质在两类白木香中表现出显著差异,可作为快速判断易结香白木香品系的有效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2.
由于植物油用种子含有较低的胆固醇,一般还含有较高的亚油酸(C_(1312))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因此,比动物脂肪对人类营养更有益。 已经反复表明,在种子发育时,温度能够改变油用种子的脂肪酸组成。寒冷的气候有利于形成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生长在12℃的燕麦籽粒比30℃的燕麦籽粒极性类脂物(表膜)和甘油三酸脂中含有较高的亚油酸(附表)。  相似文献   

3.
采用新型材料MonoTrap作为顶空固相萃取的吸附剂,捕集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后的白木香愈伤组织挥发性成分,并应用GC-MS分析测定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MeJA不同处理下的白木香愈伤组织中共鉴定出56种挥发物成分,主要成分为脂肪烃类、芳香族类和倍半萜类等成分;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最佳捕集方法为:不破碎愈伤组织材料,于30 ℃条件下、采用MonoTrap捕集6 h。MonoTrap法结合气质联用具有高灵敏度、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可以为白木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甜菊种子阳畦育苗技术傅在秋,陈巍,刘少军,赵淑玲(山东省轻工农副原料研究中心)甜菊又名甜叶菊,全身均有甜味,其叶子含有的甜菊糖成为蔗糖甜度的150~300倍。又由于它具有低热量、易溶解、耐热性强、性质稳定等特点,又具有较高的保健作用和经济价值,被广泛...  相似文献   

5.
利用茉莉酸甲酯,重复刺激诱导白木香结香,提高所结沉香中沉香四醇的含量。白木香经锯伤、及 3 种浓度(0、10、50 g/L)茉莉酸甲酯重复刺激(仅 1 次、1 次/月、2 次/月、4 次/月)诱导结香,时长 6 个月,HPLC法测定所结沉香中沉香四醇的含量。结果表明:10 g/L 茉莉酸甲酯 2 次/月刺激诱导白木香所结沉香中沉香四醇含量最高,为 1.78 mg/g。由此可知,利用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诱导、重复刺激均能明显提高白木香所结沉香中沉香四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从雪莲果的特征特性出发,介绍了雪莲果中主要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包括营养成分丰富、含有低聚果糖、具有药茶功效等,并从直接食用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对雪莲果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饮茶有许多益处,这是众所周知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的益处在于茶叶中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糖类、酶类、色素等。  相似文献   

8.
袁莹  王雪峰  王甜 《热带作物学报》2022,43(9):1953-1963
通过探讨白木香冠层光谱和形状特征与叶片含锌量的模型关系,实现幼龄白木香冠层含锌量的快速无损诊断,为实现白木香智能化培育经营提供新思路。以幼龄白木香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光谱相机获取白木香冠层图像,结合相位相关法及贝叶斯分割法精确提取白木香冠层,在应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算法对图像光谱和形状特征进行降维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广义可加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PLS-GAM)以图像特征对含锌量进行估测和分析,并通过比较模型评价指标与常用套索回归(lasso regression, LassoR)和多元逐步回归(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MSR)模型进行对比,确定适用于白木香锌含量估测的最佳模型。研究表明:(1)结合相位相关法和贝叶斯算法能够较好地分割出白木香冠层图像,效果显著优于对各波段图像进行直接分割的方法;(2)基于多光谱图像特征提取6个主成分CF1、CF2、CF3、CF4、CF5和CF6,PLSR建模分析结果表明CF1和CF2与白木香冠层含锌量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模型调整后R2adj为0.475;(3)PLS-GAM建模分析结果表明,CF1、CF2和CF4与白木香冠层含锌量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模型调整后R2adj为0.679,显著高于基于线性关系构建的PLSR模型;(3)经过模型评价对比,PLS-GAM模型估测精度最高,RMSE为0.095,较PLSR、LassoR、MSR模型分别降低了26.4%、43.1%和34.9%,为适用于估测白木香冠层含锌量的最优模型。因此,结合相位相关法及贝叶斯分割法能够实现对白木香冠层多光谱图像的精准分割,基于光谱和形状特征构建的PLS-GAM模型对白木香冠层含锌量具有良好的估测效果,有利于推动白木香微量元素诊断的研究进程,对幼龄白木香的智能化作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大春 《中国茶叶》2010,32(7):36-36
苦菜是一种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野菜,又称苦马菜、苣荬菜等。一年生至二年生草本,高50~100cm,茎直立,叶互生,叶片内有白乳汁,味苦、性寒、无毒。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苦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和17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有锌、镁、钙、铜等微量元素,苦菜茶清暑败火,解毒凉血,具有抗癌、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改善脑功能、强身健体、明目美容等功效,同时可以清除尼古丁对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广东茂名和东莞区域的经济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为对象,基于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2个不同区域生境中4个品种白木香结香部位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分布规律,结合不同品种的结香特性,进一步挖掘与白木香结香显著相关的真菌类群,促进结香技术的提升。结果表明:相同生境条件下,同种白木香不同高度结香位点真菌组成结构非常相似,但不同真菌的丰度存在差异;不同区域生境下,相同品种结香部位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生境差异可能是导致结香部位真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同一区域生境下,不同品种白木香结香部位的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品种差异可能是导致白木香结香部位真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特有真菌类群的存在也可能是影响白木香结香特性的关键。Fusarium spp. 和Hypomontagnella spp. 等真菌在易结香品种分布广泛且丰度极高,可能与易结香品种的结香特性相关,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对珍贵树种植物 N、P、K 和土壤因子的影响,本文以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和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为研究对象,接种不同地区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CE1,CE2)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1,FM2)4 个菌株,苗木培养 4 个月后收获测定其根、茎、叶营养元素及栽种土壤的化学性质。结果表明:① 接菌提高土沉香和降香黄檀全株 N、P、K 含量吸收。接种 FM 菌株促进土沉香幼苗对 N 和 K 含量的吸收,表现为叶部>根部>茎部,P 含量在根茎叶分配差异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接种 CE 菌株促进降香黄檀幼苗对 N、P 含量的吸收,且主要体现在叶片的 N 含量上。② 接种 AM 真菌促进两种珍贵树种的土壤肥力,土沉香以接种 FM 菌株最佳,降香黄檀以接种 CE 菌株最佳。③ RDA 结果表明,土沉香和降香黄檀植物根茎叶 N、P、K 含量与土壤因子间呈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对珍贵树种植物 N、P、K 和土壤因子的影响,本文以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和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为研究对象,接种不同地区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CE1,CE2)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1,FM2)4 个菌株,苗木培养 4 个月后收获测定其根、茎、叶营养元素及栽种土壤的化学性质。结果表明:① 接菌提高土沉香和降香黄檀全株 N、P、K 含量吸收。接种 FM 菌株促进土沉香幼苗对 N 和 K 含量的吸收,表现为叶部>根部>茎部,P 含量在根茎叶分配差异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接种 CE 菌株促进降香黄檀幼苗对 N、P 含量的吸收,且主要体现在叶片的 N 含量上。② 接种 AM 真菌促进两种珍贵树种的土壤肥力,土沉香以接种 FM 菌株最佳,降香黄檀以接种 CE 菌株最佳。③ RDA 结果表明,土沉香和降香黄檀植物根茎叶 N、P、 K 含量与土壤因子间呈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陈新独创“旺根技术”能促使植物根系发达,移栽田间后保持强盛生长力,提前投产。测定儋州基地旺根技术培育的沉香、花梨木和斯里兰卡橄榄苗木的树高和地径等指标,结果表明,移栽1.5年的沉香和花梨木的平均地径分别达到(5.84±1.43)cm和(4.04±0.64)cm;而移栽2.5年的沉香、花梨木和斯里兰卡橄榄,平均地径分别为(12.10±1.89)cm,(9.37±1.05)cm 和(15.26±3.18)cm,均已开花结果,且硕果累累。此外,旺根植物间隔3个月的平均地径增大明显,沉香为1.0 cm,花梨木为0  相似文献   

14.
氮素对模拟胁迫下土沉香幼苗抗旱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土沉香3个种源的幼苗为材料,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氮素营养与水分胁迫对土沉香不同种源幼苗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耦合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游离脯氨酸(Pro)质量分数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差异显著.正常水分条件下,高氮处理(氮素浓度为15 rtmol/L)有利于提高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和Pro质量分数,但造成一定程度的渗透胁迫,使MDA质量摩尔浓度和相对电导率升高.水分胁迫条件下,高氮处理的相对电导率、MDA质量摩尔浓度均小于低氮处理(氮素浓度为7.5 mmol/L),而CAT活性、Pro质量分数大于低氮处理,POD活性对氮素营养及水分处理不敏感.3个种源之间相对电导率差异显著,高低顺序为琼中种源>临高种源>澄迈种源.尽管3个种源的SOD和CAT活性以及Pro质量分数和MDA质量摩尔浓度略有不同,但在-0.63 MPa水分胁迫条件下,高氮处理有利于提高3个种源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5.
The results obtained on analysis of the seeds and pods of Sterculia setigera for their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revealed that while the seed sample has high crude protein, crude fibre, carbohydrate and fat contents, their contents in the pod sample was very low. The analysis of the mineral profile reveals that the seed of Sterculia setigera is rich in sodium, iron, zinc and manganese. Conversely,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of the pod is low.  相似文献   

16.
对来自贵州、湖北3个地理种源的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在贵州都匀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伯乐树从子叶出土到当年幼苗停止生长可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阶段,径生长比高生长提早约10 d进入速生期而晚10 d停止生长;3个地理种源种子性状差异主要体现在千粒重和种子大小上,贵州2个种源明显大于湖北五峰种源;贵州2个种源苗高和地径各阶段生长期基本一致,湖北五峰种源比贵州2个种源高生长晚进入速生期,且提早停止生长;种源间与种源内均存在较大的变异;种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向日葵育种材料的品质性状快速预测,选取154份向日葵籽仁样品,结合化学测定值和近红外光谱,利用化学计量学手段建立向日葵籽仁品质指标的近红外模型,评估其在向日葵籽仁粗蛋白、粗脂肪、油酸、亚油酸等重要品质性状测定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改进偏最小二乘法建模效果最佳,其粗脂肪、粗蛋白、油酸、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定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950、0.973、0.951和0.913,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 为0.969、0.939、0.915、0.927和0.711。用检验集对模型进行验证,粗脂肪、蛋白质、油酸、亚油酸、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外部检验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59、0.950、0.937、0.906和0.930。本研究建立的模型质量较高,能够满足向日葵籽仁品质成分的快速测定,可为向日葵品质育种前期大量、快速的筛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The proximat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Detariummicrocarpum seed flour were evaluated. The dehulled seed flour contained3.5% moisture, 3.5% ash, 2.9% crude fiber, 15% crude fat, 37.1% crude protein and 39%carbohydrate. Functional properties showed bulk densityof 0.86 g/cm3 for dehulled and 0.92 g/cm3 for undehulled flour.Water absorption capacity was 4.9 g/g for dehulled and 5.1 g/g forundehulled seed flour; oil absorption capacity was 0.75 g/g for dehulled.The emulsion activity was 4.4% and 4.3% for dehulled and undehulled,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btained above showed that the Detariummicrocarpum seed flours have good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the functionalproperties confirmed their suitability for use in various food preparations.As a result, its present limited use should be expanded into additionalopportun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